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腦繡花機技術領域,具體為高速亮片疊片繡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的高速亮片疊片繡機構在升降的過程中,設在安裝板上的切刀容易發(fā)生偏擺的現象發(fā)生,進而降低了加工精度,使得設在安裝板上的切刀割傷產品,進而使得報廢率較高,返工率較高。
傳統(tǒng)的高速亮片疊片繡機構在升降的過程中,采用機械式升降,進而導致升降過程中因用力過猛而使零部件損毀的現象發(fā)生。
傳統(tǒng)的高速亮片疊片繡機構在送片的過程中,撥叉頭容易與珠片發(fā)生打滑的現象,進而導致無效送片,降低了工作效率。
傳統(tǒng)電腦繡花機上的用于高速亮片疊片繡機構的切片機構在使用過程中,切刀在切斷碟片后,需要依靠人工將其復位,工作效率極低,且操作人員在操作的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加工精度高的高速亮片疊片繡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高速亮片疊片繡機構,包括安裝板、設于安裝板上的切片裝置以及設于安裝板上的兩路送片機構,還包括用于驅動安裝版上下往復運動的升降裝置,所述的升降裝置包括定板、與安裝板相連的動板、第一鉸鏈板和第二鉸鏈板,第一鉸鏈板的兩端分別與定板和動板鉸鏈連,第二鉸鏈板的兩端分別與定板和動板鉸鏈連接,且動板在升降的過程中,第一鉸鏈板和第二鉸鏈板始終保持平行。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還包括通過限位桿與定板相連的汽缸,汽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桿,限位桿的一端與定板鉸鏈連接,另一端與缸筒相連,活塞桿與第二鉸鏈板相連。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定板與動板之間設有定位機構,定位機構包括設在動板上的定位凸條以及設在定板上且與定位凸條適配的定位槽。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送片機構包括撥叉頭、與撥叉頭相連的擺臂、驅動擺臂帶動撥叉頭運動的電機。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撥叉頭與擺臂通過鉸鏈軸鉸鏈連接,擺臂與電機通過轉軸相連,所述的送片機構還包括復位裝置和張緊機構,復位裝置包括套設在轉軸上的第一彈簧,第一彈簧的一端固定在安裝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擺臂上,張緊機構包括套設在鉸鏈軸上的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擺臂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撥叉頭上。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切片裝置包括刀片、貫穿安裝板兩側的復位軸以及復位裝置,所述的復位裝置包括轉子和第三彈簧,復位軸的一端與刀片相連,另一端與轉子相連,第三彈簧的一端與安裝板相連,另一端與轉子相連。
對比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有益效果:1. 工作時,定板是安裝在電腦繡花機上的,并通過第一鉸鏈板的兩端分別與定板和動板鉸鏈連,第二鉸鏈板的兩端分別與定板和動板鉸鏈連接的設計,形成四個鉸鏈點,由三點(或以上)確定一個平面的原理,有效的防止動板在升降的過程中發(fā)生偏擺的現象發(fā)生,提高了加工精度,而安裝板與動板相連的,進而防止設在安裝板上的切刀割傷產品的現象發(fā)生。2. 當汽缸驅動動板上升至一定程度時,第一鉸鏈板與限位桿抵觸,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用力過度,進而導致零部件損毀的現象發(fā)生。3. 當汽缸驅動動板下降至最低點時,第一平面與第三平面貼合,第二平面與第四平面貼合,且定位凸條部分陷入凹槽內,防止定板與動板抵觸的時候發(fā)生機械磨損的現象。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突出刀片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突出送片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突出轉子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升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拔叉頭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6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高速亮片疊片繡機構,包括安裝板1、設于安裝板1上的切片裝置以及設于安裝板1上的兩路送片機構,還包括用于驅動安裝版上下往復運動的升降裝置,所述的升降裝置包括定板21、與安裝板1相連的動板22、第一鉸鏈板23和第二鉸鏈板24,第一鉸鏈板23的兩端分別與定板21和動板22鉸鏈連,第二鉸鏈板24的兩端分別與定板21和動板22鉸鏈連接,工作時,定板21是安裝在電腦繡花機上的,并通過第一鉸鏈板23的兩端分別與定板21和動板22鉸鏈連,第二鉸鏈板24的兩端分別與定板21和動板22鉸鏈連接的設計,形成四個鉸鏈點,由三點(或以上)確定一個平面的原理,有效的防止動板22在升降的過程中發(fā)生偏擺的現象發(fā)生,提高了加工精度,而安裝板1與動板22相連的,進而防止設在安裝板1上的切刀割傷產品的現象發(fā)生,且動板22在升降的過程中,第一鉸鏈板23和第二鉸鏈板24始終保持平行,定板21與動板22也始終保持平行。
如圖1所示:還包括通過限位桿26與定板21相連的汽缸25,通過汽缸25的設置,提高了工作效率,汽缸25包括缸筒251和活塞桿252,限位桿26的一端與定板21鉸鏈連接,另一端與缸筒251相連,活塞桿252與第二鉸鏈板24相連,且第二鉸鏈板24、動板22和活塞桿252三者通過同一根鉸鏈桿連接的,當汽缸25驅動動板22上升至一定程度時,第一鉸鏈板23與限位桿26抵觸,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用力過度,進而導致零部件損毀的現象發(fā)生。
所述的定板21與動板22之間設有定位機構,定位機構包括設在動板22上的定位凸條31以及設在定板21上且與定位凸條31適配的定位槽,當汽缸25驅動動板22下降至最低點時,定位凸條31剛好陷入定位槽中,進一步確保設在安裝板1上刀片51的精確度,定位凸條31呈三角體狀,定位凸條31包括第一平面311和第二平面312,定位槽包括第三平面321、第四平面322以及凹槽323,當汽缸25驅動動板22下降至最低點時,第一平面311與第三平面321貼合,第二平面312與第四平面322貼合,且定位凸條31部分陷入凹槽323內,防止定板21與動板22抵觸的時候發(fā)生機械磨損的現象。
如圖3所示:所述的送片機構包括撥叉頭41、與撥叉頭41相連的擺臂42、驅動擺臂42帶動撥叉頭41運動的電機。
所述的撥叉頭41與擺臂42通過鉸鏈軸43鉸鏈連接,擺臂42與電機通過轉軸44相連,所述的送片機構還包括使撥叉頭41復位的復位裝置和使撥叉頭41張緊的張緊機構,復位裝置包括套設在轉軸44上的第一彈簧45,第一彈簧45的一端固定在安裝板1上,另一端固定在擺臂42上,張緊機構包括套設在鉸鏈軸43上的第二彈簧46,第二彈簧46的一端固定在擺臂4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撥叉頭41上。
工作時,電機驅動擺臂42旋轉,進而帶動鉸鏈在擺臂42上的撥叉頭41后退,撥叉頭41陷入珠片的孔中,此時,撥叉頭41在第一彈簧45的作用下復位,進而帶動珠片前進,以此循環(huán)往復,形成連續(xù)的送片。
如圖6所示:撥叉頭41上設有與珠片孔適配的倒角411,倒角411深入珠片孔中,防止撥叉頭41與珠片出現打滑的現象,確保每一次都是的送片過程中都是有效的,進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的送片裝置還包括用于輸送珠片且與撥叉頭41抵觸的滑道47,因撥叉頭41與擺臂42通過鉸鏈軸43鉸鏈連接,第二彈簧46可時刻保證撥叉頭41與滑道47抵觸連接。
如圖2、圖4和圖5所示:所述的切片裝置包括刀片51、貫穿安裝板1兩側的復位軸52以及復位裝置,所述的復位裝置包括轉子53和第三彈簧54,復位軸52的一端與刀片51相連,另一端與轉子53相連,第三彈簧54的一端與安裝板1相連,另一端與轉子53相連。
復位軸52的一端與刀片51相連,另一端與轉子53相連,第三彈簧54的一端與安裝板1相連,另一端與轉子53相連,工作時,刀片在切斷珠片時,會將第三彈簧54拉伸,此后,第三彈簧54產生拉力使連接在復位軸52上的刀片復位,進而無需手動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隱患。
上定刀501、下定刀502分別設置在滑道47的出口處,刀片51包括與上定刀相配合的上動刀511和與下定刀配合的下動刀512,工作時,兩路送片機構分別送出珠片時,位于繡花機針桿02處的鐵桿01隨著針桿02下落時,針頭剛好插入上下兩珠片,鐵桿01驅動刀片51將上下兩珠片分別切落,當針桿01復原時,在第三彈簧54的作用下,轉軸44驅動刀片51復位。
刀片51上設有滾珠,在鐵桿02下落的過程中,鐵桿接觸滾珠,降低了機械磨損,降低了設備的損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