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加載裝置,尤其是一種為旋轉軸同時提供扭矩和軸向力的加載裝置。
背景技術:
加載試驗設備在工業(yè)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試件常規(guī)加載形式以軸向加載或者扭矩加載為主,被試件的加載軸不旋轉的試驗居多,但真實工況是被試件在旋轉的同時還要承受扭矩和軸向力。如何提供一種加載裝置,可以為旋轉軸同時提供扭矩和軸向力,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為旋轉軸同時提供扭矩和軸向力的加載裝置。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夠為旋轉軸試驗同時提供扭矩和軸向力。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為旋轉軸同時提供扭矩和軸向力的加載裝置,包括測試件固定板、導柱、框架和加載組件,導柱兩端分別設置在測試件固定板和框架上,加載組件包括扭矩源、加載作動器、加載梁、轉動件;扭矩源設置在框架上,加載作動器兩端分別與框架、加載梁相連,加載梁通過導套與導柱滑動連接;轉動件與加載梁轉動連接。
扭矩源是電機或者馬達。
扭矩源包括減速機和與減速機相連的電機或者馬達。
加載作動器為2個或2個以上,以扭矩源輸出軸的軸線為中心,對稱布置。
加載作動器為油缸、電動缸或氣缸。
旋轉件與固定在加載梁上的支座通過滾動軸承或者滑動軸承相連。
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采用扭矩源通過聯(lián)軸器與被測試的旋轉軸相連,轉動件與旋轉軸固定連接,加載作動器給旋轉軸提供拉壓的動力,拉壓的動力通過加載梁、支座和轉動件向旋轉軸傳遞軸向試驗力,從而完成對旋轉軸的軸向加載;同時,扭矩源通過聯(lián)軸器帶動旋轉軸轉動,完成扭矩加載。本發(fā)明可同時提供扭矩和軸向力,試驗結果更能體現(xiàn)旋轉軸在真實工況下的結果,使用方便。本發(fā)明采用零件少,結構簡單;通過導柱、導套進行導向定位,對稱布置加載作動器,試驗精度有保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剖視圖;
圖3是圖2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一種為旋轉軸同時提供扭矩和軸向力的加載裝置,包括測試件固定板1、導柱2、框架9和加載組件5,導柱2兩端分別設置在測試件固定板1和框架9上,加載組件5包括扭矩源10、加載作動器8、加載梁7、轉動件14;扭矩源10設置在框架9上,加載作動器8兩端分別與框架9、加載梁7相連,加載梁7通過導套3與導柱2滑動連接;轉動件14與加載梁7轉動連接。
扭矩源10可以是電機12或者馬達12,也可以是連接有減速機11的電機12或者連接有減速機11的馬達12。
加載作動器8數(shù)量為2個或2個以上,以扭矩源10的輸出軸的軸線為中心,對稱布置,保證加載梁7在受力過程中平穩(wěn)地沿導柱2上下運行。
加載作動器8為油缸、電動缸或氣缸,驅動加載梁7動作。
旋轉件14與固定設置在加載梁7上的支座13通過軸承15相連,軸承15可采用滾動軸承,也可以采用滑動軸承。
試驗時,將被測試的旋轉軸4與測試件固定板1固定好,旋轉軸4下端通過聯(lián)軸器6與扭矩源10輸出軸相連,將轉動件14上端與旋轉軸4固定,啟動扭矩源10和加載作動器8,軸向力通過加載梁7、支座13、軸承15 、轉動件14傳遞給旋轉軸4,扭力通過聯(lián)軸器6傳遞給旋轉軸4,模擬真實工況,同時完成扭矩和軸向力測試。本發(fā)明也可以對被測試件的扭矩或軸向力進行單獨測試,用于旋轉軸4在不同工況下使用的試驗,適用范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