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線束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檢測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線束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線束檢測裝置中需要夾持機構對線束進行夾持,而現有的的線束夾持機構一般只具有夾持功能,不能對線束的位置進行調整,無法滿足與各種線束連接件的結合,給后續(xù)的檢測帶來了困難。同時目前的線束夾持機構,不能較好的固定線束端部,在檢測過程中,容易與線束連接件脫離,造成整個檢測回路的斷開,無法進行正常的檢測。用于檢測裝置需要將線束導通后才能進行檢測。而目前的線束導通機構,將待測線束與導體固定后實現導通,采用此方法導通斷開線束十分麻煩,大大延長了檢測的時間。同時線束導通位置不能進行水平豎直方向的調節(jié),給線束與導通機構的配合帶來了較大麻 煩,甚至導致一部分線束不能被檢測,通用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線束檢測裝置中夾持機構只具有夾持功能,不能對線束的位置進行調整,同時導通機構不能進行位置調節(jié),且導通斷開線束十分麻煩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快速準確調整線束夾持和導通位置,導通接觸方便,通用性較好的線束檢測裝置。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包括夾持機構、立式導通機構和臥式導通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結構包括底座、支架、橫向導軌、豎向導軌、滑動塊、線束插接塊和線束固定塊,在底座的后端設置有線束插接塊,在底座的前端設置有支架,在支架的上方設置有線束固定塊,在線束固定塊的前方設置有滑動塊,所述橫向導軌橫向穿過滑動塊與線束固定塊連接,所述豎向導軌依次穿過滑動塊和支架與底座連接;所述立式導通機構包括氣缸、連接板和插接板,在連接板的頂部設置有凹槽,所述氣缸的氣缸軸放置于連接板的凹槽內,在連接板的下方設置有插接板,在插接板內豎向開設有三個插入口,在插接板內橫向開設有三個開口,在開口內設置有能夠與線束連通的導體,在連接板內設置有三個能夠升入到對應插入口并與導體連通的探針;所述臥式導通機構包括底板、氣缸,連接塊和插板,在底板的尾端設置有氣缸,在底板的側邊上設置有線軌,在底板的上方設置有連接塊,所述氣缸的氣缸軸與連接塊相連接,在連接塊的底部設置有與線軌配合的滑槽,在連接塊的頂部設置有插板,在插接板的前端有插入線束插接塊內與線束連通的插接端子;所述插接端子末端通過導線與探針相連接。前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塊由兩個滑動板組成,所述兩個滑動板上設置有橫向開孔和豎向開孔,在滑動塊上對稱的穿過兩個橫向導軌,在滑動塊上對稱的穿過兩個豎向導軌。[0012]前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動塊上設置有兩個橫向鎖緊把手和兩個豎向鎖緊把手。前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線束固定塊的頂部設置有用于放置線束的凹槽,在凹槽的上方設置有壓板,在凹槽的一側設置有按壓壓板的擠壓裝置。前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裝置包括底座和擠壓臂,所述擠壓臂通過銷軸旋轉的安裝于底座頂端的銷孔內。前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插入口形成的直線與所述三個開口形成的直線相互平行。前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氣缸的后方設置有背板,所述氣缸固定于背板正面。 前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背板的底部向背面后端延伸出一支撐板。前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連接板的外側設置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通過兩個固定板與背板兩側面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實用新型夾持機構的線束固定塊通過橫向導軌可在滑動塊內前后移動,這樣實現了線束固定塊水平移動。而滑動塊又可以帶動線束固定塊在豎向導軌上移動,這樣實現了線束固定塊豎向移動。通過改變水平位移和豎向位移可以方便的調節(jié)線束插接塊和線束固定塊之間的位置,適合于不同線束夾持。同時在線束固定塊頂部設置有擠壓裝置,確保了線束端部的夾持穩(wěn)定,便于后續(xù)對線束進行檢測。2、本實用新型立式導通機構將線束插入三個開口內與導體接通,然后利用氣缸來控制連接板內的探針插入對應插入口并與導體連通,這樣實現了待測線束的連通。采用此結構,導通和斷開線束都十分方便,大大縮短了檢測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立式導通機構,能夠上下移動,控制線束與導通機構的接觸位置,適合不同類型的線束使用,通用性較好。3、本實用新型臥式導通機構通過氣缸來控制插板上的插接端子與線束接觸導通,導通和斷開線束都十分方便,大大縮短了檢測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臥式線束導通機構,能夠水平能移動,控制線束與導通機構的接觸位置,適合不同類型的線束使用,通用性較好。
圖I是本實用新型線束檢測裝置正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線束檢測裝置背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線束夾持機構背面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線束夾持機構正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立式導通機構正面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立式導通機構背面結構示意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臥式導通機構背面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臥式導通機構正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2所示,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包括夾持機構、立式導通機構和臥式導通機構。如圖3-4所示,夾持機構包括底座11、支架12、線束插接塊13、線束固定塊14、橫向導軌15、豎向導軌16和滑動塊17。在底座11的后端設置有線束插接塊13,在底座11的前端設置有支架12,在支架12的上方設置有線束固定塊14,在線束固定塊14的前方設置有滑動塊17,滑動塊17由兩個滑動板18組成,兩個滑動板18上設置有橫向開孔和豎向開孔。兩個橫向導軌15橫向穿過滑動塊17的橫向開孔與線束固定塊14連接,兩個豎向導軌16依次穿過滑動塊17的豎向開孔和支架12與底座11連接。在滑動塊上設置有兩個橫向鎖緊把手19和兩個豎向鎖緊把手20,橫向鎖緊把手 19和豎向鎖緊把手20用于鎖緊滑動塊17,使滑動塊17位于橫向導軌15和豎向導軌16行程內的任意位置。在線束固定塊14的頂部設置有用于放置線束的凹槽21,在凹槽21的上方設置有壓板22,在凹槽21的一側擠壓裝置。擠壓裝置包括底座23和擠壓臂24,擠壓臂24通過銷軸旋轉的安裝于底座23頂端的銷孔內,擠壓臂24用于壓緊壓板22,使得線束25端部夾持穩(wěn)定。如圖5-6所示,立式導通機構包括氣缸26、連接板27和插接板28,在連接板27的頂部設置有凹槽,氣缸26的氣缸軸29放置于連接板27的凹槽內,在連接板27的下方設置有插接板28,在插接板28內豎向開設有三個插入口 30,在插接板28內橫向開設有三個開口 31,三個插入口 30形成的直線與三個開口 31形成的直線相互平行。在開口 31內設置有導體,在連接板27內設置有三個能夠升入到對應插入口 30并與導體連通的探針。在氣缸26的后方設置有背板21,氣缸26固定于背板32正面。在背板32的底部向背面后端延伸出一支撐板33,支撐板33對整個立式線束導通機構起進一步支撐作用,防止機構傾斜,提高了整體的安全性能。在連接板27的外側設置有防護罩34,防護罩34通過兩個固定板35與背板32兩側面相連接。保護罩34用于保護連接板27裝有的探針與插接板28對接測試時的人身安全,并防止其損壞。如圖7-8所示,臥式導通機構包括底板36、氣缸37、連接塊38和插板39,在底板36的尾端設置有氣缸37,在底板36的側邊上設置有線軌44,線軌44的長度短于底板36的長度。在底板36的上方設置有連接塊38,在連接塊38與氣缸37的氣缸軸41之間還設置有彈簧42,在彈簧42的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檔塊43,在其中一側的檔塊43上設置有凹槽45,氣缸37的氣缸軸41穿過一側檔塊43的凹槽45與彈簧42連接,彈簧42另一側的檔塊43與連接塊38相連接。在連接塊38的底部設置有與線軌44配合的滑槽,在連接塊38的頂部設置有插板39,在插板39的前端設置有與線束連通的插接端子40,插接端子40末端與線束插接塊內的被測件連接,這樣組成了一回路,可以快速對線束的性能進行測試。臥式導通機構的氣缸37工作,帶動氣缸軸41運動,氣缸軸41通過彈簧42的控制使得連接塊38移動,最終實現插接端子40與線束的連接。通過彈簧42的控制,可使連接塊38移動的更加平穩(wěn),避免插接端子40因為移動過快而造成的損壞。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線束檢測裝置的夾持機構的線束固定塊14通過橫向導軌15可在滑動塊17內前后移動,這樣實現了線束固定塊14水平移動。而滑動塊17又可以帶動線束固定塊14在豎向導軌16上移動,這樣實現了線束固定塊14豎向移動。這樣通過改變水平位移和豎向位移可以方便的調節(jié)線束插接塊13和線束固定塊14之間的位置,適合于不同線束夾持。同時在線束固定塊14頂部設置有擠壓裝置,確保了線束端部的夾持穩(wěn)定,便于后續(xù)對線束進行檢測。立式導通機構將線束插入三個開口 31內與導體接通,然后氣缸26運動控制氣缸軸29工作,氣缸軸29可以控制連接板27內的探針插入對應插入口 30并與導體連通,這樣實現了待測線束的連通。采用此結構,導通和斷開線束都十分方便,大大縮短了檢測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立式線束導通機構,能夠上下移動,控制線束與導通機構的接觸位置,適合不同類型的線束使用,通用性較好。 臥式導通機構通過氣缸37的運動來控制插板39上的插接端子40與線束接觸導通,導通和斷開線束都十分方便,大大縮短了檢測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同時本實用新型臥式線束導通機構,能夠水平能移動,控制線束與導通機構的接觸位置,適合不同類型的線束使用,通用性較好。以上顯示和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包括夾持機構、立式導通機構和臥式導通機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夾持結構包括底座、支架、橫向導軌、豎向導軌、滑動塊、線束插接塊和線束固定塊,在底座的后端設置有線束插接塊,在底座的前端設置有支架,在支架的上方設置有線束固定塊,在線束固定塊的前方設置有滑動塊,所述橫向導軌橫向穿過滑動塊與線束固定塊連接,所述豎向導軌依次穿過滑動塊和支架與底座連接; 所述立式導通機構包括氣缸、連接板和插接板,在連接板的頂部設置有凹槽,所述氣缸的氣缸軸放置于連接板的凹槽內,在連接板的下方設置有插接板,在插接板內豎向開設有三個插入口,在插接板內橫向開設有三個開口,在開口內設置有能夠與線束連通的導體,在連接板內設置有三個能夠升入到對應插入口并與導體連通的探針; 所述臥式導通機構包括底板、氣缸,連接塊和插板,在底板的尾端設置有氣缸,在底板的側邊上設置有線軌,在底板的上方設置有連接塊,所述氣缸的氣缸軸與連接塊相連接,在連接塊的底部設置有與線軌配合的滑槽,在連接塊的頂部設置有插板,在插接板的前端有插入線束插接塊內與線束連通的插接端子; 所述插接端子末端通過導線與探針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塊由兩個滑動板組成,所述兩個滑動板上設置有橫向開孔和豎向開孔,在滑動塊上對稱的穿過兩個橫向導軌,在滑動塊上對稱的穿過兩個豎向導軌。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滑動塊上設置有兩個橫向鎖緊把手和兩個豎向鎖緊把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線束固定塊的頂部設置有用于放置線束的凹槽,在凹槽的上方設置有壓板,在凹槽的一側設置有按壓壓板的擠壓>j-U ρ α裝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裝置包括底座和擠壓臂,所述擠壓臂通過銷軸旋轉的安裝于底座頂端的銷孔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個插入口形成的直線與所述三個開口形成的直線相互平行。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氣缸的后方設置有背板,所述氣缸固定于背板正面。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背板的底部向背面后端延伸出一支撐板。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在連接板的外側設置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通過兩個固定板與背板兩側面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線束檢測裝置,包括夾持機構、立式導通機構和臥式導通機構,所述夾持機構用于夾持線束的兩端,所述立式導通機構和臥式導通機構分別與線束的一端連接,然后通過導線連接立式導通機構和臥式導通機構,這樣可以形成個檢測回路,對線束進行檢測。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線束檢測裝置中夾持機構只具有夾持功能,不能對線束的位置進行調整,同時導通機構不能進行位置調節(jié),且導通斷開線束十分麻煩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快速準確調整線束夾持和導通位置,導通接觸方便,通用性較好的線束檢測裝置。
文檔編號G01R31/00GK202748424SQ20122042950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fā)明者周偉, 鄒興懷, 周勇 申請人:昆山艾博機器人系統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