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鎖的齒輪箱。
背景技術:
目前,有的門上會設置有自動鎖,自動鎖內設置有感應器,電機,蝸桿和齒輪,通過感應器響應,控制電機工作并帶動蝸桿和齒輪,從而進行開鎖和關鎖的操作。
然而,現(xiàn)有的自動鎖存在以下問題:1、齒輪箱的體積過大,不利于門鎖的小型化;2、在運行中堵轉時產生的蝸桿鎖死;3、在電機大負載時,電機軸由于直徑偏小會造成彎曲,偏移,從而使蝸桿和斜齒的配合間隙增大,加快磨損,嚴重的可造成卡死。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的一種自動鎖的齒輪箱,所述齒輪箱包括:主體和電機,所述主體的內部設有:三頭蝸桿,軸承,輸入齒輪,傳動齒輪和輸出齒輪,所述電機具有轉軸和電極,所述三頭蝸桿、所述輸入齒輪、所述傳動齒輪和所述輸出齒輪依次連接,所述電機的轉軸與所述三頭蝸桿形成共軸連接,所述電機的電極與電線形成電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三頭蝸桿與所述輸入齒輪嚙合。
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的內部還設有:第一連接齒輪,所述輸入齒輪與第一連接齒輪形成共軸連接,所述第一連接齒輪與所述傳動齒輪嚙合。
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的內部還設有:第二連接齒輪,所述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二連接齒輪嚙合,所述輸出齒輪與所述第二連接齒輪形成共軸連接。
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的內部還設有:軸承和軸承座,所述電機的轉軸插入所述軸承中,所述軸承位于所述軸承座上。
優(yōu)選地,所述主體由外殼和面蓋組成,所述軸承座位于所述外殼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三頭蝸桿,因此縮小了蝸桿及輸入齒輪的體積,從而大幅度縮小整體體積。此外,在開所的過程中,每次開鎖都會造成電機的堵轉,而三頭蝸桿效率高,斜度大,可避免在運行中堵轉時產生的蝸桿鎖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齒輪箱的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涉及的齒輪箱的內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1所示,齒輪箱包括:主體1和電機2,主體1內部設置有開鎖和關鎖的部件,電機與上述部件連接,控制開鎖和關鎖操作。主體1由外殼11和面蓋12組成,外殼11和面蓋12相互接合。
結合圖2所示,主體1的內部設有:三頭蝸桿22,軸承23,輸入齒輪31,第一連接齒輪310,傳動齒輪32,輸出齒輪33和第二連接齒輪330。電機2具有轉軸21和電極24。三頭蝸桿22、輸入齒輪31、傳動齒輪32和輸出齒輪33依次連接,其中,三頭蝸桿22與輸入齒輪31嚙合;輸入齒輪31和傳動齒輪32之間通過第一連接齒輪310連接,輸入齒輪31與第一齒輪310形成共軸連接,第一連接齒輪310與傳動齒輪32嚙合;傳動齒輪32和輸出齒輪33之間通過第二連接齒輪330連接,傳動齒輪32與第二連接齒輪330嚙合,第二連接齒輪330與輸出齒輪33形成共軸連接;輸出齒輪33與閂鎖連接。電機2的轉軸21與三頭蝸桿22形成共軸連接,轉軸21插入軸承22中。主體1的內部還設有軸承座110,軸承23設置在軸承座110上,其中,軸承座110位于外殼11上。電機2的電極24與電線形成電連接,具體地,電機2的電極24為兩個,分別與兩根電線形成電連接。
工作時,通過電機的運作,控制三頭蝸桿以及各齒輪的轉動,從而實現(xiàn)開鎖或關鎖操作。上述齒輪箱的自動鎖具有以下優(yōu)點:
由于采用三頭蝸桿,因此縮小了蝸桿及輸入齒輪的體積,從而大幅度縮小整體體積。此外,在開所的過程中,每次開鎖都會造成電機的堵轉,而三頭蝸桿效率高,斜度大,可避免在運行中堵轉時產生的蝸桿鎖死。
在電機大負載時,電機的轉軸由于直徑偏小會造成彎曲、偏移,從而使蝸桿和輸入齒輪的配合間隙增大,加快磨損,嚴重的話可造成卡死。由于增加了軸承,電機負載時可避免轉軸的偏移,使蝸桿可在最佳配合間隙下運行,從而達到最佳的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例,并非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