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環(huán)境自動采樣機械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機器人和核輻射防護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核輻射環(huán)境自動采樣機械車。
【背景技術】
[0002]核電與水電、煤電一起已構成世界電力能源的三大支柱,在世界能源結構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約占世界總裝機容量的17%。另外,在核工業(yè)發(fā)展過程中,大量核設施和鈾礦山將陸續(xù)進入退役期,世界上第一代商業(yè)核電站將在2020年前后相繼退役。因此,結合不同核輻射環(huán)境,開展核輻射環(huán)境自動采樣機械車設計研究,避免作業(yè)人員直接暴露于核輻射環(huán)境,對提高我國核泄漏和核設施退役安全處理處置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國東南大學宋愛國教授的課題組于2010年成功研制了履帶式核生化機器人,這個機器人具備在強核輻射環(huán)境下工作的能力。因核救援機器人的電子器件極易受到核輻射而失效,導致機器人操作失靈或損壞,需要通過屏蔽或輻射加固提升核輻射環(huán)境下電子器件的工作能力,但是電子器件輻射加固的研究周期長,導致在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機器人在核輻射場只能進行有限作業(yè)。本實用新型在部件耐輻射技術、系統(tǒng)耐輻射和系統(tǒng)可靠性技術方面做出了較大改進,具有操作靈活簡便、運作安全、實用性強、耐輻射等特點,可以代替人在核輻射環(huán)境下完成特定任務,提高作業(yè)效率,并降低工作人員的受照劑量。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實用性強、耐輻射性好、操作靈活簡便的核輻射環(huán)境自動采樣機械車。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核輻射環(huán)境自動采樣機械車,其包括底盤、機械手和行走機構、電子元器件屏蔽盒和后攝像頭;底盤由方型中空管材和彎折承重板通過螺栓螺母連接組合而成矩形,行走機構通過支承板與底盤兩側邊相連接,底盤上方表面連接機械手,電子元器件屏蔽盒和后攝像頭,電子元器件屏蔽盒連接電纜,底盤上方表面連接放射性物質(zhì)盛裝屏蔽盒,所述的放射性物質(zhì)盛裝屏蔽盒包括殼體、壓力傳感器、滑蓋和一個以上滑輪;殼體上端設有臺階面,滑蓋可在臺階面滑動,壓力傳感器固定在滑蓋的一端,可接觸殼體臺階面的一端,滑輪通過軸固定在同一側殼體內(nèi)壁上,滑輪通過鋼絲繩連接固定在殼體內(nèi)壁底部電機和滑蓋內(nèi)壁的固定塊。
[000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機械手具有六個自由度,其包括機械手抓和腰關節(jié),所述機械手抓包括手抓座,其一端連接手抓前板,手抓座外圓連接伺服電機,伺服電機通過齒輪齒條機構連接拉桿,拉桿末端穿過手抓前板的底板連接拉頭,拉頭設有兩個對稱的,拉頭桿分別活動連接兩個夾緊桿的一端,夾緊桿的一端連接夾頭,兩夾緊桿活動連接梁,連接梁與手抓前板的側板相連接,連接梁與夾頭連接定向桿;腰關節(jié)連接在底盤上,腰關節(jié)上面連接肩關節(jié),肩關節(jié)連接大臂的一端,大臂的另一端通過肘關節(jié)連接小臂的一端,小臂的另一端通過腕關節(jié)連接前臂的中部,前臂連接前像頭,其一端通過手部回轉關節(jié)連接機械手抓的手抓座的另一端。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行走機構為三角履帶輪式移動結構,其包括履帶、驅動輪和兩個從動輪,履帶連接驅動輪與從動輪,驅動輪和從動輪通過軸承與支承板相連接,驅動輪通過減速器與驅動電機相連接。
[0007]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由于設有電子元器件屏蔽裝置,提高其耐輻射性能,提高機械車的可靠性和壽命。三角履帶輪式移動結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常采用的單一輪式和履帶式的低通過性和低機動性等缺陷,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和高的越障性能。放射性物質(zhì)盛裝盒裝置可自動封蓋及拆卸,采用繞線式開合設計,利用可換向步進電機帶動繞線器繞線而拖動滑蓋從而實現(xiàn)盒的開合。雙攝像頭,能夠感知周圍的環(huán)境和輔助實現(xiàn)定位、導航和精準的抓取物料。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圖1的左視圖;
[0010]圖3為圖1的俯視圖;
[0011 ]圖4為機械手示意圖;
[0012]圖5為機械手抓不意圖;
[0013]圖6為放射性物質(zhì)盛裝盒示意圖;
[0014]圖7為圖6去除滑蓋后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6]如圖1、圖2、圖3所不,一種核福射環(huán)境自動米樣機械車,其包括底盤1、機械手2和行走機構3、電子元器件屏蔽盒5和后攝像頭6 ;底盤I由方型中空管材和彎折承重板通過螺栓螺母連接組合而成矩形。
[0017]如圖4所示,機械手2具有六個自由度,其包括機械手抓21和腰關節(jié)26,所述機械手抓21包括手抓座219,其一端連接手抓前板218,手抓座219外圓連接伺服電機211,伺服電機211通過齒輪齒條機構連接拉桿212,拉桿212末端穿過手抓前板218的底板連接拉頭213,拉頭213設有兩個對稱的,拉頭桿分別活動連接兩個夾緊桿214的一端,夾緊桿214的一端連接夾頭217,兩夾緊桿214活動連接梁215,連接梁215與手抓前板218的側板相連接,連接梁215與夾頭217連接定向桿216 ;腰關節(jié)26連接在底盤I上,腰關節(jié)26上面連接肩關節(jié)25,肩關節(jié)25連接大臂24 (套筒結構,電機通過齒輪齒條帶動軸可沿外套筒軸向移動)的一端,大臂24的另一端通過肘關節(jié)27連接小臂23的一端,小臂23的另一端通過腕關節(jié)28連接前臂22的中部,前臂22連接前像頭11,其一端通過手部回轉關節(jié)29連接機械手抓21的手抓座219的另一端。機械手2具有六自由度,采用關節(jié)和直角坐標相結合的復合坐標形式,有五個轉動關節(jié)(腰關節(jié)26、肩關節(jié)25、肘關節(jié)27、腕部關節(jié)28和手部回轉關節(jié)29)和一個移動關節(jié)(大臂24),可實現(xiàn)腰回轉、肩旋轉、大臂伸縮、肘旋轉、腕俯仰及手部回轉六個獨立運動。轉動關節(jié)的連接均采用一定減速比的R-V減速器與電機直連的形式,大臂上的移動關節(jié)則采用齒輪齒條搭配內(nèi)外套筒的連接方式。當要拾取物體時,操作者根據(jù)機械手2和物體的相對位置,對機械手2的相應電機送達啟動和轉動角度的指令,機械手2收到指令后,對應的電機啟動并轉動精確的角度,從而帶動機械手2去抓取物體。
[0018]如圖1、圖2所示,行走機構3為三角履帶輪式移動結構,其包括履帶31、驅動輪32和兩個從動輪34,履帶31連接驅動輪32與從動輪34,驅動輪32和從動輪34通過軸承連接支承板8,支承板8與底盤I兩側邊相連接,驅動輪32通過減速器9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