本實用新型涉及工件裝配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控制卡箍的最終擰緊角度的卡箍角度控制工裝。
背景技術:
卡箍作為一種常見的連接件,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特別是在發(fā)動機行業(yè),由于集成有大量的管路、線路,而且要求精確穩(wěn)定保持,因而大量地使用卡箍進行連接定位。
卡箍的安裝位置一般為曲面或者形狀特殊的位置,因而很難達到螺栓、螺釘緊固時的裝配一致性和質(zhì)量。為了對卡箍的擰緊質(zhì)量進行有效地控制,卡箍的最終擰緊角度成為了產(chǎn)品質(zhì)量檢查項目,成為控制卡箍裝配一致性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但是,由于卡箍本身的結(jié)構特點,使用通常的擰緊工具進行卡箍螺母的擰緊時,操作者通過經(jīng)驗和手臂力量的控制來進行卡箍的擰緊。為了保證卡箍的最終擰緊角度,操作者很可能需要反復調(diào)整卡箍的位置和朝向,才能夠符合卡箍的最終擰緊角度,而增加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卡箍角度控制工裝,該卡箍角度控制工裝能夠精確控制卡箍的最終擰緊角度,從而縮短操作者的裝配作業(yè)時間,降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卡箍角度控制工裝,包括主體部、設置在所述主體部上的卡位部和卡槽部,所述主體部上形成有配合面,所述卡位部能夠?qū)⒃摽ü拷嵌瓤刂乒ぱb可拆卸地固定到待連接件上以使所述配合面與所述待連接件配合,所述卡槽部能夠容納擰緊工具,所述卡槽部的延伸方向與所述配合面形成有預定角度。
優(yōu)選地,所述卡槽部為U形槽。
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部包括第一定位板和與所述第一定位板形成一定角度的第二定位板。
優(yōu)選地,所述一定角度為200-220°。
優(yōu)選地,所述卡位部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上的卡位孔以供緊固件貫穿而連接固定到所述待連接件上。
優(yōu)選地,所述緊固件為蝶形螺栓。
優(yōu)選地,所述卡位部包括卡位爪部,該卡位爪部成對地設置在所述主體部上,并能夠與所述待連接件接觸而限制旋轉(zhuǎn)。
優(yōu)選地,所述卡位爪部為一對,設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板遠側(cè)端角部。
優(yōu)選地,所述卡位爪部的相對平面中的至少一個形成為斜面,該斜面從所述主體部朝向外側(cè)傾斜。
優(yōu)選地,所述卡槽部的開口方向與卡箍螺母擰緊方向相反。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作為卡槽部的延伸方向與配合面所形成的預定角度為卡箍的最終擰緊角度,因此,只要擰緊工具穿過卡槽部進行擰緊卡箍螺母的操作,就能夠避免卡箍螺母在旋緊的過程中,因受力使卡箍旋轉(zhuǎn)而使卡箍螺母最終擰緊角度變化,從而可靠地確保卡箍螺母最終擰緊角度滿足工藝參數(shù)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卡箍角度控制工裝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向視圖(省略緊固件40)。
圖3是圖1的B向視圖(省略緊固件40)。
圖4是圖1的C向視圖(省略緊固件40)。
附圖標記說明
10 主體部 11 第一定位板
12 第二定位板 13 配合面
20 卡位部 21 卡位爪部
22 卡位孔
30 卡槽部
40 緊固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說明的情況下,使用的方位詞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參考附圖所示的上、下、左、右;“內(nèi)、外”是指相對于各部件本身的輪廓的內(nèi)、外。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卡箍角度控制工裝,包括主體部10、設置在主體部10上的卡位部20和卡槽部30,主體部10上形成有配合面13,所述卡位部20能夠?qū)⒃摽ü拷嵌瓤刂乒ぱb可拆卸地固定到待連接件上以使所述配合面13與待連接件配合,卡槽部30為能夠容納擰緊工具的卡槽部,卡槽部30的延伸方向與所述配合面13形成有預定角度。
由于作為卡槽部30的卡槽部的延伸方向與配合面13所形成的預定角度為卡箍的最終擰緊角度,因此在利用卡位部20使卡箍角度控制工裝相對待連接件固定后,將擰緊工具穿過卡槽部30進行擰緊卡箍螺母的操作,避免卡箍螺母在旋緊的過程中,因受力使卡箍旋轉(zhuǎn)而使卡箍螺母最終擰緊角度變化,可靠地確??ü柯菽缸罱K擰緊角度滿足工藝參數(shù)要求。
其中,擰緊工具能夠為各種,例如套筒等,而待連接件能夠為需要用卡箍進行連接的各種部件或者管件等,特別適用于蝸輪增壓器的蝸殼。
優(yōu)選主體部10、卡位部20和卡槽部30通過鑄造而形成為一體,也能夠利用金屬材料等經(jīng)切削加工成形。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卡槽部30的形狀能夠與擰緊工具相應。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卡槽部30為U形槽。該U形槽形狀與套筒形狀相應,即U形槽底部形成為半圓狀,直徑略大于套筒外徑,U形槽兩個端側(cè)相互平行。另外,為了使擰緊工具更容易進入,還能夠使U形槽的兩個端側(cè)分別朝向外側(cè)傾斜。
主體部10包括第一定位板11和與第一定位板11形成一定角度的第二定位板12,第一定位板11上形成有配合面13,該配合面13優(yōu)選為平面,從而使安裝更容易定位。其中,一定角度能夠根據(jù)待連接件的形狀設置,優(yōu)選為200-220°,最優(yōu)選為210°。
卡位部20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板11上的卡位孔22以供緊固件40貫穿而連接固定到所述待連接件上。緊固件40能夠為各種,優(yōu)選為易于手工操作的蝶形螺栓。
另外,為了防止使用者在旋緊緊固件40時,卡箍角度控制工裝在配合面上旋轉(zhuǎn),優(yōu)選卡位部20包括卡位爪部21,該卡位爪部21成對地設置在所述主體部10上,并能夠與所述待連接件接觸而限制旋轉(zhuǎn)??ㄎ蛔Σ?1為一對,設置在第二定位板12遠側(cè)端角部,該遠側(cè)端角部是指相對于卡位孔22而言的,以使卡位孔22和卡位爪部21所形成的卡位力臂足夠大,更好地實現(xiàn)限位作用。
卡位爪部21能形成為各種形狀,例如圓柱體、三角棱體、矩形體等各種。優(yōu)選如圖2所示,形成為大致矩形體的卡位爪部的相對的兩個面之間至少一個形成為斜面,該斜面從所述主體部10朝向外側(cè)傾斜,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導向作用,便于操作人員安裝卡箍角度控制工裝。優(yōu)選卡槽部30的開口方向與卡箍螺母擰緊方向相反,從而能夠避免因擰緊工具的力而使擰緊工具從開口脫離,便于卡箍裝配。
在使用如上所述的卡箍角度控制工裝時,先利用卡位爪部21在蝸輪增壓器的蝸殼的連接面將卡箍角度控制工裝固定,在將蝶形螺栓插入到卡位孔22中并將蝶形螺栓旋緊到蝸殼的螺紋孔中,使配合面13與蝸殼的表面接觸,而可靠地實現(xiàn)定位和固定。
由于卡位孔22和卡位爪部21的限位作用,能夠確保卡槽部30的延伸方向(孔徑方向)相對于蝸殼的連接面的方向與卡箍螺母在經(jīng)擰緊后所要求的朝向保持一致。
當需要旋緊卡箍時,將卡箍的螺母部從卡槽部30的開口側(cè)進入,再使套筒沿卡槽部30延伸方向套在螺母部上進行擰緊操作。此時,由于卡槽部30的兩側(cè)限制了擰緊工具和螺母的位置,能夠可靠地保證螺母部在旋緊過程中位置不變,即卡箍螺母最終擰緊角度滿足要求(工藝參數(shù)要求)。另外,卡槽部兩端側(cè)之間的距離能夠設置地略微寬于所要插入的擰緊工具,以便于操作人員操作。
當卡箍擰緊固定后,擰緊工具從卡槽部退出,旋松蝶形螺栓,取下卡箍角度控制工裝,完成卡箍的固定。
以上結(jié)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nèi),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實用新型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所公開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