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大電流連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插套式電接觸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電動汽車及油電混動汽車的大電流連接器使用的電連接接觸裝置一般要求能承受較大的電流負載,插接方便且可靠。
中國專利文獻CN1930741A公開一種用于大電流的插套式電接觸件,包括插頭安裝座和接觸片部件,所述接觸片部件包括基體和多個突出于基體并連接在基體上的接觸片,所述接觸片設計成單端連接在基體上,在自由端具有接觸區(qū)的凸伸件,通過凸伸件將接觸片部件卡接于插頭安裝座內,由于凸伸件與插頭安裝座接觸面小,且凸伸件數(shù)量有限,故插頭安裝座和接觸片部件的總接觸面不大,負載電流小。
美國專利文獻6692316B公開一種插套式電接觸件,包括U形安裝座和接觸片,接觸片也設計成U形,接觸片和U形安裝座為面接觸,接觸面積大,負載電流大,然插接或拔出時阻力大,不方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插套式電接觸裝置,插拔方便,且可承受較大的電流負載。
本發(fā)明公開的插套式電接觸裝置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包括插頭和插座,所述插頭包括插頭體、接觸彈簧和插頭電纜,所述插頭電纜設于插頭體一端,所述接觸彈簧設于插頭體上,所述插座包括插座體和插座電纜,所述插座電纜設于插座體上,所述插座體設有插座部,所述插頭體設于插座部內,所述接觸彈簧將插頭體卡接于插座部中。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頭體包括插接頭部、插接尾部和彈簧容置部,所述彈簧容置部設于插接頭部和插接尾部之間。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接頭部的前端為流線形,所述插接尾部的兩側為流線形。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彈簧容置部的兩端設有凹槽,所述彈簧容置部上的凹槽為弧狀或鋸齒狀。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頭體還設有電纜連接部,所述插接尾部設于電纜連接部和彈簧容置部之間,所述插頭電纜設于電纜連接部上。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座部為U形或環(huán)形。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座部的內表面設有彈簧接觸面,所述彈簧接觸面為波浪狀或平面。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座部與插頭體平行。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座部與插頭體垂直。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插座體設有連接片,所述插座部和插座電纜分別連接于連接片上。
本發(fā)明公開的插套式電接觸裝置的有益效果是:插頭通過插頭體的接觸彈簧插接于插座體的插座部中,由于接觸彈簧每一圈與與插座體線接觸,插拔力適中,插拔方便、連接可靠,且承受的負載電流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實施例一中插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實施例一中插接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實施例一中插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fā)明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實施例三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fā)明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實施例三中插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fā)明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實施例三中插座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說明書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闡述和說明:
實施例一:請參考圖1,一種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包括插頭20和插座10。
請參考圖2和圖3,所述插頭20包括插頭體21、接觸彈簧22和插頭電纜23,所述插頭電纜23設于插頭體21一端,所述插頭體21包括插接頭部211、插接尾部212、彈簧容置部213和電纜連接部214,所述彈簧容置部213設于插接頭部211和插接尾部213之間,所述插接尾部212設于電纜連接部214和彈簧容置部213之間,所述彈簧容置部213的兩端設有若干凹槽,所述彈簧容置部213上的凹槽為弧狀,若干所述接觸彈簧22設于彈簧容置部213上的凹槽中,當然,彈簧容置部213上的凹槽還可設為其它形狀,如鋸齒狀,只需將接觸彈簧22限制于凹槽內,避免接觸彈簧22在插頭體21隨意滑動,所述插接頭部211的前端為流線形,所述插接尾部212的兩側為流線形,便于插頭20插接于插座10中,所述插頭電纜23設于電纜連接部214上。
請參考圖4,所述插座10包括插座體和插座電纜13,所述插座電纜13設于插座體上,所述插座體上設有插座部11和連接片12,所述插座部11和插座電纜13分別連接于連接片12上,所述插座部12為U形,所述插座10的插座線纜13與插座部11的U形開口方向平行,所述插座部11的內表面設有彈簧接觸面111,所述彈簧接觸面111為波浪狀。
當插頭20的插頭體21插入插座10的插座部11中時,插頭體21上的接觸彈簧22伸入插座部11的U形開口中,接觸彈簧22與插座部11的彈簧接觸面111接觸,由于彈簧接觸面111為波浪狀,接觸彈簧22會有適當變形,插頭體21插入插座10的插座部11后,連接牢靠,由于接觸彈簧22的彈性變形,使得插套式電接觸裝置具有較好的抗振動沖力效果,且接觸彈簧22的每一圈與插座部11的彈簧接觸面111線接觸,插拔力適中,插拔方便且連接可靠,且承受的負載電流大。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彈簧接觸面還可設為平面。
實施例二:請參考圖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qū)別在于,所述插座10的插座線纜13的長度方向與插座部11的U形開口方向垂直,其主要改變連接片12的形狀,通過插座部11與連接片12的連接位置的改變達到,或者改變連接片12與插座部11的連接方向實現(xiàn),使得插座部11與插頭體垂直,本實施例公開的插套式電接觸裝置適用于不適合采用直線型插接連接的場合。
實施例三:請參考圖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二的區(qū)別在于,插座部12為環(huán)形,所述環(huán)形插座部12的開口方向有不同選擇,請參考圖7和圖8,圖7中,插座部12的開口方向與插座線纜13的長度方向垂直,圖8中插座部12的開口方向與插座線纜13的長度方向相同,插頭體插入插座部中實現(xiàn)插頭20和插座10的連接。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