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器具,具體地講,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施工模具,特別是一種填補樓板預留洞與內(nèi)置管道之間縫隙的底托模。
背景技術:
建筑樓房時,要在樓板的指定位置處預留洞口,以備安置貫穿樓層間的相關管道。澆筑樓板時預留的洞口內(nèi)徑比待安置的管道外徑大,待管道安裝到位后在殘留縫隙中要填補砼。工程中為了提高填補效率和填補質(zhì)量,本行業(yè)在洞口底面設有與管道相配合的底板,洞口上面橫跨木條,木條與底板之間用鋼絲牽吊構成整體?!,F(xiàn)有技術結構極其簡單,安裝方便,能夠達到填實縫隙的目的。但是現(xiàn)在技術用于牽吊的鋼絲在填補砼中占位,拆模抽掉鋼絲后殘留孔隙,孔隙雖小,一旦有水經(jīng)過,此處便是水滲漏點。滲漏隱患不除,易引生樓層之間的不必要矛盾或財物受損事故。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以管道為軸的底托模,該模結構簡單、連接可靠、填補砼方便且質(zhì)量好,最重要的是填補砼中不存在人為孔隙。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xiàn)技術目標。
以管道為軸的底托模,它由左模、右模和螺栓組成。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左模和右模均為結構相同的半圓形管套,在左模和右模長度方向同一端環(huán)外管壁設有徑向伸出的半圓形邊,內(nèi)置半圓孔的兩側順長度方向設有橫向伸出的邊條,邊條和半圓孔邊等寬,兩側邊條的平面上均布通孔,左模和右模配對安裝時,將螺栓貫穿兩側配對邊條的通孔并作鎖緊,由此構成可拆卸的底托模。
作為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半圓孔半徑比配套管道外壁半徑大1.0~3.0mm。
作為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左模和右模的半圓孔位于中心線的垂直高度H比半圓半徑R小2.0~5.0mm。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哈夫式連接結構簡單、安裝可靠、裝卸容易;
2、可拆卸結構靈活性大,底托模重復使用有利于節(jié)省施工成本;
3、底托模安裝在樓板底面,既能保證成形面平整,又不影響樓板上面填充砼的作業(yè),最重要的是卸模后對已填實的砼沒有任何破壞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該圖展示本實用新型以管道為軸的安裝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右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jù)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所示以管道為軸的底托模,它由左模1、右模2和螺栓3組成。所述左模1和右模2均為結構相同的半圓形管套,在左模1和右模2長度方向同一端環(huán)外管壁設有徑向伸出的半圓形邊,內(nèi)置半圓孔的兩側順長度方向設有橫向伸出的邊條。此處的邊條和之前的半圓形邊等寬,為了做到左模1與右模2相合連接,兩側邊條的平面上均布通孔,本實施例每邊條在長度方向上均布兩只通孔,當左模1和右模2以管道為軸配對安裝時,將螺栓3貫穿兩側配對邊條的通孔并作鎖緊,由此構成可拆卸的底托模。為了便于左模1和右模2與管道連接,本實用新型還在以下兩方面作了針對性的結構設計。首先,確保左模1和右模2與安置的管道安裝和夾緊,結構中將左模1和右模2的半圓孔半徑R比配套管道外壁半徑大1.0~3.0mm,本實施例安裝的管道外壁半徑為50mm,則左模1和右模2的半圓孔半徑R=51mm,而且左模1和右模2的半圓孔位于中心線的垂直高度H=49mm。通過上述設計既能做到無障礙安裝底托模,又便于夾緊定位。
本實用新型實際使用時,底托模安裝在樓板底面,并且以洞內(nèi)安置的管道為軸連接。左模1和右模2配對安裝時統(tǒng)一將有半圓形邊的一端朝上托住施工洞口底部,這樣便于從洞口上面無障礙填實砼。另外,本實用新型為可拆卸結構,底托模重復使用有利于節(jié)省施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