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止血夾。
背景技術:血管破裂出血、結扎息肉、潰瘍等并發(fā)癥出血以及其他醫(yī)源性出血是內科常見并發(fā)癥,以往,治療出血的方式主要為輸血及注射凝血藥物等,情況嚴重的需要通過外科急診手術治療。隨著內鏡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止血夾已成為內鏡下止血的主要方式。止血夾是采用兩個夾片閉合時產生的機械壓力壓迫出血部位,阻斷血流;然后,通過體外的操控手柄分離夾片,使夾片留在人體內達到持續(xù)止血的目的。由于采用了機械止血方式,因此具有不損傷鄰近組織、再出血的發(fā)生率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小等優(yōu)點。止血夾由輸送裝置和夾持裝置兩部分組成,夾持裝置裝配在輸送裝置上,由輸送裝置送入至人體并定位、分離。完成操作后,輸送裝置撤出人體,夾持裝置留于人體持續(xù)止血。當前,國內公布的止血夾有以下幾種方式:在申請公布號為CN103989500A的“一種止血夾”的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中,夾子由兩個夾持臂構成,兩個夾持臂的中間各設有一個滑槽,滑槽末端設有彎折結構,通過固定銷連接于夾座。兩個夾持臂沿滑槽往復運動形成夾子本體的開閉。當夾持臂移動使得固定銷位于彎折結構中時,兩個夾持臂處于鎖定閉合位置。在申請公布號為CN102626335A的“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四連桿結構的止血夾,夾頭部件由兩個夾頭與兩個連桿組成,夾頭的夾柄與連桿組成四連桿結構,兩個夾頭銷接在夾頭座上,夾頭座與外管部件連接,兩個連桿銷接在設置于拉索前端的拉桿上,所述的止血夾,通過滑環(huán)在手柄上的滑動,拉動拉索前后運動,通過拉桿帶動四連桿結構運動,實現夾頭的閉合與張開。在授權公告號為CN203852389U的“止血夾”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止血夾,包括夾片、收緊管、連接片、連接管、柔性芯軸、柔性彈簧管、外鞘管、手柄和滑動把手。但是,現有止血夾,要么結構復雜,要么定位不穩(wěn)定,因此,急需一種定位穩(wěn)定、可靠、結構簡單的止血夾。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定位穩(wěn)定、可靠、結構簡單的止血夾。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止血夾,包括夾套、夾持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的夾持裝置包括具有打開狀態(tài)和閉合狀態(tài)的夾持組件,所述的夾持裝置還包括滑動設置在所述的夾套內且由所述的驅動裝置帶動滑動的固定裝置,所述的夾持組件與所述的固定裝置相連接且所述的夾持組件能夠隨著所述的固定裝置在所述的夾套內滑動而在所述的打開狀態(tài)和所述的閉合狀態(tài)之間轉換,所述的固定裝置包括固定件本體、形成在所述的固定件本體的后部且能夠發(fā)生彈性形變的彈性件,所述的夾套上形成有能夠與所述的彈性件相配合從而將所述的固定裝置和所述的夾套相對鎖定的第一限位部;當所述的夾持組件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所述的彈性件處于變形狀態(tài),所述的驅動裝置與所述的彈性件相連接,所述的第一限位部與所述的彈性件相分離;當所述的夾持組件處于閉合狀態(tài)時,所述的彈性件與所述的驅動裝置相分離,所述的彈性件與所述的第一限位部相配合。具體地,所述的彈性件包括形成在所述的固定件本體上的彈性件本體、形成在所述的彈性件本體上且能夠與所述的第一限位部相配合的限位件、形成在所述的彈性件本體上且能夠與所述的驅動裝置相連接的第一連接件。更具體地,所述的彈性件本體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的第一部和所述的第二部之間形成有用于容納所述的驅動裝置的容置空間,所述的第一部的內側和所述的第二部的內側上分別形成有所述的第一連接件,所述的第一部的外側和所述的第二部的外側上分別形成有所述的限位件。具體地,所述的驅動裝置包括拉桿,所述的拉桿上形成有能夠與所述的第一連接件相配合的第一連接部。具體地,所述的限位件為形成在所述的彈性件本體上且向著所述的彈性件本體的外部凸出的凸塊,所述的第一限位部為形成在所述的夾套上的凹槽;或者,所述的限位件向著所述的夾持裝置所在側延伸,所述的第一限位部為形成在所述的夾套內側壁上的圓環(huán)狀凸起。具體地,所述的夾套的前部形成有能夠阻止所述的固定裝置向前滑動的第二限位部,當所述的固定裝置與所述的第二限位部相抵設時,所述的夾持組件處于完全打開狀態(tài)。具體地,所述的夾持組件上形成有第二連接部,所述的固定件本體上形成有與所述的第二連接部相配合連接的第二連接件。具體地,所述的夾持組件包括上下對稱設置的兩個夾片,所述的兩個夾片的后端與所述的固定件本體相連接。更具體地,所述的夾片包括夾片前部、與所述的夾片前部形成有弧度的夾片后部,所述的夾片前部和所述的夾片后部的連接處形成有臺階,所述的夾片后部靠近所述的臺階的端面呈弧形。更具體地,所述的夾片的夾頭為齒形。本文所涉及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詞,是指內窺鏡手術作業(yè)時,遠離操作者的一端(即夾持裝置的夾頭所在端)為前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為后端;夾片所在側為上下方向。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并不限于上述技術特征的特定組合而成的技術方案,同時也應涵蓋由上述技術特征或其等同特征進行任意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術方案。例如上述特征與本申請中公開的(但不限于)具有類似功能的技術特征進行互相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等。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通過對止血夾結構的改進,使得止血夾的結構簡單,加工和裝配方便,并且,止血夾定位穩(wěn)定、可靠。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完全打開狀態(tài));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閉合狀態(tài));附圖3為夾片的立體圖;附圖4為實施例一的固定裝置的立體圖;附圖5為實施例二的固定裝置的立體圖;附圖6為實施例一的剖面圖(打開狀態(tài));附圖7為實施例一的剖面圖(閉合狀態(tài));附圖8為實施例二的剖面圖(打開狀態(tài));附圖9為實施例一的夾套的半剖圖;附圖10為實施例二的夾套的半剖圖;其中:100、夾片;101、夾片前部;102、夾片后部;103、臺階;104、第二連接部;106、端面;200、固定裝置;201、第二連接件;202、限位件;203、第一連接件;204、固定件本體;205、彈性件本體;2051、第一部;2052、第二部;206、容置空間;300、夾套;301、第二限位部;302、第一限位部。拉桿400;401、第一連接部。具體實施方式如附圖1和2所示,一種止血夾,包括夾套300、夾持裝置和驅動裝置。夾持裝置包括具有打開狀態(tài)和閉合狀態(tài)的夾持組件、滑動設置在夾套300內且由驅動裝置帶動滑動的固定裝置200。夾持組件與固定裝置200相連接且夾持組件能夠隨著固定裝置200在夾套300內滑動而在打開狀態(tài)和閉合狀態(tài)之間轉換。夾持組件包括上下對稱設置的兩個夾片100,夾片100是由金屬材料沖裁而成。如附圖3所示,夾片100包括夾片前部101、與夾片前部101形成有弧度的夾片后部102,通過調節(jié)夾片前部101和夾片后部102之間的弧度,可以控制夾持組件在完全打開狀態(tài)時的開口寬度,即夾片前部101和夾片后部102之間的弧度越大,則兩個夾片100的夾頭在完全打開狀態(tài)時的距離越大。夾片前部101和夾片后部102的連接處形成有臺階103,夾片后部102靠近臺階103的端面106呈1~2mm的弧形,在夾持組件閉合的過程中,夾片后部102逐漸收縮于夾套300中,夾片后部102靠近臺階103的端面106的弧形結構能夠增加夾片100的抗變形能力,保證夾持組件有足夠的夾持力。夾片100的夾頭為齒形,更有利于抓住組織,防止滑脫。如附圖4和5所示,固定裝置200采用高分子材料注塑而成,固定裝置200包括固定件本體204、形成在固定件本體204的后部且在一定外力下會能夠發(fā)生彈性形變的彈性件。夾持組件上形成有第二連接部104,固定件本體204上形成有與第二連接部104相配合連接的第二連接件201,具體為,夾片后部102上形成有第二連接部104,第二連接部104為通孔,固定件本體204的上下兩面上分別形成有第二連接件201,第二連接件201為銷軸,夾片100和固定件本體204通過銷軸和通孔裝配在一起。彈性件包括形成在固定件本體204上的彈性件本體205、形成在彈性件本體205上且能夠與夾套300上的第一限位部302相配合的限位件202、形成在彈性件本體205上且能夠與驅動裝置相連第一連接件203。彈性件本體205包括左右對稱設置的第一部2051和第二部2052,第一部2051和第二部2052之間形成有用于容納驅動裝置的容置空間206,第一部2051的內側(即靠近容置空間206的一側面)和第二部2052的內側(即靠近容置空間206的一側面)上分別形成有第一連接件203,第一部2051的外側(即與內側相對的一側面)和第二部2052的外側(即與內側相對的一側面)上分別形成有限位件202。如附圖9和10所示,夾套300上形成有能夠與彈性件上的限位件202相配合從而將固定裝置200和夾套300相對鎖定的第一限位部302;夾套300的前部形成有能夠阻止固定裝置200向前滑動的第二限位部301,第二限位部301可以是焊接在夾套300上形成夾套300的完整結構(如圖10所示),或者,第二限位部301是夾套300的一部分經折彎后形成的(如附圖9所示)。當固定裝置200與第二限位部301相抵設時,夾持組件處于完全打開狀態(tài),此時,夾片前部101和部分夾片后部102位于夾套300外部。當彈性件上的限位件202與第一限位部302相配合時,夾持組件處于閉合狀態(tài),此時,夾片前部101處于夾套300外部,夾片后部102收縮進夾套300內。如附圖6至8所示,驅動裝置包括拉桿400,拉桿400上形成有能夠與第一連接件203相配合的第一連接部401,具體地,第一連接部401為凹槽,第一連接件203為與凹槽相配合的凸起。當夾持組件處于打開狀態(tài)時,彈性件處于變形狀態(tài),拉桿400位于容置空間206內且第一連接件203與第一連接部401配合從而使得牽引拉桿400時能夠帶動固定裝置200前后移動。當拉桿400拉動固定裝置200至彈性件的限位件202至夾套300的第一限位部302處時,在彈性件的彈力作用下,限位件202與第一限位部302相配合,此時,夾持組件處于閉合狀態(tài),在拉桿400的作用或彈性件的彈力作用下,第一連接件203與第一連接部401相分離,從而將驅動裝置撤離,而夾持裝置和夾套300留在體內。如附圖4、6、7和9為實施例一的止血夾,該實施例中,限位件202為形成在彈性件本體205上且向著彈性件本體205的外部凸出的凸塊,第一限位部302為形成在夾套300上的凹槽。如附圖5和8為實施例二的止血夾,該實施例中,限位件202向著夾持裝置側延伸,第一限位部302為形成在夾套300內側壁上的圓環(huán)狀凸起,當拉桿400將固定裝置200向后拉動至夾持組件閉合時,限位件202的前部抵住圓環(huán)狀凸起的后側壁。如上所述,我們完全按照本實用新型的宗旨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和實施方法。相關技術領域的從業(yè)者可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許可的范圍內進行不同的變化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