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端子對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7998閱讀:32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端子對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申請概括而言涉及裝載于多個連接器的多個端子,且更具體而言涉及這樣的裝載于多個連接器的多個端子,其中所述多個端子的傾斜部移動同時發(fā)生點接觸從而使所述多個端子的傾斜部互相交叉。
背景技術(shù)
例如,現(xiàn)有的多個連接器可用于將多條線纜電連接在一起、從而將一條線纜(或多 條線纜)連接于一電路板、以及將多個電路板電連接在一起。當(dāng)具有多個端子的多個現(xiàn)有連接器對接時,所述多個端子對應(yīng)接觸并電連接。為了保持所述對應(yīng)端子之間的良好接觸以及良好的電連接,所述多個端子之一的表面可以是凹部,而且該凹部接合另一端子,以防止這兩個端子分離。日本專利申請2008-270085中公開了一個例子。
圖11是現(xiàn)有連接器中互相接觸的多個端子的一剖視圖。在圖11中,一第一端子861裝載于一第一連接器的殼體811,所述第一連接器安裝于一第一電路板;而一第二端子961裝載于一第二連接器的殼體911,所述第二連接器安裝于一第二電路板。第一端子861設(shè)置有一尾部862,焊接于所述第一電路板上的一連接墊;以及一第一接觸部865及一第二接觸部866,與所述第二連接器中的第二端子961接觸。同樣地,第二端子961設(shè)置有一尾部962,焊接于所述第二電路板上的一連接墊;以及一第一接觸部965及一第二接觸部966,與所述第一連接器中的第一端子861接觸。如圖11所示,當(dāng)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第一端子861的第一接觸部865和第二端子961的第一接觸部965互相接觸,而第一端子861的第二接觸部866和第二端子961的第二接觸部966互相接觸。這樣,在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之間建立電連接。
一疊置部形成于第二端子961的第二接觸部966,而一突起形成于第一端子861的第二接觸部866,所述突起接合于所述疊置部。第一端子861的第二接觸部866和第二端子961的第二接觸部966起到一鎖定機構(gòu)的作用,而且當(dāng)?shù)谝欢俗?61和第二端子961被鎖定時,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可靠地對接。當(dāng)形成于第一端子861的第二接觸部866的所述突起與形成于第二端子961的第二接觸部966的所述疊置部接合時,在形成于第一端子861的第二接觸部866的所述突起落入到形成于第二端子961的第二接觸部966中的所述疊置部附近的所述凹部內(nèi)時發(fā)出一卡嗒聲。這可以讓操作員知道已完成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對接。
然而,在現(xiàn)有端子中,當(dāng)形成于第一端子861的第二接觸部866的所述突起落入到形成于第二端子961的第二接觸部966的所述疊置部附近的所述凹部中時,所述突起的表面刮擦所述凹部的表面的距離很短。因此,刮擦的效果很低,而且不能有效地去除粘附于所述凹部表面的異物。
此外,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是所謂的風(fēng)箱形(bellows)接觸件。一軋制金屬板被沖壓,以獲得一梳狀部件,所述梳狀部件包括連接于一承載板上的多個細長的帶形元件。然后將所述多個帶形元件沿所述承載板的厚度方向壓制彎折以形成一波紋管外形,之后將所述多個帶形元件與所述承載板分離。由于在第一端子861和第二端子961中寬度方向的尺寸(垂直于該圖的表面)大于厚度尺寸,所以形成于第一端子861的第二接觸部866的所述突起的表面和形成于第二端子961的第二接觸部966的所述疊置部附近的所述凹部表面均光滑且較寬。然而,單位面積的接觸壓力小。結(jié)果不能獲得充分的刮擦,而且不能有效地去除異物。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通過使一第一端子的一傾斜部和一第二端子的一傾斜部移動 的同時實現(xiàn)點接觸從而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互相交叉,以此實現(xiàn)高刮擦效果、低阻力、以及提高可靠性。
本申請包括一種端子對,所述端子對包括一第一端子,裝載于一第一連接器;以及一第二端子,裝載于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對接的一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接觸并電連接;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設(shè)置有一接觸部,所述接觸部包括一接觸突起;所述第二端子設(shè)置有一接觸部,該接觸部包括與所述接觸突起接合的一接觸凹部;所述接觸突起設(shè)置有相對于所述接觸部沿寬度方向傾斜延伸的一傾斜部;所述接觸凹部設(shè)置有相對于該接觸部沿寬度方向傾斜延伸的一傾斜部;以及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相互交叉。
根據(jù)本申請所述的端子對,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是所述接觸突起的一棱線,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是所述接觸凹部和該接觸部的表面之間的一邊緣。
根據(jù)本申請所述的端子對,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相對于所述對應(yīng)的第二端子的接觸部的表面傾斜且不平行,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對接方向傾斜且不垂直。
根據(jù)本申請所述的端子對,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對接方向傾斜且不垂直。
根據(jù)本申請所述的端子對,其中,當(dāng)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在滑動的同時發(fā)生點接觸。
在本申請中,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互相交叉。由于這使得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移動的同時發(fā)生點接觸,所以實現(xiàn)了高刮擦效果、降低了阻力、以及提高了可靠性。


通過結(jié)合附圖并參考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
,可以最好地理解本申請在結(jié)構(gòu)和工作上的組織及方式及其另外的目的和優(yōu)點,其中,相同的附圖標(biāo)記表示相同的部件,并且在附圖中
圖1示出本申請的一第一連接器以及一第二連接器的一立體圖;[0018]圖2示出已對接的且從所述第一連接器的對接面看到的圖1的兩個連接器的一立體圖;
圖3示出圖1的已對接的兩個連接器的一剖視圖;
圖4示出本申請的一第一端子的一立體圖;
圖5示出本申請的一第二端子的一立體圖;
圖6示出本申請的第二端子和圖4的第一端子在對接操作過程中的一立體圖;
圖7示出圖4的第一端子和圖6的第二端子在對接操作后的一立體圖;圖8示出圖4的第一端子和圖6的第二端子在對接操作后的另一立體圖;
圖9示出圖4的第一端子和圖6的第二端子在對接操作后的兩個剖視圖,其中圖9A是一橫向剖視圖以及圖9B是從圖9A的A-A線作出的一剖視圖;
圖10示出圖5的第一端子的一立體圖;以及
圖11示出現(xiàn)有兩個連接器中的多個端子之間接觸的一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盡管本申請很容易具有多種不同形式的實施例,但示出在附圖中且本文將詳細說明的是幾個具體實施例,同時可以理解的是,本說明書應(yīng)視為本申請原理的一個示例,且不意欲將本申請限制于本文所示出的圖樣。
在所示出的實施例中,方向表示即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是相對的,用于解釋本申請中不同部件的結(jié)構(gòu)和運動是相對的。當(dāng)部件處于圖中所示的位置時,這些表示是恰當(dāng)?shù)?。但是,如果元件位置的說明發(fā)生變化,那么認為這些表示也將相應(yīng)地發(fā)生變化。
參考圖1-圖3,在本申請的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I是一個連接器,而第二連接器101是另一個連接器。只要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均具有多個端子而且當(dāng)這兩個連接器1、101對接時這些端子電連接,這兩個連接器1、101就可以是任意類型的常用連接器。例如,這兩個連接器1、101可以是連接于線纜末端的線對線連接器,或者一個連接器可以是連接于一線纜末端的一線對板連接器,而另一個連接器可以是安裝于一板的一線對板連接器。為了簡明起見,在本說明中,這兩個連接器1、101均是分別安裝一板上的板對板連接器。
在這里,作為一對板對板連接器的其中之一的第一連接器I裝載有作為其端子的多個第一端子61。盡管未不出,該表面安裝型連接器安裝于一第一板的表面。同樣,作為一對板對板連接器中的另一個第二連接器101裝載有作為其端子的多個第二端子161。盡管未不出,該表面安裝型連接器安裝于一第二板的表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均是板對板連接器而且用于電連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可以是用于電子設(shè)備的印刷電路板或任意其他類型的板。
第一連接器I具有用作連接器主體的一第一殼體11,第一殼體11由一絕緣材料一體成型。如所示出的,第一殼體11形成為在厚度方向上基本為矩形的板狀形狀或基本為長方體。第一連接器I還具有一基本為矩形的凹部12,凹部12位于第一連接器I對接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接側(cè)(圖1的上側(cè))。一第一突起13與第一殼體11 一體形成并作為一島部位于凹部12內(nèi)。在第一突起13兩側(cè)平行于第一突起13延伸的側(cè)壁14也與第一殼體11 一體形成。在這里,第一突起13和側(cè)壁14均從凹部12的一底表面向上延伸并且相對第一殼體11沿長度方向延伸。這就在第一突起13和側(cè)壁14之間的凹部12的一部分中形成一凹槽12a,凹槽12a作為一細長插入凹部相對第一殼體11沿長度方向延伸。在所示出的例子中形成單個第一突起13,但是也可以形成多個突起。
在這里,凹陷的第一端子容納內(nèi)腔15a形成于第一突起13的兩側(cè)表面。此外,凹陷的第一端子容納外腔15b以一橫跨方式形成于側(cè)壁14的上表面和兩側(cè)表面。由于第一端子容納內(nèi)腔15a和第一端子容納外腔15b連接而且在凹部12的所述底表面上成為一體,所以第一端子容納內(nèi)腔15a和第一端子容納外腔15b將整體上稱為第一端子容納腔15。第一突起13的兩側(cè)分別形成六個第一端子容納腔15。六個第一端子61對應(yīng)容納于第一突起13兩側(cè)上的相應(yīng)的第一端子容納腔15。
第一端子61是已形成為一特定形狀的一體形成的一導(dǎo)電片體。第一端子61包括一固持部63 ;—尾部62,連接于固持部63的一底端;一上連接部67,連接于固持部63的一上端;一第二接觸部66,形成于上連接部67的一內(nèi)端附近;一下連接部64,連接于第二接觸部66 連接臂68,呈懸臂式,連接于下連接部64的另一端;以及一第一接觸部65,起到·主接觸部的作用,形成于連接臂68的一自由端。
固持部63是沿第一殼體11的厚度方向豎直延伸的部分,該部分插入到一第一端子容納外腔15b中并由第一端子容納外腔15b固持。尾部62朝向固持部63彎折并與固持部63連接。尾部62沿第一殼體11的寬度方向水平向外延伸而且通過焊接方式與一連接墊連接,所述連接墊連接于所述第一板上的一導(dǎo)電跡線。上連接部67朝向固持部63彎折而且與固持部63連接。上連接部67沿第一殼體11的寬度方向向內(nèi)延伸。
豎直延伸的第二接觸部66的上端向下彎折連接于上連接部67的所述內(nèi)端。沿第一殼體11的寬度方向向內(nèi)彎折延伸的一第二接觸突起66a形成于第二接觸部66的所述上端附近。第二接觸突起66a位于第二接觸部66上,且向內(nèi)延伸。下連接部64具有呈一 U型橫截面的部分,該部分連接于第二接觸部66的所述下端。第一接觸部65形成于接觸臂68的一上端或所述自由端,而且第一接觸部65具有沿第一殼體11的寬度方向向外延伸的一第一接觸突起65a。
第一端子61從對接側(cè)插入到第一端子容納腔15中,而且固持部63的兩側(cè)由第一端子容納外腔15b的內(nèi)壁固持在側(cè)壁14中并固定于第一殼體11。在這種狀態(tài)下,當(dāng)?shù)谝欢俗?1已裝載到第一殼體11中時,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分別面對凹部12的兩端水平地定位。
由于第一端子61是由一加工的金屬板一體形成的部件,所以它具有一定程度的彈性。從第一端子61的形狀清楚地看出,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之間的間距可彈性變化。換句話說,當(dāng)?shù)诙B接器101的第二端子161插入到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之間時,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之間的間距彈性伸長。
作為第一對接引導(dǎo)部的第一突起端部21分別設(shè)于第一殼體11沿長度方向的兩端。一突起端凹部22作為凹部12的一部分形成于第一突起端部21中。突起端凹部22是與凹槽12a長度方向上的兩端連接的矩形凹部。突起端凹部22起到當(dāng)?shù)谝贿B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時第二連接器101上的第二突起端部122插入其中的引導(dǎo)凹部的作用。
第一突起端部21包括兩個側(cè)壁延伸部21b,分別從側(cè)壁14長度方向上的兩端沿第一殼體11的長度方向延伸;以及一端壁21c,沿第一殼體11的短軸線方向延伸且端壁的兩端分別連接于兩個側(cè)壁延伸部21b。在第一突起端部21中,端壁21c和兩端連接于端壁21c的兩個側(cè)壁延伸部21b形成具有一 C型橫截面的一連接側(cè)壁并限定矩形的突起端凹部22。
第二連接器101具有用作連接器主體的一第二殼體111,第二殼體111由一絕緣材料一體成型。如所示出的,第二殼體111具有一厚度方向上為矩形的板狀形狀。細長的一凹槽113和一第二突起112 —體形成于對接側(cè)(圖1的上側(cè))或第一連接器I插入到第二殼體111上的那側(cè);細長的凹槽113相對第二殼體111沿長度方向延伸;第二突起112用作相對第二殼體111沿長度方向延伸且限定凹槽113外側(cè)的細長插入突起。第二突起112沿凹槽113的兩側(cè)且沿第二殼體111的兩側(cè)形成。第二端子161設(shè)于相應(yīng)第二突起112中。
為了簡明起見,以對接側(cè)面朝上以及安裝側(cè)面朝下為例來說明第二連接器101,如圖1所示。圖2和圖3示出了對接側(cè)面朝下以及安裝側(cè)面朝上的情形。如所示出的,凹槽113在安裝于所述第二板上的那側(cè)上被密封。換句話說,安裝側(cè)上的表面(圖1的下側(cè))被底部所密封。
多個第二端子容納腔115形成于第二突起112,以橫跨上表面以及兩側(cè)的側(cè)表面。各第二端子容納腔115內(nèi)容納一個第二端子161。在凹槽113兩側(cè)分別形成有六個第二端子容納腔115。在凹槽113兩側(cè)的第二端子容納腔115內(nèi)還分別容納有六個第二端子161。
第二端子161是形成有一特定形狀的一體形成的一導(dǎo)電片體。第二端子161包括一固持部163,起到第二接觸部作用;一尾部162,連接于固持部163的一底端;一連接部164,連接于固持部163的一上端;以及一第一接觸部165,起到主接觸部的作用,且連接于連接部164的一內(nèi)端。一接觸凹部165a形成于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中并接合第一接觸突起65a。
固持部163沿第二殼體111的厚度方向豎直延伸,固持部163插入到一個第二端子容納腔115中并由該第二端子容納腔115固持。尾部162朝向固持部163彎折。尾部162沿第二殼體111的寬度方向水平向外延伸且通過焊接方式與一連接墊連接,該連接墊連接于所述第二板上的一導(dǎo)電跡線。連接部164朝向固持部163彎折且沿第二殼體111的寬度方向向內(nèi)延伸。第一接觸部165向下彎折而且連接于連接部164的所述內(nèi)端。第一接觸部165還向下延伸且與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接觸。第二端子161從對接側(cè)插入到第二端子容納腔115中,而且固持部163的兩側(cè)由第二端子容納腔115的內(nèi)壁固持于所述側(cè)壁并固定于第二殼體111。
用作第二對接引導(dǎo)部的兩個第二突起端部122分別設(shè)于第二殼體111的沿長度方向的兩端。各第二突起端部122沿第二殼體111的短軸方向延伸而且兩端分別連接于第二突起112在長度方向上的兩端。當(dāng)?shù)谝贿B接器I對接第二連接器101時,第二突起端部122插入到第一連接器I的第一突起端部21中的突起端凹部22中。
參見圖4-圖5,其示出更詳細說明的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的結(jié)構(gòu)。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均包括外形像一梳子的一軋制金屬板。這樣就包括連接于一承載板的多個細長帶狀元件。所述多個細長帶狀元件隨后沿該承載板的厚度方向形成為波紋形狀,之后所述多個細長帶狀元件與所述承載板分離。
如圖4所示,第一端子61包括一呈懸臂式的接觸臂68,連接于下連接部64的一端;以及一第一接觸部65,形成于接觸臂68的所述自由端。第一接觸部65具有朝向第二接觸部66突起的第一接觸突起65a。第一接觸突起65a是第一接觸部65在所述細長帶狀元件中沿厚度方向彎折的一部分。第一接觸突起65a是一線性傾斜部,該線性傾斜部具有與頂部對應(yīng)的傾斜的一棱線65b。
更具體而言,棱線65b沿第一接觸部65的寬度方向延伸。棱線65b是一直線,該直線傾斜且不平行于第一殼體11的對接面。換句話說,接觸臂68豎直延伸,而該直線傾斜且不垂直于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接方向。因此,從棱線65b的兩端到第一殼體11的對接面的距離不同。如圖3所示,棱線65b是相對于對應(yīng)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平行且不傾斜的一直線。換句話說,棱線65b是傾斜且不垂直于第一殼體11寬度方向的一直線。因此,從棱線65b的兩端到對應(yīng)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的距離不同。
在所示出的例子中,由于在加工過程中施加于第一接觸部65的表面上的壓力,第一接觸部65的表面相對接觸臂68的表面傾斜。然而,如果棱線65b可以傾斜,那么第一接觸部65的表面沒有必要必須相對接觸臂68的表面傾斜。
如圖5所示,第二端子161具有與連接部164的一端連接的一第一接觸部165。一 接觸凹部165a形成于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以接合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的第一接觸突起65a。更具體而言,形成第二端子161的金屬板從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zhèn)葔褐?,以從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凹陷。接觸凹部165a的底表面是基本平行于第一接觸部165表面的一平坦的表面。然而,所述底表面經(jīng)由多個陡峭的側(cè)表面連接于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接觸凹部165a的所述底表面的上端連接于第一接觸部165表面的位置是所述陡峭的側(cè)表面的邊界面165c。位于邊界面165c的上端和第一接觸部165表面之間的邊界處的邊緣165b是傾斜的線性的一傾斜部。
更具體而言,直線傾斜的邊緣165b沿第一接觸部165的寬度方向延伸、傾斜且不平行于第二殼體111的對接面。換句話說,第一接觸部165豎直地延伸、傾斜且不垂直于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接方向。因此,從邊緣165b的兩端到第二殼體111的對接面的距離不同。接觸凹部165a的整體形狀是梯形。
當(dāng)連接器101對接且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相對時,棱線65b的傾斜方向和邊緣165b的傾斜方向相對彼此相反。在對接過程中,當(dāng)?shù)谝欢俗?1的第一接觸部65沿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對接的方向移動時,棱線65b和邊緣165b相對彼此分別沿邊緣165b和棱線65b移動的同時形成點接觸。由于棱線65b和邊緣165b在受到高接觸壓力下它們沿長距離滑動,所以可以獲得高刮擦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去除粘附于表面的異物。由于第二端子161的邊緣165b具有一特別銳利的邊緣而且咬合第一端子61的棱線65b,所以可以獲得高刮擦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去除粘附于表面的異物。
圖6-圖9示出利用這些結(jié)構(gòu)進行對接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的操作。參考圖6-圖9,第一連接器I經(jīng)由第一端子61的尾部62焊接于與所述第一板的導(dǎo)電跡線(圖中未示出)連接的一連接墊。換句話說,第一連接器I表面安裝于所述第一板。同樣地,第二連接器101經(jīng)由第二端子161的尾部162焊接于與所述第二板的導(dǎo)電跡線(圖中未示出)連接的一連接墊,換句話說,第二連接器101表面安裝于所述第二板。
首先,操作員使第一連接器I的對接面與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接面相對,并使第二連接器101的左右第二突起112的位置與第一連接器I的左右凹槽12a的位置對齊,以完成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對位。當(dāng)?shù)谝贿B接器I和/或第二連接器101沿對接方向或朝向彼此移動時,第二連接器101上的左右第二突起112分別插入到第一連接器I的左右凹槽12a中。第二連接器101的一個第二端子161插入到一個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之間,且如圖6所示,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接觸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且第一端子61的第二接觸突起66a接觸第二端子161的固持部163。更具體而言,第一接觸部65的第一接觸突起65a接觸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而且第二接觸部66的第二接觸突起66a接觸固持部163的表面。
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之間的間距被第二端子161向外推擠并彈性擴大。由于固持部163被插入到用于固持第二端子161的第二端子容納腔115中,而且由于第一接觸部165的后表面接觸或接近第二端子容納腔115的底表面,所以固持部163和第一接觸部165之間的所述間距幾乎沒有改變。
接下來,當(dāng)操作員使第二連接器101相對第一連接器I沿對接方向移動時,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上的第一接觸突起65a到達在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表面形成的接觸凹部165a的上端(圖6的下端)。如上所述,第一接觸突起65a的棱線65b傾斜且不垂直于對接方向、并且傾斜且不平行于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接觸凹部165a的上端處的邊緣165b也傾斜且不垂直于對接方向。當(dāng)?shù)谝唤佑|部65與第一接觸部165相對時,棱線65b的傾斜方向和邊緣165b的傾斜方向相對彼此相反。
因此,在圖6中,第一接觸突起65的棱線65b (未示出)的上端或左端接觸邊緣165b的下端或左端。因為棱線65b的傾斜方向和邊緣165b的傾斜方向相反,所以棱線65b和邊緣165b在圖6中的左端處點接觸。隨著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沿對接方向移動,棱線65b和邊緣165b點接觸的部分向圖6中的右端移動。所述點接觸的部分沿棱線65b向右下端移動且沿邊緣165b向右上端移動。當(dāng)相對對接方向棱線65b的傾斜角度是Θ I而且沿對接方向的位移量是z時,沿棱線65b的位移量是zcos< Θ 1,zcos-1 Θ I理解為大于z。同樣地,當(dāng)相對對接方向邊緣165b的傾斜角度是Θ 2而且沿對接方向的位移量是z時,沿邊緣165b的位移量是zcos 1 Θ 2, zcos 1 Θ 2理解為大于z。換句話說,由于棱線65b和邊緣165b分別沿邊緣165b和棱線65b移動的同時點接觸,所以它們一起在高接觸壓力下沿比在對接方向上的移動更長的距離滑動。這樣增加了刮擦長度,以獲得高的刮擦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去除粘附于表面的異物。
當(dāng)操作員使第二連接器101相對于第一連接器I沿對接方向移動時,如圖3所示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接已經(jīng)完成。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間的關(guān)系示出在圖7-圖9中。在這種情況下,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突起65a不必完全容納于第二端子161的接觸凹部165a內(nèi)。然而,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接觸突起65a的棱線65b傾斜且不平行于對應(yīng)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而且圖7-圖8中的第一接觸突起65a的左端(圖9b中的下端)至少插入到接觸凹部165a中。結(jié)果,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突起65a接合第二端子161的接觸凹部165a。即使當(dāng)?shù)谝贿B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受到解除接合的作用力時,也很難使第二連接器101和第一連接器I脫離。換句話說,解除接合的力需要非常大。
如圖9所示,即使在第一接觸突起65a不與接觸凹部165a的所述底表面接觸時,第一接觸突起65的棱線65b的至少一部分接觸邊緣165b。結(jié)果,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間的電連接得以保持。此外,棱線65b和邊緣165b接觸的部分經(jīng)刮擦后,粘附于表面的異物已經(jīng)由刮擦動作被有效地去除。這樣使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間的電連接
更可靠。
此外,由于第一端子61是彈性的,所以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之間的間距可以經(jīng)由第二端子161的插入而被推擠張大。第一接觸部65的上端和第二接觸部66的上端均具有向外的彎曲形狀,而且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之間的間距甚至可以進一步變寬。第二端子161的連接部164以及固持部163和第一接觸部165的連接部分也是彎曲的。即使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的對位相對第一連接器I沿第二連接器101的寬度方向(圖3中的水平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錯開,當(dāng)?shù)诙B接器101朝下移動時,第二端子161仍然在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接觸部66之間順利地滑動而且自動對準(zhǔn)。換句話說,這種結(jié)構(gòu)是自動對準(zhǔn)的。
由于第一端子61的棱線65b和第二端子161的邊緣165b相對彼此沿相反方向傾斜,所以即使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相對第一連接器I沿第二連接器101的長度方向(沿圖3中垂直于紙張表面的方向)稍微有些錯開,當(dāng)棱線65b和邊緣165b之間發(fā)生接觸時,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突起65a可順利地插入到第二端子161的接觸凹部165a中、而且變成自動對準(zhǔn)。換句話說,這種結(jié)構(gòu)是自動對準(zhǔn)的。
在本實施例的說明中,第一接觸突起65a的棱線65b傾斜且不垂直于對接方向、以及傾斜且不平行于對應(yīng)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突起165的表面。然而,第一接觸部65a的棱線65b不必必須相對對接方向傾斜。換句話說,第一接觸突起65a的棱線65b可以傾斜且不平行對應(yīng)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但垂直于對接方向。
因此,本實施例包括一種端子對,所述端子對具有一第一端子61,裝載于一第一連接器I ;以及一第二端子161,裝載于與第一連接器I對接的一第二連接器101 ;所述兩個端子相互接觸并電連接。第一端子61設(shè)置有一第一接觸部65,第一接觸部65包括一第一接觸突起65a ;第二端子161設(shè)置有一第一接觸部165,第一接觸部165包括與第一接觸突起65a接合的一接觸凹部165a ;第一接觸突起65a設(shè)置有一棱線65b,棱線65b相對于第一接觸部65沿寬度方向傾斜地延伸;接 觸凹部165a設(shè)置有一邊緣165b,邊緣165b相對于第一接觸部165沿寬度方向傾斜地延伸;以及第一端子61的棱線65b和第二端子161的邊緣165b相互交叉。因此,當(dāng)?shù)谝贿B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時,實現(xiàn)了高的刮擦效果。可以有效地去除粘附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和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碎屑(諸如薄膜雜質(zhì)),降低了第一端子61和第二端子161之間的電阻,且改善了可靠性。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子61的棱線65b傾斜且不平行于對應(yīng)的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并且第二端子161的邊緣165b傾斜且不垂直于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接方向。由于棱線65b和邊緣165b相互接觸的同時分別沿邊緣165b和棱線65b滑動,所以在高接觸壓力下,它們一起沿比對接方向上的移動距離更長的距離滑動。這樣增加了刮擦長度,而且提供了高刮擦效果。由此可以有效地去除粘附于表面的異物。由于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突起65a接合第二端子161的接觸凹部165a,所以即使當(dāng)已對接的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受到解除接合的力時,第一連接器I也很難與第二連接器101脫離。[0066]此外,第一端子61的棱線65b傾斜且不垂直于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接方向。這樣進一步增加了刮擦長度,實現(xiàn)了更高的刮擦效果而且更有效地去除粘附于表面的異物。此外,當(dāng)?shù)谝贿B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時,第一端子61的棱線65b和第二端子161的邊緣165b以點接觸相互滑動。由于第一端子61的棱線65b和第二端子161的邊緣165b增加了接觸壓力,所以可以實現(xiàn)高刮擦效果。
參考圖10,其是本申請的一替代實施例的說明,該結(jié)構(gòu)中的部件與在前面實施例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附圖標(biāo)記表示,而且省略了進一步的說明。還省略了與前面實施例相同的動作和效果說明。參考圖10,一第一端子61包括一接觸臂68,呈懸臂式,連接于一下連接部64的一端;以及一第一接觸部65,形成于接觸臂68的一自由端。第一接觸部65設(shè)置有一第一接觸突起65a,第一接觸突起65a朝向一第二接觸部66突起。
一傾斜表面65d的兩端附近沿幾乎整個第一接觸部65、至少沿整個第一接觸突起65a在寬度方向上被壓制。這是與第二接觸部66或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相對的表面。在兩端處的傾斜表面65d之間的部分是具有一窄寬度的一接觸表 面65c。接觸表面65c比兩端處的傾斜表面65d更靠近第一接觸部66。結(jié)果,當(dāng)?shù)谝贿B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時,第一接觸部65的接觸表面65c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接觸。
棱線65b的包括接觸部65c的部分傾斜且與第一接觸突起65a的頂部相對應(yīng)。然而,棱線65b自身是直的且不傾斜。換句話說,在本實施例中,棱線65b沿第一接觸部65的寬度方向延伸、而且相對于第一殼體11的對接面平行但不傾斜。換句話說,接觸臂68豎直地延伸而且垂直于第一連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的對接面。因此,從棱線65b的兩端到第一殼體11的對接面的距離不同。棱線65b的包括接觸表面65c的部分是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平行的一直線。即所述部分相對第一殼體11垂直且在寬度方向上不傾斜。因此,從棱線65b的包括接觸表面65c的部分的兩端到第二端子161的對應(yīng)接觸部165的表面的距離不同。
相反,棱線65b的包括左右傾斜表面65d的部分是傾斜且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不平行的直線。換句話說,它們相對第一殼體11傾斜且在寬度方向上不相對第一殼體11垂直。因此,從棱線65b的包括左右傾斜表面65d的部分的兩端到第二端子161的對應(yīng)接觸部165的表面的距離不同。因此,當(dāng)?shù)谝贿B接器I和第二連接器101對接時,第一端子61的第一接觸部65中的第一接觸突起65a的接觸表面65c與第二端子161的第一接觸部165的表面接觸。在第一接觸部165表面中形成的位于接觸凹部165a的上端處的邊緣165b與棱線65b的包括接觸表面65c的部分接觸,但也可與棱線65b的包括傾斜表面65d的部分接觸。
盡管示出并說明了本申請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是可以設(shè)想到的是,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在不脫離前面說明書和隨附權(quán)利要求
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作出多種多樣的修改。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端子對,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對包括一第一端子,裝載于一第一連接器;以及一第二端子,裝載于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對接的一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接觸并電連接;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設(shè)置有一接觸部,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觸部包括一接觸突起;所述第二端子設(shè)置有一接觸部,該第二端子的接觸部包括與所述接觸突起接合的一接觸凹部;所述接觸突起設(shè)置有相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觸部沿寬度方向傾斜延伸的一傾斜部;所述接觸凹部設(shè)置有相對于該第二端子的接觸部沿寬度方向傾斜延伸的一傾斜部;以及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相互交叉。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在滑動的同時 發(fā)生點接觸。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相對于對應(yīng)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觸部的表面傾斜且不平行,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對接方向傾斜且不垂直。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3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在滑動的同時發(fā)生點接觸。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是所述接觸突起的一棱線,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是所述接觸凹部和該第二端子的接觸部的表面之間的一邊緣。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5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在滑動的同時發(fā)生點接觸。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5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相對于對應(yīng)的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觸部的表面傾斜且不平行,以及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對接方向傾斜且不垂直。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7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在滑動的同時發(fā)生點接觸。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7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的對接方向傾斜且不垂直。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9所述的端子對,其特征在于,當(dāng)所述第一連接器和所述第二連接器對接時,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在滑動的同時發(fā)生點接觸。
專利摘要
一種端子對,包括一第一端子,裝載于一第一連接器;以及一第二端子,裝載于與所述第一連接器對接的一第二連接器;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互接觸并電連接;其中所述第一端子設(shè)置有一接觸部,所述接觸部包括一接觸突起;所述第二端子設(shè)置有一接觸部,該接觸部包括與所述接觸突起接合的一接觸凹部;所述接觸突起設(shè)置有相對于所述接觸部沿寬度方向傾斜延伸的一傾斜部;所述接觸凹部設(shè)置有相對于該接觸部沿寬度方向傾斜延伸的一傾斜部;以及所述第一端子的傾斜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傾斜部相互交叉。
文檔編號H01R12/71GKCN202855951SQ201090001384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0日
發(fā)明者平田智久 申請人:莫列斯公司導(dǎo)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