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及其卡鎖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及其卡鎖機構,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同時卡鎖、解鎖功能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及其卡鎖機構。
背景技術:
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已廣泛使用于大眾日常生活中,其中電池是使用者常自主機上拆卸的電子元件。一般而言,筆記型電腦殼體上通常設置有快速卡鎖結構,以便于使用者拆、裝電池。然而,對于其他非需常拆、裝的電子元件,例如存儲器,筆記型電腦殼體上則通常僅設置有以螺絲固定的門蓋,以供維修人員開啟以維修或替換存儲器。但在實際替換存儲器作業(yè)中,通常也先將電池取下,以避免于后續(xù)作業(yè)中可能因短路或靜電放電造成電子元件的損毀,再將螺絲松脫、取下門蓋,存儲器即可替換。顯見目前門蓋固定結構不利于門蓋開啟,此外,就整個存儲器維修、替換作業(yè)而言,殼體開啟(包含卸下電池、門蓋)也顯得繁瑣。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先前技術中的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卡鎖機構,用于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該卡鎖機構能同時卡鎖或解鎖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使用者可快速開啟殼體,解決先前技術中殼體繁瑣的開啟操作的問題。本發(fā)明的卡鎖機構用于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一裝置殼體、一電子元件殼體及一門蓋,該裝置殼體具有一開口,該電子元件殼體以一可拆卸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該門蓋以一可打開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以遮蓋該開口。該卡鎖機構包含一第一^^鎖結構、一第二卡鎖結構、一操作部、一第三卡鎖結構及一第四卡鎖結構。該第一卡鎖結構設置于該電子元件殼體上,該第二卡鎖結構設置于該門蓋上,該操作部設置于該裝置殼體上,該第三卡鎖結構與該操作部連接并能與該第一卡鎖結構銜接,該第四卡鎖結構與該操作部連接并能與該第二卡鎖結構銜接。其中當該門蓋銜接至該裝置殼體并遮蓋該開口且該電子元件殼體能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時,該操作部能被操作以使該第三卡鎖結構及該第四卡鎖結構分別與該第一卡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同時銜接以卡鎖該門蓋及該電子元件殼體,或自該第一卡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同時脫離以解鎖該門蓋及該電子元件殼體。因此,使用者可通過操作該操作部以使快速解鎖并卸下或開啟該電子元件殼體及該門蓋,以進行對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元件維修或替換作業(yè)。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其包含本發(fā)明的卡鎖機構,因此該殼體結構也具有同時卡鎖或解鎖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的功能,使用者可快速開啟殼體,解決先前技術中殼體繁瑣的開啟操作的問題。本發(fā)明的殼體結構包含一裝置殼體、一電子元件殼體、一門蓋、一第一卡鎖結構、一第二卡鎖結構、一操作部、一第三卡鎖結構及一第四卡鎖結構。該裝置殼體具有一容置空間及連通該容置空間的一開口。該電子元件殼體以一可拆卸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該門蓋以一可打開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以遮蓋該開口。該第一卡鎖結構設置于該電子元件殼體上。該第二卡鎖結構設置于該門蓋上。該操作部設置于該裝置殼體上。該第三卡鎖結構與該操作部連接并能與該第一卡鎖結構銜接。該第四卡鎖結構與該操作部連接并能與該第二卡鎖結構銜接。其中,當該門蓋銜接至該裝置殼體并遮蓋該開口且該電子元件殼體能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時,該操作部能被操作以使該第三卡鎖結構及該第四卡鎖結構分別與該第一^^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同時銜接以卡鎖該門蓋及該電子元件殼體,或自該第一卡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同時脫離以解鎖該門蓋及該電子元件殼體。同樣地,使用者可通過操作該操作部以使快速解鎖并卸下或開啟該電子元件殼體(例如電池模塊的殼體)及該門蓋,以進行對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元件維修或替換作業(yè)。關于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與精神可以通過以下的發(fā)明詳述及所附附圖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圖I為為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的仰視圖2為殼體結構中電子元件殼體及門蓋拆下后的示意圖3為圖I中殼體結構沿線X-X的局部剖面圖4為圖I中殼體結構沿線Y-Y的局部剖面圖5為根據(jù)一實施例的殼體結構的仰視圖6為圖5中殼體結構沿線Z-Z的局部剖面圖7為根據(jù)另一實施例的殼體結構的仰視圖8為根據(jù)另一實施例的殼體結構的仰視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3、5、7 殼體結構 2 內(nèi)部電子元件
12、32、52、72 裝置殼體 14、74 電子元件殼體
16、36、56、76 門蓋
18、19、38、58、78卡鎖機構
122 容置空間124 開口
126 肋板142 電池
162 卡榫
182,382,782第一卡鎖結構
184、384、584、784第二卡鎖結構
186,386,786操作部
188,388,788第三卡鎖結構
190、390、590、790第四卡鎖結構
192,792復位彈簧 362 表面
584a、584b、584c卡槽 590a、590b、590c 卡閂
1242 卡槽1882 斜面
1902 斜面Dl 第一方向
D2 第二方向D3 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具體實施例方式請參閱圖1,其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I的仰視圖。在本實施例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是一筆記型電腦,該殼體結構I即為該筆記型電腦的主機殼體,但本發(fā)明均不以此為限。在本實施例中,殼體結構I包含一裝置殼體
12、一電子兀件殼體14、一門蓋16及鎖機構18,其中卡鎖機構18被裝置殼體12遮蔽的部分以虛線繪示于圖中。請并參閱圖2,圖2為殼體結構I中電子元件殼體14及門蓋16拆下后的示意圖。裝置殼體12具有一容置空間122及連通容置空間122的一開口 124。電子元件殼體14以一可拆卸的方式與裝置殼體12銜接。在本實施例中,電子元件殼體14是該筆記型電腦的電池模塊,其內(nèi)設置一電池142(以粗虛線繪示);在實作上,例如其他具有與裝置殼體12銜接殼體的抽取式裝置亦可,但本發(fā)明均不以此為限。門蓋16以一可打開的方式與裝置殼體12銜接以遮蓋開口 124。當門蓋16打開后,通過開口 124可以看到內(nèi)部電子元件2,例如存儲器2設置于容置空間122內(nèi)。在實際應用上,內(nèi)部電子元件2也可為其他電子元件,例如鋰電池、通訊模塊、天線連接纜線,甚至CPU等,本發(fā)明均不以此為限??ㄦi機構18包含一第一^^鎖結構182、一第二卡鎖結構184、一操作部186、一第三卡鎖結構188、一第四卡鎖結構190及一復位彈簧192。第一卡鎖結構182置于電子元件殼體14上,第二卡鎖結構184設置于門蓋16上,操作部186設置于裝置殼體12上以能相對裝置殼體12滑動,第三卡鎖結構188與操作部186連接并能與第一卡鎖結構182銜接,第四卡鎖結構190與操作部186連接并能與第二卡鎖結構184銜接。復位彈簧192緊抵于操作部186及裝置殼體12的一肋板126之間,以驅使操作部186回復鎖上的位置。請并參閱圖3及圖4,圖3為殼體結構I沿圖I中線X_X的局部剖面圖,其中為簡化附圖,電子元件殼體14內(nèi)部結構(包含電池142)均不予詳細繪示;圖4為殼體結構I沿圖I中線Y-Y的局部剖面圖,其中為簡化附圖,僅繪示出門蓋16、卡鎖機構18及裝置殼體12的配置關系。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卡鎖結構182是一第一卡槽,第二卡鎖結構184是一第
二卡槽,第三卡鎖結構188是一第--^閂,第四卡鎖結構190是一第二卡閂,該第--^閂能
插入該第—槽中,該第二卡閂能插入該第二卡槽中。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槽以一第一方向Dl延伸,電子元件殼體14平行于一第二方向D2與裝置殼體12銜接或脫離,第二方向D2垂直于第一方向Dl。因此,該第 ^円插入該第一卡槽后,可有效防止電子元件殼體14自裝置殼體12脫離。補充說明的是,該第一卡閂前端有一斜面1882,當電子元件殼體14沿第二方向D2與裝置殼體12銜接時,電子元件殼體14可頂推斜面1882以使該第一卡閂后縮;待電子元件殼體14移動至鎖上位置時,該第一卡閂再通過復位彈簧192的彈力插入該第一卡槽中,完成電子元件殼體14與裝置殼體12的銜接。但本發(fā)明不以該第一卡閂前端有一斜面1882為限。此外,該第二卡槽以一第三方向D3延伸,門蓋16平行于一第四方向D4與裝置殼體12銜接或脫離,第四方向D4垂直于第三方向D3。因此,該第二卡閂插入該第二卡槽后,可有效防止門蓋16自裝置殼體12脫離。補充說明的是,在實際門蓋16與裝置殼體12的銜接中,門蓋16先以其三個卡榫162卡入裝置殼體12于開口 124邊緣的三個卡槽1242,再旋轉門蓋16至完全蓋住開口 124。因此,實際上,該第二卡槽以圓弧路徑接近該第二卡閂,而當該第二卡槽十分接近該第二卡閂時,該第二卡槽的移動方向仍可視為垂直于第三方向D3的方向,故為方便說明,在本實施例中,仍以第四方向D4作為門蓋16與裝置殼體12銜接的方向。另外,該第二卡閂前端也有一斜面1902,當門蓋16沿第四方向D4與裝置殼體12銜接時,第二卡鎖結構184可頂推斜面1902以使該第二卡閂后縮;待門蓋16完全蓋住開口124后,該第二卡閂再通過復位彈簧192的彈力插入該第二卡槽中,完成門蓋16與裝置殼體12的銜接。但本發(fā)明不以該第二卡閂前端有一斜面1902為限。補充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方向D3與第一方向Dl相同,因此,操作部186可設計成平行于第一方向Dl移動,簡化機構設計。又,在本實施例中,第四方向D4垂直于第二方向D2,此因一般筆記型電腦設計習慣,電池模塊插入方向多為側邊,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另外,該第二卡閂與裝置殼體12間存有間隙,在實作上,可使該第二卡閂貼近裝置殼體12,可增強該第二卡閂對該第二卡槽的銜接強度。再補充說明的是,在實作上,電池模塊的卡鎖機構多對稱設置,在本實施例中,相對于卡鎖機構18,殼體結構I并包含另 ^鎖機構19,用以卡鎖電子元件殼體14。在實作上,若門蓋16涵蓋區(qū)域亦及于卡鎖機構19附近,卡鎖機構19也可同時卡鎖門蓋16,與卡鎖機構18 —般。如前述說明,基于本發(fā)明的卡鎖機構特性,當門蓋16銜接至裝置殼體12并遮蓋開口 124且電子元件殼體14與裝置殼體12銜接時,操作部186能被操作以使第三卡鎖結構188及第四卡鎖結構190分別與第一卡鎖結構182及第二卡鎖結構184同時銜接以卡鎖門蓋16及電子元件殼體14 ;當門蓋16及電子元件殼體14已被卡鎖機構18卡鎖時,操作部186也能被操作以使第三卡鎖結構188及第四卡鎖結構190自第—鎖結構182及第二卡鎖結構184同時脫離以解鎖門蓋16及電子元件殼體14。解鎖后,使用者即可取下電子元件殼體14及門蓋16,并對設置于容置空間122內(nèi)的內(nèi)部電子元件2進行維修或替換。換言之,使用者可僅操作操作部186即同時解鎖兩個組件與裝置殼體12的銜接,有效簡省時間,解決先前技術中殼體繁瑣的開啟操作的問題。在前述實施例中,該第二卡槽為一孔,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5及圖6,圖5為根據(jù)一實施例的殼體結構3的仰視圖,圖6為殼體結構沿圖5中線Z-Z的局部剖面圖,也為簡化附圖,僅繪示出門蓋36、卡鎖機構38及裝置殼體32的配置關系。本實施例的殼體結構3與前述殼體結構I結構大致相同,主要不同之處在于門蓋36具有一表面362,當門蓋36與裝置殼體32銜接時,表面362露出,卡鎖機構38的第二卡鎖結構384為形成于表面362上的卡槽,在實作上,即于表面362上形成一階梯結構。第四卡鎖結構390露出于裝置殼體32而能滑動于裝置殼體32上,同樣地,第四卡鎖結構390滑入第二卡鎖結構384時,也具有防止門蓋36自裝置殼體32脫離的功能。因此,使用者也能操作操作部386以使第四卡鎖結構390與第二卡鎖結構384銜接或脫離。補充說明的是,在實作上,卡鎖機構38的第一卡鎖結構382及第三卡鎖結構388也得采與第二卡鎖結構384及第四卡鎖結構390的銜接設計,不待贅述。請參閱圖7,其為根據(jù)另一實施例的殼體結構5的仰視圖。殼體結構5與殼體結構I結構大致相同,主要不同之處在于卡鎖機構58中,第四卡鎖結構590具有三個卡閂590a、590b、590c,第二卡鎖結構584則對應具有三個卡槽584a、584b、584c,因此第二卡鎖結構584與第四卡鎖結構590間具有三個銜接結構,更能增加門蓋56與裝置殼體52間的銜接強
在前述實施例中,卡鎖機構均采直線作動以達到卡鎖、解鎖的機制,但本發(fā)明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8,其為根據(jù)另一實施例的殼體結構7的仰視圖。殼體結構7與前述殼體結構I結構主要不同之處在于卡鎖機構78采旋轉作動。進一步而言,卡鎖機構78的第三卡鎖結構788及第四卡鎖結構790分別為一 L形卡閂,連接至圓形的操作部786,操作部786以可旋轉的方式設置于裝置殼體72上,第一卡鎖結構782及第二卡鎖結構784仍設計成卡槽,分別設置于電子元件殼體74及門蓋76,以供卡閂插入銜接。由此,使用者可逆時針旋轉操作部786以使第三卡鎖結構788及第四卡鎖結構790分別與第一卡鎖結構782及第二卡鎖結構784銜接以卡鎖門蓋76及電子元件殼體74,也可順時針旋轉操作部786以使第三卡鎖結構788及第四卡鎖結構790分別自第一卡鎖結構782及第二卡鎖結構784同時脫離以解鎖門蓋76及電子元件殼體74。補充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卡鎖機構78尚配置一復位彈簧792 (以粗虛線繪示于圖8中),以拉伸變形產(chǎn)生復位彈力,其不同于卡鎖機構18中復位彈簧192以壓縮變形產(chǎn)生復位彈力;但在實作上,復位彈簧僅需能提供彈力即可,本發(fā)明不限于利用拉伸或壓縮產(chǎn)生彈力。如前述說明,本發(fā)明的卡鎖機構能一次對兩個與裝置殼體銜接的殼體(如抽取式電池模塊殼體及底座門蓋)進行卡鎖或解鎖,因此使用者可快速地拆卸電池模塊殼體及門蓋,以安全地對該裝置殼體內(nèi)的元件進行維修、替換,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內(nèi)部電子元件維修需面臨繁瑣的殼體開啟操作的問題。此外,因本發(fā)明的卡鎖機構能一次對兩個與裝置殼體銜接的殼體進行卡鎖或解鎖,故也有助于整個殼體結構的卡鎖機構設置的數(shù)量。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fā)明權利要求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fā)明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卡鎖機構,用于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裝置殼體、電子元件殼體及門蓋,該裝置殼體具有開口,該電子元件殼體以一可拆卸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該門蓋以一可打開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以遮蓋該開口,該卡鎖機構包含第一卡鎖結構,設置于該電子元件殼體上;第二卡鎖結構,設置于該門蓋上;操作部,設置于該裝置殼體上;第三卡鎖結構,與該操作部連接并能與該第一卡鎖結構銜接;以及第四卡鎖結構,與該操作部連接并能與該第二卡鎖結構銜接;其中,當該門蓋銜接至該裝置殼體并遮蓋該開口且該電子元件殼體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時,該操作部能被操作以使該第三卡鎖結構及該第四卡鎖結構分別與該第一^^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同時銜接以卡鎖該門蓋及該電子元件殼體,或自該第一^^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同時脫離以解鎖該門蓋及該電子元件殼體。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第一卡鎖結構是一第一卡槽,該第二卡鎖結構是一第二卡槽,該第三卡鎖結構是一第一卡閂,該第四卡鎖結構是一第二卡閂,該第一卡閂能插入該第—槽中,該第二卡閂能插入該第二卡槽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第槽以一第一方向延伸,該電子兀件殼體平行于一第二方向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或脫離,該第二方向垂直于該第一方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第二卡槽以一第三方向延伸,該門蓋平行于一第四方向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或脫離,該第四方向垂直于該第三方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同。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第四方向垂直于該第二方向。
7.如權利要求2、4或5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門蓋具有一表面,當該門蓋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時,該表面露出,該第二卡槽形成于該表面上。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操作部能被操作以平行于該第一方向移動于該裝置殼體上,以使該第三卡鎖結構及該第四卡鎖結構與該第一^^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銜接或脫離。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操作部能被操作以相對該裝置殼體旋轉,以使該第三卡鎖結構及該第四卡鎖結構與該第一卡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銜接或脫離。
10.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鎖機構,其中該第一卡槽及該第二卡槽分別為一孔。
11.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包含裝置殼體,具有容置空間及連通該容置空間的開口 ;電子元件殼體,以一可拆卸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門蓋,以一可打開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以遮蓋該開口 ;第一卡鎖結構,設置于該電子元件殼體上;第二卡鎖結構,設置于該門蓋上;操作部,設置于該裝置殼體上;第三卡鎖結構,與該操作部連接并能與該第一卡鎖結構銜接;以及第四卡鎖結構,與該操作部連接并能與該第二卡鎖結構銜接;其中,當該門蓋銜接至該裝置殼體并遮蓋該開口且該電子元件殼體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時,該操作部能被操作以使該第三卡鎖結構及該第四卡鎖結構分別與該第一^^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同時銜接以卡鎖該門蓋及該電子元件殼體,或自該第一^^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同時脫離以解鎖該門蓋及該電子元件殼體。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第一卡鎖結構是一第一卡槽,該第二卡鎖結構是一第二卡槽,該第三卡鎖結構是一第一卡閂,該第四卡鎖結構是一第二卡閂,該第一卡閂能插入該第—槽中,該第二卡閂能插入該第二卡槽中。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第槽以一第一方向延伸,該電子兀件殼體平行于一第二方向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或脫離,該第二方向垂直于該第一方向。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第二卡槽以一第三方向延伸,該門蓋平行于一第四方向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或脫離,該第四方向垂直于該第三方向。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第三方向與該第一方向相同。
16.如權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第四方向垂直于該第二方向。
17.如權利要求12、14或15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門蓋具有表面,當該門蓋與該裝置殼體銜接時,該表面露出,該第二卡槽形成于該表面上。
18.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操作部能被操作以平行于該第一方向移動于該裝置殼體上,以使該第三卡鎖結構及該第四卡鎖結構與該第一^^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銜接或脫離。
19.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操作部能被操作以相對該裝置殼體旋轉,以使該第三卡鎖結構及該第四卡鎖結構與該第一卡鎖結構及該第二卡鎖結構銜接或脫離。
20.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第一卡槽及該第二卡槽分別為一孔。
21.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殼體結構,其中該電子元件殼體容置一電池。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殼體結構及其卡鎖機構。該殼體結構包含一裝置殼體、一電子元件殼體及一門蓋。該電子元件殼體以一可拆卸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該門蓋以一可打開的方式與該裝置殼體銜接以遮蓋該裝置殼體的一開口。該卡鎖機構主要設置于該裝置殼體上并能被操作以將該電子元件殼體及該門蓋同時卡鎖或解鎖。由此,使用者可快速地拆卸該電子元件殼體并打開該門蓋以對該裝置殼體內(nèi)的元件進行維修、替換,避免現(xiàn)有維修作業(yè)中繁瑣的殼體開啟作業(yè)。
文檔編號H05K5/00GK102917556SQ2011102429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8月5日
發(fā)明者張宏齊 申請人: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