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橋梁減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橋梁減震支座,包括支座本體,所述支座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與下板之間設有減震機構,減震機構由鋼體凹槽、橡膠墊、擋板和滑塊組成;沿著所述減震機構的外側(cè)在上板與下板之間設有加強機構,加強機構由混凝土保護板和彈性管組成,混凝土保護板的下端固定在下板上,彈性管的上端固定在上板上,彈性管的自然長度大于上板的下端與混凝土保護板的上端之間的高度差,彈性管的兩側(cè)對稱設有繩索,繩索的一端固定在上板上,繩索的另一端錨固在混凝土保護板上。該結(jié)構簡單緊湊、施工方便,抗沖擊效果明顯,能夠最大限度地隔震及耗散地震能量,減輕了橋梁板因地震而造成的上下移動。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橋梁減震支座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橋梁減震支座。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隔震技術作為一種能改善結(jié)構抗震性能、降低地震危害性并且行之有效的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各類新建、改造及加固工程,尤其是在橋梁支座上應用極為廣泛,還是無法達到更好的減震效果,同時在抗沖擊性能及密封性能上也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另外如果沒有為橋梁支座設置更堅固的防護措施,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為克服生產(chǎn)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橋梁減震支座,該結(jié)構簡單緊湊、施工方便,抗沖擊效果明顯,能夠最大限度地隔震及耗散地震能量,減輕了橋梁板因地震而造成的上下移動。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橋梁減震支座,包括支座本體,所述支座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與下板之間設有減震機構,減震機構由鋼體凹槽、橡膠墊、擋板和滑塊組成,鋼體凹槽內(nèi)嵌設有橡膠墊,橡膠墊的兩端均設有擋板,橡膠墊的上方設有滑塊,滑塊設置在兩個擋板之間,擋板的上表面與滑塊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內(nèi);沿著所述減震機構的外側(cè)在上板與下板之間設有加強機構,加強機構由混凝土保護板和彈性管組成,混凝土保護板的下端固定在下板上,彈性管的上端固定在上板上,彈性管的自然長度大于上板的下端與混凝土保護板的上端之間的高度差,彈性管的兩側(cè)對稱設有繩索,繩索的一端固定在上板上,繩索的另一端錨固在混凝土保護板上。
[0006]根據(jù)上述的新型橋梁減震支座,所述橡膠墊的上部為凸型結(jié)構,所述滑塊的下部設有與凸型結(jié)構相匹配的凹型結(jié)構。
[0007]根據(jù)上述的新型橋梁減震支座,所述混凝土保護板與鋼體凹槽的外側(cè)壁之間設有緩沖塊,緩沖塊分別與混凝土保護板及鋼體凹槽的外側(cè)壁之間過度配合。
[0008]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
[0009]1.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增設減震機構,使得整個橋梁的自振周期得以延長,減輕了上部結(jié)構的地震反應;通過橡膠墊和緩沖塊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阻止并減輕地震能量向上的傳遞,最終達到減輕橋梁結(jié)構被地震破壞的目的。
[0010]2.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簡單緊湊、施工方便,抗沖擊效果明顯,能夠最大限度地隔震及耗散地震能量,減輕了橋梁板因地震而造成的上下移動。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3]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橋梁減震支座,包括支座本體1,所述支座本體I包括相對設置的上板2和下板3,上板2與下板3之間設有減震機構4,減震機構4由鋼體凹槽41、橡膠墊42、擋板43和滑塊44組成,鋼體凹槽41內(nèi)嵌設有橡膠墊42,橡膠墊42的兩端均設有擋板43,橡膠墊42的上方設有滑塊44,滑塊44設置在兩個擋板43之間,擋板43的上表面與滑塊44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內(nèi),橡膠墊42的上部為凸型結(jié)構,所述滑塊44的下部設有與凸型結(jié)構相匹配的凹型結(jié)構;沿著所述減震機構4的外側(cè)在上板與下板之間設有加強機構5,加強機構由混凝土保護板51和彈性管52組成,混凝土保護板51的下端固定在下板3上,彈性管52的上端固定在上板2上,彈性管52的自然長度大于上板2的下端與混凝土保護板51的上端之間的高度差,彈性管52的兩側(cè)對稱設有繩索6,繩索6的一端固定在上板2上,繩索6的另一端錨固在混凝土保護板51上;所述混凝土保護板51與鋼體凹槽41的外側(cè)壁之間設有緩沖塊7,緩沖塊7分別與混凝土保護板51及鋼體凹槽的外側(cè)壁之間過度配合。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橋梁減震支座,包括支座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本體包括相對設置的上板和下板,上板與下板之間設有減震機構,減震機構由鋼體凹槽、橡膠墊、擋板和滑塊組成,鋼體凹槽內(nèi)嵌設有橡膠墊,橡膠墊的兩端均設有擋板,橡膠墊的上方設有滑塊,滑塊設置在兩個擋板之間,擋板的上表面與滑塊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內(nèi);沿著所述減震機構的外側(cè)在上板與下板之間設有加強機構,加強機構由混凝土保護板和彈性管組成,混凝土保護板的下端固定在下板上,彈性管的上端固定在上板上,彈性管的自然長度大于上板的下端與混凝土保護板的上端之間的高度差,彈性管的兩側(cè)對稱設有繩索,繩索的一端固定在上板上,繩索的另一端錨固在混凝土保護板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橋梁減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墊的上部為凸型結(jié)構,所述滑塊的下部設有與凸型結(jié)構相匹配的凹型結(jié)構。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橋梁減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保護板與鋼體凹槽的外側(cè)壁之間設有緩沖塊,緩沖塊分別與混凝土保護板及鋼體凹槽的外側(cè)壁之間過度配入口 ο
【文檔編號】E01D19/04GK205591106SQ201620326309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9日
【發(fā)明人】陳春燕, 李 杰, 王軍平, 張坤, 李普紅, 朱美鋒, 王志敏, 李海梅, 劉浩明, 趙永士, 李江鋒
【申請人】王燕, 劉浩明, 李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