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機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自鎖功能的氣彈簧組件。適用于以氣彈簧為動力向外打開的上翻式艙門。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利用氣彈簧作為打開動力向外打開的上翻式艙門,在艙門完全打開處,氣彈簧的伸縮量最大,而此時的氣彈簧載荷最小,艙門容易受風載或其他外部影響使艙門回彈,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而現(xiàn)有機型的此類艙門,一般依靠撐桿與門口框的連接來防止艙門的回彈。這類結構的重量大、成本高,操作繁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有自鎖功能的氣彈簧組件,在艙門打開位置能夠自我鎖定,防止艙門的回彈。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
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自鎖功能的氣彈簧組件,包括:
氣彈簧,為兩個,并列對稱設置,一端連接在艙門口框輔框上,與輔框鉸接,另一端連接自鎖裝置;
支座,一端連接在自鎖裝置上,另一端與艙門口框上的眉梁固接;
拉桿,一端連接在自鎖裝置上,另一端連接艙門;
自鎖裝置,分別連接支座、拉桿和氣彈簧,其上帶有相互配合的鎖緊件和擋塊,在艙門打開處于終止狀態(tài)時,所述擋塊與連接在支座上的鎖緊件配合鎖緊。
進一步地,所述自鎖裝置包括:
連接曲柄,為三角框架結構,一角端鉸接在兩氣彈簧上,一角端連接拉桿,另一角端連接轉軸,支座套置在該轉軸上,靠近轉軸端的外邊緣帶有擋塊;
鎖緊件,安裝在鎖軸上,位于支座內(nèi),與連接曲柄接觸,在開啟艙門連接曲柄繞轉軸轉動時,鎖緊件沿連接曲柄表面轉動,在艙門打開處于終止狀態(tài)時,鎖緊件剛好與連接曲柄上的擋塊配合鎖緊,實現(xiàn)自鎖。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曲柄對鎖緊件的反向作用力F1和兩者接觸點與鎖軸中心連線所夾銳角α大于30°。
進一步地,所述鎖緊件由軸套上同側帶有兩個對稱鎖擋塊構成,所述鎖擋塊端頭為圓弧過渡,與連接曲柄上的擋塊配合。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曲柄上的擋塊為兩個,是在連接曲柄邊緣側對稱設置,所述擋塊與鎖擋塊端頭相接觸,相互阻擋,形成自鎖。
進一步地,在鎖定狀態(tài)下,連接曲柄擋塊和鎖緊件端頭間最大間隙為1-2mm。
進一步地,在鎖緊狀態(tài)下,氣彈簧發(fā)生回彈時,連接曲柄與鎖緊件接觸,連接曲柄給鎖緊件的作用力F2與兩者接觸點和鎖軸中心連線的夾角β小于5°。
進一步地,所述鎖軸上還套裝有扭簧,解鎖手柄安裝在鎖軸上,扭簧兩端分別連接支座和解鎖手柄,扭簧使解鎖手柄有向下轉動的趨勢,解鎖時向上扳動手柄,帶動鎖緊件轉動,使鎖緊件能繞過連接曲柄的擋塊位置,解除鎖緊。
本實用新型一種飛機艙門,設置有上述帶有自鎖功能的氣彈簧組件。
本實用新型一種飛機,帶有所述的飛機艙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連接艙門口框的氣彈簧組件帶有自鎖功能,使得艙門打開終止位置時自己鎖緊,防止回彈夾傷出入人員。
2.本實用新型的鎖緊裝置是通過艙門打開時,通過本實用新型機械結構配合作用自動鎖緊,解鎖時,扳動外露的扳手即可解鎖,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安裝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tài)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自鎖狀態(tài)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曲柄和鎖緊件鎖緊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鎖軸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曲柄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為圖8的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眉梁,2.輔框,3.氣彈簧,4.連接曲柄,5.支座,6.鎖緊件,7.轉軸,8.手柄,9.鎖軸,10.拉桿,11.扭簧,12.擋塊,13.銷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如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有自鎖功能的氣彈簧組件,位于 艙門上部,口框的眉梁1與輔框2連接處;包括:
氣彈簧3,兩個,并列對稱設置,一端連接在艙門口框輔框2上,與輔框2鉸接,另一端連接自鎖裝置;
支座5,一端連接在自鎖裝置上,另一端與艙門口框眉梁1固接,起固定支撐作用;
拉桿10,一端連接在自鎖裝置上,另一端連接艙門;
自鎖裝置,分別連接支座5、拉桿10和氣彈簧3,其上帶有相互配合的鎖緊件6和擋塊12,在艙門打開處于終止狀態(tài)時,所述擋塊12與連接在支座5上的鎖緊件6配合鎖緊。
如圖4-圖7所示,所述自鎖裝置包括:
所示,連接曲柄4,為三角框架結構,一角端連接在兩氣彈簧上,該角端帶有兩個分別連接氣彈簧3的連接套孔,套裝在氣彈簧3上;一角端連接拉桿10,該角端帶有連接銷軸13的兩連接孔,拉桿10置于兩連接孔間,通過銷軸13連接;另一角端連接轉軸7,該角端帶有連接轉軸7的安裝孔,支座5套置在該轉軸7上,位于連接曲柄4外側,靠近轉軸7端的連接曲柄4外邊緣帶有擋塊12;連接曲柄4與鎖緊件6在未鎖定時時刻保持接觸,且連接曲柄4對鎖緊件6的反向作用力F1和兩者接觸點與鎖軸9中心連線所夾銳角α大于30°,保證艙門在打開或者關閉過程中不會發(fā)生卡死狀況。
如圖2、圖7所示,鎖緊件6,安裝在鎖軸9上,位于連接曲柄4與支座5之間,在開啟艙門連接曲柄4繞轉軸7轉動時,鎖緊件6沿連接曲柄4表面滑動,在艙門打開處于終止狀態(tài)時,鎖緊件6剛好與連接曲柄4上的擋塊12配合鎖緊,實現(xiàn)自鎖。在鎖定狀態(tài)下,鎖緊件6端頭與連接曲柄4的擋塊12間的最大間隙為1mm—2mm;當氣彈簧3發(fā)生回彈時,鎖緊件6與連接曲柄4的擋塊12接觸,連接曲柄4給鎖緊件6的作用力F2與兩者接觸點與鎖軸9中心連線的夾角β小于5°,如圖6所示,作用力方向為上述兩者連線偏下,這樣保證自鎖的安全性。
如圖7所示,所述鎖緊件6由軸套上同側帶有兩個對稱鎖擋塊構成,所述鎖擋塊端頭為圓弧過渡,與連接曲柄4上的擋塊12配合,方便解鎖。
如圖4-圖7所示,所述連接曲柄4上的擋塊12為兩個,是在連接曲柄4邊緣側對稱設置,在鎖緊狀態(tài)下,所述擋塊12與鎖擋塊端頭相接觸,相互阻擋,形成自鎖。
所述鎖軸9上還套裝有扭簧11,解鎖手柄8固定安裝在鎖軸9上,扭簧11兩端分別連接支座5和解鎖手柄8,且扭簧11使解鎖手柄8有向下轉動的趨勢。解鎖時扳動手柄8,帶動鎖緊件6轉動,使鎖緊件6能繞過連接曲柄4的擋塊12位置,解除鎖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當艙門打開時,氣彈簧3伸長,氣彈簧3推動連接曲柄4繞轉軸7轉動,如圖4中運動Ⅰ所示,使連接曲柄4能夠帶動鎖緊件6沿著連接曲柄4的表面滑動,此運動使鎖緊件6帶動鎖軸7轉動,如圖4所示運動Ⅱ;當艙門處于打開終止位置時,鎖緊件6剛好繞過連接曲柄4的擋塊12位置,完成鎖定,如圖5所示。
需要解除鎖定時,須向上轉動解鎖手柄8(如圖5運動III所示),解鎖手柄8帶動鎖軸9轉動,鎖軸9帶動鎖緊件6向外轉動(如圖5運動Ⅳ所示),使鎖緊件6能繞過連接曲柄4的擋塊12位置,解除鎖定,此時可以關閉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