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新的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制備所述化合物的多種方法,以及所述化合物在農(nóng)作物保護和材料保護中防治有害微生物的應用。
已知有多種甲酰苯胺化合物具有殺真菌活性(參見例如EP-A0545099)。其中所描述的化合物具有良好活性;然而,在低的施用量下,其活性有時不令人滿意。
本發(fā)明提供了式(I)所示新的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 其中R1、R2、R3、R4和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鹵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C2-C6-鏈烯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磺?;?、C3-C6-環(huán)烷基,或代表分別具有1-5個鹵素原子的C1-C4-鹵代烷基、C1-C4-鹵代烷氧基、C1-C4-鹵代烷硫基或C1-C4-鹵代烷基磺?;?,條件是R1、R2、R3、R4和R5不同時代表氫,此外,R1與R2或者R2與R3一起代表任選被鹵素或C1-C6-烷基取代的亞鏈烯基。
另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可這樣獲得a)將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
其中X1代表鹵素,與式(III)苯胺衍生物反應 其中R1、R2、R3、R4和R5如上所定義,該反應任選在酸結合劑存在下,以及任選在稀釋劑存在下進行,或b)將式(IV)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鹵代苯胺 其中X2代表溴或碘,與式(V)硼酸衍生物反應 其中R1、R2、R3、R4和R5如上所定義,
G1和G2分別代表氫,或者一起代表四甲基亞乙基,該反應在催化劑存在下,任選在酸結合劑存在下,以及任選在稀釋劑存在下進行,或c)將式(V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硼酸衍生物 其中G3和G4分別代表氫,或者一起代表四甲基亞乙基,與式(VII)鹵代苯衍生物反應 其中R1、R2、R3、R4和R5如上所定義,X3代表溴、碘或三氟甲基磺酰氧基,該反應在催化劑存在下,任選在酸結合劑存在下,以及任選在稀釋劑存在下進行。
最后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式(I)所示新的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具有非常良好的殺微生物活性,并且可用于在農(nóng)作物保護和材料保護中防治有害微生物。
令人驚奇的是,本發(fā)明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的殺真菌活性顯著好于現(xiàn)有技術中具有相同作用方向的在結構上最類似的活性化合物。
式(I)提供了本發(fā)明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的一般定義。
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優(yōu)選的其中R1、R2、R3、R4和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或異丙硫基、環(huán)丙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氟乙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氟氯甲氧基、三氟乙氧基、二氟甲硫基、二氟氯甲硫基或三氟甲硫基,條件是R1、R2、R3、R4和R5不同時代表氫,此外,R1與R2或者R2與R3一起代表任選被氟、氯、溴或甲基取代的亞丁二烯基。
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1、R2、R3、R4和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氟、氯、溴、甲基、甲氧基、甲硫基、三氟甲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硫基或三氟甲硫基,條件是R1、R2、R3、R4和R5不同時代表氫。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1、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3如上所定義。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1、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3代表氟、氯、溴、甲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硫基。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1、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3代表氰基。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1和R3彼此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1和R3彼此獨立地代表氟、氯、溴、甲基或三氟甲基。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1、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2和R3彼此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1、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2和R3彼此獨立地代表氟、氯、溴、甲基或三氟甲基。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1、R3和R5分別代表氫,且R2和R4彼此獨立地如上所定義。
此外定義如下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其中R1、R3和R5分別代表氫,且R2和R4彼此獨立地代表氟、氯、溴、甲基或三氟甲基。
此外,其中R5代表氫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化合物是非常特別優(yōu)選的。
使用2-甲基-4-(二氟甲基)-1,3-噻唑-5-羰基氯和3′-氯-4′-氟-1,1′-聯(lián)苯-2-胺作為原料和堿,本發(fā)明方法a)的路線可用以下反應方案表示 式(II)提供了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a)所需原料的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的一般定義。在式(II)中,X1優(yōu)選代表氯。
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是已知的和/或可通過已知方法制得(參見例如EP-A 0276177)。
式(III)提供了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a)所需原料的苯胺化合物的一般定義。在式(III)中,R1、R2、R3、R4和R5優(yōu)選和特別優(yōu)選具有在描述本發(fā)明式(I)化合物時所提及的分別關于這些基團的優(yōu)選和特別優(yōu)選的含義。
式(III)苯胺化合物是已知的和/或可通過已知方法制得(參見例如Bull.Korean Chem.Soc.2000,21,165-166;Chem.Pharm.Bull.1992,40,240-4;JP 09132567)。
使用N-(2-碘苯基)-2-甲基-4-(二氟甲基)-1,3-噻唑-5-甲酰胺和3-氯-4-氟苯基硼酸作為原料和催化劑以及堿,本發(fā)明方法b)的路線可用以下反應方案表示 式(IV)提供了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b)所需原料的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鹵代苯胺的一般定義。在式(IV)中,X2優(yōu)選代表溴或碘。
式(IV)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鹵代苯胺迄今為止沒有被公開過。它們是新化合物,因此也形成了本申請的主題。它們可這樣獲得d)將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 其中X1代表鹵素,與2-溴苯胺或2-碘苯胺反應。
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d)所需原料的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已經(jīng)在上文描述本發(fā)明方法a)時描述過。
另外的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d)所需原料的2-溴苯胺或2-碘苯胺是已知的用于合成的化合物。
式(V)提供了另外的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b)所需原料的硼酸衍生物的一般定義。在式(V)中,R1、R2、R3、R4和R5優(yōu)選和特別優(yōu)選具有在描述本發(fā)明式(I)化合物時所提及的分別關于這些基團的優(yōu)選和特別優(yōu)選的含義。G1和G2優(yōu)選分別代表氫或一起代表四甲基亞乙基。
式(V)硼酸衍生物是已知的用于合成的化合物。它們還可以在臨反應前由鹵代苯衍生物和硼酸酯直接制備,并且不用后處理而直接進行進一步的反應(還參見制備實施例)。
使用2-甲基-N-[2-(4,4,5,5-四甲基-1,3,2-二氧硼雜環(huán)戊烷-2-基)苯基]-4-(二氟甲基)-1,3-噻唑-5-甲酰胺和3-氯-4-氟苯基三氟甲磺酸作為原料和催化劑以及堿,本發(fā)明方法c)的路線可用以下反應方案表示 式(VI)提供了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c)所需原料的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硼酸衍生物的一般定義。在式(VI)中,G3和G4優(yōu)選分別代表氫或一起代表四甲基亞乙基。
式(V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硼酸衍生物迄今為止沒有被公開過。它們是新化合物,因此也形成了本申請的主題。它們可這樣獲得e)將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 其中
X1代表鹵素,與式(VIII)苯胺硼酸衍生物反應, 其中G3和G4如上所定義,該反應任選在酸結合劑存在下,以及任選在稀釋劑存在下進行。
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e)所需原料的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已經(jīng)在上文描述本發(fā)明方法a)時描述過。
式(VIII)提供了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e)所需原料的苯胺硼酸衍生物的一般定義。在式(VIII)中,G3和G4優(yōu)選分別代表氫或一起代表四甲基亞乙基。
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e)所需原料的式(VIII)苯胺硼酸衍生物是已知的用于合成的化合物。
式(VII)提供了用作進行本發(fā)明方法c)所需原料的鹵代苯衍生物的一般定義。在式(VII)中,R1、R2、R3、R4和R5優(yōu)選和特別優(yōu)選具有在描述本發(fā)明式(I)化合物時所提及的分別關于這些基團的優(yōu)選和特別優(yōu)選的含義。X3優(yōu)選代表溴、碘或三氟甲基磺酰氧基。
適于進行本發(fā)明方法a)、d)和e)的稀釋劑是所有惰性有機溶劑。這些溶劑優(yōu)選包括脂族、脂環(huán)族或芳族烴,例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環(huán)己烷、甲基環(huán)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十氫萘;鹵代烴,例如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或三氯乙烷;醚,例如乙醚、二異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氧雜環(huán)己烷、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苯甲醚;或酰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六甲基磷酰三胺。
本發(fā)明方法a)、d)和e)任選在合適的酸受體存在下進行。合適的酸受體是所有常用的無機堿或有機堿。它們優(yōu)選包括堿土金屬或堿金屬氫化物、氫氧化物、氨基化物、醇化物、乙酸鹽、碳酸鹽或碳酸氫鹽,例如氫化鈉、氨基鈉、甲醇鈉、乙醇鈉、叔丁醇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銨、乙酸鈉、乙酸鉀、乙酸鈣、乙酸銨、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鉀、碳酸氫鈉或碳酸銫,以及叔胺,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芐基胺、吡啶、N-甲基哌啶、N-甲基嗎啉、N,N-二甲基氨基吡啶、二氮雜二環(huán)辛烷(DABCO)、二氮雜二環(huán)壬烯(DBN)或二氮雜二環(huán)十一碳烯(DBU)。
在進行本發(fā)明方法a)、d)和e)時,反應溫度可在較寬范圍內(nèi)變化。這些方法一般在0℃-150℃,優(yōu)選20℃-110℃溫度下進行。
在進行本發(fā)明方法a)以制備式(I)化合物時,相對于每摩爾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通常使用0.2-5摩爾,優(yōu)選0.5-2摩爾式(III)苯胺衍生物。
在進行本發(fā)明方法d)以制備式(IIII)化合物時,相對于每摩爾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通常使用0.2-5摩爾,優(yōu)選0.5-2摩爾2-溴苯胺或2-碘苯胺。
在進行本發(fā)明方法e)以制備式(VI)化合物時,相對于每摩爾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化合物,通常使用0.2-5摩爾,優(yōu)選0.5-2摩爾式(VIII)苯胺硼酸衍生物。
適于進行本發(fā)明方法b)和c)的稀釋劑是所有惰性有機溶劑。這些溶劑優(yōu)選包括脂族、脂環(huán)族或芳族烴,例如石油醚、己烷、庚烷、環(huán)己烷、甲基環(huán)己烷、苯、甲苯、二甲苯或十氫萘;醚,例如乙醚、二異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二氧雜環(huán)己烷、四氫呋喃、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或苯甲醚;腈,例如乙腈、丙腈、正丁腈、異丁腈或苯甲腈;酰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甲酰苯胺、N-甲基吡咯烷酮或六甲基磷酰三胺;酯,例如乙酸甲酯或乙酸乙酯;亞砜,例如二甲亞砜;砜,例如環(huán)丁砜;醇,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異丙醇、正丁醇、異丁醇、仲丁醇、叔丁醇、乙二醇、丙-1,2-二醇、乙氧基乙醇、甲氧基乙醇、二甘醇一甲醚、二甘醇一乙醚、及其與水的混合物或純水。
在進行本發(fā)明方法b)和c)時,反應溫度可在較寬范圍內(nèi)變化。這些方法一般在0℃-150℃,優(yōu)選20℃-110℃溫度下進行。
本發(fā)明方法b)和c)任選在合適的酸受體存在下進行。合適的酸受體是所有常用的無機堿或有機堿。它們優(yōu)選包括堿土金屬或堿金屬氫化物、氫氧化物、氨基化物、醇化物、乙酸鹽、氟化物、磷酸鹽、碳酸鹽或碳酸氫鹽,例如氫化鈉、氨基鈉、二異丙基氨基鋰、甲醇鈉、乙醇鈉、叔丁醇鉀、氫氧化鈉、氫氧化鉀、乙酸鈉、磷酸鈉、磷酸鉀、氟化鉀、氟化銫、碳酸鈉、碳酸鉀、碳酸氫鉀、碳酸氫鈉或碳酸銫,以及叔胺,例如三甲胺、三乙胺、三丁胺、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芐基胺、吡啶、N-甲基哌啶、N-甲基嗎啉、N,N-二甲基氨基吡啶、二氮雜二環(huán)辛烷(DABCO)、二氮雜二環(huán)壬烯(DBN)或二氮雜二環(huán)十一碳烯(DBU)。
本發(fā)明方法b)和c)在催化劑,例如鈀鹽或絡合物存在下進行。適于該目的的優(yōu)選為氯化鈀、乙酸鈀、四(三苯基膦)鈀、氯化二(三苯基膦)鈀、或氯化1,1′-二(二苯基膦基(phosphino))二茂鐵鈀(II)。
還可以通過單獨向反應中加入鈀鹽和絡合物配體來在反應混合物中產(chǎn)生鈀絡合物,所述絡合物配體是例如三乙基膦(phosphan)、三叔丁基膦、三環(huán)己基膦、2-(二環(huán)己基膦)聯(lián)苯、2-(二叔丁基膦)聯(lián)苯、2-(二環(huán)己基膦)-2′-(N,N-二甲基氨基)聯(lián)苯、三苯基膦、三-(鄰甲苯基)膦、3-(二苯基膦基)苯磺酸鈉、三-2-(甲氧基苯基)膦、2,2′-二(二苯基膦)-1,1′-聯(lián)萘、1,4-二(二苯基膦)丁烷、1,2-二-(二苯基膦)乙烷、1,4-二-(二環(huán)己基膦)丁烷、1,2-二-(二環(huán)己基膦)乙烷、2-(二環(huán)己基膦)-2′-(N,N-二甲基氨基)聯(lián)苯、二(二苯基膦基)二茂鐵或亞磷酸三-(2,4-叔丁基苯基)酯。
在進行本發(fā)明方法b)以制備式(I)化合物時,相對于每摩爾式(IV)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鹵代苯胺,通常使用1-15摩爾,優(yōu)選2-8摩爾式(V)硼酸衍生物。
在進行本發(fā)明方法c)以制備式(I)化合物時,相對于每摩爾式(V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硼酸衍生物,通常使用1-15摩爾,優(yōu)選2-8摩爾式(VII)鹵代苯衍生物。
本發(fā)明方法a)、b)、c)和d)通常在常壓下進行。然而,也可以在升壓或減壓條件下,一般在0.1巴-10巴壓力下進行這些方法。
本發(fā)明化合物具有強的殺微生物活性,并且可用于在農(nóng)作物保護和材料保護中防治不希望有的微生物,例如真菌和細菌。
殺真菌劑可在農(nóng)作物保護中使用,以防治根腫菌綱(Plasmodiophoromycetes)、卵菌亞綱(Oomycetes)、壺菌綱(Chytridiomycetes)、接合菌亞綱(Zygomycetes)、子囊菌綱(Ascomycetes)、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和半知菌綱(Deuteromycetes)。
殺細菌劑可在農(nóng)作物保護中使用,以防治假單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根瘤菌科(Rhizobiaceae)、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棒狀桿菌科(Corynebacteriaceae)和鏈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
引起真菌和細菌疾病的在上面列出的屬名下的某些病原體的實例包括但不限于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例如野油菜黃單胞菌水稻致病變種(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ae);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例如丁香假單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Lachrymans);歐文氏桿菌屬(Erwinia),例如解淀粉歐文氏桿菌(Erwinia amylovora);腐霉屬(Pythium),例如終極腐霉(Pythium ultimum);疫霉屬(Phytophthora),例如蔓延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假霜霉屬(Pseudoperonospora),例如律草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humuli)或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單軸霉屬(Plasmopara),例如葡萄生單軸霉(Plasmopara viticola);盤梗霉屬(Bremia),例如萵苣盤梗霉(Bremia lactucae);霜霉屬(Peronospora-Arten),例如豌豆霜霉屬(Peronospora pisi)或蕓苔霜霉屬(P.brassicae);白粉菌屬(Erysiphe),例如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單絲殼菌(Sphaerotheca),例如蒼耳單絲殼菌(Sphaerotheca fuiginea);柄球菌屬(Podosphaera),例如蘋果白粉病柄球菌(Podosphaeraleucotricha);黑星菌屬(Venturia),例如蘋果黑星菌(Venturia inaequalis);核腔菌屬(Pyrenophora),例如圓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或麥類核腔菌(P.graminea)(分生孢子型眼斑點病(Drechslera),同物異名長蠕孢屬(Helminthosporium));旋孢霉屬(Cochliobolus),例如禾旋孢霉(Cochliobolus sativus)(分生孢子型眼斑點病,同物異名長蠕孢屬);
單胞銹菌屬(Uromyces),例如疣頂單胞銹菌(Uromycesappendiculatus);柄銹菌屬(Puccinia),例如隱匿柄銹菌(Puccinia recondite);核盤菌屬(Sclerotinia),例如油菜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腥黑粉菌屬(Tilletia),例如小麥網(wǎng)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黑粉菌屬(Ustilago),例如裸黑粉菌(Ustilago nuda)或燕麥黑粉菌(Ustilago avenae);薄膜革菌屬(Pellicularia),例如佐佐木氏薄膜革菌(Pelliculariasasakii);梨孢霉屬(Pyricularia),例如稻瘟病梨孢霉(Pyricularia oryzae);鐮孢屬(Fusarium),例如大刀鐮孢(Fusarium culmorum);葡萄孢屬(Botrytis),例如灰色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殼針孢屬(Septoria),例如穎枯殼針孢(Septoria nodorum);小球腔菌屬(Leptosphaeria),例如小麥小球腔菌(Leptosphaerianodorum);尾孢屬(Cercospora),例如小豆尾孢(Cercospora canescens);鏈格孢(Alternaria),例如甘藍黑斑病鏈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假尾孢霉屬(Pseudocercosporella),例如Pseudocercosporellaherpotrichoides。
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還具有非常良好的使植物健壯作用。因此,它們適合用于調(diào)動植物本身的防御,以抗不希望有的微生物的攻擊。
在本申請上下文中,植物健壯(抗性誘導)物質(zhì)是指這樣的物質(zhì),它們能夠刺激植物的防御系統(tǒng),這樣當隨后用不希望有的微生物接種時,處理了的植物能表現(xiàn)出顯著的抗這些微生物的抗性。
在本文中,不希望有的微生物應理解為植物致病真菌、細菌和病毒。因此在處理后的一定期內(nèi),使用本發(fā)明的物質(zhì)保護植物不受上述致病原的侵染。用活性化合物處理植物后,保護期通常為1-10天,優(yōu)選1-7天。
在處理上述植物部分的地上部分、植物的繁殖體和種子、以及土壤時,植物對防治植物病害所需濃度下的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有好的耐受性。
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還適合于提高產(chǎn)量。而且,它們顯示出低毒性和好的植物耐受性。
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還任選地一定濃度和使用劑量用作除草劑,以便影響植物生長,且防治有害動物。它們還任選地用作合成其他活性化合物的中間體的前體。
根據(jù)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可以處理所有植物和植物部分。此處植物理解為所有植物以及植物群落,如需要和不需要的野生植物或農(nóng)作物(包括自然長出的農(nóng)作物)。農(nóng)作物可以是通過常規(guī)植物育種和優(yōu)化方法或通過生物技術和基因技術或上述方法的結合獲得的植物,包括轉基因植物以及包括可獲得或不能獲得植物品種保護的植物品種。植物的部分應理解為植物的所有地上和地下部分以及器官,如莖、葉、花和根,可提及的實例為葉片、針葉、葉柄、樹干、花、子實體、果實、種子、根、塊莖和根狀莖。植物各部分還包括收獲材料以及無性和有性繁殖材料,例如插條、塊莖、根狀莖、壓枝和種子。
采用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進行植物和植物部分的本發(fā)明處理方法是通過常規(guī)處理方法直接施用或將化合物作用于它們的環(huán)境、棲息地或貯藏區(qū)進行處理,所述常規(guī)處理方法是例如浸漬、噴霧、熏蒸、彌霧、撒播、刷涂以及在繁殖材料特別是種子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一層或多層包衣。
在材料保護中,本發(fā)明的化合物可用來保護工業(yè)材料防治有害微生物的侵染和損害。
在本文中工業(yè)材料應理解的定義為已制備用于工業(yè)的無生命材料。例如,可以用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保護而防止微生物帶來的變化和損害的工業(yè)材料可以是可能被微生物侵染或損壞的粘著劑、膠料、紙和紙板、紡織品、皮革、木材、油漆和合成物品、冷卻潤滑劑和其它材料。一部分生產(chǎn)設備也包括在上述被保護的材料范圍內(nèi),例如可能被微生物增殖損害的冷卻水管。在本發(fā)明范圍內(nèi)提及的工業(yè)材料優(yōu)選為粘著劑、膠料、紙和紙板、皮革、木材、油漆、冷卻潤滑劑和傳熱液,特別優(yōu)選木材。
可述及的能夠降解或改變工業(yè)材料的微生物例如為細菌、真菌、酵母、藻和粘液微生物。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優(yōu)選用來防治真菌、特別是霉菌、木材脫色和木材損壞真菌(擔子菌類),并可防治粘液微生物和藻。
可以通過舉例提及的微生物例如為下述種類鏈格孢屬,例如纖細鏈格孢(Alternaria tenuis),曲霉屬(Aspergillus),例如黑色曲霉(Aspergillus nige),毛殼霉屬(Chaetomium),例如球毛殼霉(Chaetomium globosum),粉孢革菌屬(Coniophora),例如單純粉孢革菌(Coniophorapuetana),香菇屬(Lentinus),例如Lentinus tigrinus,青霉菌屬(Penicillium),例如灰綠青霉(Penicillium glaucum),多孔菌屬(Polyporus),例如變色多孔菌(Polyporus versicolor),短柄霉屬(Aureobasidium),如出芽短柄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Sclerophoma,例如Sclerophoma pityophila,木霉屬(Trichoderma),例如綠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艾希氏桿菌屬(Escherichia),例如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假單孢菌屬(Pseudomonas),例如銅綠假單孢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和葡萄球菌屬(Staphylococcus),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
根據(jù)其各自的物理和/或化學性質(zhì),所述活性化合物可被轉化成為常規(guī)的制劑,例如溶液劑、乳劑、懸浮劑、粉劑、泡沫劑、糊劑、顆粒劑、氣霧劑、在聚合物中和種子包衣組合物中的微細膠囊,以及超低容量(ULV)冷彌霧劑和熱彌霧劑。
這些制劑是以已知方法生產(chǎn)的,例如,通過將活性成分與增量劑,即液體溶劑、加壓液化氣體和/或固體載體混合而生產(chǎn),制劑中可任選使用表面活性劑,即乳化劑和/或分散劑,和/或成泡劑。在使用水作為增量劑的情況下,例如,也可使用有機溶劑作為助溶劑。一般來講,適當?shù)囊后w溶劑主要有芳香烴類,如二甲苯,甲苯或烷基萘,氯代芳烴類和氯代脂族烴類,如氯苯類,氯乙烯類或二氯甲烷,脂族烴類,如環(huán)己烷或烷屬烴,例如石油餾份,醇類,如丁醇或乙二醇及其醚和酯類,酮類,如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異丁基酮或環(huán)己酮,強極性溶劑,如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亞砜,以及水。液化氣體增量劑或載體的定義為在常溫和大氣壓下是氣體的液體,例如氣霧推進氣,如鹵代烴類以及丁烷,丙烷,氮氣和二氧化碳。適合的固體載體有例如,天然礦物粉末,如高嶺土,粘土,滑石,白堊,石英,硅鎂土,蒙脫土或硅藻土,和合成礦物粉末,如高分散二氧化硅,氧化鋁和硅酸鹽。適合顆粒劑的固體載體有例如,粉碎和分級的天然巖石,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和白云石,以及無機和有機粉末的合成顆粒,和有機材料的顆粒,如鋸末,堅果殼,玉米穗莖和煙草莖。適當?shù)娜榛瘎┖?或成泡劑有例如非離子和陰離子乳化劑,如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例如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芳基磺酸鹽以及蛋白水解產(chǎn)物。適合的分散劑有例如木質(zhì)素亞硫酸廢液和甲基纖維素。
在制劑中可使用粘著劑,如羧甲基纖維素,粉末、顆粒或膠乳狀的天然或合成聚合物,如阿拉伯樹膠、聚乙烯醇和聚乙酸乙烯酯,以及天然磷脂,如腦磷脂和卵磷脂和合成磷脂。其它添加劑可以是礦物油和植物油。
可以使用著色劑,如無機顏料,例如氧化鐵、氧化鈦和普魯士蘭,和有機染料,如茜素染料、偶氮染料和金屬酞菁染料,和痕量營養(yǎng)物,如鐵、錳、硼、銅、鈷、鉬和鋅的鹽。
制劑中通常含有按重量計0.1-95%,優(yōu)選0.5-90%的活性化合物。
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也可以其本身或在其制劑中與已知的殺真菌劑、殺細菌劑、殺螨劑、殺線蟲劑或殺蟲劑混合應用,以例如拓寬活性譜或者避免產(chǎn)生抗性。由此,在很多情況下可以獲得協(xié)同效應,即混合物的活性大于單個組分的活性。
合適的混合組分的實例是下列化合物殺真菌劑Aldimorph,氨丙膦酸、氨丙膦酸鉀、Andoprim、敵菌靈、戊環(huán)唑、腈嘧菌酯,苯霜靈、麥銹靈、苯菌靈、芐烯酸、芐烯酸-異丁酯、雙丙氨酰膦、樂殺螨、聯(lián)苯、雙苯三唑醇、滅瘟素、糠菌素、磺嘧菌靈、粉病定,石硫合劑、氯環(huán)丙酰胺、Capsimycin、敵菌丹、克菌丹、多菌靈、萎銹靈、Carvon、滅螨錳、滅瘟唑、苯咪唑菌、地茂散、氯化苦、百菌清、乙菌利、Clozylacon、硫雜靈、清菌脲、環(huán)唑醇、環(huán)丙嘧啶、酯菌胺,雙乙氧咪唑威、雙氯酚、芐氯三唑醇、Diclofluanid、噠菌清、氯硝胺、乙霉威、噁醚唑、甲菌定、烯酰嗎啉、烯唑醇、烯唑醇-M、敵螨普、二苯胺、吡菌硫、滅菌磷、二噻農(nóng)、嗎菌靈、多果定、敵菌酮,克瘟散、氧唑菌、乙環(huán)唑、乙菌定、氯唑靈,噁唑酮菌、菌拿靈、異嘧菌醇、腈苯唑、呋菌胺、種衣酯、fenhexamide、拌種咯、苯銹定、丁苯嗎啉、薯瘟錫、毒菌錫、福美鐵、嘧菌腙、氟定胺、氟聯(lián)苯菌(Flumetover)、氟菌安、喹唑菌酮、調(diào)嘧醇、氟硅唑,磺菌胺、氟酰胺、粉唑胺、滅菌丹、藻菌磷(Fosetyl-Aluminium)、藻菌磷(Fosetyl-Natrium)、四氯苯酞、麥穗寧、呋氨丙靈、呋吡唑靈、滅菌安(Furcarbonil)、呋菌唑、呋醚唑、拌種胺、雙胍鹽、六氯苯、己唑醇、噁霉靈,烯菌靈、酰胺唑、雙胍辛(Iminoctadin)、雙胍辛對十二烷基苯磺酸鹽(Iminoctadinealbesilate)、雙胍辛醋酸鹽、Iodocarb、環(huán)戊唑醇、異稻瘟腈(IBP)、異丙定、iprovalicarb、Irumamycin、富士一號、氯苯咪菌酮,春雷霉素、亞胺菌、銅制品,如,氫氧化銅、環(huán)烷酸銅、氯氧化銅、硫酸銅、氧化銅、喹啉銅、和堿式硫酸銅混合物,錳銅混劑、代森錳鋅、代森錳、Meferimzone、嘧菌胺、丙氧滅銹胺、甲霜靈、環(huán)戊唑菌、磺菌威、甲呋菌胺、代森聯(lián)、苯吡洛菌(Metomeclam)、噻菌胺、米多霉素、腈菌唑、甲菌利,福美鎳、異丙消、氟苯嘧啶醇,甲呋酰胺、噁霜靈、Oxamocarb、喹菌酮、氧化萎銹靈(Oxycarboxim)、Oxyfenthiin,多效唑、稻瘟酯、戊菌唑、戊菌隆、雙氯苯磷、多馬霉素、Picoxystrobin、粉病靈、多氧霉素、Ployoxorim、噻菌靈、丙氯靈、殺菌利、百維靈、Propanosine-Natrium、丙環(huán)唑、甲基代森鋅、Pyraclostrobin、定菌磷、啶斑肟、二甲嘧菌胺、咯喹酮、氯吡呋醚,唑喹菌酮、五氯硝基苯(PCNB)、喹氧靈,硫和硫制劑、螺噁茂胺,戊唑醇、葉枯酞、四氯硝基苯、調(diào)環(huán)烯、氟醚唑、涕必靈、噻菌腈、溴氟唑菌、甲基托布津、福美雙、硫氰苯甲酰胺、甲基立枯磷、對甲抑菌靈、三唑酮、菌唑醇、葉銹特、唑菌嗪、楊菌胺、三環(huán)唑、克啉菌、Trifloxystrobin、氟菌唑、嗪氨靈、戊叉唑菌,烯效唑,有效霉素、烯菌酮、烯霜芐唑,氰菌胺、代森鋅、福美鋅以及咪草酯G、OK-8705、OK-8801,α-(1,1-二甲基乙基)-β-(2-苯氧基乙基)-1H-1,2,4-三唑-1-乙醇,α-(2,4-二氯苯基)-β-氟-β-丙基-1H-1,2,4-三唑-1-乙醇,α-(2,4-二氯苯基)-β-甲氧基-α-甲基-1H-1,2,4-三唑-1-乙醇,α-(5-甲基-1,3-二噁烷-5-基)-β-[[4-(三氟甲基)-苯基]-亞甲基]-1H-1,2,4-三唑-1-乙醇,(5RS,6RS)-6-羥基-2,2,7,7-四甲基-5-(1H-1,2,4-三唑-1-基)-3-辛酮,(E)-α-(甲氧基亞氨基)-N-甲基-2-苯氧基-苯基乙酰胺,1-(2,4-二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乙酮-O-(苯基甲基)-肟,1-(2-甲基-1-萘基)-1H-吡咯-2,5-二酮,1-(3,5-二氯苯基)-3-(2-丙烯基)-2,5-吡咯烷二酮,1-[(二碘甲基)-磺?;鵠-4-甲基-苯,1-[[2-(2,4-二氯苯基)-1,3-二氧戊環(huán)-2-基]-甲基]-1H-咪唑,1-[[2-(4-氯苯基)-3-苯基環(huán)氧乙烷基]-甲基]-1H-1,2,4-三唑,1-[1-[2-[(2,4-二氯苯基)-甲氧基]-苯基]-乙烯基]-1H-咪唑,1-甲基-5-壬基-2-(苯基甲基)-3-吡咯烷醇(pyrrolidinol),2′,6′-二溴-2-甲基-4′-三氟甲氧基-4′-三氟甲基-1,3-噻唑-5-甲酰苯胺(carbox酰苯胺),2,6-二氯-5-(甲基硫基)-4-嘧啶基硫氰酸酯,2,6-二氯-N-(4-三氟甲基芐基)-苯甲酰胺,2,6-二氯-N-[[4-(三氟甲基)-苯基]-甲基]-苯甲酰胺,2-(2,3,3-三碘-2-丙烯基)-2H-四唑,2-[(1-甲基乙基)-磺?;鵠-5-(三氯甲基)-1,3,4-噻二唑,2-[[6-去氧-4-O-(4-O-甲基-β-D-吡喃葡糖苷基)-a-D-吡喃葡糖基]-氨基]-4-甲氧基-1H-吡咯并[2,3-d]嘧啶-5-腈,2-氨基丁烷,2-溴-2-(溴甲基)-戊烷二腈,
2-氯-N-(2,3-二氫-1,1,3-三甲基-1H-茚-4-基)-3-吡啶甲酰胺2-氯-N-(2,6-二甲基苯基-N-(異硫氰酸根合甲基)-乙酰胺,2-苯基苯酚(OPP),3,4-二氯-1-[4-(二氟甲氧基)-苯基]-1H-吡咯-2,5-二酮,3,5-二氯-N-[氰基[(1-甲基-2-丙炔基)-氧基]-甲基]-苯甲酰胺,3-(1,1-二甲基丙基-1-氧代-1H-茚-2-腈,3-[2-(4-氯苯基)-5-乙氧基-3-異噁唑烷基]-吡啶,4-氯-2-氰基-N,N-二甲基-5-(4-甲基苯基)-1H-咪唑-1-磺酰胺,4-甲基-四唑并[1,5-a]喹唑啉-5(4H)-酮,8-羥基喹啉硫酸鹽,9H-呫噸-9-甲酸-2-[(苯基氨基)-羰基]-酰肼,雙-(1-甲基乙基)-3-甲基-4-[(3-甲基苯甲酰基)-氧基]-2,5-噻吩二甲酸酯,順-1-(4-氯苯基)-2-(1H-1,2,4-三唑-1-基)-環(huán)庚醇,順-4-[3-[4-(1,1-二甲基丙基)-苯基-2-甲基丙基]-2,6-二甲基-嗎啉鹽酸鹽,[(4-氯苯基)-偶氮]-氰基乙酸乙酯,碳酸氫鉀,甲烷四硫醇鈉鹽,1-(2,3-二氫-2,2-二甲基-1H-茚-1-基)-1H-咪唑-5-甲酸甲酯,N-(2,6-二甲基苯基)-N-(5-異噁唑基羰基)-DL-丙氨酸甲酯,N-(氯乙酰基)-N-(2,6-二甲基苯基)-DL-丙氨酸甲酯,N-(2,6-二甲基苯基)-2-甲氧基-N-(四氫-2-氧代-3-呋喃基)-乙酰胺,N-(2,6-二甲基苯基)-2-甲氧基-N-(四氫-2-氧代-3-噻吩基)-乙酰胺,N-(2-氯-4-硝基苯基)-4-甲基-3-硝基-苯磺酰胺,N-(4-環(huán)己基苯基)-1,4,5,6-四氫-2-嘧啶胺,N-(4-己基苯基)-1,4,5,6-四氫-2-嘧啶胺,N-(5-氯-2-甲基苯基)-2-甲氧基-N-(2-氧代-3-噁唑烷基)-乙酰胺,N-(6-甲氧基)-3-吡啶基)-環(huán)丙烷甲酰胺,N-[2,2,2-三氯-1-[(氯乙酰基)-氨基]-乙基]-苯甲酰胺,N-[3-氯-4,5-雙(2-丙炔基氧基)-苯基]-N′-甲氧基-甲亞氨酰胺(methanimidamid),
N-甲?;?N-羥基-DL-丙氨酸-鈉鹽,O,O-二乙基-[2-(二丙基氨基)-2-氧代乙基]-乙基硫代氨基磷酸酯(ethylphosphoramidothioat)O-甲基-S-苯基-苯基丙基硫代氨基磷酸酯,1,2,3-苯并噻二唑-7-硫代羥酸S-甲酯,螺[2H]-1-苯并吡喃-2,1′(3′H)-異苯并呋喃]-3′-酮,4-[(3,4-二甲氧基苯基)-3-(4-氟苯基)-丙烯?;鵠-嗎啉殺菌劑溴硝丙二醇、雙氯酚、氯定、福美鎳、春雷霉素、異噻菌酮、呋喃甲酸、土霉素、噻菌靈、鏈霉素、葉枯酞、硫酸銅和其它銅制劑。
殺蟲劑/殺螨劑/殺線蟲劑阿維菌素、乙酰甲胺磷、啶蟲脒、氟丙菊酯、棉鈴威、涕滅威、涕滅砜威、甲體氯氰菊酯(Alphacypermethrin)、甲體氯氰菊酯(Alphamethrin)、雙甲脒、齊墩螨素、AZ 60541、艾扎丁、甲基吡噁磷、谷硫磷A、谷硫磷M、三唑錫,波林桿菌芽孢、Bacillus sphaericus、柯敵克菌、蘇金桿菌、Baculoviruses、Beauveria bassiana、Beauveria tenella、噁蟲威、丙硫克百威、殺蟲磺、苯螨特、β-氟氯氰菊酯、聯(lián)苯肼酯、聯(lián)苯菊酯、Bioethanomethrin、生物氯菊酯、Bistrifluron、BPMC、溴硫磷A、合殺威、噻嗪酮、特嘧硫磷、丁酮威、丁基噠螨靈(Butylpyridaben)、硫線磷、甲萘威、克百威、三硫磷、丁硫克百威、殺螟丹、Chloethocarb、氯氧磷、氟唑蟲清、毒蟲畏、氟啶脲、氯甲硫磷、毒死蜱、毒死蜱M、Chlovaporthrin、Chromafenozide、順式滅蟲菊(Cis-Resmethrin)、Cispermethrin、Clocythrin、除線威、四螨嗪、Clothianidine、殺螟腈、Cycloprene、乙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氟氰菊酯、三環(huán)錫、氯氰菊酯、滅蠅胺,溴氰菊酯、內(nèi)吸磷M、內(nèi)吸磷S、甲基內(nèi)吸磷、丁醚脲、二嗪磷、敵敵畏、氟脲殺、開樂散、樂果、甲基毒蟲畏、苯蟲醚、乙拌磷、碘酰丁二辛、苯氧炔螨、Eflusilanate、Emamectin、右旋烯炔菊酯、硫丹、Entomopfthoraspp.、高氰戊菊酯、苯蟲威、乙硫磷、滅克磷、醚菊酯、特苯噁唑、氧嘧啶磷,
克線磷、喹螨醚、殺螨錫、殺螟硫磷、苯硫威、Fenoxacrim、雙氧威、甲氰菊酯、Fenpyrad、Fenpyrithrin、唑螨酯、殺滅菊酯、銳勁特、氟啶蜱脲、Flubrocythrinate、氟螨脲、氟氰戊菊酯、氟蟲脲、氟氯苯菊酯、Flutenzine、氟胺氰菊酯、地蟲磷、丁苯硫磷、噻唑酮磷、Fubfenprox、呋線威,顆粒層增殖病毒,特丁苯酰肼、HCH、庚蟲磷、氟鈴脲、噻螨酮、烯蟲乙酯,吡蟲啉、噁二唑蟲、氯唑磷、丙胺磷、異噁唑磷、齊墩螨素,核多角體病毒,氯氟氰菊酯、氟丙氧脲,馬拉硫磷、滅蚜磷、四聚乙醛、甲胺磷、Metharhizium anisopliae、Metharhizium flavoviride、殺撲磷、滅蟲威、蒙五一五、滅多蟲、甲氧苯酰肼、速滅威、噁蟲酮、速滅磷、米爾螨素、Milbemyein、久效磷,二溴磷、硝胺烯啶、硝蟲噻嗪、雙苯氟脲,氧樂果、甲胺叉威、砜吸磷,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對硫磷A、甲基對硫磷、氯菊酯、稻豐散、甲拌磷、伏殺磷、亞胺硫磷、磷胺、辛硫磷、抗蚜威、蟲螨磷A、甲基蟲螨磷、丙溴磷、克螨特、猛殺威、殘殺威、丙硫磷、發(fā)果、拒嗪酮、吡唑硫磷、反滅蟲菊、除蟲菊、噠螨酮、pyridathion、嘧胺苯醚、蚊蠅醚,喹噁磷,Ribavirin,殺抗松、硫線磷、滅蟲硅醚、艾克敵、Spirodiclofen、治螟磷、乙丙硫磷,氟胺氰菊酯、雙苯酰肼、吡螨胺、嘧丙磷(Tebupirimiphos)、氟蟲隆、七氟菊酯、雙硫磷、滅蟲威、特丁磷、殺蟲威、三氯殺螨砜、辛體氯氰菊酯、噻蟲啉(Thiacloprid)、Thiamethoxam、蛾蠅腈、Thiatriphos、硫環(huán)殺、硫雙威、久效威、敵貝特、溴氯氰菊酯、四溴菊酯、苯螨噻、唑蚜威、三唑磷、Triazuron、Trichlophenidine、敵百蟲、殺蟲隆、混殺威,蚜滅多、氟吡唑蟲、麥柯特爾,YI 5302,
Zeta-cypermethrin、Zolaprofos,(1R-順)-[5-(苯基甲基)-3-呋喃基]-甲基-3-[(二氫-2-氧代-3(2H)亞呋喃基)-甲基]-2,2-二甲基環(huán)丙烷甲酸酯,[(3-苯氧基苯基)-甲基]-2,2,3,3-四甲基環(huán)丙烷甲酸酯,1-[(2-氯-5-噻唑基)甲基]四氫-3,5-二甲基-N-硝基-1,3,5-三嗪-2(1H)-亞胺,2-(2-氯-6-氟苯基)-4-[4-(1,1-二甲基乙基)苯基]-4,5-二氫-噁唑,2-(乙?;趸?-3-十二烷基-1,4-萘二酮,2-氯-N-[[[4-(1-苯基乙氧基)-苯基]-氨基]-羰基]-苯甲酰胺,2-氯-N-[[[4-(2,2-二氯-1,1-二氟乙氧基)-苯基]-氨基]-羰基]苯甲酰胺,丙基氨基甲酸(3-甲基苯基)酯,4-[4-(4-乙氧基苯基)-4-甲基戊基]-1-氟-2-苯氧基-苯,4-氯-2-(1,1-二甲基乙基)-5-[[2-(2,6-二甲基-4-苯氧基苯氧基)乙基]硫基]-3(2H)-噠嗪酮,4-氯-2-(2-氯-2-甲基丙基)-5-[(6-碘-3-吡啶基)甲氧基]-3(2H)-噠嗪酮,4-氯-5-[(6-氯-3-吡啶基)甲氧基]-2-(3,4-二氯苯基)-3(2H)噠嗪酮,蘇云金桿菌菌株EG-2348,苯甲酸[2-苯甲?;?1-(1,1-二甲基乙基)-酰肼,丁酸[2,2-二甲基-3-(2,4-二氯苯基)-2-氧代-l-氧雜螺[4.5]癸-3-烯-4-基]酯,[3-[(6-氯-3-吡啶基)甲基]-2-亞噻唑烷基]-氨基氰,二氫-2-(硝基亞甲基)-2H-1,3-噻嗪-3(4H)-甲醛,[2-[[1,6-二氫-6-氧代-1-(苯基甲基)-4-噠嗪基]氧基]乙基]-氨基甲酸乙酯,N-(3,4,4-三氟-1-氧代-3-丁烯基)-甘氨酸,N-(4-氯苯基)-3-[4-(二氟甲氧基)苯基]-4,5-二氫-4-苯基-1H-吡唑-1-甲酰胺,N-[(2-氯-5-噻唑基)甲基]-N′-甲基-N″-硝基-胍,N-甲基-N′-(1-甲基-2-丙烯基)-1,2-肼二硫代甲酰胺,N-甲基-N′-2-丙烯基-1,2-肼二硫代甲酰胺,
O,O-二乙基-[2-(二丙基氨基)-2-氧代乙基]-乙基硫代氨基磷酸酯,N-氰基甲基-4-三氟甲基-煙酰胺,3,5-二氯-1-(3,3-二氯-2-丙烯基氧基)-4-[3-(5-三氟甲基吡啶-2-基氧基)-丙氧基]-苯。
與其它已知活性化合物例如除草劑或與肥料以及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的混合物也是可能的。
而且,本發(fā)明式(I)化合物還具有非常好的抗霉菌活性。它們具有非常寬的抗霉菌活性譜,特別是抗嗜皮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雙相真菌(diphasische Pize)(例如抗假絲酵母屬,如紅色假絲酵母、團假絲酵母)以及絮狀表皮癬,曲霉屬,如黑色曲霉和煙曲霉,發(fā)癬菌屬,如須發(fā)癬菌,小孢子菌屬,如犬小孢子菌和頭癬小孢子菌。上述列出的真菌決不是限制可以控制的霉菌譜,僅僅是例示說明。
所述活性化合物可以其本身或其制劑形式,或由其制備的應用形式使用,如現(xiàn)用溶液、懸浮液、可濕性粉劑、糊劑、可溶粉劑、粉劑和顆粒劑??梢猿R?guī)方式使用活性化合物,例如潑澆、噴霧、彌霧、撒播、噴粉、成泡、涂布等。還可通過超低容量的方法,或注射活性化合物的制劑或活性化合物本身至土壤的方法使用活性化合物。還可以處理植物的種子。
當使用本發(fā)明活性化合物作為殺真菌劑時,根據(jù)使用的方式,施用量可在較寬的范圍內(nèi)變化。在處理植物部分時,活性化合物的施用量通常為0.1至10,000g/ha,優(yōu)選10至1000g/ha。在處理種子時,通常對每公斤種子需要0.001至50g,優(yōu)選0.01至10g的活性化合物施用量。在處理土壤時,活性化合物的施用量通常在0.1至10,000g/ha,優(yōu)選1至5000g/ha。
如上所提及,可按照本發(fā)明處理所有植物及其部分。在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中,處理野生的或通過常規(guī)的生物育種方法,如雜交或原生質(zhì)體融合得到的植物種類和植物品種和其部分。在另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方案中,處理通過基因工程方法,任選與常規(guī)方法聯(lián)合得到的轉基因植物和植物品種(基因修飾的生物體)及其部分。術語“部分”或“植物的部分”或“植物部分”在上面已作過解釋。
按照本發(fā)明,特別優(yōu)選處理在各種情況下市售可得的或在使用的植物品種的植物。植物品種應理解為表示具有新的特征(“特性”),并且已通過常規(guī)育種、通過誘變或通過重組DNA技術培育的植物。它們可以是載培品種,變種、生物屬型或基因型。
根據(jù)植物種類或植物品種、它們的棲息地和生長條件(土壤、氣候、植物生長期、營養(yǎng)),按照本發(fā)明的處理方法還可導致超加和的(“協(xié)同”)作用。因此,例如,可減少用量和/或拓寬活性譜和/或提高本發(fā)明所用的物質(zhì)和組合物的活性、改善植物生長、增強對高或低溫的耐受性、增強對旱災或水災或土壤鹽量的耐受性、增加花卉的性能、易于收獲、加速成熟、提高收獲量、提高收獲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和/或提高產(chǎn)品的營養(yǎng)價值、提高產(chǎn)品的儲存穩(wěn)定性和/或可加工性,這些超出了本身所期望的效果。
屬于按照本發(fā)明優(yōu)選進行處理的轉基因植物或植物品種(即通過基因工程得到的那些)包括通過基因材料的基因工程修飾得到的所有植物,所述基因修飾賦予這些植物特別有利的有用的性能(“特性”)。這種性能的例子是較好的植物生長、增強對高或低溫的耐受性、增強對旱災或水災或土壤鹽量的耐受性、增加花卉的性能、易于收獲、加速成熟、較高的收獲產(chǎn)量、收獲產(chǎn)品較好的質(zhì)量和/或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收獲產(chǎn)品較好的儲存穩(wěn)定性和/或可加工性。進一步和特別強調(diào)的所述性能的例子是提高植物對動物和微生物害蟲,如昆蟲、螨、植物致病真菌、細菌和/或病毒的抵御性,以及提高植物對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的耐受性??商峒暗霓D基因植物的例子是重要的農(nóng)作物,如谷類農(nóng)作物(小麥、稻)、玉米、大豆、土豆、棉花、煙草、油菜籽油菜和水果植物(水果為蘋果、梨、柑橘屬水果和葡萄),特別強調(diào)的是玉米、大豆、土豆、棉花、煙草和油菜籽油菜。特別強調(diào)的性質(zhì)(“特性”)是通過在植物中產(chǎn)生的毒素,特別是通過來自Thuringiensis桿菌的基因物質(zhì)(例如通過基因CryIA(a)、CryIA(b)、CryIA(c)、CryIIA、CryIIIA、CryIIIB2、Cry9c、Cry2Ab、Cry3Bb和CryIF及它們的聯(lián)合)(下文稱作“Bt植物”)在植物中產(chǎn)生的那些增強植物對昆蟲、蜘蛛類動物、線蟲和蝸牛的抵御。還特別需要強調(diào)的特性是提高通過系統(tǒng)獲得的抗性(SAR)、系統(tǒng)素(Systemin)、植物抗毒素、Elicitoren和抗性基因以及相應表達的蛋白和毒素來抗真菌、細菌和病毒的植物防護作用。此外,特別強調(diào)的特性是植物對某些除草活性化合物,如咪唑啉酮類、磺酰脲類、草甘膦類或膦基麥黃酮(例如“PAT”基因)的增強的耐受性。給予所述的需要的特性的基因也可以在轉基因植物中相互聯(lián)合存在??商峒暗摹癇t植物”的例子是以商標名YIELD GARD_(例如玉米、棉花、大豆)、KnockOut_(例如玉米)、StarLink_(例如玉米)、Bollgard_(棉花)、Nucoton_(棉花)和Newleaf_(土豆)出售的玉米品種、棉花品種、大豆品種和土豆品種。可提及的耐受除草劑的植物是以商標名RoundupReady_(耐受草甘膦,例如玉米、棉花、大豆)、Liberty Link_(耐受膦基麥黃酮,例如油菜籽油菜)、IMI_(耐受咪唑啉酮類)和STS_(耐受磺酰脲類,例如玉米)出售的玉米品種、棉花品種、大豆品種??商峒暗哪统輨┑闹参?以常規(guī)方式除草劑耐受育種)包括以商標名Clearfield_(例如玉米)出售的品種。當然,這些敘述也適用于具有所述特性或將來還要改良的基因特性的將來開發(fā)的植物或將來投放市場的植物品種。
所列的植物可按照本發(fā)明以特別有利的方式用本發(fā)明通式(I)的活性化合物或者本發(fā)明的活性化合物混合物進行處理。上述優(yōu)選的活性化合物或混合物范圍也適用于這些植物的處理。特別強調(diào)的是用本文中特別提及的化合物或混合物處理植物。
制備實施例實施例1 方法a)將0.288g(1.3mmol)3′-氯-4′-氟-1,1′-聯(lián)苯-2-胺和0.33g(1.5mmol)2-甲基-4-(二氟甲基)-1,3-噻唑-5-羰基氯溶解在6ml四氫呋喃中,加入0.36ml(2.6mmol)三乙胺。將該反應溶液在60℃攪拌16小時。為了進行后處理,將該混合物濃縮,通過硅膠色譜純化殘余物,使用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進行洗脫。
獲得了0.434g(產(chǎn)率為84%)N-(3′-氯-4′-氟-1,1′-聯(lián)苯-2-基)-2-甲基-4-(二氟甲基)-1,3-噻唑-5-甲酰胺,其logP(pH2.3)=3.28。
按照類似于實施例1的方法并依據(jù)方法a)和b)一般描述中述及的內(nèi)容,制得了在下表1中列出的式(I)化合物。
表1
制備式(III)中間體實施例(III-1) 在氬氣氛下,將38.8g(223mmol)3-氯-4-氟苯基硼酸、40.6g(186mmol)2-碘苯胺溶解在220ml甲苯、22ml乙醇和45ml 4M碳酸氫鈉溶液中。加入4.3g(4mmol)四(三苯基膦)鈀(0),將該反應溶液在80℃于氬氣氛下攪拌16小時。分離出有機相,用硫酸鎂干燥,并濃縮。通過硅膠色譜純化殘余物,使用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進行洗脫。
獲得了22.5g(產(chǎn)率為48%)3′-氯-4′-氟-1,1′-聯(lián)苯-2-胺(88%純度),其logP(pH2.3)=3.01。
在上表和制備實施例中給出的logP值是依據(jù)EEC-Directive 79/831Annex V.A8通過HPLC(高效液相色譜法)使用反相柱(C18)測定的。溫度43℃。
測定是在pH2.3的酸性范圍內(nèi)進行的,其中使用0.1%含水磷酸和乙腈作為流動相;采用從10%乙腈到90%乙腈的線性梯度。
校準是用無支鏈的烷-2-酮(具有3-16個碳原子),采用已知logP值(使用在兩個連續(xù)烷酮之間的線性內(nèi)插法通過保留時間確定logP值)進行的。
使用200nm-400nm的UV光譜,在色譜信號的最大值處測定λ最大值。
應用實施例實施例A黑星菌屬(Venturia)試驗(蘋果)/保護溶劑 24.5重量份丙酮24.5重量份二甲基乙酰胺乳化劑1.0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為制備適合的活性化合物制劑,將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與上述量的溶劑和乳化劑混合,并用水稀釋濃縮物至所需濃度。
為了試驗保護活性,用活性化合物制劑以給定施用量噴霧幼小植物。當噴霧層變干后,給植物接種蘋果痂病原體蘋果黑星菌(Apfelschorferregers Venturia inaequalis)的分生孢子水懸浮液,然后在培養(yǎng)柜中于約20℃和100%的相對濕度下培養(yǎng)1天。
然后將植物置于約21℃和約90%相對濕度的溫室中。
接種后10天進行評價。0%表示相當于對照的效力,而100%是指沒有觀察到任何侵染。
實施例B葡萄孢屬(Botrytis)試驗(豆)/保護溶劑 24.5重量份丙酮24.5重量份二甲基乙酰胺乳化劑1.0重量份的烷基芳基聚乙二醇醚為制備適合的活性化合物制劑,將1重量份活性化合物與上述量的溶劑和乳化劑混合,并用水稀釋濃縮物至所需濃度。
為了試驗保護活性,用活性化合物制劑以給定施用量噴霧幼小植物。當噴霧層變干后,向每片葉子上放置2小片具有灰色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集落的瓊脂。將接種的植物放置在約20℃和100%相對濕度的黑暗的室中。
接種后2天,評價葉子上被侵染區(qū)域的大小。0%表示相當于對照的效力,而100%是指沒有觀察到任何侵染。
實施例C測定微生物的ED50的體外試驗將與乳化劑PS16混和的受試活性化合物的甲醇溶液吸移到微量滴定板的孔中。將溶劑蒸發(fā)后,向每個孔中加入200μl馬鈴薯/葡萄糖培養(yǎng)基。
預先將適當濃度的受試真菌的孢子或菌絲體加到培養(yǎng)基中。
所得活性化合物濃度為0.1、1、10和100ppm。所得乳化劑濃度為300ppm。
然后將微量滴定板在搖動器上于22℃溫度下培養(yǎng)3-5天,直至在未處理的對照中觀察到足夠的生長。
在620nm波長通過光度法進行評價。從在不同濃度測定的數(shù)據(jù)計算ED50,即與未處理的對照相比,將真菌生長抑制50%的活性化合物劑量。
權利要求
1.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 其中R1、R2、R3、R4和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鹵素、氰基、硝基、C1-C6-烷基、C2-C6-鏈烯基、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C1-C4-烷基磺?;3-C6-環(huán)烷基,或代表分別具有1-5個鹵素原子的C1-C4-鹵代烷基、C1-C4-鹵代烷氧基、C1-C4-鹵代烷硫基或C1-C4-鹵代烷基磺酰基,條件是R1、R2、R3、R4和R5不同時代表氫,此外,R1與R2或者R2與R3一起代表任選被鹵素或C1-C6-烷基取代的亞鏈烯基。
2.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1、R2、R3、R4和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或異丙基、正丁基、異丁基、仲丁基或叔丁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或異丙硫基、環(huán)丙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三氟乙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氟氯甲氧基、三氟乙氧基、二氟甲硫基、二氟氯甲硫基或三氟甲硫基,條件是R1、R2、R3、R4和R5不同時代表氫,此外,R1與R2或者R2與R3一起代表任選被氟、氯、溴或甲基取代的亞丁二烯基。
3.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1、R2、R3、R4和R5彼此獨立地代表氫、氟、氯、溴、甲基、甲氧基、甲硫基、三氟甲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氟甲硫基或三氟甲硫基,條件是R1、R2、R3、R4和R5不同時代表氫。
4.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1、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3如權利要求1所定義。
5.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1、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3代表氟、氯、溴、甲基、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或三氟甲硫基。
6.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1和R3彼此獨立地如權利要求1所定義。
7.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2、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1和R3彼此獨立地代表氟、氯、溴、甲基或三氟甲基。
8.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1、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2和R3彼此獨立地如權利要求1所定義。
9.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1、R4和R5分別代表氫,且R2和R3彼此獨立地代表氟、氯、溴、甲基或三氟甲基。
10.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1、R3和R5分別代表氫,且R2和R4彼此獨立地如權利要求1所定義。
11.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1、R3和R5分別代表氫,且R2和R4彼此獨立地代表氟、氯、溴、甲基或三氟甲基。
12.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5代表氫。
13.制備權利要求1的式(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將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 其中X1代表鹵素,與式(III)苯胺衍生物反應 其中R1、R2、R3、R4和R5如權利要求1所定義,該反應任選在酸結合劑存在下,以及任選在稀釋劑存在下進行,或b)將式(IV)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鹵代苯胺 其中X2代表溴或碘,與式(V)硼酸衍生物反應 其中R1、R2、R3、R4和R5如權利要求1所定義,G1和G2分別代表氫,或者一起代表四甲基亞乙基,該反應在催化劑存在下,任選在酸結合劑存在下,以及任選在稀釋劑存在下進行,或c)將式(V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硼酸衍生物 其中G3和G4分別代表氫,或者一起代表四甲基亞乙基,與式(VII)鹵代苯衍生物反應 其中R1、R2、R3、R4和R5如權利要求1所定義,X3代表溴、碘或三氟甲基磺酰氧基,該反應在催化劑存在下,任選在酸結合劑存在下,以及任選在稀釋劑存在下進行。
14.用于防治不希望有的微生物的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物含有至少一種權利要求1的式(I)噻唑基甲酰苯胺和增量劑和/或表面活性劑。
15.權利要求1的式(I)噻唑基甲酰苯胺在防治不希望有的微生物中的應用。
16.防治不希望有的微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的式(I)噻唑基甲酰苯胺作用于微生物和/或它們的棲息地。
17.制備用于防治不希望有的微生物的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權利要求1的式(I)噻唑基甲酰苯胺與增量劑和/或表面活性劑混和。
18.式(IV)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鹵代苯胺 其中X2代表溴或碘。
19.制備權利要求18的式(IV)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鹵代苯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將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 其中X1代表鹵素,與2-溴苯胺或2-碘苯胺反應。
20.式(V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硼酸衍生物 其中G3和G4分別代表氫,或者一起代表四甲基亞乙基。
21.制備權利要求20的式(VI)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硼酸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e)將式(II)二氟甲基噻唑基羰基鹵 其中X1代表鹵素,與式(VIII)苯胺硼酸衍生物反應, 其中G3和G4如權利要求20所定義,該反應任選在酸結合劑存在下,以及任選在稀釋劑存在下進行。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式(I)所示新的二氟甲基噻唑基甲酰苯胺,其中R
文檔編號A01N43/78GK1646506SQ03807680
公開日2005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2月4日
發(fā)明者H·-L·埃爾貝, H·里克, R·敦克爾, U·瓦亨多夫-紐曼, K·-H·庫克, A·毛勒-馬赫尼克, M·庫勒, T·耶特施, P·瓦赫特勒 申請人:拜爾農(nóng)作物科學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