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屬于電容器領域。
背景技術:
電容降壓的工作原理并不復雜。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電容在一定的交流信號頻率下產(chǎn)生的容抗來限制最大工作電流。目前,電器上廣泛使用電容器。
現(xiàn)有的電容器由電容器的主體部和具有正、負極的引腳部構成,為了方便辯證正、負極,通常生產(chǎn)廠家在出廠時,正負極引腳會有長短區(qū)別,但在實際使用電容器時,為了提高生產(chǎn)效率及滿足主板的需要,會將引腳剪成平齊以減少使用時再臨時剪切,這種事先裁剪好的電容器卻會造成現(xiàn)場操作人員在生產(chǎn)線快速裝配過程中,正、負極容易混淆、插錯方向,而引起返工,而且由于電容器體積很小,工作人員一般會將多個電容器裝在一個袋子中,需要時直接從袋子中倒在桌面上,電容器容易被摔壞,此外現(xiàn)有的電容器的正負極引腳的外端未設置任何保護裝置,工作人員在拿取電容器時,容易損傷電容器引腳,從而導致電容器不能用,而且電容器在應用時,電容器的電極觸角容易與其他的電子元件發(fā)生接觸,造成電流短路。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wěn)定性好,具有防摔功能。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包括保護裝置、電容器主體裝置以及絕緣隔離裝置,所述絕緣隔離裝置設有兩個,所述絕緣隔離裝置對稱安置在電容器主體裝置右端,所述電容器主體裝置外端設置有保護裝置,所述保護裝置包括充氣孔、空氣塞以及氣囊,所述氣囊上端設置有充氣孔,所述充氣孔上端裝配有空氣塞,所述電容器主體裝置包括電容器主體、電極觸角一、標示塊以及電極觸角二,所述電容器主體右端安裝有電極觸角二,所述電極觸角二后側(cè)設置有標示塊,所述標示塊安置在電容器主體右端,所述電容器主體右端安裝有電極觸角一,所述電極觸角一設置在標示塊后側(cè),所述氣囊安裝在電容器主體外端,所述絕緣隔離裝置分別安置在電極觸角一外側(cè)以及電極觸角二外側(cè),所述絕緣隔離裝置包括固定圓筒、安裝環(huán)、輔助旋鈕、安裝套筒以及移動圓筒,所述固定圓筒安裝在電容器主體右端,所述固定圓筒右端安置有移動圓筒,所述移動圓筒右端裝配有安裝環(huán),所述安裝環(huán)右側(cè)安置有安裝套筒,所述安裝套筒右端固定有輔助旋鈕。
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套筒內(nèi)側(cè)安置有螺紋,所述安裝套筒通過螺紋與安裝環(huán)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移動圓筒通過滑軌與固定圓筒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塞與充氣孔接觸位置安裝有密封墊圈。
進一步地,所述空氣塞上端設置有輔助拉環(huán)。
進一步地,所述標示塊通過固定銷釘與電容器主體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充氣孔、空氣塞以及氣囊,該設計可實現(xiàn)防撞和防摔,對電容器有保護作用,解決了現(xiàn)有的電容器沒有設置防撞防摔的裝置,電容器容易被摔壞的弊端。
本實用新型因增加電容器主體、電極觸角一、標示塊以及電極觸角二,該設計便于工作人員辨認電極觸角一和電極觸角二的正負極性,提高了安裝的準確率,減少了返工情況的發(fā)生,解決了現(xiàn)有的電容器在實際的裝配過程中,正、負極容易混淆、插錯方向,從而引起返工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由于增添固定圓筒、安裝環(huán)、輔助旋鈕、安裝套筒以及移動圓筒,該設計對電極觸角一和標示塊具有保護作用,而且可實現(xiàn)絕緣防觸電的功能,解決了現(xiàn)有的電容器正負極引腳的外端未設置任何保護裝置,工作人員在拿取電容器時,容易損傷電容器引腳,從而導致電容器不能用,而且電容器在應用時,電容器的電極觸角容易與其他的電子元件發(fā)生接觸,造成電流短路的弊端。
因增加螺紋,該設計便于安裝套筒與安裝環(huán)的安裝和拆卸,因增加滑軌,該設計便于移動圓筒的移動,因增加密封墊圈,該設計提高了密封性,因增加輔助拉環(huán),該設計便于工作人員拉動空氣塞,因增加固定銷釘,該設計使標示塊與電容器主體連接緊固,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wěn)定性好,具有防摔功能。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中保護裝置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中電容器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中絕緣隔離裝置的結(jié)構示意圖;
圖中:1-保護裝置、2-電容器主體裝置、3-絕緣隔離裝置、11-充氣孔、12-空氣塞、13-氣囊、21-電容器主體、22-電極觸角一、23-標示塊、24-電極觸角二、31-固定圓筒、32-安裝環(huán)、33-輔助旋鈕、34-安裝套筒、35-移動圓筒。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阻容降壓電容器,包括保護裝置1、電容器主體裝置2以及絕緣隔離裝置3,絕緣隔離裝置3設有兩個,絕緣隔離裝置3對稱安置在電容器主體裝置2右端,電容器主體裝置2外端設置有保護裝置1。
保護裝置1包括充氣孔11、空氣塞12以及氣囊13,氣囊13上端設置有充氣孔11,充氣孔11上端裝配有空氣塞12,該設計可實現(xiàn)防摔。
電容器主體裝置2包括電容器主體21、電極觸角一22、標示塊23以及電極觸角二24,電容器主體21右端安裝有電極觸角二24,電極觸角二24后側(cè)設置有標示塊23,標示塊23安置在電容器主體21右端,電容器主體21右端安裝有電極觸角一22,電極觸角一22設置在標示塊23后側(cè),氣囊13安裝在電容器主體21外端,絕緣隔離裝置3分別安置在電極觸角一22外側(cè)以及電極觸角二24外側(cè),該設計提高了安裝的準確率。
絕緣隔離裝置3包括固定圓筒31、安裝環(huán)32、輔助旋鈕33、安裝套筒34以及移動圓筒35,固定圓筒31安裝在電容器主體21右端,固定圓筒31右端安置有移動圓筒35,移動圓筒35右端裝配有安裝環(huán)32,安裝環(huán)32右側(cè)安置有安裝套筒34,安裝套筒34右端固定有輔助旋鈕33,該設計實現(xiàn)絕緣防觸電的功能。
安裝套筒34內(nèi)側(cè)安置有螺紋,安裝套筒34通過螺紋與安裝環(huán)32相連接,移動圓筒35通過滑軌與固定圓筒31相連接,空氣塞12與充氣孔11接觸位置安裝有密封墊圈,空氣塞12上端設置有輔助拉環(huán),標示塊23通過固定銷釘與電容器主體21相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工作人員通過充氣孔11向氣囊13內(nèi)充氣,當充氣孔11內(nèi)的氣體充滿時,工作人員將空氣塞12裝配在充氣孔11上端,當本實用新型與其他物品發(fā)生撞擊或摔落在地面上時,氣囊13可以抵消電容器主體裝置2所受到的沖擊力,對電容器主體裝置2進行保護,該設計解決了現(xiàn)有的電容器沒有設置防撞防摔的裝置,電容器容易被摔壞的弊端。
在進行裝配本使用新型時,工作人員可以根據(jù)標示塊23來判斷電極觸角一22和電極觸角二24的正負極,便于安裝,提高了裝配的準確率,該設計解決了現(xiàn)有的電容器在實際的裝配過程中,正、負極容易混淆的問題。
在不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工作人員將安裝套筒34裝配在安裝環(huán)32外端,將電極觸角一22和電極觸角二24分別安置在絕緣隔離裝置3內(nèi)側(cè),對電極觸角一22和電極觸角二24有保護作用,工作人員在拿取本實用新型時,不會對電極觸角一22和電極觸角二24產(chǎn)生損壞,在本實用新型進行安裝時,工作人員握住移動圓筒35,并將移動圓筒35向左移動,然后將電極觸角一22和電極觸角二24進行裝配,安裝完成后,工作人員握住移動圓筒35,并將移動圓筒35向右移動,移動圓筒35和固定圓筒31對電極觸角二24和電極觸角一22進行遮擋,使電極觸角一22以及電極觸角二24與其他電子元件進行絕緣隔離,該設計解決了現(xiàn)有的電容器正負極引腳的外端未設置任何保護裝置,工作人員在拿取電容器時,容易損傷電容器引腳,而且電容器在應用時,電容器的電極觸角容易與其他的電子元件發(fā)生接觸,造成電流短路的弊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nèi)。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