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六軸機器人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長的六軸機器人。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用于噴粉或者焊接作業(yè)的機器人,往往作業(yè)范圍有限,達不到使用要求,從而導致使用機器人加工出來的產品的不合格率較高。尤其是對于目前市場上的六軸機器人,作業(yè)范圍有限,而且轉動不夠靈活,限制了六軸機器人的使用范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靈活轉動的、作業(yè)范圍廣的加長的六軸機器人。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加長的六軸機器人,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和依次連接的第一軸、第二軸、第三軸、加長管、第四軸、第五軸、第六軸;第一軸轉動式地安裝在底座上,第三軸內設有減速器,加長管的一端與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加長管的另一端與第四軸連接。本發(fā)明的六軸機器人的作業(yè)范圍增大,且整個機器人可靈活轉動。
進一步的是:所述的底座內設有用于驅動第一軸轉動的減速機,減速機的輸出軸與第一軸連接??捎糜隍寗拥谝惠S轉動。
進一步的是:所述的加長管的一端設有第一安裝板,第一安裝板通過螺栓連接在減速器的輸出軸上,加長管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安裝板,第二安裝板通過螺栓連接在第四軸上??蓪⒓娱L管的兩端分別安裝在第三軸和第四軸上。
進一步的是:所述的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均呈圓柱狀,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設有多個沿著圓周方向均布的通孔。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均呈圓柱狀,符合兩塊安裝板轉動的情形。
進一步的是:所述的底座設有底座平板,底座平板上設有多個通孔,底座平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地面上。底座可平穩(wěn)地支撐整個機器人。
總的說來,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
1.本發(fā)明設置的加長管,可使得機器人作業(yè)的覆蓋范圍增大,同時,加長管對整個機器人的重量影響不大;根據(jù)實際需要,可更換或設計不同長度的加長管。
2.本發(fā)明設置的六軸,使得整個機器人靈活轉動,適用于各種復雜的作業(yè)環(huán)境。
3.本發(fā)明設置的底座平板,可平穩(wěn)的支撐整個機器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第二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底座,2為底座平板,3為第一軸,4為第二軸,5為第三軸,6為加長管,7為第一安裝板,8為第二安裝板,9為第四軸,10為第五軸,11第六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為敘述方便,下文所說的方位規(guī)定如下:第一軸在第二軸的左端,第三軸在底座的上方,第四軸在加長管的前方。
結合圖1和圖2所示,一種加長的六軸機器人,包括固定于地面的底座和依次連接的第一軸、第二軸、第三軸、加長管、第四軸、第五軸、第六軸;第一軸轉動式地安裝在底座上,第三軸內設有減速器(圖中未畫出減速器),加長管的一端與減速器的輸出軸連接,加長管的另一端與第四軸連接。第一軸從前上方往后下方傾斜的設置,且第一軸相對底座轉動;第二軸大體呈豎直方向設置,第二軸的下端轉動式地安裝在第一軸上,第二軸沿著前后方向轉動;第三軸前后轉動式地安裝在第二軸的上端,加長管安裝在第三軸的前端,加長管沿著前后方向水平的設置;第四軸安裝在加長管的前端,第四軸沿著前后方向水平的設置;第五軸安裝在第四軸的前端部,第六軸安裝在第五軸的端部。從前視方向或者后視方向上看,第三軸、第四軸可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從左視方向或者右視方向上看,第五軸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
所述的底座內設有用于驅動第一軸轉動的減速機(圖中未畫出減速機),減速機的輸出軸與第一軸連接。
所述的加長管的一端設有第一安裝板,即加長管的后端設有第一安裝板,第一安裝板通過螺栓連接在減速器的輸出軸上,加長管的另一端設有第二安裝板,即加長管的前端設有第二安裝板,第二安裝板通過螺栓連接在第四軸上。
所述的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均呈圓柱狀,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設有多個沿著圓周方向均布的通孔。螺栓穿過第一安裝板和第二安裝板上的通孔,從而將加長管安裝好。
所述的底座設有底座平板,底座平板上設有多個通孔,底座平板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在地面上。
第三軸上設有減速器直接驅動加長管轉動,機器人上的相應部位同樣設有相應的動力元件用于驅動每根軸工作。
本發(fā)明設置的加長管,可使得機器人作業(yè)的覆蓋范圍增大,同時,加長管對整個機器人的重量影響不大;根據(jù)實際需要,可更換或設計不同長度的加長管。本發(fā)明設置的六軸,使得整個機器人靈活轉動,適用于各種復雜的作業(yè)環(huán)境。該六軸機器人用于噴粉或者焊接作業(yè)。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fā)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