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所述成套裝備依次包括去皮單元、修整單元、切段單元、蒸煮單元、制泥單元和滾筒干燥單元,所述切段單元包括切段機、第一切片機和第一分料裝置,所述切段機的出料口通過水流輸送裝置與所述的第一分料裝置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一分料裝置的出口處設有兩出料口,兩所述出料口中的其一出料口與所述第一切片機連接,經所述第一切片機切片后的原料輸送至所述的蒸煮單元;經所述切段機切段后的原料由兩所述出料口中的另一出料口輸出并輸送至所述的蒸煮單元。本實用新型提高了薯類加工工藝通用性能,實現(xiàn)了不同薯類原料生產工藝的結合,提高了全粉設備的利用率,達到加工企業(yè)一機多用、產品多樣化的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薯類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適用于紫薯、紅薯、馬鈴薯和紫馬鈴薯全粉生產的成套設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單一生產馬鈴薯全粉的工藝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因紫薯、紅薯、紫馬鈴薯原料特性各不相同,并與馬鈴薯特性也有較大區(qū)別。所以,采用馬鈴薯全粉的工藝技術是不能生產出紫薯、紅薯、紫馬鈴薯全粉的。
[0003]中國專利文獻CN102697004A公開了一種紫薯全粉生產方法,鮮紫薯清洗去皮、切條、護色、漂洗、熟化、搗泥、回填、干燥、過篩、成品,其中所述的干燥為旋轉閃蒸干燥。上述處理工藝中將紫薯進行切條和漂洗處理,使紫薯中的大量的干物質、花青素、天然色素流失,影響紫薯全粉產品的質量和色澤。
[0004]中國專利文獻CNl669470A公開了一種紅薯全粉的加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驟,A清洗除雜:選擇無腐爛、病變、無發(fā)芽和發(fā)綠的薯塊,清洗掉薯塊表面的塵土和雜物出去皮:去除薯塊表面皮層;C切片:將去皮的薯塊切成一定厚度的薯片或薯條;D蒸煮:將薯片送入蒸煮器進行蒸煮,使之均勻熟化;E制泥:將熟化的薯片擠壓或搗制成糊狀薯泥;F滾筒干燥:將薯泥送入滾筒干燥機進行干燥,使其水分小于20%。滾筒干燥后,將刮刀刮下的呈薄膜狀的雪花薯粉,經粉碎成40-100目細度的紅薯全粉成品并裝袋。在上述紅薯全粉的處理工藝中也采用對去皮后的薯塊進行切片或切條處理,切片或切條會大大增大原料的切口斷面,從而斷面上的物質通過沖洗會流失掉,造成原料中的干物質、花青素和天然色素的大量流失;同時上述全粉生產工藝僅針對紅薯進行生產處理,對于紫薯、紫馬鈴薯或馬鈴薯,由于其原料特性與紅薯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因此難以實現(xiàn)一套設備多種薯類原料的全粉加工。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提高薯類加工工藝通用性能,實現(xiàn)不同薯類原料生產工藝的結合,提高全粉設備的利用率,達到加工企業(yè)一機多用、產品多樣化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所述成套裝備依次包括去皮單元、修整單元、切段單元、蒸煮單元、制泥單元和滾筒干燥單元,所述切段單元包括切段機、第一切片機和第一分料裝置,所述切段機的出料口通過水流輸送裝置與所述的第一分料裝置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一分料裝置的出口處設有兩出料口,兩所述出料口中的其一出料口與所述第一切片機連接,經所述第一切片機切片后的原料輸送至所述的蒸煮單元;經所述切段機切段后的原料由兩所述出料口中的另一出料口輸出并輸送至所述的蒸煮單元。
[0007]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設備還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分料裝置、第二切片機、漂燙單元和逆流冷卻單元,所述第二分料裝置的進料口與所述的修整單元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二分料裝置的出口處設有兩個出料口,所述第二分料裝置的兩出料口分別與所述的切段機、第二切片機的進料口一一對應連接;所述逆流冷卻機的出料口通過水流輸送裝置與所述第一分料裝置的進料口連接。
[0008]所述的切段機的切段長度為70~100mm,所述第一切片機和第二切片機的切片厚度為10~30mm。
[0009]所述的漂燙單元的漂燙水溫為65~85°C,漂燙時間在15~35分鐘;
[0010]所述逆流冷卻單元中的冷卻水的流向與薯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其中冷卻水的溫度10~25°C,冷卻時間在15~35分鐘。
[0011]所述的去皮單元包括蒸汽爆皮機和毛刷去皮機,所述的蒸汽爆皮機中的蒸汽爆皮壓力0.8~1.2MPa,蒸汽加熱時間為10~60秒。
[0012]所述的蒸煮單元是將切段或切片后的原料經高溫蒸汽進行蒸煮,其中的蒸煮溫度為90~100°C,蒸煮時間在30~60分鐘;
[0013]所述的滾筒干燥單元是將制泥后的薯泥進行滾筒布膜干燥,其干燥溫度為140~180°C,干燥薄膜厚度≤0.5mm,干燥薄膜的水分含量在6%~9%。
[0014]所述的水流輸送裝置包括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和分水篩,所述分水篩設置于所述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的輸送管道出口位置,用于原料與水的分離,所述分水篩與所述的第一分料裝置連接。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0016]A本實用新型采用獨特的工藝組合配套,達到使用一套生產設備,可對紫薯、紅薯、馬鈴薯、紫馬鈴薯不同原料采用不同的生產工序,能夠分別得到四種全粉產品,實現(xiàn)加工企業(yè)一機多用、產品多樣化的愿望。
[0017]B本實用新型對紫薯、紅薯或紫馬鈴薯進行全粉生產時,對蒸汽爆皮后的原料進行切段處理,然后再進行后續(xù)的蒸煮、制泥等工序的處理,在紫薯、紅薯、紫馬鈴薯全粉工藝中沒有直接采用切片、漂燙和冷卻工序的處理,最大程度上保全了原料中的干物質、花青素和天然色素,提高了紫薯、紅薯、紫馬鈴薯全粉產品的質量和色澤。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設備平面布置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工藝流程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立面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分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
[0024]1-水溝;2_螺旋去石提升機;3_刮板提升機;4_蒸汽爆皮機;5_毛刷去皮機;6_棍杠檢選機;7_第二分料裝置;8_第二切片機;9_切段機;10_水流短接槽;11-第二喂料螺旋提升機;12_漂燙機;13_逆流冷卻機;14_進料槽;15_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16_第一分料裝置;17-第一切片機;18-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19-蒸煮機;20_制泥機;21_第一級薯泥輸送機;22_第二級薯泥輸送機;23_滾筒干燥機;24_粗破碎機;25_螺旋提升機;26-筒篩;27_皮帶檢選機;28_細粉磨;29_氣力輸送管路;30_稱重包裝機;31_插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2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它融合了四種不同原料生產全粉的工藝,將不同原料進行不同的工藝加工,得到四種全粉產品,實現(xiàn)加工企業(yè)一機多用、產品多樣化的愿望。
[0027]如圖1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在原料庫房地面修建一條水溝1,一直連接到生產車間螺旋去石提升機2,利用循環(huán)水流將原料輸送到螺旋去石提升機2入口。水流在輸送過程中,可以初步清洗原料表面的泥沙。螺旋去石提升機2入口是盛滿水的料槽,利用石塊與原料比重不同,石塊沉于底部與原料分開,懸浮在水中的原料被螺旋葉吸入并提升到一定高度,送到刮板提升機3的入口。刮板提升機3將原料送入蒸汽爆皮機4入口,利用蒸汽爆皮技術快速將原料表皮熟化、爆裂。爆裂后的原料進入毛刷去皮機5,依靠高速旋轉的毛刷摩擦和噴淋清水共同作用,可將原料表皮去凈;去皮后的原料進入修整單元,這里的修整單元采用棍杠檢選機6,兩側工人手工將原料上腐爛、病變部分去除。原料通過第二分料裝置7輸送到第二切片機8入口或切段機9入口。馬鈴薯全粉生產過程中,需要將馬鈴薯切片至10?30mm厚度,然后通過第二喂料螺旋提升機11進入漂燙機12、逆流冷卻機13,目的是充分鈍化氧化酶的活性,防止馬鈴薯發(fā)生褐變,保證馬鈴薯全粉產品呈白黃色。而紫薯、紅薯、紫馬鈴薯果肉色澤深,加工過程中不涉及氧化、褐變對其全粉產品色澤的影響,紫薯、紅薯、紫馬鈴薯也不宜切片并進行漂燙和冷卻處理,否則,原料中的干物質、花青素、天然色素將有很大流失,影響紫薯、紅薯、紫馬鈴薯全粉產品的質量和色澤。所以,經第二分料裝置7可將紫薯(或紅薯、紫馬鈴薯)輸送到切段機9入口,將原料切至70?IOOmm的段并進入水流短接槽10,由水流送入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15的進料槽14,由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15提升并輸送至第一分料裝置16中。對于紫薯或紅薯宜于煮透的原料,經第一分料裝置16直接落入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18,通過打開或關閉分料裝置上的出口插板31實現(xiàn)出料口的轉換,如圖4所示。如果是加工馬鈴薯,在前面工序已切至10?30mm厚度,也是經第一分料裝置16直接落入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18。如果加工紫馬鈴薯,由于紫馬鈴薯不宜煮透,在此要經過第一切片機17切至10?30mm厚度再進入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18。從此以后,四種原料加工工序是相同的,要經過蒸煮機19、制泥機20、第一級薯泥輸送機21、第二級薯泥輸送機22、滾筒干燥機23、粗破碎機24、螺旋提升機25、筒篩26、皮帶檢選機27、細粉磨28、稱量包裝機30。目前市場上全粉有2種形態(tài),雪花片狀全粉或細細的粉粒狀全粉。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生產工藝也可將皮帶檢選后的雪花全粉,經氣力輸送管路29,繞過細粉磨28,直接送入稱重包裝機30。
[0028]參照圖2工藝流程進行具體描述:
[0029](I)原料選擇:選擇品種純正,成熟新鮮的紫薯(或紅薯、馬鈴薯、紫馬鈴薯),并且要嚴格去除發(fā)芽、發(fā)綠、霉變的部分。其長度在50?200mm,直徑在50?100mm。[0030](2)水流清洗、輸送:原料落入水溝在水流作用下,從庫房輸送到生產車間的螺旋去石提升機,同時原料表面的泥沙得到初步清洗。
[0031](3)螺旋去石、提升:利用石塊與原料比重不同,石塊沉于底部與原料分開,懸浮在水中的原料被螺旋葉吸入、提升到一定高度,送到刮板提升機的入口。
[0032](4)刮板提升:原料經刮板提升并送入蒸汽爆皮機。
[0033](5)蒸汽爆皮:將原料放入蒸汽壓力罐內,使之經高壓蒸汽處理,蒸汽壓力0.8?
1.2MPa,蒸汽處理時間在10?60秒鐘。表皮迅速熟化,通過壓力瞬間釋放,使原料表皮出現(xiàn)爆裂。
[0034](6)毛刷去皮:表皮已爆裂的原料,在高速旋轉的毛刷摩擦和噴淋清水的共同作用下,可將原料表皮去除干凈。
[0035](7)檢選、修整:工人手工將原料上腐爛、病變及芽眼部分剔除掉。
[0036](8)螺旋分料:不同的原料經第二分料裝置送入切段機或是切片機。
[0037](9)切段或切片:切段是將紫薯(或紅薯、紫馬鈴薯)切至70?IOOmm的段,經水流短接槽直接送入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的進料槽;切片是將馬鈴薯切片至10?30mm厚度,便于后續(xù)工序漂燙、冷卻處理。
[0038](10)漂燙:將馬鈴薯片完全浸泡在熱水中,通過螺旋葉連續(xù)緩慢推動馬鈴薯片從入口到出口移動,對原料進行全面加溫。漂燙水溫在65?85°C范圍,漂燙時間在15?35分鐘。目的是鈍化馬鈴薯的氧化酶活性,防止馬鈴薯片發(fā)生褐變,保證馬鈴薯全粉產品呈白黃色。
[0039](11)逆流冷卻:將馬鈴薯片完成浸泡冷卻水中,通過螺旋葉連續(xù)緩慢推動馬鈴薯片從入口到出口移動,使剛完成漂燙工序的原料逐步全面冷卻,水溫在10?25°C范圍,冷卻時間在15?35分鐘。目的是促使馬鈴薯剛糊化的淀粉老化回生,強化細胞壁韌性,并改善其內部結構。設備采用逆流冷卻技術,冷卻水的流向逆于原料運動方向,達到逐步冷卻的良好效果。
[0040](12)水力提升:依靠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將原料與水的混合液提升輸送到所要求的高度,原料經過分水篩與輸送水分離。采用水力提升技術,可以使生產線設備布置更加緊湊,減少占用空間,同時使馬鈴薯片與空氣隔離,杜絕了馬鈴薯片氧化、褐變的發(fā)生。
[0041](13)螺旋分料:不同的原料經第一分料裝置送入第一切片機或不切片直接落入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
[0042]( 14)切片(或不切片):對于紫薯和紅薯宜于煮透的原料,經第一分料裝置直接落入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如果是加工馬鈴薯,在前面工序已切至10?30mm厚度,也是經第一分料裝置直接落入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如果加工紫馬鈴薯,它不宜煮透,在此需要經過切片機切至10?30mm厚度,再進入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
[0043]( 15)蒸煮:原料經第一喂料螺旋提升機進入蒸煮機內,其完全被高溫蒸汽包圍,蒸煮溫度為90?100°C,蒸煮時間在30?60分鐘。目的是使原料完全熟化,達到淀粉糊化、并融化細胞間連接的果膠,使細胞間易脫離。蒸煮過程中有冷凝水產生,蒸煮機的推料螺旋及底部殼體從入口到出口采用3度升角設計,可以很好地分離、排出冷凝水,有效降低原料含水量、減輕干燥能耗。
[0044](16)制泥:完全熟化的原料落入制泥機,擠壓螺旋將原料原有的塊狀形態(tài)改變成均勻的薯泥狀態(tài)。擠壓螺旋采用變螺距設計,逐漸增加對原料擠壓力、制泥過程柔緩。出料口的制泥柵網無銳角,避免原料細胞破壞,有效降低游離淀粉析出,提高產品質量。
[0045](17)薯泥螺旋輸送:薯泥經兩級螺旋輸送到滾筒干燥機入口,螺旋輸送相比轉子泵輸送,可以避免轉子泵對原料細胞破壞,有效降低游離淀粉析出,提高產品質量。
[0046](18)滾筒干燥:滾筒干燥機的滾筒直徑2m,筒長4m,轉動的滾筒內部有蒸汽加熱,表面溫度為140?180°C,薯泥被連續(xù)均勻地布料在滾筒表面,< 2mm的薯泥層可被迅速干燥,干燥薄膜厚度< 0.5mmο干燥薄膜的水分含量在6%?9%左右。滾筒干燥機上配帶的刮刀,可連續(xù)刮下4m寬的干燥薄膜。
[0047](19)粗破碎:干燥薄膜直接落入4.5m長的粗破碎機24,它由固定梳齒和轉動梳齒組成,大面積的薄膜穿過時被破碎成巴掌塊大小的碎料。
[0048](20)筒篩制片:粗破碎的原料經過筒篩26處理,可得到雪花片狀態(tài)的松散干粉產品——雪花全粉。
[0049](21)皮帶檢選:雪花全粉經過皮帶檢選機27時,人工可仔細檢查并剔除產品中可能夾雜的糊焦斑塊等影響產品質量的廢料,檢選合格的雪花全粉可直接經氣力輸送到稱量包裝機30。
[0050](22)磨粉:本生產工藝配套有細粉磨28,可將雪花全粉進一步磨碎成40目?80目的細粉產品。根據(jù)不同粗細要求,變換不同目數(shù)的篩網即可。
[0051](23)稱量包裝:兩種形態(tài)全粉產品,可分別經氣力輸送到稱量包裝機上的料倉,根據(jù)雪花全粉或細粉產品不同包裝重量要求,自動裝袋、稱量、包裝。
[0052]上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yōu)劣。
[005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所述成套裝備依次包括去皮單元、修整單元、切段單元、蒸煮單元、制泥單元和滾筒干燥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段單元包括切段機、第一切片機和第一分料裝置,所述切段機的出料口通過水流輸送裝置與所述的第一分料裝置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一分料裝置的出口處設有兩出料口,兩所述出料口中的其一出料口與所述第一切片機連接,經所述第一切片機切片后的原料輸送至所述的蒸煮單元;經所述切段機切段后的原料由兩所述出料口中的另一出料口輸出并輸送至所述的蒸煮單元。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還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二分料裝置、第二切片機、漂燙單元和逆流冷卻單元,所述第二分料裝置的進料口與所述的修整單元出料口連接,所述第二分料裝置的出口處設有兩個出料口,所述第二分料裝置的兩出料口分別與所述的切段機、第二切片機的進料口一一對應連接;所述逆流冷卻機的出料口通過水流輸送裝置與所述第一分料裝置的進料口連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段機的切段長度為70~100mm,所述第一切片機和第二切片機的切片厚度為10~30mm。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燙單元的漂燙水溫為65~85°C,漂燙時間在15~35分鐘; 所述逆流冷卻單元中的冷卻水的流向與薯片的移動方向相反,其中冷卻水的溫度10~25°C,冷卻時間在15~35分鐘。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去皮單元包括蒸汽爆皮機和毛刷去皮機,所述的蒸汽爆皮機中的蒸汽爆皮壓力0.8~1.2MPa,蒸汽加熱時間為10~60秒。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煮單元是將切段或切片后的原料經高溫蒸汽進行蒸煮,其中的蒸煮溫度為90~100°C,蒸煮時間在30~60分鐘; 所述的滾筒干燥單元是將制泥后的薯泥進行滾筒布膜干燥,其干燥溫度為140~180 0C,干燥薄膜厚度≤0.5mm,干燥薄膜的水分含量在6%~9%。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薯類全粉生產成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流輸送裝置包括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和分水篩,所述分水篩設置于所述塊莖類農產品輸送泵的輸送管道出口位置,用于原料與水的分離,所述分水篩與所述的第一分料裝置連接。
【文檔編號】A23L1/214GK203789059SQ201420173995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10日
【發(fā)明者】吳剛, 張清泉, 何江濤, 程躍勝, 楊延辰, 徐考群, 李永輝, 武占元 申請人:中國包裝和食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