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充電基板、充電系統(tǒng)和充電方法

文檔序號:7380330閱讀:176來源:國知局
充電基板、充電系統(tǒng)和充電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充電基板、一種充電系統(tǒng)和一種充電方法,其中,充電基板,包括:多個電極;檢測單元,用于在充電設備與充電基板接觸時,確定所述多個電極中與充電設備的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并檢測第一觸點的極性和第二觸點的極性;控制單元,用于根據(jù)第一觸點的極性和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相匹配;充電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能夠提高無線充電的效率,同時能夠方便用戶的操作。
【專利說明】充電基板、充電系統(tǒng)和充電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無線充電【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充電基板、一種充電系統(tǒng)和一種充電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用戶在對手機等設備進行充電時,通常都需要使用充電線(比如數(shù)據(jù)線)將設備與電源連接,這種充電方式不僅操作繁瑣,而且在有多個設備需要充電時,也會造成充電線的混亂。
[0003]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相關技術中提出了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但是這種無線充電技術由于會產(chǎn)生電磁場,因此會造成電磁輻射,并且轉換效率低,熱效應較高,不利于用戶長期使用。
[0004]因此,如何提高無線充電的效率,并且能夠方便用戶的操作成為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正是基于上述技術問題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種新的無線充電技術,可以提高無線充電的效率,避免了使用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造成電磁輻射大、轉換效率低、熱效應高等缺點,同時由于操作簡單,因此可以提升用戶的操作體驗。
[0006]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充電基板,用于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包括:多個電極;檢測單元,用于在所述充電設備與所述充電基板接觸時,確定所述多個電極中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并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控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相匹配;充電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進行充電。
[0007]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確定與充電設備中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以通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向充電設備進行充電,使得在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時,避免了使用充電線連接充電設備與電源的繁瑣操作,同時由于充電設備的觸點與充電基板的電極直接接觸,因此能夠有效提高充電效率,避免了使用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造成電磁輻射大、轉換效率低、熱效應高等缺點。而通過根據(jù)第一觸點的極性和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第一電極的極性和第二電極的極性,使得用戶在需要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時,只需將充電設備接觸充電基板,無需根據(jù)充電設備的觸點極性以及充電基板上電極的極性調整充電設備的放置位置,方便了用戶的操作。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交互單元,用于發(fā)送對所述充電設備是否接觸所述充電基板的檢測信號,并接收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的對所述檢測信號的響應信息;所述檢測單元具體用于:在所述交互單元接收到所述響應信息時,根據(jù)所述響應信息,確定所述充電設備是否與所述充電基板相接觸。
[0009]在該技術方案中,充電基板可以持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以檢測充電設備是否接觸充電基板,當然為了節(jié)省能量,充電基板可以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斷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也可以在預定時間內,若沒有檢測到充電設備接觸到充電基板,則停止發(fā)送檢測信號,直到被用戶觸發(fā)或經(jīng)過預定時間后再繼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其中,充電基板發(fā)送的檢測信號可以是檢測與充電設備距離的檢測信號,也可以是發(fā)送近距離無線通信信號。
[001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檢測單元具體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以確定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
[0011]在該技術方案中,向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時,可以檢測充電設備觸點之間的電壓來確定充電設備觸點的極性。其中,測試電流需要確保為安全電流,以避免電流過大損壞充電設備。
[001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測試電流為階梯式脈沖電流。
[0013]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發(fā)送階梯式脈沖電流,可以避免測試電流過大,且持續(xù)時間較長而損壞充電設備。當然,測試電流也可以是持續(xù)但微小的電流。
[0014]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檢測單元還用于:檢測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是否發(fā)生短路;所述充電基板還包括:提示單元,用于在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到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發(fā)生短路時,發(fā)出提示信息。
[0015]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充電基板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由于進水或其他原因導致充電基板上的電極之間發(fā)生短路,因此,通過在檢測到與充電設備的兩個觸點相接觸的電極短路時發(fā)出提示信息(例如進行報錯和/或提示無法充電),可以避免在充電設備的兩個觸點都接觸同一極性的電極時繼續(xù)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而損壞充電設備。
[0016]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還提出了一種充電系統(tǒng),包括:上述任一項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充電基板,以及與所述充電基板配合使用的至少一個充電設備;其中,所述充電設備包括: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在所述充電設備與所述充電基板接觸時,所述第一觸點可與所述多個電極中的第一電極相接觸,所述第二觸點可與所述多個電極中的第二電極相接觸,所述充電設備通過所述第一觸點和所述第二觸點接收來自所述充電基板的電能。
[0017]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還提出了一種充電方法,包括:充電基板在與充電設備接觸時,確定所述充電基板的多個電極中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并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根據(jù)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相匹配;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進行充電。
[0018]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確定與充電設備中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以通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向充電設備進行充電,使得在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時,避免了使用充電線連接充電設備與電源的繁瑣操作,同時由于充電設備的觸點與充電基板的電極直接接觸,因此能夠有效提高充電效率,避免了使用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造成電磁輻射大、轉換效率低、熱效應高等缺點。而通過根據(jù)第一觸點的極性和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第一電極的極性和第二電極的極性,使得用戶在需要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時,只需將充電設備接觸充電基板,無需根據(jù)充電設備的觸點極性以及充電基板上電極的極性調整充電設備的放置位置,方便了用戶的操作。
[001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發(fā)送對所述充電設備是否接觸所述充電基板的檢測信號;在接收到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的對所述檢測信號的響應信息時,根據(jù)所述響應信息,確定所述充電設備是否與所述充電基板相接觸。
[0020]在該技術方案中,充電基板可以持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以檢測充電設備是否接觸充電基板,當然為了節(jié)省能量,充電基板可以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斷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也可以在預定時間內,若沒有檢測到充電設備接觸到充電基板,則停止發(fā)送檢測信號,直到被用戶觸發(fā)或經(jīng)過預定時間后再繼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其中,充電基板發(fā)送的檢測信號可以是檢測與充電設備距離的檢測信號,也可以是發(fā)送近距離無線通信信號。
[002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的步驟具體為: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以確定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
[0022]在該技術方案中,向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時,可以檢測充電設備觸點之間的電壓來確定充電設備觸點的極性。其中,測試電流需要確保為安全電流,以避免電流過大損壞充電設備。
[002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判斷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是否發(fā)生短路,若是,則發(fā)出提示信息。
[0024]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充電基板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由于進水或其他原因導致充電基板上的電極之間發(fā)生短路,因此,通過在檢測到與充電設備的兩個觸點相接觸的電極短路時發(fā)出提示信息(例如進行報錯和/或提示無法充電),可以避免在充電設備的兩個觸點都接觸同一極性的電極時繼續(xù)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而損壞充電設備。
[0025]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以提高無線充電的效率,避免了使用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造成電磁輻射大、轉換效率低、熱效應高等缺點,同時由于操作簡單,因此可以提升用戶的操作體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基板的示意框圖;
[0027]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系統(tǒng)的示意框圖;
[0028]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0029]圖4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的示意框圖;
[0030]圖5A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充電基板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5B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3]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jié)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發(fā)明,但是,本發(fā)明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來實施,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34]圖1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基板的示意框圖。
[0035]如圖1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基板100,包括:多個電極;檢測單元102,用于在所述充電設備與所述充電基板100接觸時,確定所述多個電極中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并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控制單元104,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相匹配;充電單元106,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進行充電。
[0036]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確定與充電設備中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以通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向充電設備進行充電,使得在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時,避免了使用充電線連接充電設備與電源的繁瑣操作,同時由于充電設備的觸點與充電基板100的電極直接接觸,因此能夠有效提高充電效率,避免了使用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造成電磁輻射大、轉換效率低、熱效應高等缺點。而通過根據(jù)第一觸點的極性和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第一電極的極性和第二電極的極性,使得用戶在需要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時,只需將充電設備接觸充電基板100,無需根據(jù)充電設備的觸點極性以及充電基板100上電極的極性調整充電設備的放置位置,方便了用戶的操作。
[003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交互單元108,用于發(fā)送對所述充電設備是否接觸所述充電基板100的檢測信號,并接收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的對所述檢測信號的響應信息;所述檢測單元102具體用于:在所述交互單元108接收到所述響應信息時,根據(jù)所述響應信息,確定所述充電設備是否與所述充電基板100相接觸。
[0038]在該技術方案中,充電基板100可以持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以檢測充電設備是否接觸充電基板100,當然為了節(jié)省能量,充電基板100可以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斷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也可以在預定時間內,若沒有檢測到充電設備接觸到充電基板100,則停止發(fā)送檢測信號,直到被用戶觸發(fā)或經(jīng)過預定時間后再繼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其中,充電基板100發(fā)送的檢測信號可以是檢測與充電設備距離的檢測信號,也可以是發(fā)送近距離無線通信信號。
[003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檢測單元102具體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以確定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
[0040]在該技術方案中,向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時,可以檢測充電設備觸點之間的電壓來確定充電設備觸點的極性。其中,測試電流需要確保為安全電流,以避免電流過大損壞充電設備。
[0041 ]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測試電流為階梯式脈沖電流。
[0042]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發(fā)送階梯式脈沖電流,可以避免測試電流過大,且持續(xù)時間較長而損壞充電設備。當然,測試電流也可以是持續(xù)但微小的電流。[004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檢測單元102還用于:檢測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是否發(fā)生短路;所述充電基板100還包括:提示單元110,用于在所述檢測單元102檢測到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發(fā)生短路時,發(fā)出提示信息。
[0044]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充電基板100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由于進水或其他原因導致充電基板100上的電極之間發(fā)生短路,因此,通過在檢測到與充電設備的兩個觸點相接觸的電極短路時發(fā)出提示信息(例如進行報錯和/或提示無法充電),,可以避免在充電設備的兩個觸點都接觸同一極性的電極時繼續(xù)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而損壞充電設備。
[0045]圖2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系統(tǒng)的示意框圖。
[0046]如圖2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系統(tǒng)200,包括:圖1中所示的充電基板100,以及與所述充電基板100配合使用的至少一個充電設備202 ;其中,所述充電設備202包括: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在所述充電設備202與所述充電基板100接觸時,所述第一觸點可與所述多個電極中的第一電極相接觸,所述第二觸點可與所述多個電極中的第二電極相接觸,所述充電設備202通過所述第一觸點和所述第二觸點接收來自所述充電基板100的電能。
[0047]圖3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方法的示意流程圖。
[0048]如圖3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方法,包括:步驟302,充電基板在與充電設備接觸時,確定所述充電基板的多個電極中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并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步驟304,根據(jù)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相匹配;步驟306,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進行充電。
[0049]在該技術方案中,通過確定與充電設備中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以通過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向充電設備進行充電,使得在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時,避免了使用充電線連接充電設備與電源的繁瑣操作,同時由于充電設備的觸點與充電基板的電極直接接觸,因此能夠有效提高充電效率,避免了使用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造成電磁輻射大、轉換效率低、熱效應高等缺點。而通過根據(jù)第一觸點的極性和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第一電極的極性和第二電極的極性,使得用戶在需要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時,只需將充電設備接觸充電基板,無需根據(jù)充電設備的觸點極性以及充電基板上電極的極性調整充電設備的放置位置,方便了用戶的操作。
[0050]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發(fā)送對所述充電設備是否接觸所述充電基板的檢測信號;在接收到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的對所述檢測信號的響應信息時,根據(jù)所述響應信息,確定所述充電設備是否與所述充電基板相接觸。
[0051]在該技術方案中,充電基板可以持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以檢測充電設備是否接觸充電基板,當然為了節(jié)省能量,充電基板可以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斷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也可以在預定時間內,若沒有檢測到充電設備接觸到充電基板,則停止發(fā)送檢測信號,直到被用戶觸發(fā)或經(jīng)過預定時間后再繼續(xù)發(fā)送檢測信號。其中,充電基板發(fā)送的檢測信號可以是檢測與充電設備距離的檢測信號,也可以是發(fā)送近距離無線通信信號。
[0052]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所述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的步驟具體為: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以確定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
[0053]在該技術方案中,向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時,可以檢測充電設備觸點之間的電壓來確定充電設備觸點的極性。其中,測試電流需要確保為安全電流,以避免電流過大損壞充電設備。
[0054]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優(yōu)選地,還包括:判斷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是否發(fā)生短路,若是,則發(fā)出提示信息。
[0055]在該技術方案中,由于充電基板在使用過程中,可能由于進水或其他原因導致充電基板上的電極之間發(fā)生短路,因此,通過在檢測到與充電設備的兩個觸點相接觸的電極短路時發(fā)出提示信息(例如進行報錯和/或提示無法充電),,可以避免在充電設備的兩個觸點都接觸同一極性的電極時繼續(xù)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而損壞充電設備。
[0056]圖4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的示意框圖。
[0057]如圖4所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400,包括:無線充電基板402,以及充電設備404 (例如手機)。
[0058]其中無線充電基板402中的交互單元4022用于與充電設備404中的交互單元4042進行通信,一方面檢測充電設備404是否與無線充電基板402相接觸,另一方面檢測充電設備404上與無線充電基板402的電極相接觸的觸點的極性,從而由無線充電基板402調整與充電設備404的觸點相接觸的電極的極性,在確定充電設備404的觸點的極性與無線充電基板402上相接觸的電極的極性匹配時,由電源4024通過交換單元4022與交互單元4042向充電設備主體4044進行充電。
[0059]其中,交互單元4022和交互單元4042可以采用美國硅展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型號為SS194B和SS183智能檢測控制芯片。
[0060]下面以圖5A和圖5B詳細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充電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61]圖5A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充電基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8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62]如圖5A所不,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無線充電基板502,包括:第一電極5022和第二電極5024。
[0063]如圖5B所不,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充電設備504,包括:第一觸點5042和第二觸點5044。
[0064]在將充電設備504放置在無線充電基板502上時,第一觸點5042與第一電極5022接觸,第二觸點5044與第二電極5024接觸(或者第一觸點5042與第二電極5024接觸,第二觸點5044與第一電極5022接觸),無線充電基板502啟動階梯式電流脈沖信號檢測第一觸點5042與第二觸點5044的極性,并調整第一電極5022和第二電極5024的極性,使第一觸點5042的極性與第一電極5022的極性相匹配,第二觸點5044的極性與第二電極5024的極性相匹配(或者第一觸點5042的極性與第二電極5024的極性相匹配,第二觸點5044的極性與第一電極5022的極性相匹配),然后向充電設備504進行充電,具體地,無線充電基板502調整與充電設備504上的VCHG觸點接觸的電極為VCHG電極,并向VCHG觸點輸入電源正極信號(即VCHG信號),以及調整與充電設備504上的GND觸點接觸的電極為GND電極,并向GND觸點輸入電源負極信號(即GND信號)。
[0065]優(yōu)選地,可以將第一觸點5042和第二觸點5044設置在無線接收基板(圖中未示出)上,并將無線接收基板設置在充電設備上,具體地,充電設備可以為手機(或平板電腦等其他設備),無線接收基板可以為手機殼等,當手機殼安裝在手機上時,手機殼上的第一觸點5042和第二觸點5044分別與手機上的充電端相連,在安裝有手機殼的手機放置在無線充電基板502上時,無線充電基板502就可以通過第一觸點5042和第二觸點5044向手機進行充電。
[0066]通過本實施例的方案,實現(xiàn)了充電設備可以在不使用傳統(tǒng)數(shù)據(jù)線的情況下進行無線充電,提高了無線充電的傳輸效率,并且能夠隨時進行充電,極大地方便用戶的操作,提升了用戶的體驗。
[0067]該實施例以無線充電基板502僅有兩個電極為例進行說明,當然無線充電基板502可以有多個電極。
[0068]此外,為了充電設備504的美觀,可以將充電設備504的觸點設置在較隱蔽的地方,或者進行修飾,但要確保充電設備504與無線充電基板502接觸時,能夠實現(xiàn)對充電設備504的充電。
[0069]以上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了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考慮到用戶在對手機等設備進行充電時,通常都需要使用充電線(比如數(shù)據(jù)線)將設備與電源連接,這種充電方式不僅操作繁瑣,而且在有多個設備需要充電時,也會造成充電線的混亂,而相關技術中提出的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由于會產(chǎn)生電磁場,因此會造成電磁輻射,并且轉換效率低,熱效應較高,不利于用戶長期使用。因此,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新的無線充電技術,可以提高無線充電的效率,避免了使用電磁耦合無線充電技術造成電磁輻射大、轉換效率低、熱效應高等缺點,同時由于操作簡單,因此可以提升用戶的操作體驗。
[007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fā)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充電基板,用于對充電設備進行充電,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個電極; 檢測單元,用于在所述充電設備與所述充電基板接觸時,確定所述多個電極中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并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 控制單元,用于根據(jù)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相匹配; 充電單元,用于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進行充電。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電基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交互單元,用于發(fā)送對所述充電設備是否接觸所述充電基板的檢測信號,并接收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的對所述檢測信號的響應信息; 所述檢測單元具體用于:在所述交互單元接收到所述響應信息時,根據(jù)所述響應信息,確定所述充電設備是否與所述充電基板相接觸。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充電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具體用于: 通過所述第一電 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以確定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充電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測試電流為階梯式脈沖電流。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充電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檢測單元還用于:檢測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是否發(fā)生短路; 所述充電基板還包括: 提示單元,用于在所述檢測單元檢測到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發(fā)生短路時,發(fā)出提示信息。
6.一種充電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充電基板,以及與所述充電基板配合使用的至少一個充電設備; 其中,所述充電設備包括: 第一觸點和第二觸點,在所述充電設備與所述充電基板接觸時,所述第一觸點可與所述多個電極中的第一電極相接觸,所述第二觸點可與所述多個電極中的第二電極相接觸,所述充電設備通過所述第一觸點和所述第二觸點接收來自所述充電基板的電能。
7.一種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電基板在與充電設備接觸時,確定所述充電基板的多個電極中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一觸點相接觸的第一電極,以及與所述充電設備的第二觸點相接觸的第二電極,并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 根據(jù)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調整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和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以使所述第一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相匹配,以及所述第二電極的極性與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相匹配; 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進行充電。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發(fā)送對所述充電設備是否接觸所述充電基板的檢測信號;在接收到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的對所述檢測信號的響應信息時,根據(jù)所述響應信息,確定所述充電設備是否與所述充電基板相接觸。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的步驟具體為: 通過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向所述充電設備發(fā)送測試電流,以確定所述第一觸點的極性和所述第二觸點的極性。
10.根據(jù)權利要求7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充電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判斷所述第一電極和所述第二電極之間是否發(fā)生短路,若是,則發(fā)出提示信息。
【文檔編號】H02J7/00GK103944213SQ201410086946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3月11日
【發(fā)明者】黃雙飛, 陳達 申請人:宇龍計算機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