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氣開關也即斷路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電氣開關,存在以下一些缺陷:一、 N極不設置引弧裝置, 當開關分斷電流時,因電弧不能從動觸頭和靜觸頭引到其它部位或滅弧室, 造成開關動靜觸頭燒損嚴重,或者即使設有引弧裝置,但沒有設置滅弧室,造成電弧在引弧裝置長時間停滯,造成產(chǎn)品燒毀或炸裂現(xiàn)象, 因一般線路N 極不能斷開,但上述開關產(chǎn)品,因動靜觸頭燒損嚴重造成電氣壽命短,造成線路斷路故障和其它危害,不能滿足市場要求;二、 L 極一般采用較小的滅弧室,或者采用上下不對稱的滅弧室,部分因引弧通道小造成電弧無法引入滅弧室, 造成開關產(chǎn)品分斷能力低或炸裂現(xiàn)象,不能滿足線路分斷能力越來越高的要求;三、L極,N極動觸頭分別固定在L極、N極動觸頭支架上,然后L極、N極動觸頭支架設置在杠桿的兩側,鎖扣和跳扣也設置在杠桿上,此時機構體積大,機構運動不靈活,分斷速度慢,L極,N極動觸頭分別位于中座的上下兩側,因L極、N極動觸頭支架設置在杠桿的兩側,機構部分L極與N極不能隔離,分斷大電流時電弧和導電氣體容易短接造成產(chǎn)品炸裂使產(chǎn)品分斷失敗。并且存在分斷后耐壓擊穿的風險,不能滿足用戶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滅弧效果好、安全可靠的新型的電氣開關。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氣開關,包括底座、中座和上蓋,所述中座與上蓋之間設置有第一安置腔,所述中座和底座之間設置有第二安置腔,所述第一安置腔內設置有L極觸頭操作裝置,所述第二安置腔內設置有N極觸頭操作裝置,所述中座上設置有缺口,該缺口上設置有脫扣裝置,所述脫扣裝置的下方設置有L極滅弧裝置,所述L極觸頭操作裝置包括有L極動觸頭、跳扣、L極動觸頭支架、鎖扣彈簧、鎖扣和第一拉簧,其中L極動觸頭固定設置在動觸頭支架上,L極動觸頭支架上設置有長通孔,長通孔內設置有銷軸,該銷軸的兩端設置在電氣開關的中座和上蓋上,所述第一拉簧一端連接在L極動觸頭支架上,且與L極動觸頭支架的連接點位于長通孔的上方,第一拉簧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中座上或與中座固定連接的其他部件上,所述跳扣鉸接設置在L極動觸頭支架的上端,跳扣與電氣開關的手柄之間通過第一連桿連接,所述鎖扣中部通過設置的通孔活動套設在銷軸上,鎖扣上方延伸設置有可與跳扣抵觸配合限制跳扣轉動的抵觸腳,所述鎖扣下方設置有推動腳和復位腳,其中推動腳與脫扣裝置推桿對應設置,所述復位腳的頂端部設置有彈簧座,所述鎖扣彈簧一端抵觸在彈簧座上,其特征在于:第二安置腔內設置有N極觸頭操作裝置,所述N極觸頭操作裝置包括有N極動觸頭、第二拉簧、連接軸和抵觸銷,所述連接軸置于中座上方的長孔中,連接軸連接在N極動觸頭和L極動觸頭支架的上方,所述N極動觸頭中部設置有弧形抵觸面,所述抵觸銷設置在中座和底座之間,且與弧形抵觸面對應設置,N極動觸頭的弧形抵觸面上方設置有連接孔或連接凸臺,第二拉簧一端連接在連接孔或連接凸臺上,另一端連接在中座或底座上,所述N極動觸頭下端為觸點。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該產(chǎn)品可以很好在L極觸頭操作裝置出現(xiàn)問題時也可以使N極斷開,這樣滿足特殊場合的需要,其中N極觸頭操作裝置包括有N極動觸頭、第二拉簧、連接軸和抵觸銷的設置方案,這樣可以通過第二拉簧實現(xiàn)N極動觸頭的超程功能,使觸頭接觸效果更好,另外本實施例中N極觸頭操作裝置是在L極觸頭操作裝置閉合之間閉合,斷開之后斷開,這些動作在該領域也是常規(guī)的,所述在這里我們就不詳細描述了。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設置是:所述L極滅弧裝置包括有L極滅弧室、L極上引弧板、L極下引弧板、L極左隔弧板和L極右隔弧板,所述L極滅弧室的滅弧板前端的入弧口設置在端面的中部,滅弧板前端位于入弧口兩側的部分成對稱設置,所述L極左隔弧板和L極右隔板位于入弧口處的左右兩側,L極左隔弧板和L極右隔弧板上的靠近入弧口處的部分為左隔弧面和右隔弧面,所述左隔弧面和右隔弧面接近平行或平行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該系統(tǒng)引弧和滅弧效果更好,具體表現(xiàn)在:所述L極弧室的滅弧板前端的入弧口設置在端面的中部,滅弧板前端位于入弧口兩側的部分成對稱設置,這樣進入L極滅弧室內的氣體和電弧會比較均勻的分布在L極滅弧室內部各空間,這樣不會造成滅弧室內局部氣壓太高而炸裂的問題;二、L極左隔弧面和L極右隔弧面接近平行或平行設置,這樣更有利于把電弧引入L極滅弧室,并且入弧口處的壓強比較平穩(wěn),使電弧有利于均勻分別在L極滅弧室各空間中。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是:所述第二安置腔內還設置有N極滅弧裝置,N極滅弧裝置包括有N極上引弧板、N極下引弧板和N極滅弧室,其中N極上引弧板由上擋板部、上引弧部和接線部一體設置構成,N極下引弧板由觸頭部、下引弧部和下?lián)醢宀恳惑w設置構成,上引弧部和下引弧部之間構成引弧道,所述N極滅弧室包括有滅弧隔板和支撐板,其中支撐板固定設置在滅弧隔板的兩側,滅弧隔板的前端中部設置有V形入弧口,該入弧口對準引弧道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我們可以進一步保護電氣開關不被電弧擊穿或炸開,主要表現(xiàn)在電氣開關的N極設置有N極滅弧裝置,這樣一旦N極帶電產(chǎn)生電弧,這樣就可以通過N極滅弧裝置進行滅弧,很好的保護電氣開關被炸裂,另外上述結構中N極上引弧板和N極下引弧板采用上述結構,引弧效果會比較好,且安裝方便,最后V形入弧口設置在滅弧隔板前端的中部,這樣N極滅弧裝置中的壓強平穩(wěn),不會產(chǎn)生局部壓強過大炸裂的問題。
本發(fā)明進一步設置是:所述N極動觸頭中部的弧形抵觸面為圓弧形抵觸面,所述抵觸銷設置有兩根,兩根抵觸銷隔開設置,N極動觸頭轉動時其圓弧形抵觸面可與兩根抵觸銷抵觸配合,所述L極動觸頭支架的上端設置有凸柱,該凸柱的軸中心位置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凸柱穿設在中座的長孔中,所述連接軸插設在安裝孔中,所述N極動觸頭上端設置有連接通孔,N極動觸頭通過連接通孔套設在連接軸上,所述N極觸頭操作裝置合閘后,圓弧形抵觸面與抵觸銷隔開設置,所述電氣開關中座上方的長孔的長度小于等于L極動觸頭支架上方的寬度,L極觸頭操作裝置閉合時L極動觸頭支架上方對長孔全部遮擋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這樣N極動觸頭在轉動的時候不受其他部件的影響,另外抵觸銷還起到支撐的作用,它是滿足N極動觸頭超程動作的必須,另外對連接軸的安裝更加穩(wěn)固,連接軸與動觸頭支架不僅接觸多,但是也很好的保證連接軸不會走電,所述N極觸頭操作裝置合閘后,圓弧形抵觸面與抵觸銷隔開設置,可以很好的防止熱量傳導到抵觸銷上,使產(chǎn)品不容易發(fā)熱;L極動觸頭支架上方對長孔全部遮擋設置,這樣很好的防止走電,也很好的防止電弧引入,進一步保證產(chǎn)品的安全性。
本發(fā)明的進一步設置是:所述L極左隔弧板由產(chǎn)氣材料制成,其設置在上蓋上,所述L極右隔弧板與中座一體設置,所述L極上引弧板由隔板部、上引弧區(qū)和觸頭部一體設置構成,其中上引弧區(qū)包括有斜邊和豎邊,其中隔板部和觸頭部在上引弧區(qū)的長度方向上錯位設置,所述斜邊在寬度方向扭曲設置,所述L極下引弧板包括有擋板部、下引弧區(qū)和連接部,其中擋板部和連接部在長度方向上錯位設置,所述下引弧區(qū)在寬度方向扭曲設置,所述L極左隔弧板和L極右隔弧板的左隔弧面和右隔弧面均為傾斜面。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使L極左隔弧板和L極右隔弧板結構簡單,在電氣開關內的結構比較緊湊,使L極上引弧板和L極下引弧板與入弧口很好的對應,引弧效果更好,且斜邊和下引弧區(qū)扭曲設置可以很好的與L極滅弧室對應,所述L極左隔弧板和L極右隔弧板的左隔弧面和右隔弧面均為傾斜面,可以更加有利于電弧進入滅弧室。
本發(fā)明的最后設置:所述N極滅弧室的滅弧隔板的后端與中座和底座的凸邊之間隔開設置形成通道,所述中座和底座的下方設置有通孔,該通孔與通道貫通形成第一跑弧通道,所述中座和底座之間且位于N極滅弧室上方設置有接線口,所述N極上引弧板的接線部位于接線口中,所述通道與接線口貫通設置形成第二跑弧道,所述N極上引弧板和N極下引弧板的相反兩側面均設置有導磁體。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很好的讓滅弧裝置中產(chǎn)生的高壓氣體和細小電弧從第一跑弧通道進入外界,很好的保護電氣開關,另外上述通過的設置比較方便和合理,另外使該滅弧裝置后方具有上下兩個跑弧道,使氣體更易排出,減少電弧溫度,有利于熄滅電??;所述上引弧板和下引弧板的相反兩側面均設置有導磁體,使該滅弧裝置滅弧效果更好。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整體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反映第一安置腔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反映L極觸頭操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反映N極觸頭操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N極動觸頭的結構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斷開時N極動觸頭的結構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開始合閘時的N極動觸頭的結構圖;
圖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合閘一半時N極動觸頭的結構圖;
圖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合閘后N極動觸頭的結構圖;
圖1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合閘后L極動觸頭支架上方覆蓋長孔的結構圖;
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連接軸安裝的結構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反映L極滅弧裝置的立體圖;
圖1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反映滅弧板的剖視圖;
圖1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反映中座的剖視圖;
圖1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L極上引弧板的一組結構圖;
圖1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L極下引弧板的一組結構圖;
圖1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滅弧板的結構圖;
圖18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反映L極上、下引弧板位置關系的立體圖;
圖19為本發(fā)明實施例反映N極滅弧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0為本發(fā)明實施例N極下引弧板的結構圖;
圖2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N極上引弧板的結構圖;
圖2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滅弧隔板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2所示,一種電氣開關,包括底座A、中座B和上蓋C,所述中座B與上蓋C之間設置有第一安置腔D,所述中座B和底座A之間設置有第二安置腔E,所述第一安置腔D內設置有L極觸頭操作裝置F,所述第二安置腔E內設置有N極觸頭操作裝置G,所述中座B上設置有缺口B1,該缺口B1上設置有脫扣裝置H,所述脫扣裝置H的下方設置有L極滅弧裝置K,所述L極觸頭操作裝置F包括有L極動觸頭F1、跳扣F2、L極動觸頭支架F3、鎖扣彈簧F4、鎖扣F5和第一拉簧F6,其中L極動觸頭F1固定設置在動觸頭支架F3上,L極動觸頭支架F3上設置有長通孔,長通孔內設置有銷軸,該銷軸的兩端設置在電氣開關的中座B和上蓋C上,所述第一拉簧F6一端連接在L極動觸頭支架F3上,且與L極動觸頭支架F3的連接點位于長通孔的上方,第一拉簧F6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電氣開關的中座B上或與中座B固定連接的其他部件上,所述跳扣F2鉸接設置在L極動觸頭支架F3的上端,跳扣F2與電氣開關的手柄之間通過第一連桿連接,所述鎖扣F5中部通過設置的通孔活動套設在銷軸上,鎖扣F5上方延伸設置有可與跳扣F2抵觸配合限制跳扣F2轉動的抵觸腳F51,所述鎖扣F5下方設置有推動腳F52和復位腳F53,其中推動腳F52與電氣開關的脫扣器推桿對應設置,所述復位腳F53的頂端部設置有彈簧座,所述鎖扣彈簧F4一端抵觸在彈簧座上另一端抵觸在中座B或外殼C上,上述的技術特征申請人之前也申報過專利,所有在本實施例中我們就不詳細描述了,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氣開關的中座B與底座A之間還設置有N極觸頭操作裝置G,所述N極觸頭操作裝置G包括有N極動觸頭G1、第二拉簧G2、連接軸G3和抵觸銷G4,所述連接軸G3置于中座B上方的長孔B1中,連接軸G3連接在N極動觸頭G1和L極動觸頭支架F3的上方,這樣L極動觸頭支架F3移動可以帶動N極動觸頭G1移動,所述N極動觸頭G1中部設置有弧形抵觸面G11,所述抵觸銷G4設置在電氣開關的中座B和底座A之間,且與弧形抵觸面G11對應設置,N極動觸頭G1的弧形抵觸面G11上方設置有連接孔G12或連接凸臺,第二拉簧G2一端連接在連接孔G12或連接凸臺上,另一端連接在電氣開關的中座B或底座A上,所述N極動觸頭G1下端為觸點G13。通過采用上述方案,該產(chǎn)品可以很好在L極觸頭操作裝置F出現(xiàn)問題時也可以使N極斷開,這樣滿足特殊場合的需要,其中N極觸頭操作裝置G在第二拉簧G2、連接軸G3和抵觸銷G4的配合下可以實現(xiàn)N極動觸頭G1的超程功能,使觸頭接觸效果更好。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N極動觸頭G1中部的弧形抵觸面G11為圓弧形抵觸面G11,所述抵觸銷G4設置有兩根,兩根抵觸銷G4隔開設置,實際上也可以是一根或多根,N極動觸頭G1轉動時其圓弧形抵觸面G11可與兩根抵觸銷G4抵觸配合,這樣N極動觸頭G1在轉動的時候不受其他部件的影響,另外抵觸銷G4還起到支撐的作用,它是滿足N極動觸頭G1超程動作的必須。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L極動觸頭支架F3的上端設置有凸柱F31,該凸柱F31的軸中心位置設置有安裝孔,所述凸柱F31穿設在中座B的長孔B1中,所述連接軸G3插設在安裝孔中,所述N極動觸頭G1上端設置有連接通孔G14,N極動觸頭G1通過連接通孔G14套設在連接軸23上,這樣對連接軸G3的安裝更加穩(wěn)固,另外連接軸23與L極動觸頭支架F3不僅接觸多,但是也很好的保證連接軸G3不會走電,提供安全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N極觸頭操作裝置G合閘后,圓弧形抵觸面G11與抵觸銷G4隔開設置,這樣可以很好的防止熱量傳導到抵觸銷G4上,使產(chǎn)品不容易發(fā)熱。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電氣開關中座上方的長孔B1的長度小于等于L極動觸頭支架F3上方的寬度,L極觸頭操作裝置1閉合時L極動觸頭支架F3上方對長孔B1全部遮擋設置,這樣可以很好的防止走電,也很好的防止電弧引入,進一步保證產(chǎn)品的安全性。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L極滅弧裝置K包括L極滅弧室K1、L極上引弧板K2、L極下引弧板K3、L極左隔弧板K4和L極右隔弧板K5,在本實施例中,所述L極滅弧室K1的滅弧板K11前端的入弧口K111設置在端面的中部,滅弧板K11前端位于入弧口K111兩側的部分成對稱設置,這樣進入L極滅弧室K1內的氣體和電弧會比較均勻的分布在L極滅弧室K1內部各空間,這樣不會造成L極滅弧室K1內局部氣壓太高而炸裂的問題,當然這里的中部也不是絕對的中間,可以有一些偏差;所述L極左隔弧板K4和L極右隔板K5位于入弧口K111處的左右兩側,L極左隔弧板K4和L極右隔弧板K5上的靠近入弧口K111處的部分為L極左隔弧面K41和L極右隔弧面K51,所述L極左隔弧面K41和L極右隔弧面K51接近平行或平行設置,這樣更有利于把電弧引入L極滅弧室K1,并且入弧口K111處的壓強比較平穩(wěn),使電弧有利于均勻分別在L極滅弧室K1各空間中,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該系統(tǒng)引弧和滅弧效果更好。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L極左隔弧板K4由產(chǎn)氣材料制成,其設置在上蓋C上,所述L極右隔弧板K5與中座B一體設置,這樣使L極左隔弧板K4和L極右隔弧板K5結構簡單,在電氣開關內的結構比較緊湊。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L極上引弧板K2由隔板部K21、上引弧區(qū)K22和觸頭部K23一體設置構成,其中上引弧區(qū)K22包括有斜邊K221和豎邊K222,其中隔板部K21和觸頭部K23在L極上引弧板K2的長度方向上錯位設置,所述斜邊K221在寬度方向扭曲設置,所述L極下引弧板K3包括有擋板部K31、下引弧區(qū)K32和連接部K33,其中擋板部K31和連接部K33在長度方向上錯位設置,所述下引弧區(qū)K32在寬度方向扭曲設置。通過采用上述方案,使L極上引弧板K2和L極下引弧板K3與入弧口K111很好的對應,引弧效果更好,且斜邊K221和下引弧部K32扭曲設置可以很好的與滅弧室K1對應。所述L極左隔弧板K4和L極右隔弧板K5的左隔弧面K41和右隔弧面K51均為傾斜面,這樣更加有利于電弧進入滅弧室K1。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安置腔E內還設置有N極滅弧裝置L,N極滅弧裝置L包括有N極上引弧板L1、N極下引弧板L2和N極滅弧室L3,其中N極上引弧板L1由上擋板部L11、上引弧部L12和接線部L13一體設置構成,N極下引弧板L2由觸頭部L21、下引弧部L22和下?lián)醢宀縇23一體設置構成,上引弧部L12和下引弧部L22之間構成引弧道,所述N極滅弧室L3包括有滅弧隔板L31和支撐板L32,其中支撐板L32固定設置在滅弧隔板L31的兩側,滅弧隔板L31的前端中部設置有V形入弧口L311,該入弧口L311對準引弧道設置。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我們可以進一步保護電氣開關不被電弧擊穿或炸開,一旦N極帶電產(chǎn)生電弧,這樣就可以通過N極滅弧裝置L進行滅弧,很好的保護電氣開關被炸裂,另外上述結構中N極上引弧板L1和N極下引弧板L2采用上述結構,引弧效果會比較好,且安裝方便,最后V形入弧口L311設置在滅弧隔板L31前端的中部,這樣滅弧裝置L中的壓強平穩(wěn),不會產(chǎn)生局部壓強過大炸裂的問題。
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N極滅弧室L3的滅弧隔板L31的后端與中架B和底座A的凸邊之間隔開設置形成通道L81,所述中座B和底座A的下方設置有通孔L82,該通孔L82與通道L81貫通形成第一跑弧通道;所述中座B和底座A之間且位于N極滅弧室L3上方設置有接線口L9,所述N極上引弧板L1的接線部L13位于接線口L9中,所述通道L81與接線口L9貫通設置形成第二跑弧道。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該滅弧裝置L后方具有上下兩個跑弧道,使氣體更易排出,減少電弧溫度,有利于熄滅電弧。在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N極上引弧板L1和N極下引弧板L2的相反兩側面均設置有導磁體L01、L02。
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構思,而非對本發(fā)明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發(fā)明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