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香腸上料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香腸上料機。
背景技術:
香腸主要是用拉伸膜機包裝,傳統(tǒng)香腸的上料方式主要是靠人工,人工放一筐腸在拉伸膜機正上方,然后用手一個個將香腸放入拉伸膜機的下膜上。這種上料方式,效率比較低,勞動強度大,而且衛(wèi)生比較難控制。由于現(xiàn)有的拉伸膜機一直采用人工上料,故上料的位置很小,如果采用并聯(lián)機器人,就只能安裝一臺并聯(lián)機器人,一臺并聯(lián)機器人上料效率仍然較低,無法滿足產(chǎn)量需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香腸上料機,實現(xiàn)香腸自動上料,提高上料效率,確保衛(wèi)生要求。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香腸上料機,包括振動料斗、振動輸送帶、抓取輸送帶、兩臺機器人及視覺機構,所述振動輸送帶的首端與振動料斗對接,所述振動輸送帶的末端與抓取輸送帶對接,所述視覺機構設置在抓取輸送帶的上方,兩臺機器人分別設置在抓取輸送帶的兩側,且兩臺機器人相對抓取輸送帶呈斜對角設置,所述視覺機構與所述機器人電性連接,所述振動輸送帶上設有多道沿輸送方向布置的導向槽。
所述振動輸送帶包括加速輸送帶與轉角輸送帶,所述加速輸送帶的首端與振動料斗對接,所述加速輸送帶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的首端對接,且加速輸送帶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的首端呈夾角對接,加速輸送帶上的導向槽與轉角輸送帶上的導向槽一一對接。
所述加速輸送帶包括相對接的第一加速帶與第二加速帶,所述第一加速帶的首端與振動料斗對接,所述第二加速帶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的首端對接,且所述第一加速帶的速度小于第二加速帶的速度,第二加速帶的速度小于轉角輸送帶的速度。
所述第二加速帶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的首端對接后形成直角。
所述第一加速帶位于振動料斗下方,所述第二加速帶位于第一加速帶下方,所述轉角輸送帶位于第二加速帶下方,第一加速帶朝第二加速帶傾斜,第二加速帶朝轉角輸送帶傾斜,轉角輸送帶朝抓取輸送帶傾斜。
第一加速帶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角度為2°-5°,第二加速帶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角度為2°-5°,轉角輸送帶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角度為2°-5°。
所述第二加速帶上的導向槽末端設置有朝轉角輸送帶傾斜的過渡板。
所述機器人為水平四軸機器人。
所述的香腸上料機還包括機架,所述視覺機構設置在機架上,且視覺機構位于抓取輸送帶的正上方,所述抓取輸送帶位于拉伸膜機的上方,且抓取輸送帶與拉伸膜機呈夾角設置,兩臺機器人分別位于拉伸膜機的兩側。
下面對前述技術方案的優(yōu)點或原理進行說明:
上述香腸上料機,將一筐香腸倒入振動料斗內(nèi),振動料斗將香腸均勻的振出,輸送到振動輸送帶上,振動輸送帶進一步將香腸振動散開輸送至抓取輸送帶上,抓取輸送帶上方設置的視覺機構,當香腸從視覺機構下通過時,視覺機構采集每條香腸的坐標,然后將數(shù)據(jù)傳遞給機器人的控制器,機器人的控制器將抓取任務分配到每臺機器人上;在抓取輸送帶的兩側斜對角安裝兩臺機器人,能滿足在小空間內(nèi)的布置,且每臺機器人負責將抓取輸送帶上靠近各自位置的香腸,放到靠近各自位置的拉伸膜機上,兩臺機器人能同時動作且互不干涉,實現(xiàn)香腸的全自動上料,大大提高上料效率,且無需人工上料,確保衛(wèi)生要求;且振動輸送帶上設有多道沿輸送方向布置的導向槽,從振動料斗振出的香腸落入導向槽內(nèi),將香腸分成多道輸送,進入抓取輸送帶后香腸呈間隔布置的多道排布,便于兩側的機器人快速準確的抓取,進一步提高上料速度,且由于香腸的形狀多呈柱狀,設置導向槽能避免香腸在振動輸送帶上輸送時四處滾動,影響輸送效率,且滾落的香腸衛(wèi)生要求難以保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香腸上料機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香腸上料機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香腸上料機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振動料斗,20、振動輸送帶,210、導向槽,220、加速輸送帶,222、第一加速帶,224、第二加速帶,230、轉角輸送帶,30、抓取輸送帶,40、機器人,50、視覺機構,60、機架,70、拉伸膜機。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3所示,一種香腸上料機,包括振動料斗10、振動輸送帶20、抓取輸送帶30、兩臺機器人40及視覺機構50,所述振動輸送帶20的首端與振動料斗10對接,所述振動輸送帶20的末端與抓取輸送帶30對接,所述視覺機構50設置在抓取輸送帶30的上方,兩臺機器人40分別設置在抓取輸送帶30的兩側,且兩臺機器人40相對抓取輸送帶30呈斜對角設置,所述視覺機構50與所述機器人40電性連接。所述電性連接指通過導線連接或者無線信號連接。
上料時,將一筐香腸倒入振動料斗10內(nèi),振動料斗10將香腸均勻的振出,輸送到振動輸送帶20上,振動輸送帶20進一步將香腸振動散開輸送至抓取輸送帶30上,抓取輸送帶30上方設置的視覺機構50,當香腸從視覺機構50下通過時,視覺機構50采集每條香腸的坐標,然后將數(shù)據(jù)傳遞給機器人40的控制器,機器人40的控制器將抓取任務分配到每臺機器人40上;在抓取輸送帶30的兩側斜對角安裝兩臺機器人40,能滿足在小空間內(nèi)的布置,且每臺機器人40負責將抓取輸送帶30上靠近各自位置的香腸,放到靠近各自位置的拉伸膜機70上,兩臺機器人40能同時動作且互不干涉,實現(xiàn)香腸的全自動上料,大大提高上料效率,且無需人工上料,確保衛(wèi)生要求。
如圖3所示,所述振動輸送帶20上設有多道沿輸送方向布置的導向槽210。從振動料斗10振出的香腸落入導向槽210內(nèi),將香腸分成多道輸送,進入抓取輸送帶30后香腸呈間隔布置的多道排布,便于兩側的機器人40快速準確的抓取,提高上料速度,且由于香腸的形狀多呈柱狀,設置導向槽210能避免香腸在振動輸送帶20上輸送時四處滾動,影響輸送效率,且滾落的香腸衛(wèi)生要求難以保證。
如圖1、3所示,所述振動輸送帶20包括加速輸送帶220與轉角輸送帶230,所述加速輸送帶220的首端與振動料斗10對接,所述加速輸送帶220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230的首端對接,且加速輸送帶220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230的首端呈夾角對接,加速輸送帶220上的導向槽210與轉角輸送帶230上的導向槽210一一對接。由于現(xiàn)有的拉伸膜機70一直采用人工上料,上料的位置很小,為充分利用空間,將振動輸送帶20設置成彎道結構,從而使抓取輸送帶30與加速輸送帶220呈夾角設置,占用空間小,且加速輸送帶220上的導向槽210與轉角輸送帶230上的導向槽210一一對接,使加速輸送帶220各導向槽210上的香腸能順利移到轉角輸送帶230的各導向槽210上。
所述加速輸送帶220包括相對接的第一加速帶222與第二加速帶224,所述第一加速帶222的首端與振動料斗10對接,所述第二加速帶224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230的首端對接,且所述第一加速帶222的速度小于第二加速帶224的速度,第二加速帶224的速度小于轉角輸送帶230的速度。沿香腸輸送方向,輸送速度逐步增加,這樣能使第一加速帶222、第二加速帶224與轉角輸送帶230上的香腸距離拉開,便于香腸的分散,方便進入抓取輸送帶30后香腸位置的識別與抓取。本實施例所述第二加速帶224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230的首端對接后形成直角,這樣設置占用空間小,且便于機器人40布置,根據(jù)場地需求,也可以將第二加速帶224的末端與轉角輸送帶230的首端呈其他角度對接,如120°等。
如圖1所示,所述第一加速帶222位于振動料斗10下方,所述第二加速帶224位于第一加速帶222下方,所述轉角輸送帶230位于第二加速帶224下方,第一加速帶222朝第二加速帶224傾斜,第二加速帶224朝轉角輸送帶230傾斜,轉角輸送帶230朝抓取輸送帶30傾斜。這樣設置便于香腸下落,提高輸送速度。本實施例第一加速帶222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角度為2°-5°,第二加速帶224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角度為2°-5°,轉角輸送帶230相對于水平面傾斜的角度為2°-5°。該角度范圍內(nèi)既能給香腸提供一定的下落動力,又能避免香腸傾倒出來而滾出輸送帶。所述第二加速帶224上的導向槽210末端設置有朝轉角輸送帶230傾斜的過渡板(圖中未示出)。通過設置過渡板,使香腸轉角輸送時更順暢,提高上料效率。
所述的香腸上料機還包括機架60,所述視覺機構50設置在機架60上,且視覺機構50位于抓取輸送帶30的正上方,所述抓取輸送帶30位于拉伸膜機70的上方,位置識別更準確,且抓取輸送帶30與拉伸膜機70呈夾角設置,優(yōu)先90°夾角,也可以是120°或其他角度,兩臺機器人40分別位于拉伸膜機70的兩側。本實施例所述機器人40為水平四軸機器人40,能實現(xiàn)x、y、z向的移動及繞z軸的轉動,操作簡單,生產(chǎn)效率高,完全取代人工。兩臺機器人40分別對抓取輸送帶30上左右兩側的香腸進行抓取,本實施例中抓取輸送帶30上輸送有五道香腸,兩機器人40各自抓取兩道半的香腸,且各自將香腸放置到拉伸膜機70的左右兩側,拉伸膜機70間歇移動,當機器人40在拉伸膜機70上擺放好特定數(shù)量的香腸后,拉伸膜機70移動一定距離,機器人40再在拉伸膜機70空位處繼續(xù)放置香腸,這樣的設置方式能充分利用空間,且兩機器人40在各自行程范圍內(nèi)上料,設計合理,效率高。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fā)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fā)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