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夾緊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741736閱讀:37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夾緊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緊器,尤其涉及一種利用卡爪的相互配合將物體夾緊以安放、固定該物體的夾緊器,該夾緊器主要用于夾緊、固定樹木、太陽傘等具有柱形結構的物體。
背景技術



圖1所示,目前市場上常見的用于夾持圣誕樹等具有柱形結構的物體的夾緊器的主要結構特點是在底盤1’上焊接有缸筒2’,缸筒2’旁有驅動裝置3’固定在底盤1’上,其中驅動裝置3’包括支架4’、腳柄5’、棘輪6’和棘輪軸7’。有四個卡爪8’分別活動安裝在各自的卡爪支承座9’上,上述卡爪支承座9’均焊接在缸筒2’的側壁上,每個卡爪8’的第一端各自設有過孔10’,同一根拉繩11’依次貫穿上述過孔10’和固定座12’,最后該拉繩11’的兩端固定在所述棘輪軸7’上。另外,有一根拉簧13’環(huán)繞安裝在各個卡爪8’的第二端上。
當需要夾緊被夾持物時,先將被夾持物插在缸筒2’的中央的釘狀物14’上,接著通過控制腳柄5’使棘輪6’轉動,從而帶動棘輪軸7’同步轉動,將拉繩11’卷繞起來以收緊拉繩11’。各個卡爪8’在受到拉繩11’的向下壓力后分別繞卡爪支承座9’同步轉動,以使各個卡爪8’的夾頭15’向缸筒2’的中心位置靠攏,最終夾緊被夾持物。
如果被夾持物是樹木等需要補水的物體,則可在缸筒2’內盛裝適量的水或其它溶液以滋養(yǎng)樹木。
然而,上述現有技術的夾緊器的缺點是(1)由于僅有一根拉繩貫穿于各個卡爪,當拉繩收縮時,它將集中承受來自各個卡爪的力,因此受力非常大,經常處于工作狀態(tài)極易引起疲勞直至斷裂,造成被夾持物的突然倒伏而傷及他人,可見這種夾緊器明顯地存在安全隱患,且其使用壽命短。(2)由于用于固定拉繩的固定座承受了全部拉繩的拉力,若它的材料強度不夠或焊接不好時,很容易被彎曲或從底盤上被拔起,導致該夾緊器被毀壞;若該夾緊器正處于工作狀態(tài),還會引起被夾持物的突然倒伏,使該夾緊器的安全隱患加重。(3)由于安裝卡爪的支承座焊接在缸筒的側壁上,該操作困難,且其牢固性并不理想,因此也是不安全因素之一。(4)由于缸筒內有被夾持物,不方便往缸筒內添加液體。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加工工藝簡單、使用方便、性能可靠、安全性更高的夾緊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夾緊器主要包括底盤、缸筒、至少一個卡爪、至少一根拉繩、平衡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缸筒固定在底盤上,驅動裝置位于缸筒的旁邊且固定在底盤上,其特征是所述卡爪與缸筒活動連接,所述拉繩的第一末端與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拉繩穿過卡爪的第一端且每根拉繩所對應穿過的卡爪僅有一個,所述拉繩還與缸筒活動連接,所述卡爪的第二端與平衡裝置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支架、驅動柄、棘輪、棘輪軸,所述支架固定在底盤上,所述支架、驅動柄和棘輪通過棘輪軸同軸連接,所述拉繩的第一末端固定在棘輪軸上,所述驅動柄的空腔內置有第一舌板、第一彈簧、止動塊,該驅動柄還設有第一阻擋裝置和帶有曲面的第三阻擋裝置,所述第一舌板大致呈T字型且其第一部分可與棘輪接觸,該第一舌板的第二部分沿第一彈簧的軸向伸入第一彈簧內,所述第一彈簧靠在第一阻擋裝置上,所述止動塊可與第一舌板接觸,所述支架的空腔內置有第二舌板、第二彈簧,該支架還設有第二阻擋裝置和第四阻擋裝置,所述第四阻擋裝置可與第一舌板接觸,所述第二舌板置于支架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彈簧和第二阻擋裝置之間,該第二舌板分別與第二彈簧、第二阻擋裝置相依靠并可與棘輪和第三阻擋裝置相接觸,所述第二彈簧還靠在支架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缸筒包括缸筒本體和卡箍,所述卡箍固定在缸筒本體的上端,所述卡爪通過卡箍與缸筒活動連接,卡箍上設有過孔,所述拉繩通過穿過卡箍的過孔與缸筒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所述平衡裝置可僅含有一根第一拉簧,該第一拉簧置于各個卡爪的第二端上。
本實用新型所述平衡裝置可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拉簧的第一端與卡爪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拉簧的第二端安裝在所述底盤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卡爪有四個,卡爪的第一端設有第一過孔,所述拉繩從卡爪的第一過孔中穿過。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缸筒的中央設有釘狀物。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拉繩的第二末端安裝有緩沖彈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夾緊器還包括外罩殼,該外罩殼的中央設有與所述缸筒相匹配的缸筒座孔,在所述缸筒座孔的外圍還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缸筒之間通過導管連通。
作為上述優(yōu)選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凹槽的上方設有網罩。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1)每根拉繩僅牽引一個卡爪,因此其受力大為減小,不易被磨損而斷裂,使用壽命得以延長,從而增加該夾緊器的安全性。(2)由于驅動裝置中使用了第三拉簧,因而驅動柄在被壓下后仍能自動回復到初始位置,操作起來既方便又省力。(3)止動塊與第一舌板、第二舌板的相互配合可有效地使棘輪轉動或止動,從而實現本實用新型夾緊器的夾緊功能。(4)驅動柄、第一舌板和第二舌板的相互配合不僅可使卡爪向缸筒的中心靠攏的動作是持續(xù)、漸進的,從而能夠溫和平穩(wěn)地將被夾持物夾緊;而且對棘輪的止動效果更加明顯和可靠,確??ㄗ卫螉A緊被夾持物而不松弛,使該夾緊器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5)驅動柄前端所具有的凸緣結構使驅動柄上抬時不會翻轉過度,因此該驅動柄的回復不受影響,利于反復操作。(6)由于卡爪可直接活動安裝在缸筒上,不需再用支承座固定卡爪,因而其加工更容易,安全性更高;此外,由于可在缸筒本體上安裝卡箍,而卡箍本身的加工以及利用卡箍固定卡爪的加工工藝顯然又比將卡爪直接安裝在缸筒本體上更簡單。(7)由于各拉繩的第二末端安裝有緩沖彈簧,可分散拉繩在該第二末端處的應力,以防拉繩從缸筒本體或卡箍的過孔中脫離,從而避免卡爪突然松開被夾持物,保證夾緊器的安全性。(8)由于夾緊器可設有帶凹槽的外罩殼,因此可通過往該凹槽內添加液體或加裝石塊等方式來增加該夾緊器的配重,這樣,該夾緊器即使被用于夾緊高大的被夾持物也不致因“頭重腳輕”而倒伏傷及旁人,可見該外罩殼的結構進一步確保了本實用新型夾緊器的安全性。(9)此外,外罩殼內設有凹槽,大大增加了夾緊器的總容積,因而省去了經常往夾緊器內添加所需液體的麻煩。(10)由于外罩殼的凹槽的上方設有網罩,可以通過該網罩的網眼直接往凹槽內添加液體,因而操作更方便。(11)由于外罩殼的網罩上還設有水位報警器安裝孔,因而可在上面安插電子水位報警器,一旦水位達到設定值,則自動報警,避免液體往外溢出而玷污周圍的環(huán)境。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夾緊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夾緊器實施例1在卡爪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夾緊器實施例1在卡爪收攏時的結構示意俯視圖;圖4是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局部剖視圖;圖5是圖4的A-A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一舌板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俯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夾緊器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外罩殼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圖9的后視圖;
圖11是圖9的仰視圖;
圖12是圖9的B-B剖視圖;
圖13是本實用新型帶有外罩殼時的結構示意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參看圖2至圖7,本實施例的夾緊器主要由底盤1、缸筒2、卡爪3、卡爪3a、卡爪3b、卡爪3c、拉繩4、拉繩4a、拉繩4b、拉繩4c、第一拉簧5、支架6、導向環(huán)7和7a、第三拉簧8、棘輪9、棘輪軸10、第一舌板11、第一彈簧12、第二舌板13、第二彈簧14、止動塊15和驅動柄16組成。
其中,缸筒2的缸筒本體2-1焊接在底盤1的中間位置,從而與底盤1連接為一個整體。缸筒本體2-1的形狀可以是圓筒形、多邊形或其它適宜的形狀。該缸筒本體2-1內可盛裝水、其它液體或石塊等,以增加該夾緊器的配重或當被夾持物為樹木等需要補水的物體時可為其補水或其它液體。在缸筒本體2-1的底面的中心位置還設有釘狀物17,其作用是插入到被夾持物中,以免被夾持物倒伏,特別是當被夾持物較為高大時,可確保它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在缸筒本體2-1的上端焊接有四個卡箍18、18a、18b和18c,在每兩個卡箍之間各裝有一個卡爪3、3a、3b和3c。以卡爪3為例來說明各卡爪的安裝方法卡爪3可通過螺栓、鉚釘或其它適宜的緊固件安裝于相鄰的兩個卡箍18和18a的凸緣18-1和18a-2之間,并且卡爪3可以以上述緊固件為軸轉動。同理,其它卡爪3a、3b和3c的安裝方法與卡爪3的相同。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卡箍18、18a、18b和18c除了如上文所述可直接焊接在缸筒本體2-1的上端外,它們還可以用螺栓、螺釘等緊固元件固定在缸筒本體2-1的上端的側壁上,即上述各卡箍與缸筒之間的連接方式可以是可拆卸式的。當然,所述缸筒2也可不設有所述卡箍,而是直接將各個卡爪活動安裝在缸筒本體2-1的上端,例如直接將缸筒本體2-1壓模成形使其上端具有如圖2和圖3所示的凸緣18-1和18a-2結構,從而將卡爪活動安裝在相鄰的兩凸緣之間,使其可朝靠近缸筒2的中心或向偏離該中心的方向轉動。
上文所述支架6、第三拉簧8、棘輪9、棘輪軸10、第一舌板11、第一彈簧12、第二舌板13、第二彈簧14、止動塊15和驅動柄16共同構成本實施例中夾緊器的驅動裝置。其中,支架6固定于底盤1上;棘輪9位于支架6內,且支架6、驅動柄16和棘輪9通過棘輪軸10同軸連接,由此實現兩方面的功能其一是將驅動柄16與支架6活動連接在一起,為驅動柄16作往復運動提供可能;其二是使棘輪9和棘輪軸10實現同步轉動。第三拉簧8的一端固定安裝在驅動柄16上,另一端則安裝在缸筒2的卡箍18c上,其目的是可利用第三拉簧8的彈力使驅動柄16在被壓下后能夠自動回復到初始位置,操作起來既方便又省力,特別是當驅動柄16為腳柄時,上述優(yōu)點顯然更為突出。如果不設有該第三拉簧8或具有類似功能的其它裝置,則可用手直接將驅動柄16上抬使其回復到初始位置。
第一舌板11、第一彈簧12和止動塊15位于驅動柄16的空腔內。具體可參看圖4至圖7,第一舌板11大致呈T字型,其中,第一舌板11的第一部分11-1與棘輪9接觸,而該第一舌板11的第二部分11-2沿第一彈簧12的軸向伸入該第一彈簧12內,并且如圖4所示該第一彈簧12的其中一端在第一舌板11的第一部分11-1處被阻擋。此外,可在驅動柄16的左右側壁上各開一個第一條形孔16-1,以便上述第一彈簧12的另一端可靠在該第一條形孔16-1的孔壁16-1-1上,使所述第一彈簧12的另一端在該孔壁16-1-1上也受到阻擋。所述第一彈簧12一般為壓簧或其它具有類似功能的彈簧。當第一彈簧12為壓簧時,其兩端因受來自第一舌板的第一部分11-1和孔壁16-1-1的壓力而產生彈力,由此可保證第一舌板的第一部分11-1在一定范圍內始終與棘輪9相抵觸;此外,隨著驅動柄16的來回運動,上述第一彈簧12可在上述第一條形孔16-1內自由伸縮,最終保證整個驅動裝置能夠持續(xù)工作。
可見,上述孔壁16-1-1即為上文所述的第一阻擋裝置的一種具體類型。除此之外,第一阻擋裝置還可以有其它類型,例如,驅動柄16的左右側壁上可不設所述的第一條形孔16-1,而是在驅動柄16的左右側壁的內側其與第一彈簧12末端對應的位置處各設置一個凸頭(未在圖中示出)以頂住該第一彈簧12,上述兩個凸頭即是所述第一阻擋裝置;又例如,可在驅動柄16的空腔內、與第一彈簧12的末端對應處左右各安裝一個擋塊(未在圖中示出)作為上述的第一阻擋裝置,以便對該第一彈簧12施加阻力。
止動塊15位于上述第一舌板的第二部分11-2的末端,且其兩端15-2和15-2a從驅動柄16的第二條形孔16-2中穿出。在止動塊15的兩端各裝有一個墊片20和20a,在止動塊15的中間部分15-1套裝有壓簧19,其作用是利用該壓簧19的彈力控制止動塊15使其位置穩(wěn)定,不會隨意滑移當將止動塊15上拉至某一位置時,利用壓簧19的彈力即可使止動塊15穩(wěn)定地保持在上述位置,保證止動塊15不會頂住第一舌板11,從而可使棘輪9沿順時針方向連續(xù)轉動;而當將止動塊15下調時,壓簧19還可保證該止動塊15左右平衡而不傾斜,從而保證它與第一舌板的第二部分11-2充分接觸,使第一舌板11的后退受限制,以致該第一舌板的第一部分11-1不能從其所處的棘輪9的齒間退出,從而實現第一舌板11對棘輪9的有效止動。需要指出的是,該第一舌板11的T字型結構中,其第一部分11-1的厚度較小而寬度較大,以便該第一部分11-1能與棘輪齒相適配,并與其充分接觸且可靠地卡在棘輪9的齒間,有效地實現該第一舌板11對棘輪9的驅動和止動功能;第一舌板11的第二部分11-2則大致呈現出與第一部分11-1相垂直的狀態(tài),即該第一舌板11整體呈現為T字型,這樣,當止動塊15下調時,能保證止動塊15的中間部分15-1和壓簧19與第一舌板的第二部分11-2充分接觸,從而更有效地防止第一舌板11的后退。
此外,如圖4所示,在支架6的內腔內設置第二舌板13、第二彈簧14,該支架6還設有第二阻擋裝置和第四阻擋裝置。具體地說,第二舌板13放置在支架6內的底盤1上;支架6的兩側壁在其與第二舌板13的下部即第二部分13-2的對應位置各開有一個壁孔6-2,此時第二舌板13可呈T字型,即第二舌板的第二部分13-2比第二舌板的第一部分13-1寬,以便第二舌板的第二部分13-2的兩端能卡在上述壁孔6-2內,使第二舌板的第二部分13-2的右側緊靠在壁孔6-2的內壁6-2-1上,上述壁孔6-2的內壁6-2-1則是上文所述的第二阻擋裝置。當然,如果支架6的兩側壁未開有上述壁孔6-2,則也可通過在支架6的兩側壁的相應位置上分別加工有凸塊(未在圖中示出)來實現其對第二舌板13的阻擋作用,可見,此處的凸塊是第二阻擋裝置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此時的第二舌板13則可不呈T字型。不僅如此,第二舌板的第二部分13-2的左側還緊靠著第二彈簧14。該第二彈簧14放置在支架6的底部,即底盤1上,并且第二彈簧14的左端又緊靠著支架的前壁6-1。當然,如果支架6未設有該前壁6-1,則上述第二彈簧14可直接緊靠在缸筒2的外壁上。
該驅動裝置的驅動和止動功能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先將止動塊15上調使其不致頂住第一舌板11,以便該第一舌板11能夠后退并作往復運動;接著將驅動柄16下壓使第一舌板11的第一部分11-1由初始位置開始推動棘輪9順時針轉動某一行程,而棘輪9的順時針轉動也同時推動第二舌板13的上部即第一部分13-1擺向左側,此時第二舌板13的下部即第二部分13-2由于處于第二彈簧14和壁孔6-2的內壁6-2-1之間,因此整個第二舌板13仍可以基本保持在原位;而后再向驅動柄16施加一向上的作用力,此時憑借第二舌板13對棘輪9的止動作用,第一舌板11可后退且其第一部分11-1沿著所述棘輪齒向上滑移,以便為其第二次驅動棘輪9轉動做準備。如上文所述,在本實施例中,該向上的作用力來自第三拉簧8的彈力,當然如果不使用該第三拉簧8,上述作用力也可由操作者直接從外界施加,如用手將驅動柄16向上抬起。之后,又按照上述方法將驅動柄16下壓使第一舌板11的第一部分11-1由初始位置再次推動棘輪9順時針轉動某一行程以實現對棘輪9的第二次驅動,如此多次操作,使棘輪9得以實現單向、持續(xù)的順時針轉動,棘輪9的持續(xù)轉動帶動棘輪軸10的同步轉動,由此不斷卷繞各拉繩以將各卡爪3、3a、3b和3c拉緊使它們的夾頭向缸筒2的中央靠攏,從而將被夾持物夾緊。一旦被夾持物被夾緊,即可將止動塊15下調,使之頂住第一舌板11以限制后者的后退運動,從而實現對棘輪9的止動功能,使夾緊器處于穩(wěn)定的夾緊狀態(tài)。
而松開被夾持物的前提是要保證棘輪9完全能夠自由回轉,即要避免第一舌板11和第二舌板13阻礙棘輪9的轉動,這主要是依靠驅動裝置各相關部分的相互配合來實現的。具體如下首先,將止動塊15上調使之不致頂住第一舌板11;接著對驅動柄16施加一個向上的作用力使該驅動柄16向上運動足夠的行程,在驅動柄16的向上運動過程中,第一舌板11先后受到棘輪9和如圖2所示的支架6的外緣6-3的阻擋作用而后退。特別地,由于受到支架6的外緣6-3的向后推力,該第一舌板11的第一部分11-1才可能后退至其不致阻擋棘輪9的自由轉動的位置,從而為棘輪9的自由回轉提供可能。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支架6的外緣6-3的形狀和所處的位置與驅動柄16和第一舌板11的運動相適配。該支架6的外緣6-3即是上文所指的第四阻擋裝置的其中一種實施方式,上述第四阻擋裝置也可通過在支架6的左右內側壁上分別設置一凸緣來實現。當然,上述第四阻擋裝置也還可有其它適宜的表現形式。在驅動柄16向上運動的同時,由于所述驅動柄16的前端有一曲面16-3-2,使得抬起該驅動柄16使其繞軸逆時針轉動時,其前端的曲面16-3-2能夠擠壓第二舌板13的第一部分13-1使其向左偏移直至該第一部分13-1不致阻礙棘輪9的自由回轉;此外,在驅動柄16的前端其與曲面16-3-2相接壤的位置還設有一凸緣16-3-1,該凸緣16-3-1的作用是當驅動柄16繞軸逆時針轉動至該凸緣16-3-1與第二舌板的第一部分13-1相抵觸時,可使驅動柄16停止運動,從而限制驅動柄16向上運動的最大范圍,避免其因向上運動過度而翻轉,保證了該驅動柄16的可連續(xù)操作性。綜上,驅動柄16前端的上述曲面16-3-2和凸緣16-3-1至此共同構成上文所述的第三阻擋裝置。由于第一舌板11和第二舌板13均沒有對棘輪9的自由轉動造成阻礙,因此棘輪9完全可能自由回轉。此時,各卡爪3、3a、3b和3c由于受平衡裝置即第一拉簧5的作用而有使其各夾頭向偏離缸筒2中央的位置運動的趨勢,由此也帶動拉繩4、4a、4b和4c拉動棘輪軸10和棘輪9同步回轉,各拉繩本身則從棘輪軸10上迅速退繞,從而最終使各卡爪的夾頭松開被夾持物。
拉繩4、4c和拉繩4a、4b的第一末端均嵌入到棘輪軸10的空腔內而被夾緊,其中拉繩4、4c置于棘輪軸10的一側,而拉繩4a、4b則置于棘輪軸10的另一側。在支架6的兩側其處于缸筒2和棘輪軸10之間的位置上還各安裝有一個導向環(huán)7和7a,各拉繩從棘輪軸10引出后先穿過對應的上述導向環(huán),而后再穿進缸筒2。可見,導向環(huán)7和7a作用是對各拉繩進行限位和導向,不僅使各拉繩能夠順利地卷繞在棘輪軸10上,還能避免各拉繩因受強大的軸向分力的牽引作用而從棘輪軸10的兩端脫離。然而,如果棘輪軸10的兩端足夠長能確保各拉繩均可卷繞在該棘輪軸上,則可不必使用上述導向環(huán)7和7a。
拉繩4從棘輪軸10引出后,依次穿過導向環(huán)7、卡箍18上的過孔18-3-1、卡爪3的第一端上的第一過孔3-1、卡箍18a上的過孔18a-3,然后將緩沖彈簧21套裝于拉繩4上,最后用夾頭22固定在拉繩4的第二末端,以免該拉繩4從卡箍過孔18a-3中逃逸。當然,如果拉繩4的第二末端打上粗結也可防止其從卡箍過孔18a-3中逃脫。同樣,拉繩4a所經路徑依次為棘輪軸10、導向環(huán)7a、卡箍18b上的過孔18b-3-1、卡爪3a的第一端上的第一過孔3a-1、卡箍18a上的過孔18a-3-1,該拉繩4a的第二末端裝有緩沖彈簧21a和夾頭22a;同理,拉繩4b和拉繩4c所經路徑也可依此類推,它們的第二末端也可各自裝有緩沖彈簧和夾頭。
綜上,拉繩4、4a、4b和4c各自所對應穿過的卡爪均只有一個。這樣,由于每根拉繩僅牽引一個卡爪,因此其受力大為減小,不易被磨損,使用壽命因此得以延長,從而增加該夾緊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一般地,本實用新型夾緊器的卡爪為四個時即有很好的夾持牢度,能夠均勻對稱地將具有柱形結構的物體夾緊,使之不偏離。
當然,本實用新型夾緊器也可只有一個卡爪,對應地,此時可僅配有一根從該卡爪中穿過的拉繩。依靠該卡爪與缸筒2內側壁的共同配合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夾緊被夾持物,只是其可靠性不如有多個卡爪和相應的多根拉繩時理想。
上述各緩沖彈簧,如緩沖彈簧21、21a等具有如下作用使各拉繩4、4a、4b和4c的第二末端受力均勻,分散各拉繩在此處的應力,避免各夾頭,如夾頭22、22a等因其某點應力過于集中而脫落,從而防止拉繩從相應的卡箍的過孔中逃逸,避免卡爪突然松開被夾持物,進一步保證夾緊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果在各夾頭與緩沖彈簧之間加裝墊片,還可進一步增加緩沖彈簧與對應夾頭的接觸面,使夾頭受力更均勻、各點所受應力更小,因而夾緊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
上述卡爪3、3a、3b和3c的第二端上還分別設有凹槽3-2、3a-2、3b-2和3c-2,第一拉簧5環(huán)繞置于上述凹槽內從而形成一環(huán)行圈。該第一拉簧5的兩端頭均固定于支架6上。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凹槽3-2、3a-2、3b-2和3c-2也可分別由設于卡爪3、3a、3b和3c的第二端上的過孔(未在圖中示出)來替代,此時,第一拉簧5依次穿過上述各個卡爪的第二端的過孔。當然,也可用其它任何適宜的方式將第一拉簧5同時固定在卡爪3、3a、3b和3c的第二端上。第一拉簧5即是上文所述的平衡裝置。各個卡爪在其第一端受到相應拉繩的牽引力及被夾持物的作用力的同時,其第二端也受到第一拉簧5的壓力作用,以致各卡爪因其兩端受力平衡而能夠隨時穩(wěn)定在某一位置且對被夾持物施以足夠的夾持力;而一旦拉繩松開對卡爪的牽引,卡爪因其第二端受第一拉簧5的壓力作用而使其第一端迅速朝遠離缸筒2的中央的方向運動,從而松開被夾持物。
當使用本實用新型夾緊器夾緊被夾持物時,可將被夾持物的底部插入到釘狀物17中,接著向上拉動止動塊15使其脫離第一舌板11的第二部分11-2,這時向下壓驅動柄16以對棘輪9作第一輪的驅動,使第一舌板11的第一部分11-1推動棘輪9順時針轉動一定行程,同時帶動棘輪軸10同方向轉動,使拉繩4、4a、4b和4c卷繞于棘輪軸10上,此時上述拉繩4、4a、4b和4c各自將卡爪3、3a、3b和3c的第一端往下壓,使卡爪夾頭3-3、3a-3、3b-3和3c-3相互靠攏。此時,松開驅動柄16,該驅動柄16在第三拉簧8的彈力作用下可回復至初始位置。接著,再壓下驅動柄16以對棘輪9進行第二輪的驅動。通過操縱驅動柄16作持續(xù)的往復運動,可使棘輪9和棘輪軸10持續(xù)地單向轉動以不斷地卷繞收縮各拉繩,使各卡爪的夾頭相互靠攏直至夾緊被夾持物。此時,將止動塊15下調使之頂住第一舌板11的第二部分11-2,使第一舌板11不能再自由地后退,從而使棘輪9最終處于止動狀態(tài),夾緊器由此將被夾緊物牢牢固定。
當需要取出被夾緊物時,先將止動塊15向上拉,使其與第一舌板的第二部分11-2相脫離,接著向上抬起驅動柄16,使驅動柄16和支架6的空腔內的第一舌板11和第二舌板13不致阻擋棘輪9的自由轉動,此時卡爪3、3a、3b和3c在第一拉簧5的作用下,卡爪夾頭3-3、3a-3、3b-3和3c-3抬起偏離缸筒2的中心位置,拉繩4、4a、4b和4c隨之拉動棘輪9和棘輪10同步逆時針轉動,從而也使各拉繩自身從棘輪軸10上退繞,最終各卡爪完全張開,將被夾持物從缸筒2中取出。
實施例2參看圖8,本實施例的夾緊器除了其平衡裝置的組成和連接方式與實施例1的不同外,在其它方面兩實施例的夾緊器的結構基本相同。具體地說,本實施例的平衡裝置主要由第二拉簧,如第二拉簧24、24c等組成。上述第二拉簧的數量與卡爪的數量相對應,例如,上述第二拉簧24、24c分別與卡爪3、3c一一對應地連接在一起,即第二拉簧24的第一端與卡爪3的第二端連接,第二拉簧24c的第一端與卡爪3c的第二端連接,而上述第二拉簧24、24c等的第二端則分別各自安裝在底盤1上。
實施例3本實施例中卡爪的數量只有兩個,它們的位置相對,此時對應地有兩根拉繩分別地從上述兩個卡爪中穿過。為改善卡爪對被夾持物的夾持效果,可將卡爪夾頭設計成如
圖1所示的弧面夾頭15’-1的形狀,以增加上述兩夾頭與被夾持物的接觸面,從而牢牢地將被夾持物夾緊。本實施例中的夾緊器的其它部分的結構與實施例1或實施例2的基本相同。
參看圖9至
圖13,本實用新型所述外罩殼的中央設有與所述缸筒相匹配的缸筒座孔25,具體地說,在缸筒座孔25的四周設有對應的卡爪孔26、26a、26b和26c和拉繩孔27-1、27-2、27a-1、27a-2、27b-1、27b-2、27c-1和27c-2;在外罩殼的外緣則設有驅動裝置安裝孔28,以便安裝該外罩殼時,各個卡爪、從卡爪上穿過的拉繩以及驅動裝置能夠對應地嵌入上述卡爪孔、拉繩孔和驅動裝置安裝孔中,從而保證整個夾緊器安裝妥當并能正常工作。
在缸筒座孔25的外圍還設有一環(huán)行凹槽29,該凹槽29和缸筒2的側壁上均設有一個彼此相互對應的小孔30,該兩個相互對應的小孔之間密封地安裝有導管31,從而使凹槽29和缸筒2之間連通。通過往該凹槽29和缸筒2內加水或加裝石塊等方式可增加該夾緊器的配重,這樣,該夾緊器即使被用于夾緊高大的被夾持物也不致因“頭重腳輕”而倒伏傷及旁人,可見該外罩殼的結構進一步確保了本實用新型夾緊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凹槽29的設置增加了夾緊器的總容積,克服了缸筒2的容積過小、需要經常添液的缺陷,因而結構更合理,使用起來更省心、更方便。
另外,在上述凹槽29的上方設有網罩32,在網罩32上還設有水位報警器安裝孔33。通過網罩32的網眼可直接往凹槽29內添加液體,因而操作更方便。當向凹槽29內添加液體時,還可在水位報警器安裝孔33內插入電子水位報警器(未在圖中示出),這樣一旦添加的液體達到設定值,電子水位報警器就會自動報警,避免因夾緊器內的液體溢出而污損地板、地毯等,因而使用起來更方便、更安全。
權利要求1.一種夾緊器,包括底盤、缸筒、至少一個卡爪、至少一根拉繩、平衡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缸筒固定在底盤上,驅動裝置位于缸筒的旁邊且固定在底盤上,其特征是所述卡爪與缸筒活動連接,所述拉繩的第一末端與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拉繩穿過卡爪的第一端且每根拉繩所對應穿過的卡爪僅有一個,所述拉繩還與缸筒活動連接,所述卡爪的第二端與平衡裝置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支架、驅動柄、棘輪、棘輪軸,所述支架固定在底盤上,所述支架、驅動柄和棘輪通過棘輪軸同軸連接,所述拉繩的第一末端固定在棘輪軸上,所述驅動柄的空腔內置有第一舌板、第一彈簧、止動塊,該驅動柄還設有第一阻擋裝置和帶有曲面的第三阻擋裝置,所述第一舌板大致呈T字型且其第一部分可與棘輪接觸,該第一舌板的第二部分沿第一彈簧的軸向伸入第一彈簧內,所述第一彈簧靠在第一阻擋裝置上,所述止動塊可與第一舌板接觸,所述支架的空腔內置有第二舌板、第二彈簧,該支架還設有第二阻擋裝置和第四阻擋裝置,所述第四阻擋裝置可與第一舌板接觸,所述第二舌板置于支架的底部且位于第二彈簧和第二阻擋裝置之間,該第二舌板分別與第二彈簧、第二阻擋裝置相依靠并可與棘輪和第三阻擋裝置相接觸,所述第二彈簧還靠在支架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缸筒包括缸筒本體和卡箍,所述卡箍固定在缸筒本體的上端,所述卡爪通過卡箍與缸筒活動連接,卡箍上設有過孔,所述拉繩通過穿過卡箍的過孔與缸筒活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平衡裝置可僅含有一根第一拉簧,該第一拉簧置于各個卡爪的第二端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平衡裝置可包括至少一個第二拉簧,所述第二拉簧的第一端與卡爪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二拉簧的第二端安裝在所述底盤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卡爪有四個,卡爪的第一端設有第一過孔,所述拉繩從卡爪的第一過孔中穿過。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缸筒的中央設有釘狀物。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拉繩的第二末端安裝有緩沖彈簧。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夾緊器還包括外罩殼,該外罩殼的中央設有與所述缸筒相匹配的缸筒座孔,在所述缸筒座孔的外圍還設有凹槽,所述凹槽與缸筒之間通過導管連通。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夾緊器,其特征是所述凹槽的上方設有網罩。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利用卡爪的相互配合將物體夾緊以安放、固定該物體的夾緊器,它主要用于夾緊、固定樹木、太陽傘等具有柱形結構的物體。本實用新型夾緊器主要包括底盤、缸筒、至少一個卡爪、至少一根拉繩、平衡裝置和驅動裝置,所述缸筒固定在底盤上,驅動裝置位于缸筒的旁邊且固定在底盤上,其中,所述卡爪與缸筒活動連接,所述拉繩的第一末端與驅動裝置連接,所述拉繩穿過卡爪的第一端且每根拉繩所對應穿過的卡爪僅有一個,所述拉繩還與缸筒活動連接,所述卡爪的第二端與平衡裝置連接。其優(yōu)點是結構合理;由于每根拉繩僅牽引一個卡爪,其受力大為減小,不易斷裂,故性能更可靠、安全性更高;且加工工藝簡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45B25/00GK2769661SQ200520100479
公開日2006年4月5日 申請日期2005年2月5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2月5日
發(fā)明者王虹 申請人:王虹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