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子設備散熱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散熱結構及具有其的通信柜機。
背景技術:
隨著通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其發(fā)展趨勢主要是朝多運算功能以及高速運算方向邁進,以致使通訊相關設備的通訊連接數(shù)量與電路板日漸增加,而通訊設備的外殼及其內部所收容的裝置之間必須簡易安裝,藉此可以有效的滿足通訊設備多功能運算的趨勢。
通訊機柜高速長時間工作過程中,必需考慮到其整體系統(tǒng)的散熱性。目前的通訊機柜所使用的散熱裝置,大多是利用風扇通風的方式對主板、硬盤等各個電子元件進行強迫風冷從而達到散熱的目的。
然而,如果通訊機柜內的電子元器件較多,機柜內部布滿了整機、連接線以及電源線等,且在柜架的高度有限制的情況下,風扇產生的風流無法傳遞到每個電子元器件上,從而導致某個電子元器件或者器件表面過熱而無法正常工作。
針對上述問題,現(xiàn)有技術中采取在機柜內安裝液冷系統(tǒng),將冷卻管路連接到各個電子元器件上,以借此冷卻電子元器件。常見的機柜液冷系統(tǒng)是將一個液冷板固定在電子元器件上,再將該液冷板通過冷卻管路連接到儲液箱、液體泵和熱交換器上,通過向液冷板循環(huán)輸送冷卻液從而達到對電子元器件冷卻的目的。
然而,該冷卻系統(tǒng)的結構復雜,無法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同時,在上述冷卻系統(tǒng)中,液冷系統(tǒng)在長時間使用后,內部的冷卻液會因為過熱蒸發(fā)而減少,造成冷卻液的不足,需要及時添加冷卻液,而由于上述冷卻系統(tǒng)的結構較為復雜,造成添加冷卻液的步驟相當繁瑣而且浪費大量冷卻液,且增加了拆裝工序以及成本。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結構及具有其的通信柜機,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通訊機柜中的冷卻系統(tǒng)結構復雜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散熱結構,包括:多個導熱板,導熱板用于安裝熱源部件;散熱鰭片,與各個導熱板連接,熱源部件的熱量通過導熱板傳導至散熱鰭片進行散熱。
進一步地,各個導熱板之間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導熱板上設置有第一導熱片,散熱鰭片的上設置多個第二導熱片,每個導熱板通過第一導熱片與散熱鰭片上的一個第二導熱片連接。
進一步地,第一導熱片位于導熱板的邊緣處,多個第二導熱片沿散熱鰭片的一個側邊緣布置。
進一步地,各個導熱板均與散熱鰭片相互垂直。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通訊柜機,包括散熱結構,散熱結構為上述內容的散熱結構。
進一步地,通訊機柜還包括:多根并列設置的支撐梁,散熱結構的多個導熱板分別固定設置在多根支撐梁圍合成的空間的內側,散熱結構的散熱鰭片設置在多根支撐梁圍合成的空間的外側。
進一步地,通訊機柜還包括:多個承載板,多個承載板相互平行且間隔地設置于多根支撐梁之間,其中,每個導熱板對應設置在一個承載板上。
進一步地,多根支撐梁包括:兩對相對設置的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兩對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位于不同的空間層以形成矩形框架,其中,散熱鰭片固定設置在其中一對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的外側。
進一步地,通訊機柜還包括:多根第一固定條,設置在其中一對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之間,第一固定條上具有第一卡槽,每個承載板的一端卡設在第一卡槽中;多根第二固定條,設置在另一對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之間,第二固定條具有與第一卡槽相對的第二卡槽,每個承載板的另一端卡設在第二卡槽中。
進一步地,每根第一固定條跨設在一對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之間,多根第一固定條沿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的長度方向相互平行且間隔布置。
進一步地,每根第二固定條跨設在另一對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之間,多根第二固定條沿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的長度方向相互平行且間隔布置。
進一步地,每根第一固定條和第二固定條的兩端均設置有第一卡接部,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分別沿其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與第一卡接部匹配的第二卡接部,第一固定條的兩端通過第一卡接部卡設在一對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上的第二卡接部上,第二固定條的兩端通過第一卡接部卡設另一對第一支撐梁和第二支撐梁上的第二卡接部上。
進一步地,通訊機柜還包括:散熱鰭片固定架,固定設置在兩根支撐梁之間,其中,散熱鰭片設置在散熱鰭片固定架上。
進一步地,通訊機柜還包括:散熱面板,散熱面板上具有與散熱鰭片匹配的散熱孔,散熱鰭片設置在散熱孔內。
應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散熱結構,通過設置多個與散熱鰭片連接的導熱板,導熱板用于安裝熱源部件,熱源部件散發(fā)的熱量通過導熱板傳導至散熱鰭片進行散熱,從而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通訊機柜中的冷卻系統(tǒng)結構復雜的問題。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通訊機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通訊機柜的爆炸結構及內部的散熱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通訊機柜的另一爆炸結構及內部的散熱結構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通訊機柜的另一角度的結構以及相應的散熱結構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通訊機柜的另一角度的結構以及相應的散熱結構的示意圖;
圖6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散熱結構的散熱鰭片在通訊機柜上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7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散熱結構中的承載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8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散熱結構中的導熱板與承載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9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通訊機柜的第一支撐梁的結構示意圖;以及
圖10是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可選的通訊機柜的第二支撐梁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上述附圖包括以下附圖標記:
10、導熱板;11、第一導熱片;20、散熱鰭片;21、第二導熱片;30、支撐梁;31、第一支撐梁;32、第二支撐梁;33、刻度條;40、承載板;50、第一固定條;51、第一卡槽;60、第二固定條;61、第二卡槽;70、第一卡接部;80、第二卡接部;90、散熱鰭片固定架;100、散熱面板;101、散熱孔。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散熱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多個導熱板10以及散熱鰭片20,導熱板10用于安裝熱源部件;散熱鰭片20與各個導熱板10連接,熱源部件的熱量通過導熱板10傳導至散熱鰭片20進行散熱。
應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散熱結構,通過設置多個與散熱鰭片20連接的導熱板10,導熱板10用于安裝熱源部件,熱源部件散發(fā)的熱量通過導熱板10傳導至散熱鰭片20進行散熱,從而解決了現(xiàn)有技術中通訊機柜中的冷卻系統(tǒng)結構復雜的問題。
具體實施時,如圖2所示,各個導熱板10之間相互平行且間隔設置,從而為各個導熱板10之間留出散熱空間,每個導熱板10上安裝電路板或主機板等發(fā)熱部件,電路板可以為印刷電路板。
為了使導熱板10與散熱鰭片20之間的有效地進行熱傳導,如圖1至圖5所示,在導熱板10上設置有第一導熱片11,散熱鰭片20上設置多個第二導熱片21,可選地,第一導熱片11位于導熱板10的邊緣處,多個第二導熱片21沿散熱鰭片20的一個側邊緣呈列狀布置。各個導熱板10沿散熱鰭片20的長度方向平行間隔排布,可選地,每個導熱板10均與散熱鰭片20相互垂直,每個導熱板10通過第一導熱片11與散熱鰭片20上對應的一個第二導熱片21連接,將熱源部件散發(fā)的熱量傳導至散熱鰭片20,再通過散熱鰭片20進行散熱。
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通訊柜機,如圖1至圖5所示,包括散熱結構,該散熱結構為上述實施例的散熱結構。
為了將散熱結構進行有效地支撐和固定,通訊機柜具有多根相互平行且并列設置的支撐梁30,各個支撐梁30作為整個通訊機柜的主骨架,可選地,支撐梁30具有四根,四根支撐梁30位于通訊機柜的四角處并沿通訊機柜的高度方向延伸設置,散熱結構的多個導熱板10分別固定設置在多根支撐梁30圍合成的通訊機柜的內部空間中,相鄰兩個導熱板10之間沿通訊機柜的高度方向間隔一定的距離并相互平行,散熱鰭片20固定設置在其中兩根支撐梁30之間,將通訊機柜的一側側面整體覆蓋,從而將將熱量散發(fā)到通訊機柜外側。
為了便于導熱板10的安裝和拆卸以及對設置在導熱板10上的電路板和主機板進行維護,在各個支撐梁30之間設置有多個承載板40,各個承載板40相互平行且間隔地并可拆卸地固定連接在多根支撐梁30之間,每個導熱板10可拆卸地安裝在一個承載板40上,從而便于導熱板10的安裝和拆卸以及對電路板和主機板進行維護。
如圖3所示,四根支撐梁30包括兩對相對設置的兩對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兩對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位于通訊機柜的四角處并沿通訊機柜的高度方向延伸設置形成通訊機柜的矩形框架,其中,散熱鰭片20固定設置在其中一對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的外側。
具體地,如圖1至圖5所示,在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之間固定設置有散熱鰭片固定架90,散熱鰭片20設置在散熱鰭片固定架90上,散熱鰭片20上的第二導熱片21由散熱鰭片20的邊緣垂直向通訊機柜內側彎折并與每塊導熱板10上的第一導熱片11相貼合并連接固定從而將導熱板10上的熱量傳導至散熱鰭片20上進行散熱。
在散熱鰭片20的外側還設置有散熱面板100,散熱面板100上具有與散熱鰭片20形狀和大小相匹配的散熱孔101,如圖6所示,散熱面板100固定在通訊機柜上后散熱鰭片20位于散熱孔101內,從而不會對散熱鰭片20的散熱造成影響。
為了實現(xiàn)承載板40與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的可拆卸連接,從而方便從通訊機柜中將設置在承載板40上的導熱板10快速拆下和安裝,如圖3和圖4所示,在其中一對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之間設置有多根第一固定條50,在另一對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之間設置有多根第二固定條60,每根第一固定條50跨設在一對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之間,多根第一固定條50沿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的長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均勻間隔布置;每根第二固定條60跨設在另一對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之間,多根第二固定條60沿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的長度方向相互平行且均勻間隔布置。
如圖7和圖8所示,在每根第一固定條50和每根第二固定條60的兩端均設置有第一卡接部70,可選地,第一卡接部70為兩個相對設置的彈性卡扣,如圖9和圖10所示,沿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第二卡接部80,可選地,第二卡接部80為并列設置的一排與第一卡接部70的彈性卡扣匹配的插接孔。
如圖1至5所示,第一固定條50和第二固定條60的一端通過兩個相對的彈性卡扣插入第一支撐梁31上對應的兩個插接孔中,第一固定條50和第二固定條60的另一端通過兩個相對的彈性卡扣插入第二支撐梁32對應的兩個插接孔中從將第一固定條50和第二固定條60進行固定。
如圖7和圖8所示,第一固定條50上具有第一卡槽51,每個承載板40的一端卡設在第一卡槽51中;第二固定條60具有與第一卡槽51相對的第二卡槽61,每個承載板40的另一端卡設在第二卡槽61中。
第一固定條50和第二固定條60固定在第一支撐梁31和第二支撐梁32上后,承載板40由第一卡槽51和第二卡槽61的一端插入第一卡槽51和第二卡槽61中進行固定,拆卸時直接將承載板40由第一卡槽51和第二卡槽61上抽出即可,非常便于安裝和拆卸承載板40。如圖8所示,承載板40上具有安裝導熱板10的螺釘孔,導熱板10上具有與承載板40上的螺釘孔相對應的螺釘孔,導熱板10通過螺釘固定安裝在承載板40上。
為了在安裝第一固定條50和第二固定條60時,使各個第一固定條50保持預定的間距,或者使各個第二固定條60之間保持預定的間距??蛇x地,如圖9所示,在第一支撐梁31的側邊上布置有刻度條33,該刻度條33與第二卡接部80的插接孔相對應,從而在安裝第一固定條50或第二固定條60時能夠按照預定的間距進行安裝,保持各個第一固定條50之間或各個第二固定條60之間的合理間距,進而使安裝在第一固定條50和第二固定條60上的各個承載板40之間的間距相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