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微波傳輸帶過渡的波導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把在金屬導體內(nèi)傳播的射頻信號耦合到一個波導中或者從一個波導中耦合到一個金屬導體中的裝置。
常規(guī)的這種類型的耦合裝置包括一個波導部分,其中被引導的波能夠以至少一個波導模傳播,并且在其一個壁上具有一個狹縫,波導模的場通過所述狹縫射出,并能夠激勵設置在波導部分的外部的橋接所述狹縫的天線中的振蕩。
實際上只有一部分通過狹縫射出的射頻能量被用于激勵在天線部分中的振蕩。其余的部分輻射進入狹縫上方的自由空間中。這是不希望的,不僅因為能量被輻射而不能使用,而且因為其可以干擾位于自由空間中的設備的元件。
例如,如果這種類型的耦合裝置用于地面天線中,為了通過波導壁中的狹縫和設置成跨過所述狹縫的天線部分向地面天線的各個天線元件饋入信號,則從狹縫射出的干擾輻射可以靈敏地損害地面天線的場方向圖案。
在W.Keusgen和B.Rembold,“Broadband Planar Subarray forMicrowave WLAN Applications”,MIOP,Sturrart,2001中,提出了一種防止這種問題發(fā)生的方法,即把干擾輻射耦合到一個輻射器元件中,所述輻射器元件實際上貢獻于地面天線的功能。然而,這個解決方案涉及大量的計算,因而一般是不能應用的。
在F.J.Villegas,D.I.Stones,H.A.HungA Novel Waveguide-to-Microstrip Transition for Millimetre Wave Applications”IEEE Trans.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vol.47,No.1,January 1999中,提出通過增加一個蓋帽來抑制干擾輻射,所述蓋帽被置于各個狹縫的上方,以便阻止干擾輻射的射出。不過,不過,這種解決方案實現(xiàn)起來是復雜的,因為每一個狹縫都需要這種具有饋通天線部分的蓋。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上述類型的波導耦合裝置,其中用簡單地方式有效地抑制干擾波的射出,并且容易制造。
這個目的通過在具有第一狹縫的側(cè)壁中提供第二狹縫實現(xiàn)了,所述第二狹縫被這樣設置,使得兩個狹縫處于其方位和有狹縫的壁平行的波導模的場元件的節(jié)點線的兩個相對側(cè)上。
本發(fā)明最好應用于矩形截面的波導,尤其是其被稱為磁基波或H10波的主模。不過,根據(jù)這里給出的說明,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也能把本發(fā)明應用于其它的波導部分和波導模。
如果建立一個座標系統(tǒng),使得X軸垂直于波導部分的窄的側(cè)壁,Y軸垂直于波導部分的寬的側(cè)壁,并且Z軸沿著波導部分的縱向延伸,則H10波具有平行于波導的寬的側(cè)壁的Hx和Hz的場分量。在這些分量當中,分量Hz具有節(jié)平面,其沿著波導部分的縱向延伸,并在中心和其兩個寬的側(cè)壁相交。Hz分量在節(jié)平面的不同側(cè)上具有相反的符號。因而從兩個縫射出的以及源自Hz分量的場以相反的相位振蕩,并在輻射區(qū)內(nèi)趨于相互抵消。H10波的Ey分量在波導部分的側(cè)壁內(nèi)激勵交叉電流,其在同一節(jié)平面的任何一側(cè)上沿相反的方向流動,因而在兩個縫沿X方向引起相反方向的電場。這些電場在輻射區(qū)內(nèi)也趨于相互抵消。
兩個縫的布置相對于節(jié)平面越對稱,所述抵消越加完全。如果一個狹縫的位置相對于節(jié)平面是另一個的映像,則Ex分量在節(jié)平面的輻射區(qū)內(nèi)彼此完全補償,只要對稱性不被跨過第一狹縫的天線部分打破,和具有一個狹縫的波導部分相比,由此使得Ex分量沿橫向被大大減少。
利用本發(fā)明的狹縫相對于節(jié)平面的一點的對稱的布置,即,一個狹縫的位置是另一個狹縫相對于節(jié)平面的逆映像,只要在z方向上狹縫的范圍比波導模的波長足夠小,因而在兩個狹縫的逆對稱點的場之間的相位差是可以忽略的,便也可以實現(xiàn)充分的補償。
天線部分一般在一端與一個導體聯(lián)結(jié),用于傳導發(fā)送耦合進入的RF信號,并在另一端是空閑的。這個空閑的一端最好被置于距離狹縫λs/4處,或者是固定的或者是可調(diào)的,其中λs是在天線部分中感應的信號的波長。這樣獲得的結(jié)果是,耦合進入的信號部分在天線部分中從狹縫直接沿著連接導體的方向傳播,而最初在自由端反射的部分在結(jié)構(gòu)上被組合,使得實現(xiàn)強耦合。
為了避免通過相交的天線部分破壞對稱性,可以有利地設置第二天線部分橋接第二狹縫。這個天線部分可用于饋入和第一天線部分不同的RF成分,或者用于饋入相同的RF成分。
按照優(yōu)選實施例,在后一種情況下,天線部分在一點與一個連接導體并聯(lián),即,每個天線部分具有和連接導體相連的一端以及一個自由端。
天線部分也可以被這樣設置,使得它們沿各自的相反的方向跨過指定給它們的狹縫,即,它們的自由端或者都處于狹縫之間,或者都處于狹縫之外。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天線部分應當具有在(n-3/8)λs和(n+3)/8)λs之間的總長度L,其中n是一個整數(shù),λs是由引導的波在天線部分中引起的振蕩的波長。如果L精確地等于nλs,則在兩個狹縫處在天線部分中耦合的振蕩精確地同相干涉,因而實現(xiàn)最佳耦合。如果需要弱耦合,則可以使用離開nλs的不同的偏離。
在另一方面,如果天線部分沿相同方向跨過它們的狹縫,即如果一個天線部分的自由端處于狹縫之間,而另一個處于狹縫之外,則在狹縫處感應的振蕩在總長度L=(n+1/2)λxs時這些狹縫呈同相干涉,因此,總長度L在(n+1/8)λs和(n+7/8)λs之間是優(yōu)選的。
另一種可能性是使兩個天線部分串聯(lián)連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使在兩個狹縫感應的振蕩同相疊加,如果天線部分沿相反的方向跨過狹縫,則需要在狹縫之間沿著天線部分測量的間距大約為nλs,或者如果天線部分沿相同的方向跨過狹縫,則需要大約為(n+1/2)λs的間距。
最好是,天線部分和狹縫的交點處于垂直于波導部分的縱向或者垂直于節(jié)平面的直線上。
借助于確保兩個天線部分都暴露于從狹縫射出的同相激勵的場,而和天線部分相對于波導部分被設置的精確位置無關(guān)。如果至少在交點區(qū)域內(nèi)天線部分處于一個公共直線上,使得兩個天線部分暴露于的場的相位相關(guān)性即使在天線部分橫向移動時也被保持,是尤其合適的。
按照第一優(yōu)選實施例,兩個狹縫彼此平行并與節(jié)平面平行,使得耦合的強度不依賴于天線部分沿被引導的波的傳播方向(z方向)的位置,而只由天線部分垂直于節(jié)平面的位置即由其交點和自由端的間距確定。
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二優(yōu)選實施例,狹縫平行地且相對于節(jié)平面傾斜地延伸,偏離平行方向的角度影響從狹縫射出的并耦合進入天線部分的場Hz的強度,因而影響耦合裝置的耦合常數(shù)。特別是,如果狹縫被設置在波導部分的可轉(zhuǎn)動的壁部分上,借助于轉(zhuǎn)動所述壁部分,可以根據(jù)需要調(diào)節(jié)耦合常數(shù)。
按照第三優(yōu)選實施例,狹縫具有沿著節(jié)平面改變的間距,并且天線部分可被定位在沿著節(jié)平面的不同位置。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沿著節(jié)平面合適地定位天線部分來設置耦合系數(shù)。狹縫距離節(jié)平面越近,在狹縫后面的波導內(nèi)平行于壁的場分量越小,并且在狹縫的位置感應的壁電流也越小,因而天線部分暴露于的射出的場越小。
在第一和第三實施例中,在制造耦合裝置時,只要天線部分被牢固地固定在一個位置上,便可以使天線部分被固定在波導部分上的幾個位置上,并且在各種情況下的所述位置可以根據(jù)所需的耦合系數(shù)進行選擇。
另外,還可以提供一種用于相對于狹縫調(diào)節(jié)天線部分的裝置,以便也使得制成的耦合裝置在任何時間能夠能夠適應于各種要求。
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將參照附圖在下面的例子的說明中給出,其中
圖1表示按照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例的耦合裝置的透視圖;圖2表示在按照圖1所示的波導部分的側(cè)壁中的交叉電流的分布;圖3以類似于圖1的透視圖表示按照本發(fā)明的耦合裝置的第二實施例;圖4表示在按照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在天線截面和連接導體中的瞬時電流和電壓的分布;圖5表示相對于圖3略微改變的一個實施例中的電流和電壓的分布;圖6表示圖3所示的實施例的改型;圖7-9表示第3-5實施例的各自的透視圖;圖10表示按照圖3的實施例的另一種改型;圖11表示圖10所示的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以及圖12表示按照本發(fā)明的耦合裝置的第六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1所示的耦合裝置包括具有矩形截面的波導部分1,其具有一個上部寬側(cè)壁2,下部寬側(cè)壁3和窄側(cè)壁8,在其中能夠傳播波導模H10。這個波導模具有非零的場分量Hx,Hz和Ey,其中Hx和Ey和sin(πx/a)成比例,Hz和cos(πx/a)成比例,其中a是寬側(cè)壁2,3的寬度,并且窄側(cè)壁8處于處于xyz坐標系統(tǒng)中座標值x=0,x=a。場分量Hz在x=a/2具有節(jié)平面。
第一狹縫4沿著z軸的方向在上部寬側(cè)壁2內(nèi)延伸。第二狹縫5作為第一狹縫4的鏡像相對于節(jié)平面x=a/2被設置。從兩個狹縫4,5射出的場由來自通過狹縫的非零場分量和沿x方向的電場的貢獻構(gòu)成,所述電場源于這樣的事實狹縫4,5阻斷在波導壁中流動的由波導模產(chǎn)生的交叉電流的通路。這些交叉電流如圖2示意地所示,在節(jié)平面x=a/2的不同側(cè)上具有相反的符號。所述節(jié)平面由鏈狀線M表示。在狹縫4,5的位置的交叉電流越強,即它們距離節(jié)平面越遠,則對射出的場的貢獻越大。交叉電流和波導模的分量Hz對于在波導外部的場的貢獻在節(jié)平面的不同側(cè)具有相反的符號,因此這些場在輻射區(qū)內(nèi)相互抵消。場分量Hx,HYY在節(jié)平面的兩側(cè)具有相同的符號,因此它們在節(jié)平面內(nèi)不會相互抵消,雖然它們的場強隨著越加接近窄側(cè)壁8趣近于0,因此狹縫4,5越接近窄側(cè)壁8,它們對于波導部分外部的場的貢獻越小。
在上部的寬側(cè)壁2上,設置有介電襯底6,其承載著橋接第一狹縫4的第一帶狀線7。帶狀線7用作天線部分,由交叉電流引起的電場在其中引起電磁振蕩。這個振蕩可用于饋給地面天線的天線元件或另一個RF元件。
第二帶狀線9可以用相對于帶狀線7成鏡像的方式被設置在第二狹縫5的上方。其功能和第一帶狀線的功能相同,其可用于饋入和第一帶狀線7相同的RF元件,或者饋入第二個RF元件。
在圖3所示的按照本發(fā)明的耦合裝置的第二實施例中,波導部分1和圖1所示的相同,因此不再進行說明。形成在襯底6上的兩個帶狀線7’,9’在平行于x軸的一個公共線上延伸,并在其彼此面對的末端相互連接,并被連接到一個公共連接導體10上。
在按照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連接導體10的彼此面對的連接點11位于場分量Hz的節(jié)平面x=a/2上。應當注意到,在該圖以及下面的附圖中,為清楚起見,圖2所示的描繪平面x=a/2的兩條線中下面的一條被省略了。帶狀線7’,9’從其各自的交點13交點12的間距是λs/4,兩個交點12的間距是λs/2。其中λs是由波導模在帶狀線中引起的振蕩的波長。因而,兩個帶狀線7’,9’形成一個和波長λs的波導模匹配的諧振器。在這個振蕩器中,形成一個駐波,其電流和電壓的曲線在圖4中由虛線曲線I和點劃線曲線U所示。在連接點11,在電流分布中具有一個節(jié)點。在此處電壓的幅值最大,因此可以通過連接導體10取出強的信號。
在圖5所示的改型中,連接點11不位于兩個自由端13之間的中心,而是偏向帶狀線7’的自由端。在連接點11的電壓電平的差小于圖4的情況,通過連接導體10取出的信號較弱。因此,可以獨立于在各個情況下所需的耦合系數(shù),制造波導部分1,其具有狹縫4,5、襯底6和呈標準形狀的帶狀線7’,9’,并在合適地選擇的連接點11連接所述連接導體10,從而實現(xiàn)在各個情況下所需的耦合強度。
在一方面,如果波導部分1,并且在另一方面,如果具有位于其上的帶狀線7’,9’的襯底6以及連接導體10用標準的形式制造,則利用按照圖3的設計,也可以實現(xiàn)可變的耦合系數(shù)。為了改變所述耦合,沿垂直于節(jié)平面x=a/2的方向改變襯底和位于其上的導體的位置便足夠了。這導致在交點12和自由端13之間的間隔偏離最佳的值λs/4。
借助于合適地選擇襯底6的位置,因而可以設置在波導部分1和帶狀線7’,9’之間的耦合的強度。這可以大大簡化具有不同耦合強度的耦合裝置的制造,因為不需要按照所需的耦合強度設置狹縫4,5的位置,并制造具有不同狹縫間距的多個波導部分,而是可以大量制造具有固定位置的狹縫的波導部分1,并然后可以通過合適地設置襯底6的位置,選擇所需的耦合強度。
自然,交點12離開自由端13的間距和交點12彼此之間的間距不必分別是λs/4和λs/2。的確,利用這種間距,可以實現(xiàn)強耦合,但是只在非常窄的頻率范圍內(nèi)。如果這些間距中的至少一個未精確地選擇為其最佳值,而是接近其最佳值,在減少一些耦合強度的情況下,可以大大增加耦合裝置的帶寬。
圖3的原理的一種改型示于圖6。其中的波導部分1和圖1、圖3的相同,被設置在襯底6上的帶狀線7”,9”和圖3的區(qū)別在于,由它們形成的諧振器是C形的,并且導體部分7”,9”的自由端13都位于狹縫4,5之間。操作方法的其它方面相應于圖3的例子。
圖7所示的實施例和上述的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在這種情況下,在襯底6上形成的兩個帶狀線7*,9*沿相同的方向跨過指定給它們的波導部分1的狹縫4,5;它們的自由端13分別位于面向圖7的透視圖的觀看者的狹縫4,5的一側(cè)上。為了得到帶狀線7*,9*和波導部分1的強耦合,把同相的振蕩的疊加耦合到帶狀線7*,9*中,因而需要狹縫4,5和帶狀線7*,9*的兩個交點之間的間距為(n+1/2)λs??梢匀鐖D3那樣,通過選擇連接導體10的連接點11的位置,并通過選擇交點12個帶狀線的自由端13之間的間距,來影響在連接導體10取出的信號的強度。
圖8示出了一個特別簡單的實施例,具有沿相同方向跨過波導部分1的狹縫4,5的帶狀線7**,9**。開跨過狹縫5的帶狀線9**被串聯(lián)連接在帶狀線7**和連接導體10之間。交點12和一個自由端13的間距分別是λs/4和3λs/4。
圖9表示另一個實施例,其具有沿相同方向跨過狹縫4,5的并串聯(lián)連接的帶狀線帶狀線7***,9***。
圖10示出了耦合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襯底6和在其上形成的帶狀線7’,9’和圖3所示的相同,而波導部分1’被改變了。其狹縫4’,5’彼此平行地延伸,但是相對于節(jié)平面x=a/2具有一個非零角α,狹縫4’可以認為是狹縫5’關(guān)于節(jié)平面的逆映像。
沿Z方向的狹縫的長度被這樣選擇,使得在狹縫4’,5’的相對端的場的相位差不大于15度。角α影響通過狹縫4’,5’射出的波導模的Hz分量的強度,因而影響在帶狀線7’,9’中磁感應的電流的強度。在角α=0處,所述強度最大,在角α=90度處,其為0。
這個實施例的進一步改型如圖11所示。其中狹縫4’,5’被設置在一個圓盤17內(nèi),所述圓盤包括波導部分1’的上壁的一部分。通過圓盤17的轉(zhuǎn)動,可以改變在狹縫4’,5’和節(jié)平面之間的角度α,因而可以調(diào)節(jié)耦合強度。
圖12表示耦合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襯底6和帶狀線7’,9’和圖3的相同,而在另一方面,波導部分1”被改變了。其狹縫4”,5”彼此對稱地延伸,但是相對于節(jié)平面x=a/2傾斜。借助于橫向設置的導軌14,測微計螺絲15和彈簧16,襯底16可以用被控制的方式平行于節(jié)平面移動,以便以不同的間距把帶狀線7’,9’置于狹縫4”,5”的區(qū)域的上方。如上面關(guān)于裝置的操作所述的,在帶狀線7’,9’移動后,耦合將被改變,在一方面是因為交點12相互之間的間距以及離開自由端13的間距被改變,因此在兩個帶狀線中引起的兩個信號的干擾被改變,在另一方面,因為交點12距離波導部分1”的側(cè)壁越近,帶狀線7’,9’所在的場越強。因而,在任何時間,通過沿著z軸移動襯底6,都可以把波導部分1’和帶狀線7’,9’之間的耦合精確地設置為當前所需的值。
自然,圖3和6-9的實施例都可以使用導軌用于使襯底垂直于節(jié)平面x=a/2可控地移動。同樣,可以按照所需的耦合強度,例如通過粘結(jié),把襯底6永久地固定在波導部分1”的上述選擇的位置上。
可以沿著一個波導設置多個上述的耦合裝置。各個耦合裝置之間的間距應當是波導的波長λH的一半,使得在輻射區(qū)內(nèi)各個耦合裝置的剩余的雜散場相互抵消。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具有波導部分(1,1’,1”)的波導耦合裝置,在所述波導部分中被引導的波以至少一個波導模傳播,并且所述波導部分具有在其一個壁(2,2’)中的第一狹縫(4,4’,4”),借助使該波導模具有平行于有狹縫的壁的場分量,所述有狹縫的壁具有沿波導部分的縱向方向定向的節(jié)平面(M),并且/或者所述波導模在波導部分(1,1’,1”)的壁中感應只在所述節(jié)平面內(nèi)分布的壁電流,并具有設置成用于橋接第一狹縫(4,4’,4”)的第一天線部分(7,7’,7”),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狹縫的側(cè)壁(2,2’)具有第二狹縫(5,5’,5”),并且所述兩個狹縫(4,5;4’,5’;4”,5”)處于節(jié)平面(M)的不同側(cè)上。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狹縫(4,5;4’,5’;4”,5”)設置在平行場分量的相等相反的場強度的區(qū)域內(nèi)。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狹縫(4,5;4”,5”)中的一個狹縫(4,4”)的位置相對于節(jié)平面是另一個狹縫(5,5”)的映像。
4.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狹縫(4,5;4’,5’)的一個狹縫(4,4’)的位置相對于節(jié)平面是另一個狹縫(5,5’)的逆映像。
5.如前面任何一個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線部分(7,7’,7”)的一個自由端(13)可以以離開第一狹縫(4,4’)λs/4的間距設置,其中λs是由被引導的波在第一天線部分(7,7’,7”)中感應的波長。
6.如前面任何一個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導部分(1,1’,1”)具有矩形的截面,所述波導模是H10模。
7.如前面任何一個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天線部分(9,9’,9*,...)布置成橋接第二狹縫(5,5’,5”)。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天線部分(7’,7”;9’,9”)在點(11)處與連接導體(10)并聯(lián),所述天線部分(7’,7”;9’,9”)分別以相反的方向跨過它們的狹縫(4,4’;5,5’),所述天線部分具有總長度L,其中(n-3/8)λs<L<(n+3/8)λs,其中n是一個整數(shù),λs是由被引導的波在天線部分(7,7’,7”;9,9’,9”)中感應的振蕩的波長。
9.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天線部分(7*,9*)在點(11)處與連接導體(10)并聯(lián),所述天線部分(7*,9*)以相同的方向跨過它們的狹縫,所述天線部分具有總長度L,其中(n+1/8)λs<L<(n+7/8)λs,其中n是一個整數(shù),λs是由被引導的波在天線部分(7,7’,7”;9,9’,9”)中感應的振蕩的波長。
10.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天線部分與連接導體(10)串聯(lián),它們以相反的方向跨過狹縫(4,5),沿著天線部分測量的狹縫(4,5)之間的間距在(n-3/8)λs和(n+3/8)λs之間,其中n是一個整數(shù),λs是由被引導的波在天線部分中感應的振蕩的波長。
11.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天線部分(7**,7***;9**,9***)與連接導體(10)串聯(lián),它們以相同的方向跨過狹縫(4,5),沿著天線部分(7**,7***;9**,9***)測量的狹縫之間(4,5)的間距在(n+1/8)λs和(n+7/8)λs之間,其中n是一個整數(shù),λs是由被引導的波在天線部分(7**,7***;9**,9***)中感應的振蕩的波長。
12.如權(quán)利要求7-11之一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部分(7,7’,7”,7*,...;9,9’,9”,9*,...)與狹縫(4,4’;5,5’)的交點位于垂直于波導部分(1,1’)的縱向的直線上。
13.如權(quán)利要求7-12之一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部分(7’,9’)適用于定位在橫截于節(jié)平面(M)的不同位置。
14.如權(quán)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狹縫(4,5)相互平行,并與所述節(jié)平面(M)平行。
15.如權(quán)利要求7-12之一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狹縫(4’,5’;4”,5”)對于所述節(jié)平面(M)傾斜地延伸。
16.如權(quán)利要求15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狹縫(4’,5’)設置在波導部分(1’)的一個可轉(zhuǎn)動的壁部分(17)中。
17.如權(quán)利要求7-12之一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狹縫(4”,5”)具有沿著節(jié)平面而改變的間距,所述天線部分(7’,9’)可以沿著節(jié)平面(M)定位在不同的位置。
18.如權(quán)利要求13,14或17之一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用于相對于所述狹縫調(diào)節(jié)所述天線部分的裝置(14,15,16)。
19.如前面任何一個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部分(7,7’,7”,7*,...;9,9’,9”,9*,...)設置在襯底(6)上的帶狀線部分。
20.如前面任何一個權(quán)利要求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波導部分的有狹縫的壁上以(n+1/2)λH的間距形成有另外的狹縫,其中λH是在波導部分中被引導的波的波長。
全文摘要
一種波導耦合裝置包括波導部分(1)的,在所述波導部分中被引導的波以至少一個波導模傳播,并且所述波導部分具有在其一個壁(2)中的兩個狹縫(4,5),所述波導模具有平行于有狹縫的壁的場分量,所述有狹縫的壁具有沿波導部分的縱向定向的節(jié)平面(M),和/或所述波導模在波導部分的壁中感應只在所述節(jié)平面內(nèi)分布的壁電流。所述狹縫(4,5)處于節(jié)平面的相對側(cè)上。一個或兩個天線部分(7’,9’)橋接第一狹縫或兩個狹縫(4,5)。
文檔編號H01P5/107GK1643732SQ03806915
公開日2005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2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1月24日
發(fā)明者M·蒙克 申請人:馬科尼通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