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觀光車自動門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旅游觀光車車廂自動門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旅游觀光車車廂主要為開放式、半封閉式及封閉式,其中開放式不設車廂門,用防護鏈將出入口掛連;半封閉與封閉式車廂分別為半截門與全高門兩種。以上三種方式存在的問題有:
①安全性:由于開放式防護鏈及半截門、全高門的門鎖車上游客(尤其是兒童)在運行中可隨時打開,造成游客安全隱患及道路上行人、其它車輛(景區(qū)道路混行狀態(tài)下)存在安全隱患;
②運行效率、運行成本:由于乘坐旅游觀光車游客的年齡、閱歷不同,造成游客進站上車后及到中途景點或游覽終了需下車情況下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客服人員協(xié)助開關車廂門及防護鏈的掛連與摘鉤,從而增加客服人員數(shù)量與單位運行時間即運行效率相對低、增加運行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旅游觀光車車廂自動門系統(tǒng)。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旅游觀光車車廂自動門系統(tǒng),包括車廂門1、門軸2、后拉桿3、氣缸4、中拉桿5、固定軸6、前拉桿7、搖臂板8、儲氣罐9、氣源處理件10和電磁閥11,所述自動門系統(tǒng)包括機械連接部分和氣動元件連接部分;
所述機械連接部分具體為:所述車廂門1通過門軸2與車體連接,所述門軸2下端的搖臂分別與前拉桿7和后拉桿3連接,所述前拉桿7和后拉桿3分別通過2個中拉桿5與搖臂板8連接,所述搖臂板8與車架下端豎軸連接,所述搖臂板8的另一端與氣缸4的活塞桿連接,所述氣缸4的后端用銷軸與車架底梁連接。
所述氣動元件連接部分具體為:氣源動力在車頭通過氣壓管路與車廂間的快速氣路接插件、管路、單向閥連接至每個自動門車廂的儲氣罐9,所述儲氣罐9通過接頭管路與氣源處理件10連接,所述氣源處理件10與電磁閥11進氣口連接,所述電磁閥11的兩個工作氣口分別與氣缸4的2個工作進氣口接頭管路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自動門系統(tǒng)對稱設置或者單側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氣缸4的前端設有魚眼接頭,所述搖臂板8通過魚眼接頭、固定軸6與氣缸4的活塞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中拉桿5的個數(shù)為2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為旅游觀光列車類產(chǎn)品結構國內(nèi)首創(chuàng),通過自動控制電磁閥的氣路方向,實現(xiàn)氣缸換向運動,并通過搖臂板推拉2個中拉桿繼而推拉前后拉桿實現(xiàn)各聯(lián)動門軸的旋轉。
(2)本發(fā)明在多節(jié)車廂的旅游觀光列車實現(xiàn)全部車廂門的自動控制,效率高,大幅降低運營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a處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廂門,2-門軸,3-后拉桿,4-氣缸,5-中拉桿,6-固定軸,7-前拉桿,8-搖臂板,9-儲氣罐,10-氣源處理件,11-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在本發(fā)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fā)明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旅游觀光車車廂自動門系統(tǒng),包括車廂門1、門軸2、后拉桿3、氣缸4、中拉桿5、固定軸6、前拉桿7、搖臂板8、儲氣罐9、氣源處理件10和電磁閥11,自動門系統(tǒng)包括機械連接部分和氣動元件連接部分;
機械連接部分具體為:車廂門1通過門軸2與車體連接,門軸2下端的搖臂分別與前拉桿7和后拉桿3連接,前拉桿7和后拉桿3分別通過2個中拉桿5與搖臂板8連接,搖臂板8與車架下端豎軸(作為擺動的鉸點)連接,搖臂板8的另一端與氣缸4的活塞桿連接,氣缸4的后端用銷軸與車架底梁連接。
氣動元件連接部分具體為:氣源動力在車頭通過氣壓管路與車廂間的快速氣路接插件、管路、單向閥連接至每個自動門車廂的儲氣罐9,儲氣罐9通過接頭管路與氣源處理件10連接,氣源處理件10與電磁閥11進氣口連接,電磁閥11的兩個工作氣口分別與氣缸4的2個工作進氣口接頭管路連接。
自動門系統(tǒng)對稱設置或者單側設置。
氣缸4的前端設有魚眼接頭,搖臂板8通過魚眼接頭、固定軸6與氣缸4的活塞桿連接。
中拉桿5的個數(shù)為2個。
自動門系統(tǒng)整體安裝、操作:
每個車廂的電磁閥通過電氣線路與接插件連接至車頭駕駛室,由駕駛員統(tǒng)一控制。運營時旅游觀光車進站后,按下自動門開門開關,則全部車廂門自動打開,等候游客上車后駕駛員通過語音提示或車站客服人員(跟車導游)提醒后駕駛員按下自動門關門開關,則全部車門自動關閉。開始景區(qū)運行,至景區(qū)中間站或終點站時,車輛停穩(wěn)后,駕駛員按下開門開關,則全部車廂門完全打開,游客下車,開關門動作依次循環(huán)。
工作原理:
旅游觀光列車通過車頭與車廂及車廂間的電氣線路、壓縮空氣管路的接插件連接起來由車頭發(fā)動機提供電力與壓縮空氣動力及控制信號。
氣動元件部分:
當駕駛員按下開(關)門開關時,電磁閥11得(失)電,閥芯運動,來自儲氣罐9的壓縮空氣通過氣源處理件10進入電磁閥進氣端,經(jīng)過電磁閥11開(關)門氣孔口進入氣缸4的尾(前)部氣口推動氣缸4的活塞桿前后運動。
機械部分:
氣缸4活塞前后運動,通過氣缸4活塞桿及魚眼接頭使搖臂板8繞中間鉸點來回擺動,搖臂板8另一端通過銷軸分別與2個中拉桿5連接,進而推拉前后拉桿7、3前后運動,前后拉桿7、3通過銷軸與各車門門軸2的小搖臂連接,使門軸通過合頁繞門軸中心線轉動,而實現(xiàn)車廂門自動開關。
壓縮空氣經(jīng)管路向車廂自動門系統(tǒng)儲氣罐9充入壓縮空氣,并經(jīng)過氣源處理件10調壓、過濾、油霧器等處理,通過電磁閥11的控制,氣源處理件10將壓縮空氣輸送至氣缸,使氣缸的缸桿前后運動,氣缸的杠桿與搖臂板8連接,進而推動與搖臂板8連接的中拉桿5進行前后運動,連接中拉桿5前端的前拉桿7推動與之連接的門軸2,使各車廂門1繞門軸2轉動,連接中拉桿5后端的后拉桿3拉動與之連接的門軸2,使各車廂門1繞門軸2轉動,從而使車廂所有的車廂門1聯(lián)動,實現(xiàn)自動開關門。氣缸前端設有魚眼接頭,通過調整氣缸前端魚眼接頭可調整聯(lián)動門的初始位置。
壓縮空氣經(jīng)過氣源處理件時可由氣源處理件的調壓旋鈕調整出口氣壓(一般壓力調整至0.6mpa,而儲氣罐壓力不大于0.8mpa)并將壓縮空氣殘存的水過濾排出,同時將通過油霧器時使壓縮空氣附帶少量油霧使后面的氣動元件得到潤滑和保護有利于整個氣動系統(tǒng)運行可靠,增加各元件的使用壽命。
以上述依據(jù)本發(fā)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nèi)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fā)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fā)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nèi)容,必須要根據(jù)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