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定量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免疫定量速測儀。
背景技術:
膠體金試紙卡包括涂覆有條帶狀的特異性抗原或抗體(即檢測帶)的層析膜、有膠體金標記試劑(抗體)吸附的結合墊、以及用于滴加樣本的樣本墊,結合墊分別與樣本墊和層析膜相接。當待測樣本加到樣本墊上后,待測樣本通過毛細作用向結合墊移動,溶解膠體金標記試劑后相互反應,得到的結合物再移動至層析膜后,結合物與特異性抗原或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被截留在檢測帶上,此時通過觀察檢測帶的顯色,即可得到檢測結果。
在反應過程中,通常會將膠體金試紙卡放置在孵育加熱設備中,由孵育加熱設備提供一定的溫度環(huán)境,使一抗與二抗、或者抗體與抗原發(fā)生孵化反應,可以充分滲透并結合。在反應之后,再將膠體金試紙卡轉移至免疫定量速測儀內并對檢測帶進行圖像采集,并進行分析得到檢測結果。
在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技術至少存在以下問題:
由于孵育加熱設備與免疫定量速測儀分開設置,使得孵育設備和免疫定量速測儀的環(huán)境存在差異,進而容易導致檢測結果出現(xiàn)誤差,檢測結果的精確度和可靠性較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檢測結果的精確度和可靠性較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免疫定量速測儀。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免疫定量速測儀,所述免疫定量速測儀包括殼體、掃描單元和控制單元,所述掃描單元和所述控制單元均設置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免疫定量速測儀還包括送樣加熱裝置,所述送樣加熱裝置包括托架、加熱板和用于容置檢測卡的孵育盤,所述加熱板固定安裝在所述托架上,所述孵育盤放置在所述加熱板上,所述殼體的側壁上設有開口,所述托架可滑動地插裝在所述開口內,當所述托架滑動至所述殼體內時,所述掃描單元與所述孵育盤相對設置,所述加熱板和所述掃描單元分別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孵育盤上等距間隔設有多個卡槽,各所述卡槽相互平行布置,且每個所述卡槽均與所述檢測卡相匹配。
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每個所述卡槽的底面上均設有對應的標識碼。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每個所述卡槽的遠離所述殼體的一端均設有第一缺口。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孵育盤的與所述加熱板相抵的一側面設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位于所述孵育盤的遠離所述開口的一端。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殼體包括頂板、底板、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和所述第三側壁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第四側壁相對設置,所述頂板、底板、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圍設在一起且構成用于容置所述掃描單元和控制單元的空間,所述開口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壁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第四側壁上分別設有散熱柵,且每個所述散熱柵均設置在對應所述掃描單元的位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底板之間的連接處、所述第四側壁和所述底板之間的連接處分別設有扣槽。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免疫定量速測儀還包括顯示面板,所述顯示面板安裝在所述頂板上,所述顯示面板與所述底板相互傾斜布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實現(xiàn)方式中,所述托架的遠離所述開口的一側設有溫度顯示屏,所述溫度顯示屏與所述控制單元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免疫定量速測儀時,首先將準備好的檢測卡放置在孵育盤上,接著將孵育盤擱置在加熱板上,并推動托架使托架滑動至殼體內,此時掃描單元與孵育盤相對設置,然后通過控制單元控制加熱板加熱,當檢測卡在達到孵育溫度的加熱板上進行了所需時間的孵育后,最后控制單元控制掃描單元對孵育盤上的檢測卡進行掃描,從而完成檢測卡的掃描分析作業(yè)。由于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免疫定量速測儀時,檢測卡的加熱孵育過程和檢測卡的掃描過程均在免疫定量速測儀內完成,從而免去了檢測卡的轉移步驟,提高了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免疫定量速測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送樣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孵育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符號表示含義如下:
1-殼體,11-第一側壁,12-第二側壁,13-頂板,14-散熱柵,15-扣槽,2-掃描單元,3-控制單元,4-送樣加熱裝置,41-托架,42-加熱板,43-孵育盤,431-卡槽,432-標識碼,433-第一缺口,434-第二缺口,5-顯示面板,6-電源按鈕,7-溫度顯示屏,A-檢測卡,a-開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免疫定量速測儀,參見圖1,免疫定量速測儀包括殼體1、掃描單元2和控制單元3,掃描單元2和控制單元3均設置在殼體1內。
圖2為送樣加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2,免疫定量速測儀還包括送樣加熱裝置4,送樣加熱裝置4包括托架41、加熱板42和用于容置檢測卡A的孵育盤43,加熱板42固定安裝在托架41上,孵育盤43放置在加熱板42上,殼體1的側壁上設有開口a,托架41可滑動地插裝在開口a內,掃描單元2與孵育盤43相對設置,加熱板42和掃描單元2分別與控制單元3電連接。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免疫定量速測儀時,首先將準備好的檢測卡A放置在孵育盤43上,接著將孵育盤43擱置在加熱板42上,并推動托架41使托架41滑動至殼體1內,此時掃描單元2與孵育盤43相對設置(詳見圖1),然后通過控制單元3控制加熱板42加熱,當檢測卡A在達到孵育溫度的加熱板42上進行了所需時間的孵育后,最后控制單元3控制掃描單元2對孵育盤43上的檢測卡A進行掃描,從而完成檢測卡A的掃描分析作業(yè)。由于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免疫定量速測儀時,檢測卡A的加熱孵育過程和檢測卡A的掃描過程均在免疫定量速測儀內完成,從而免去了檢測卡A的轉移步驟,提高了檢測結果的準確度和可靠性。
圖3為孵育盤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3,在本實施例中,孵育盤43上等距間隔設有多個卡槽431,各卡槽431相互平行布置,且每個卡槽431均與檢測卡A相匹配,從而便于放置檢測卡A,避免因檢測卡A在托架41滑動的過程中發(fā)生不必要的滑動,而影響掃描單元2對檢測卡A的掃描。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圖3中僅示出了6個卡槽431,但是容易理解的,卡槽431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檢測卡A的實際數(shù)量進行改變,例如5個、7個等,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限制。
優(yōu)選地,每個卡槽431的底面上均設有對應的標識碼432,從而便于操作人員將檢測卡A正確的放置在對應的卡槽431內,提高了免疫定量速測儀的實用性。在上述實現(xiàn)方式中,標識碼432的體現(xiàn)形式可以為升序排列的數(shù)字,如1、2、3等,也可以為順序排列的英文字母,如A、B、C等,本實用新型對此不做限制。
優(yōu)選地,每個卡槽431的遠離開口a的一端均設有第一缺口433,從而便于操作人員拿取擱置在卡槽431上的檢測卡A。
再次參見圖2,在本實施例中,孵育盤43的與加熱板42相抵的一側面設有第二缺口434,第二缺口434位于孵育盤43的遠離開口a的一端,從而便于操作人員拿取放置在加熱板42上的孵育盤43。
在本實施例中,殼體1包括頂板13、底板、第一側壁11、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第一側壁11和第三側壁相對設置,第二側壁12和第四側壁相對設置,頂板13、底板、第一側壁11、第二側壁12、第三側壁和第四側壁圍設在一起且構成用于容置掃描單元2和控制單元3的空間,開口a設置在第一側壁11上。在上述實現(xiàn)方式中,殼體1起到保護并承載掃描單元2和控制單元3的作用。
具體地,第二側壁12和第四側壁上分別設有散熱柵14,且每個散熱柵14均設置在對應掃描單元2的位置,從而能夠將掃描單元2工作時產(chǎn)生的熱量從殼體1內散發(fā)至外界環(huán)境中,以避免掃描單元2過熱,提高了免疫定量速測儀的可靠性。
具體地,第二側壁12和底板之間的連接處、第四側壁和底板之間的連接處分別設有扣槽15。在上述實現(xiàn)方式中,扣槽15可以便于操作人員搬動免疫定量速測儀,提高了免疫定量速測儀的實用性。
在本實施例中,免疫定量速測儀還包括顯示面板5,顯示面板5安裝在頂板13上,顯示面板5與底板相互傾斜布置,從而使得操作人員能夠更好的讀取顯示面板上的信息,提高了免疫定量速測儀的用戶體驗。
可選地,電源按鈕6設置在頂板13上,從而便于操作人員開關免疫定量速測儀。
優(yōu)選地,顯示面板5可以為觸控面板,從而便于操作人員對控制單元3進行操作,進一步地提高了免疫定量速測儀的使用體驗。
在本實施例中,托架41的遠離開口a的一側設有溫度顯示屏7,溫度顯示屏7與控制單元3電連接,從而能夠實時反映送樣加熱裝置4的溫度,便于操作人員了解免疫定量速測儀的工作狀態(tài)。在上述實現(xiàn)方式中,控制單元3可以包括用于實時監(jiān)測加熱板42的溫度的溫度傳感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