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自行車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為了解決在同一個飛輪上兼具兩種飛輪功能的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其特征是:包括:設有棘輪齒的棘輪(4),輪蓋(5),以及兩套動作部件;每套動作部件均包括:切換把柄(6),轉動軸(7),棘爪(8),鋼珠(9),以及彈簧(10);被動齒輪(1)、彈簧(10)、鋼珠(9)、棘爪(8),該四者順序相抵;轉動軸(7),其與輪蓋(5)轉動連接,其伸出在輪蓋(5)之外、并與切換把柄(6)連接。有益效果是:通過切換,可以進入普通自行車模式,也可以進入死飛車模式,甚至還可以進入創(chuàng)新的倒車模式。
【專利說明】
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自行車和死飛車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是普通百姓出門代步的最常見交通工具。
[0003]近年來,社會上又出現(xiàn)了一種頗受若干新潮青少年喜愛的另類運動車輛:死飛車;死飛車也稱死飛自行車或固齒車,下面統(tǒng)一稱為死飛車。
[0004]死飛車粗看很像普通的自行車,但是經(jīng)過比較,有如下的情況:1.死飛車正向踩動踏板、車輛正向前進;正向前進中的死飛車,如果反向踩動踏板,其開始的瞬間、車輛停止向前,繼續(xù)反向踩動踏板、則車輛向后運動。2.普通自行車正向踩動踏板、車輛正向前進;正向前進的普通自行車,如果反向踩動踏板,除了發(fā)出“喟喟喟”的響聲外,無任何影響,車輛依照原有的慣性繼續(xù)向前運動。
[0005]被動齒輪也被稱為飛輪。
[0006]現(xiàn)有技術的死飛車,只適宜在空曠無人的場地玩耍,不能作為普通自行車使用;前行中的死飛車,如果反向踩動踏板,車輛立即停止前行、以及向后運動;死飛車如果當作自行車騎行在道路上,會對交通安全帶來極大的隱患和危害。
[0007]很多人即愛作為代步工具的普通自行車,又愛可以娛樂玩耍的死飛車;然而,在現(xiàn)有技術的條件下,如果想同時實現(xiàn)兩種車輛的功能目的,只有一并擁有普通自行車和死飛車,而無法在一輛車上實現(xiàn)兩種車輛的功能目的。換言之,人們希望一部人力車輛既能作為普通自行車使用、又能作為死飛車使用;但是,在現(xiàn)有技術中,普通自行車的飛輪和死飛車的飛輪,該兩者具有不同的使用目的和結構原理,無法在同一個飛輪上兼具兩種飛輪的功會K。
【發(fā)明內容】
[0008]為了解決在同一個飛輪上兼具兩種飛輪功能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9]1.—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包括被動齒輪組件和后車輪;所述的被動齒輪組件包括:被動齒輪,安裝軸,以及花鼓;
[0010]所述的系統(tǒng)包括:棘輪棘爪機構;
[0011 ]所述的棘輪棘爪機構包括:設有棘輪齒的棘輪,輪蓋,以及兩套動作部件;每套動作部件均包括:切換把柄,轉動軸,棘爪,鋼珠,以及彈簧;
[0012]所述的兩套動作部件,其對稱設置在被動齒輪上;
[0013]所述的被動齒輪,所述的安裝軸,所述的花鼓,所述的棘輪,該四者的中心軸線重疊;所述的花鼓與安裝軸轉動連接;所述的棘輪,其與花鼓固定連接,其與被動齒輪轉動連接;
[0014]所述的被動齒輪設置凸臺結構;所述的凸臺結構中對稱開設鏤空的動作空間,并在動作空間的頂部開設彈簧安裝孔;
[0015]所述的棘爪,其位于動作空間中,其呈左右對稱形狀,其上面呈八字形,其下面的左部設置左部棘爪齒,其下面的右部設置右部棘爪齒,其左右的居中位置設置轉動軸,其與轉動軸的身部固定連接;
[0016]轉動軸的第一端與被動齒輪轉動連接;
[0017]所述的彈簧和鋼珠位于彈簧安裝孔內,彈簧的上端與被動齒輪彈性相抵,彈簧的下端與鋼珠上部彈性相抵,鋼珠下部與棘爪相抵;
[0018]所述的輪蓋與被動齒輪固定連接;
[0019]所述的轉動軸,其與輪蓋轉動連接,其第二端伸出在輪蓋之外、并與切換把柄連接;
[0020]變動切換把柄,可以切變?yōu)樽蟛考X與棘輪齒接觸,也可以切變?yōu)橛也考X與棘輪齒接觸。
[0021]2.所述的彈簧安裝孔為以下兩種中的任意一者:
[0022]a.所述的彈簧安裝孔為盲孔;
[0023]彈簧的上端與盲孔的底部彈性相抵,彈簧的下端與鋼珠上部彈性相抵,鋼珠下部與棘爪相抵;
[0024]b.所述的彈簧安裝孔為開設通孔,并陪同安裝封口工藝零件;
[0025]鋼珠下部與棘爪相抵,彈簧的下端與鋼珠上部彈性相抵,彈簧的上端與盲孔的封口工藝零件彈性相抵,封口工藝零件與凸臺結構固定連接。
[0026]3.所述的輪蓋與凸臺結構固定連接,其連接方法為以下四者中的任意一者:
[0027]a.使用安裝螺釘進行固定連接;
[0028]b.使用粘結劑進行粘結固定連接;
[0029]c.使用鉚釘進行鉚接固定連接;
[°03°] d.使用焊接進行固定連接。
[0031 ] 4.所述的轉動軸和所述的棘爪,它們分體制造;或者,所述的轉動軸和所述的棘爪為一體制造。
[0032]5.所述的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連接,其具體情況為以下兩者中的任意一者:
[0033]a.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固定連接;
[0034]b.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為套筒式插拔連接;
[0035]c.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為轉動連接。
[0036]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7]通過轉動切換把柄,可以使發(fā)明系統(tǒng)進入普通自行車模式,也可以進入死飛車模式,甚至還可以進入創(chuàng)新的倒車模式;換言之,應用了本發(fā)明,同一輛兩輪人力車,可以切換為普通的自行車行駛,也可以切換為死飛車玩耍,還可以切換為前所未有的純粹倒車取樂。
【附圖說明】
[0038]圖1是某一現(xiàn)有技術自行車的花鼓組件;
[0039]圖2是圖1的右視圖;
[0040]圖3是某一現(xiàn)有技術自行車被動齒輪的示意圖,標號為Iw的是外圈,標號為In的是內圈;
[0041]圖4是圖3的左視圖;
[0042]圖5是花鼓3頭部旋入被動齒輪(標號I)內圈(標號In)后的不意圖;
[0043]圖6是自行車的車輛架體插入安裝軸2的示意圖;
[0044]圖7是自行車的車輛架體插入安裝軸2、并且在兩端擰緊螺母的示意圖;
[0045]圖8是被動齒輪I的輪齒正向轉動、花鼓3也正向轉動的示意圖;
[0046]圖9是被動齒輪I的輪齒反向轉動、而花鼓并不轉動的示意圖;
[0047]圖10是實施例一中的發(fā)明系統(tǒng)示意圖之一;
[0048]圖11是圖10的左視圖;
[0049]圖12是圖10的后視圖;
[0050]圖13是圖10的A-A向剖視圖,本圖作了2:1放大處理,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為分體制造;
[0051 ]圖14是圖13的變化圖,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變化為一體制造;
[0052]圖15是圖10去除輪蓋后的不意圖;
[0053]圖16是實施例一中轉動軸和棘爪的立體示意圖,本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為一體制造;
[0054]圖17是實施例一中轉動軸和棘爪的主視圖,本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為一體制造;
[0055]圖18是圖17的左視圖;
[0056]圖19是圖17的右視圖;
[0057]圖20是圖17的俯視圖,圖中的虛線代表此處為弧形曲面;
[0058]圖21是圖17的仰視圖;
[0059]圖22是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的立體示意圖;
[0060]圖23是實施例一中棘輪的立體示意圖之一;
[0061 ]圖24是實施例一中棘輪的立體示意圖之二,本圖的觀察位置與圖23的觀察位置相差180°角度;
[0062]圖25是對圖15進行細化繪制的示意圖;
[0063]圖26是圖25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列為2:1,圖中的棘爪作了涂黑處理;
[0064I圖27是棘爪進行轉動的示意圖之一;
[°065]圖28是棘爪進行轉動的示意圖之二;
[0066]圖29是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作正向轉動情況的示意圖之一,圖中棘輪上的涂黑小圓點為標識點,圖中的右部棘爪齒與棘輪齒接觸;
[0067]圖30是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作正向轉動情況的示意圖之二;
[0068]圖31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作反向轉動情況的示意圖之一,圖中的右部棘爪齒與棘輪齒接觸;
[0069]圖32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作反向轉動情況的示意圖之二;
[0070]圖33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作反向轉動情況的示意圖之三;
[0071 ]圖34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作反向轉動情況的示意圖之四;
[0072]圖35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作反向轉動情況的示意圖之五;
[0073]圖36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作反向轉動情況的示意圖之六;
[0074]圖37是實施例一中左部棘爪齒與棘輪齒接觸的示意圖之一,圖中的被動齒輪作順時針正向轉動;
[0075]圖38是實施例一中左部棘爪齒與棘輪齒接觸的示意圖之二,圖中的被動齒輪作逆時針反向轉動;
[0076]圖39是實施例二中的發(fā)明系統(tǒng)不意圖;
[0077]圖40是圖39中I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列為1.8:1;
[0078]圖41實施例三中的示意圖;
[0079]圖42實施例五中的示意圖;
[0080]圖43是實施例六中轉動軸第二端與切換把柄為轉動連接的示意圖;
[0081 ]圖44是圖43中的轉動軸與切換把柄移出繪制的示意圖;
[0082]圖45是44的右視圖;
[0083]圖46是圖44中切換把柄旋轉了90°角度的示意圖;
[0084]圖47是實施例七中的發(fā)明示意圖;
[0085]圖48是圖47中的花鼓示意圖;
[0086]圖49是圖47中的固定環(huán);
[0087]圖50是圖49的右視圖;
[0088]圖51是圖50的變化圖;
[0089]圖52是實施例^^一中的示意圖之一,也是圖30的演變圖;
[0090]圖53是實施例^^一中的示意圖之二;
[0091]圖54是實施例^^一中的示意圖之三;
[0092]圖55是實施例^^一中的示意圖之四;
[0093]圖56是實施例^中的不意圖之五;
[0094]圖57是實施例十二中的示意圖之一;
[0095]圖58是實施例十二中的示意圖之二;
[0096]圖59是實施例十二中的示意圖之三;
[0097]圖60是實施例十三中的示意圖之一;
[0098]圖61是實施例十三中的示意圖之二;
[0099]圖62實施例十四中的示意圖;
[0100]圖63是圖62中II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3:1;
[0101]圖64是圖62中棘輪4的立體示意圖之一;
[0102]圖65是圖62中棘輪4的立體示意圖之二。
[0103]圖中標號說明
[0104]被動齒輪(I);凸臺結構(Ia);動作空間(Ib);彈簧安裝孔(Ic);彈簧安裝孔(Ιο-?);外圈(Iw); 內圈(In);安裝軸 (2);花鼓 (3);花鼓 (3-1);第一外螺紋 (3a);第二外螺紋(3b);棘輪(4);輪蓋(5);切換把柄(6);轉動軸(7);棘爪(8);左部棘爪齒(8a);右部棘爪齒(Sb);鋼珠(9);彈簧(10);車輛架體(20);車輛架體(20-1);墊塊(21);固定環(huán)(31);滾動鋼珠(41);滾動鋼珠(42);凹槽(51);凹槽(52);連接處(ANl);連接處(ANl-1);連接處(AN2);連接處(AN2-1);連接處(AN3);連接處(AN3-1);三角形的邊(A);三角形的邊(B);三角形的邊(C);作用力點(Jl);作用力點(J2);間隙(JX)。
[010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106]為了闡明本發(fā)明的原理,首先需要對現(xiàn)有技術的普通自行車和死飛車的被動齒輪結構原理有所了解。
[0107]現(xiàn)有技術的普通自行車,使用者踩動腳踏板,使得主動齒輪轉動,通過鏈條將動力傳遞給被動齒輪。如果正向踩動腳踏板,則主動齒輪和鏈條正向運動,被動齒輪也正向轉動、并帶動后車輪向前滾動;如果反向踩動腳踏板,則主動齒輪和鏈條反向運動,此時,被動齒輪僅僅是反向空轉,對后車輪的滾動不產(chǎn)生影響。
[0108]為了透徹了解以上的內容,現(xiàn)結合附圖進行以下更詳細的介紹和說明。
[0109]圖1是某一現(xiàn)有技術自行車的花鼓組件,該組件包括:花鼓3、安裝軸2、以及畫在兩端的兩個螺母。花鼓3呈啞鈴狀,每一端各有一個頭部,頭部開設了外螺紋;花鼓3與安裝軸2為轉動連接,具體情況是:每一個頭部和安裝軸之間均設置了一圈鋼珠,其情況類似軸承,即軸承的內圈相當于安裝軸。
[0110]圖2是圖1的右視圖;圖中一圈的小圓孔用于安裝多根鋼絲,這些鋼絲的另一端與后車輪的鋼圈固定連接。整車安裝完畢的自行車,如果花鼓轉動,則后車輪及其鋼圈均同步轉動。
[0111]圖3是某一現(xiàn)有技術自行車被動齒輪I的示意圖,圖4是圖3的左視圖。被動齒輪I也稱飛輪。被動齒輪I包括外圈Iw和內圈In。被動齒輪I的外圈Iw具有牙齒,牙齒與鏈條嚙合傳動連接。被動齒輪I的內圈In開設了內螺紋,該內螺紋與花鼓頭部的外螺紋、它們螺紋配合;被動齒輪內圈In的內螺紋正向轉動旋入花鼓頭部的外螺紋上,并且在騎車人正向騎動自行車的時候,越旋越緊,從而不會發(fā)生脫落下來的情況。
[0112]被動齒輪I的外圈Iw和被動齒輪In的內圈,它們的關系是:當被動齒輪I的外圈Iw正向轉動時,其內圈In被迫正向轉動;當被動齒輪I的外圈Iw反向轉動時,其內圈In不轉動、并發(fā)出“喟喟喟”的響聲。
[0113]圖5是花鼓3頭部旋入被動齒輪I內圈In后的示意圖;圖6是自行車的車輛架體20插入安裝軸2的示意圖;圖7是自行車的車輛架體20插入安裝軸2、并且在兩端擰緊螺母的示意圖。
[0114]圖8是被動齒輪I的輪齒正向轉動、花鼓3也正向轉動的示意圖;圖8中的花鼓用虛線繪制;圖8相當于在圖7中、由右向左觀察到的情況。圖8中的實線上箭頭代表被動齒輪I上的輪齒正向轉動,虛線下箭頭代表花鼓正向轉動。
[0115]圖9是被動齒輪I的輪齒反向轉動、而花鼓并不轉動的示意圖,圖中的箭頭代表被動齒輪I的輪齒反向空動。
[0116]上面介紹的是現(xiàn)有技術普通自行車的情況;下面,介紹現(xiàn)有技術死飛車的情況。
[0117]死飛車的被動齒輪很簡單,沒有外圈和內圈等等的設計;死飛車的被動齒輪,其外邊緣是一圈輪齒,這些輪齒與鏈條嚙合傳動鏈接;死飛車的被動齒輪,其中央部位與花鼓固定連接,并且不論正轉或是反轉,均要保證固定連接的穩(wěn)妥可靠。
[0118]對于死飛車而言,有以下三種情況:
[0119]1.如果正向踩動腳踏板,則主動齒輪正向轉動,鏈條正向運動,被動齒輪也正向轉動,花鼓正向轉動,后車輪向前滾動。
[0120]2.如果反向踩動腳踏板,則主動齒輪反向轉動,鏈條反向運動,被動齒輪也反向轉動,花鼓反向轉動,后車輪向后滾動。
[0121]3.運動中的死飛車,如果踩住腳踏板,則主動齒輪不動,鏈條不運動,被動齒輪不動,花鼓不動,后車輪向也不滾動。因此,運動中的死飛車,如果踩住腳踏板保持不動,就是對死飛車進行剎車,而且,一般的死飛車就是以此進行剎車的,沒有專門設置的剎車機構,這也是死飛車的樂趣和魅力所在。
[0122]以下通過多個實施例來對本發(fā)明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和解釋。
[0123]實施例一
[0124]首先,對本實施例一中的發(fā)明系統(tǒng)作總體的文字描述如下。
[0125]本實施例的發(fā)明系統(tǒng)包括被動齒輪組件和后車輪;所述的被動齒輪組件包括:被動齒輪I,安裝軸2,以及花鼓3。注:被動齒輪也稱飛輪。
[0126]車輛架體20與安裝軸2的兩端為固定連接關系;安裝軸2的身部與花鼓3是轉動連接的關系。
[0127]以上提及的零部件,在現(xiàn)有技術中均為非常成熟,前面也作了相當多的介紹。
[0128]下面將要說明的內容,是本發(fā)明貢獻的特別技術。
[0129]本實施例的發(fā)明系統(tǒng)還包括:棘輪棘爪機構;
[0130]所述的棘輪棘爪機構包括:設有棘輪齒的棘輪4,輪蓋5,以及兩套動作部件;每套動作部件均包括:切換把柄6,轉動軸7,棘爪8,鋼珠9,以及彈簧10;
[0131]所述的兩套動作部件,其對稱設置在被動齒輪I上;
[0132]所述的被動齒輪I,所述的安裝軸2,所述的花鼓3,所述的棘輪4,該四者的中心軸線重疊;所述的花鼓3與安裝軸2轉動連接;所述的棘輪4,其與花鼓3固定連接,其與被動齒輪I轉動連接;
[0133]所述的被動齒輪I設置凸臺結構la;所述的凸臺結構Ia中對稱開設鏤空的動作空間lb,并在動作空間Ib的頂部開設彈簧安裝孔Ic;
[0134]所述的棘爪8,其位于動作空間Ib中,其呈左右對稱形狀,其上面呈八字形,其下面的左部設置左部棘爪齒8a,其下面的右部設置右部棘爪齒Sb,其左右的居中位置設置轉動軸7,其與轉動軸7的身部固定連接;
[0135]轉動軸7的第一端與被動齒輪I轉動連接;
[0136]所述的彈簧10和鋼珠9位于彈簧安裝孔Ic內,彈簧10的上端與被動齒輪I彈性相抵,彈簧10的下端與鋼珠9上部彈性相抵,鋼珠9下部與棘爪8相抵;
[0137]所述的輪蓋5與被動齒輪I固定連接;
[0138]所述的轉動軸7,其與輪蓋5轉動連接,其第二端伸出在輪蓋5之外、并與切換把柄6連接;
[0139]變動切換把柄6,可以切變?yōu)樽蟛考X8a與棘輪齒4接觸,也可以切變?yōu)橛也考X8b與棘輪齒4接觸。
[0140]對于以上的內容,以下結合多幅圖紙進行說明和解釋。說明和解釋分四個部分進行。
[0141 ]第一部分:核心零部件,以及它們的相互關系。
[0142]圖10是本實施例一中的發(fā)明系統(tǒng)示意圖之一;圖11是圖10的左視圖;圖12是圖10的后視圖;圖13是圖1O的A-A向剖視圖,本圖作了 2:1放大處理,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為分體制造;圖14是圖13的變化圖,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變化為一體制造;圖15是圖10去除輪蓋后的示意圖。
[0143]從上述圖紙中可以看到,有兩套動作部件對稱設置在被動齒輪I上,而每一套動作部件均包括:切換把柄6,轉動軸7,棘爪8,鋼珠9,以及彈簧10。
[0144]轉動軸7和棘爪8可以是一體制造,如圖14所示。
[0145]轉動軸7和棘爪8也可以是分體制造,如圖13所示;如果轉動軸7和棘爪8是分體制造的,制造時,可以在棘爪8上開設通孔,轉動軸7的身部位于通孔中,轉動軸7的兩端各在棘爪8之外;并且,轉動軸7和棘爪8必須是固定連接的。
[0146]圖16是本實施例一中轉動軸和棘爪的立體示意圖,本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為一體制造;圖17是本實施例一中轉動軸和棘爪的主視圖,本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為一體制造;圖18是圖17的左視圖;圖19是圖17的右視圖;圖20是圖17的俯視圖,圖中的虛線代表此處為弧形曲面;圖21是圖17的仰視圖。
[0147]圖22是實施例一中被動齒輪的立體示意圖;圖23是實施例一中棘輪的立體示意圖之一;圖24是實施例一中棘輪的立體示意圖之二,本圖的觀察位置與圖23的觀察位置相差180°角度。
[0148]第二部分:棘爪8的切換變化。
[0149]圖25是對圖15進行細化繪制的示意圖;圖26是圖25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列為2:1,為了便于設別,圖26中的棘爪作了涂黑處理,后面還有其他多幅圖紙中的棘爪也作了涂黑處理,不再一一說明。
[0150]變動切換把柄6,可以切變?yōu)樽蟛考X8a與棘輪齒接觸,也可以切變?yōu)橛也考X8b與棘輪齒接觸;對此,說明如下。
[0151]見圖10的上部,有標號為6的切換把柄。假設:切換把柄6未動作前,棘爪8的情況如圖26所示,即:棘爪8的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
[0152]回到圖1O中,手握切換把柄6的上部向左旋轉,則棘爪8變成圖27、圖28的狀態(tài);圖27是過渡的、不穩(wěn)定的瞬間狀態(tài),圖28是穩(wěn)定的狀態(tài)。圖28中,切變成為棘爪8的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
[0153]第三部分:發(fā)明的核心動作之原理。
[0154]本第三部分對圖25位于上部的一套動作部件進行說明和解釋;圖25位于下部的另一套動作部件,其原理雷同,不再作重復贅述了。
[0155]情況1.在棘爪8的右部棘爪齒Sb與棘輪齒接觸、以及被動齒輪Ia正向轉動的情況下,相關動作的說明。
[0156]見圖29。為了便于設別動作位置,圖29中的棘輪4上畫了一個涂黑的小圓點,后面還有其他多幅圖紙中的棘輪4也作了同樣的處理,不再一一說明。
[0157]圖29中,設定:被動齒輪Ia的輪齒在鏈條的帶動下,以順時針轉動為正向轉動,如圖中上部的箭頭所示。當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轉動至圖30所示的位置時,棘爪8的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相抵的情況不變;也就是講: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正向轉動,帶動棘輪齒也順時針正向轉動,并使花鼓3也順時針正向轉動,因而驅動車輛的后車輪前行。說明:某一個棘輪齒作轉動,就意味著全部的棘輪齒作轉動,也就是整個棘輪4作轉動。
[0158]上述情況中:彈簧10的上端與被動齒輪Ia彈性相抵,彈簧10的下端與鋼珠9上部彈性相抵,鋼珠9下部與棘爪8相抵。
[0159]關于棘輪只能跟隨被動齒輪Ia作順時針正向轉動情況的原理,后面的實施例實施例十一中,還有進一步的說明。
[0160]情況2.在棘爪8的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以及被動齒輪Ia反向轉動的情況下,相關動作的說明。
[0161 ]圖31,被動齒輪Ia的輪齒逆時針反向轉動,如圖31中的上部箭頭所示。圖31為初始狀態(tài);從圖31至圖36,隨著被動齒輪Ia逆時針反向逐步轉動,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的接觸也隨著逐步發(fā)生變化:從圖31的緊密接觸、到出現(xiàn)小縫隙、到大縫隙、到脫離、到越過齒尖、到最后又出現(xiàn)緊密接觸;不過,當再次出現(xiàn)緊密接觸時(見圖36),被動齒輪Ia和棘輪已經(jīng)空轉了一個棘輪齒的位置。在前述的空轉了一個棘輪齒過程中,棘輪不轉動、而被動齒輪Ia發(fā)生了逆時針反向轉動。因此,被動齒輪Ia逆時針反向轉動為空轉動,對棘輪4不產(chǎn)生影響。
[0162]情況3.在棘爪8的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以及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正向轉動的情況下,相關動作的說明。
[0163]見圖37;結論是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正向轉動為空轉動,對棘輪不產(chǎn)生影響。
[0164]情況4.在棘爪8的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以及被動齒輪Ia的輪齒作逆時針反向轉動的情況下,相關動作的說明。
[0165]見圖38;結論是:被動齒輪Ia的輪齒逆時針反向轉動,帶動棘輪齒作逆時針反向轉動,其效果是帶動花鼓3也逆時針反向轉動,最終驅動車輛的后車輪向后倒行。
[0166]從以上的說明和解釋中,可以得知:涉及圖25中的上部一套動作部件,可以出現(xiàn)以下四種情況中的任意一種情況:
[0167]a.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正向轉動,棘輪也順時針正向轉動;
[0168]b.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被動齒輪Ia的輪齒逆時針反向空轉,對棘輪不產(chǎn)生影響;
[0169]c.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正向空轉動,對棘輪4不產(chǎn)生影響;
[0170]d.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被動齒輪Ia的輪齒逆時針反向轉動,棘輪4也逆時針反向轉動。
[0171]第四部分:動作類型的選擇和配合。
[0172]在第三部分中,我們對圖25中位于上部的一套動作部件,進行了說明和解釋,從而得知有a、b、c、d四種情況。
[0173]然而,圖25的下部也有一套動作部件,因此,兩套動作部件可以有八種情況。
[0174]以下,我們介紹普通自行車模式,死飛車模式,倒車模式。
[0175]1.普通自行車模式
[0176]為了實現(xiàn)普通自行車的模式,我們可以將兩套動作部件均切換為右部棘爪齒Sb與棘輪齒接觸,其結果是:被動齒輪Ia順時針正向轉動,棘輪4也順時針正向轉動;被動齒輪la逆時針反向空轉,對棘輪4不產(chǎn)生影響。
[0177]對于圖25中的下部一套動作部件,在討論分析時,可以將圖旋轉180°角度,使下部的一套動作部件旋轉至上面來討論,這樣既方便、又不容易搞錯。
[0178]2.死飛車模式
[0179]為了實現(xiàn)死飛車的模式,我們可以如下選擇配合:
[0180]將一套動作部件切換為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從而實現(xiàn)被動齒輪Ia的輪齒在順時針正向轉動時,棘輪4也順時針正向轉動,并且當被動齒輪Ia的輪齒作逆時針反向空轉時,對棘輪4不產(chǎn)生影響。
[0181]將另一套切換為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從而實現(xiàn)被動齒輪Ia的輪齒逆時針反向轉動時,棘輪4也逆時針反向轉動,并且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正向轉動時,對棘輪4不產(chǎn)生影響。
[0182]兩套動作部件作了如上的切換、設定后,不論被動齒輪Ia的輪齒正向轉動、或者被動齒輪Ia的輪齒反向轉動,棘輪4始終和被動齒輪Ia同步轉動,從而實現(xiàn)死飛車的功能目的。
[0183]3.倒車模式
[0184]如果將兩套動作部件均切換為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其結果是:被動齒輪Ia的輪齒逆時針反向轉動,棘輪4也逆時針反向轉動;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正向空轉,對棘輪4不產(chǎn)生影響。
[0185]上述倒車模式是創(chuàng)新出來的全新模式,其反向踩踏板,車輛倒行,而正向踩踏板為空轉,對車輛行走不產(chǎn)生影響。
[0186]實施例二
[0187]本實施例舉例說明:棘輪4與花鼓3是如何固定連接的。
[0188]結合圖39和圖40進行說明。圖39是本實施例二中的發(fā)明系統(tǒng)示意圖;圖40是圖39中I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列為1.8:1;
[0189]在圖39和圖40中,標號3是現(xiàn)有技術花鼓,其頭部開設有外螺紋。
[0190]標號為4的是本發(fā)明的棘輪4,其開設有內螺紋。
[0191]和現(xiàn)有技術裝配技術相同的是:花鼓的外螺紋旋入棘輪4的內螺紋,并施力旋緊。
[0192]和現(xiàn)有技術裝配技術不同的是:在上述裝配前,先用黏膠涂覆外螺紋,或涂覆內螺紋,或涂覆內、外螺紋,然后將花鼓的外螺紋旋入棘輪4的內螺紋,并施力旋緊。還有,黏膠選用為雙組份的、或三組份的。
[0193]裝配完成后,靜置一段時間,黏膠發(fā)生化學反應后、將會徹底固化。
[0194]依靠內外螺紋及黏膠作用,棘輪4與花鼓3可以實現(xiàn)可靠的固定連接。
[0195]圖中標號為21的是墊塊。
[0196]實施例三
[0197]本實施例再次舉例說明:棘輪4與花鼓3是如何固定連接的。
[0198]結合圖41進行說明。在本實施例中,需要對現(xiàn)有技術的花鼓進行改造,其頭部取消外螺紋,改為小坡度的圓錐形,左大右小;棘輪4取消內螺紋,改為小坡度的圓錐形孔,孔徑左大右小?;ü牡男逼潞图?的斜坡形狀吻合、并坡度配合。
[0199]裝配前用雙組份或三組份黏膠涂覆花鼓的坡度處和棘輪4的坡度處,然后將兩者合攏,并使用夾具,在夾緊的狀態(tài)下、靜置一段時間,黏膠發(fā)生化學反應后、徹底固化。
[0200]依靠多組分黏膠作用,棘輪4與花鼓3可以實現(xiàn)可靠的固定連接。
[0201]實施例四
[0202]本實施例介紹彈簧安裝孔Ic的情況。
[0203]第一種情況,彈簧安裝孔Ic為盲孔。
[0204]如圖13、圖14和圖15所示,彈簧安裝孔Ic為盲孔。
[0205]裝配時,先裝入彈簧10、再裝鋼珠9,然后進行其他的裝配工作。
[0206]第二種情況,彈簧安裝孔Ic為通孔。
[0207]如圖22所示,彈簧安裝孔Ic為通孔。
[0208]在進行了棘爪8等初步裝配后,再從通孔的孔口先裝入鋼珠9,然后裝入彈簧10;最后安裝封口工藝零件。
[0209]封口工藝零件可以是一個螺釘;如此,則需要在通孔上開設內螺紋,旋入螺釘后,彈簧的上端與螺釘彈性相抵。
[0210]封口工藝零件也可以是一個上粗下細有錐度的銷子;銷子插入通孔內,然后施力擊打銷子,由于在兩者的接觸處,銷子直徑大而通孔直徑小,銷子向外擠壓,故可以使銷子和凸臺結構Ia產(chǎn)生固定連接的效果。固定連接后,彈簧的上端與銷子的底部彈性相抵。
[0211]實施例五
[0212]轉動軸和棘爪,該兩者可以制造為一體,如圖16、圖17、圖18、圖19、圖20、圖21所示。圖16是實施例一中轉動軸和棘爪的立體示意圖,本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為一體制造;圖17是實施例一中轉動軸和棘爪的主視圖,本圖中的轉動軸和棘爪為一體制造;圖18是圖17的左視圖;圖19是圖17的右視圖;圖20是圖17的俯視圖,圖中的虛線代表此處為弧形曲面;圖21是圖17的仰視圖;
[0213]轉動軸和棘爪,該兩者也可以是分體制造的,如圖42所示。圖42中的轉動軸和棘爪分別制造出來后,轉動軸插入棘爪的孔中,并使得轉動軸和棘爪固定連接。
[0214]轉動軸和棘爪固定連接,其具體的固定連接方法很多,比如,在棘爪的孔中開設內螺紋,在轉動軸的部分區(qū)域開設外螺紋,并在外螺紋將要結束的部位、使螺紋變淺。轉動軸旋入棘爪的螺孔中,當?shù)搅俗儨\螺紋之處,再強力繼續(xù)旋轉,如此實現(xiàn)固定連接。又比如,轉動軸插入棘爪的孔中,再經(jīng)電焊燒結后固定連接。再比如,將轉動軸制造為有錐度的,將小頭插入棘爪的孔中,再擊打大頭端,依靠兩者在接觸處的過盈尺寸配合實行固定連接。
[0215]實施例六
[0216]本實施例介紹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連接的情況。
[0217]第一種情況,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固定連接,其具體方法很多,比如,可以使用螺釘將兩者固定連接。
[0218]第二種情況,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為套筒式插拔連接,其體方法可以是:將轉動軸的第二端制造為截面是方形的,切換把柄為方形的套筒,切換前插入套筒,然后進行切換;切換完成后拔出套筒。也可以將第二端制造為截面是六角形的,切換把柄為六角形的套筒,等等。
[0219]第三種情況,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為轉動連接;平時,轉動軸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成90°角度,如此帶來的好處是:占用的空間小,即轉動軸7的軸向占用空間??;而需要切換時,將切換把柄旋轉90°角度,然后進行切換;切換結束后,再使切換把柄旋轉回去90°角度。前述情況可以結合圖43、圖44、圖45和圖46進行理解。圖43是轉動軸第二端與切換把柄為轉動連接的示意圖;圖44是圖43中的轉動軸與切換把柄移出繪制的示意圖;圖45是44的右視圖;圖46是圖44中切換把柄旋轉了 90°角度的示意圖。
[0220]當切換把柄旋轉了90°角度如圖46所示的,此時,就可以通過切換把柄對轉動軸7實施轉動,從而棘爪8處于圖26或者圖27的狀態(tài);棘爪8調整完畢,再將切換把柄旋轉回去90°角度,如圖44所示,這樣可以使切換把柄占用的寬度方向空間位置較小。
[0221 ]實施例七
[0222]本實施例舉例說明:棘輪4與花鼓3是如何固定連接的。
[0223]見圖47、圖48、圖49、圖50、圖49和圖52。
[0224]圖47是本實施例七中的發(fā)明示意圖;圖48是圖47中的花鼓示意圖;圖49是圖47中的固定環(huán);圖50是圖49的右視圖;圖51是圖50的變化圖。
[0225]在本實施例七中,花鼓3右面的頭部,為空心的兩段圓柱狀,即圓柱具有臺階。
[0226]大直徑圓柱上開設正向的第一外螺紋3a,棘輪4上開設第一內螺紋,第一外螺紋和第一內螺紋不僅螺紋配合,而且在棘輪4正向轉動時、具有越轉越緊的性質,直至卡死。
[0227]小直徑圓柱上開設反向的第二外螺紋3b,固定環(huán)上開設第二內螺紋,第二外螺紋和第二內螺紋螺紋配合,固定環(huán)不僅旋緊,而且在棘輪4反向轉動時、具有愈加卡緊的傾向。反向的螺紋,也稱為反螺紋。
[0228]裝配時,首先將花鼓3大直徑圓柱上的第一外螺紋3a與棘輪4上的第一內螺紋相旋、擰入,并施加外力卡緊;然后裝入固定環(huán),再施加外力卡緊;最后與車輛架體20進行裝配、固定連接。
[0229]由于結構的關系,可能在固定環(huán)裝配時顯得不方便,所以在圖50中,對固定環(huán)開設了三個小缺口;裝配中使用工具或簡易設備在小缺口處施力,使固定環(huán)轉動并旋緊。也可以對圖50的情況作變化,將三個小缺口改變?yōu)槿齻€小凹坑,裝配中使用工具或簡易設備在小凹坑處施力,使固定環(huán)轉動并旋緊。
[0230]在以上介紹中,第一外螺紋3a和第一內螺紋為正向螺紋,第二外螺紋3b和第二內螺紋為反向螺紋。如果改變設置也是可以的,即改變?yōu)?第一外螺紋3a和第一內螺紋為反向螺紋,第二外螺紋3b和第二內螺紋為正向螺紋。
[0231]花鼓3的空心內部穿有安裝軸2;花鼓3和安裝軸2之間通過多個鋼珠實現(xiàn)轉動連接,其結構原理近似軸承。花鼓3、多個鋼珠、安裝軸2,該三者之間的結構原理與自行車的現(xiàn)有技術雷同。
[0232]實施例八
[0233]對某一現(xiàn)有技術的自行車進行改裝。
[0234]某一現(xiàn)有技術的自行車,其后輪部位的花鼓3、安裝軸2、被動齒輪I和車輛架體20-1等情況如圖6所不。
[0235]現(xiàn)將現(xiàn)有技術的被動齒輪改換為本發(fā)明的被動齒輪和棘輪棘爪機構等等;改換后的情況如圖39所示。
[0236]在圖39中,棘輪棘爪機構包括:設有棘輪齒的棘輪4,輪蓋5,以及兩套動作部件;每套動作部件均包括:切換把柄6,轉動軸7,棘爪8,鋼珠9,以及彈簧10;兩套動作部件對稱設置在被動齒輪I上。
[0237]變動切換把柄6,可以切變?yōu)樽蟛考X8a與棘輪齒接觸,如圖28所示;也可以切變?yōu)橛也考X8b與棘輪齒接觸,如圖26所示。
[0238]見圖25;由于有兩套動作部件,也就是有兩個切換把柄6和兩個棘爪8,所以通過一個切換把柄6對一個棘爪8進行切換控制,既可以使棘爪8的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也可以使棘爪8的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
[0239]各種切換情況介紹如下。
[0240]1.當兩套動作部件均切換為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此為普通自行車模式,即騎車人正向踩動踏板,車輛向前行進;前行中的車輛,如果反向踩動踏板為空轉,即不影響車輛繼續(xù)前行。
[0241 ] 2.當切換為:一個棘輪齒的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接觸,另一個棘輪齒的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此為死飛車模式;S卩:騎車人正向踩動踏板,車輛向前行進;騎車人反向踩動踏板,車輛向后倒行。
[0242]3.當兩套動作部件均切換為左部棘爪齒8a與棘輪齒接觸,此為倒車模式,即騎車人反向踩動踏板,車輛向后倒行;后倒中的車輛如果正向踩動踏板為空轉,其不影響車輛繼續(xù)向后倒行。倒車模式為本發(fā)明獨特創(chuàng)造的使用模式。
[0243]實施例九
[0244]上述實施例八中,是對某一現(xiàn)有技術的自行車進行改造。本實施例是造就新款式的兩輪人力車;我們將實施例八中改造結果的車輛結構為藍本,批量生產(chǎn)這樣結構的新款兩輪人力車。如此,新款兩輪人力車通過對棘輪齒的切換,可以將新款兩輪人力車作為自行車使用,也可以將新款兩輪人力車作為死飛車使用,還可以作為純粹倒車使用。
[0245]實施例十
[0246]本實施例十,參考實施例八的方法,對死飛車進行改造。將死飛車的被動齒輪換下,將本發(fā)明的被動齒輪和棘輪棘爪機構等等換上;換后的情況見圖47所示。
[0247]另外,對車輛還要添加剎車裝置,以確保行駛安全。
[0248]換后的車輛,除了依舊保持死飛車的功能外,還增加了自行車的功能,以及增加了純粹倒車的功能。
[0249]實施例^^一
[0250]在實施例一中,當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轉動至圖30所示的位置時,帶動棘輪齒也順時針正向轉動,并使花鼓3也順時針正向轉動,因而驅動車輛的后車輪前行。
[0251 ]對于以上的描述,現(xiàn)在作進一步的說明和分析。
[0252]見圖52。圖52是圖30的演變圖;在圖52中,棘爪不作涂黑處理,并且圖中還增添了以A、B、C為邊的三角形。
[0253]在圖52的三角形中,第一個頂角是棘爪8的轉動中心,第二個頂角是棘輪4的轉動中心,第三個頂角是棘輪齒和棘爪8的作用力點Jl。
[0254]標號Jl的作用力點是: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的作用點。
[0255]在圖52中,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轉動,并通過棘爪8、帶動棘輪齒也順時針正向轉動;設想:在被動齒輪Ia的輪齒順時針轉動的情況下,如果棘輪齒不作順時針正向轉動可以嗎?結論是不可以!原理如下。
[0256]在圖52中,A加B,顯然大于C,所以棘輪齒必須跟隨棘爪8的右部棘爪齒8b作順時針正向轉動。
[0257]如果要棘輪齒不作順時針正向轉動,即棘輪齒相對于右部棘爪齒Sb作逆時針反向運動,其必須滿足的條件是:A+B彡C。A+B <C,代表兩者之間有間隙;A+B = C,代表兩者之間無間隙,在符合條件的臨界點、勉強可以。
[0258]第三個頂角是棘輪齒和棘爪8的作用力點,在圖53中繪制了第二種的情況。標號J2的作用力點是:棘爪8的右側外邊緣與棘輪齒的作用點。
[0259]第三個頂角是棘輪齒和棘爪8的作用力點,在圖54中繪制了第三種的情況;在圖54中,作用力點共有兩處:Jl和J2。Jl是右部棘爪齒8b與棘輪齒的作用點;J2是棘爪8的右側外邊緣與棘輪齒的作用點。
[0260]在以上的介紹中,棘爪8的左側外邊緣和右側外邊緣,都是向外凸出的圓弧形;如果棘爪8的左側外邊緣和右側外邊緣,不是向外凸出的圓弧形也是可以的,比如以下情況。
[0261]圖55中,外邊緣為直線形,存在標號未Jl的作用力點。
[0262 ]圖56中,外邊緣為向內凹陷的圓弧形,也存在標號未JI的作用力點。
[0263]除了上述外邊緣為直線形、或者向內凹陷的圓弧形,還可以用其他的形狀,由于篇幅的關系,不再一一贅述。
[0264]雖然棘爪8的左側外邊緣和右側外邊緣可以用直線形,或者向內凹陷的圓弧形;但本發(fā)明專利還是推薦使用向外凸出的圓弧形,這樣的各方面技術效果都會更好。
[0265]實施例十二
[0266]在本實施例十二中,對于輪蓋5與凸臺結構Ia的固定連接,介紹如下幾種具體情況。
[0267]1.參見圖57;在標號ANl和ANl-1的位置,使用安裝螺釘將輪蓋5與凸臺結構Ia進行固定連接。具體做法是,在該兩個位置,對上層的輪蓋5開設安裝通孔,對下層的凸臺結構Ia開設安裝螺孔,然后使用安裝螺釘旋入并擰緊,從而實現(xiàn)輪蓋5與凸臺結構Ia的固定連接。
[0268]除了標號ANl和ANl-1的位置,還可以再添加其他的位置使用安裝螺釘進行固定連接。
[0269 ] 2.參見圖5 7;在標號ANl和ANl -1的位置,使用鉚釘將輪蓋5與凸臺結構I a進行固定連接。具體做法是,在該兩個位置,對的輪蓋5上層開設安裝通孔,對下層凸臺結構Ia開設通孔,然后將鉚釘?shù)纳聿看┻^輪蓋5的安裝通孔、以及穿過凸臺結構Ia的通孔,并露出鉚釘?shù)尼斘?然后,在頂住鉚釘頭部的情況下、擊打鉚釘?shù)尼斘?。擊打后的鉚釘尾漲開、不得動彈,從而實現(xiàn)輪蓋5與凸臺結構Ia的固定連接。
[0270]除了標號ANl和ANl-1的位置,還可以再添加其他的位置使用鉚釘進行固定連接。[0271 ] 3.參見圖58;在標號AN2和AN2-1的位置,進行焊接;或者,除了在標號AN2和AN2-1的位置進行焊接,還在其他的添加位置進行焊接。通過焊接,實現(xiàn)輪蓋5與凸臺結構Ia的固定連接。
[0272]4.參見圖59;在標號AN3和AN3-1粗線條示意的位置,使用粘結劑進行粘結固定連接;或者,除了在標號AN3和AN3-1的位置進行粘結,還在其他的添加位置進行粘結固定連接。通過粘結,實現(xiàn)輪蓋5與凸臺結構Ia的固定連接。粘結劑使用多組分的比較好。
[0273]實施例十三
[0274]關于棘輪4與被動齒輪I為轉動連接的情況,作如下說明。
[0275]就棘輪4與被動齒輪I兩者而言,它們的連接關系為轉動連接;但是,這種轉動連接關系是受到棘爪8限制的;具體的限制情況、以及各種轉動情況,可以在以上多個實施例中直接得知、或間接分析得知。
[0276]圖60是將圖13的結構作了變化;在圖60中,棘輪4與被動齒輪I之間添加、設置了滾動鋼珠41,這些滾動鋼珠41排列成一圈。
[0277]與圖13相比,圖60中棘輪4與被動齒輪I的相對轉動更為順暢、靈活。
[0278]另外,在圖61中,設置了兩圈滾動鋼珠;第一圈的標號為41,其設置在棘輪4與被動齒輪I之間;第二圈的標號為42,其設置在棘輪4與輪蓋5之間。與圖60相比較,圖61中棘輪4與被動齒輪I的相對轉動更加順暢、靈活。
[0279]實施例十四
[0280]關于棘輪4與被動齒輪I為轉動連接的情況,本實施例十四再次舉例說明如下。
[0281]見圖62。在圖62中,不僅設置了兩圈滾動鋼珠,而且棘輪4的形狀結構也與前面介紹的不一樣。
[0282]圖63是圖62中III處的局部放大圖,放大比例為3:1。
[0283]圖64是圖62中棘輪4的立體不意圖之一;圖64中標號為51的是圓環(huán)形的凹槽,凹槽的截面呈半圓形、或者凹槽的截面呈圓弧形;標號51的凹槽內設有一圈滾動鋼珠。
[0284]圖65是圖62中棘輪4的立體示意圖之二,本圖的觀察位置與圖64的觀察位置相差180°角度,即圖64是前視角度,圖65是后視角度。圖中標號為52的是圓環(huán)形的凹槽,凹槽的截面呈半圓形、或者凹槽的截面呈圓弧形;標號52的凹槽內也設有一圈滾動鋼珠。
[0285]在圖63中,標號為JX的是間隙。見圖62和圖63,花鼓3頭部的右部與棘輪4通過螺紋固定連接,花鼓3頭部的左部與被動齒輪I之間存在很小的間隙。小間隙的技術意義是:如果無間隙,則妨礙了棘輪4與被動齒輪I之間的轉動;有了小間隙,不僅可以使棘輪4與被動齒輪I之間的轉動無礙,而且可以在受到大沖擊的情況下,確保被動齒輪1、安裝軸2、花鼓3、以及棘輪4,該四者的中心軸線依舊重疊。
【主權項】
1.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包括被動齒輪組件和后車輪;所述的被動齒輪組件包括:被動齒輪(I),安裝軸(2),以及花鼓(3); 其特征是: 所述的系統(tǒng)包括:棘輪棘爪機構; 所述的棘輪棘爪機構包括:設有棘輪齒的棘輪(4),輪蓋(5),以及兩套動作部件;每套動作部件均包括:切換把柄(6),轉動軸(7),棘爪(8),鋼珠(9),以及彈簧(10); 所述的兩套動作部件,其對稱設置在被動齒輪(I)上; 所述的被動齒輪(I),所述的安裝軸(2),所述的花鼓(3),所述的棘輪(4),該四者的中心軸線重疊;所述的花鼓(3)與安裝軸(2)轉動連接;所述的棘輪(4),其與花鼓(3)固定連接,其與被動齒輪(I)轉動連接; 所述的被動齒輪(I)設置凸臺結構(la);所述的凸臺結構(Ia)中對稱開設鏤空的動作空間(Ib),并在動作空間(Ib)的頂部開設彈簧安裝孔(Ic); 所述的棘爪(8),其位于動作空間(Ib)中,其呈左右對稱形狀,其上面呈八字形,其下面的左部設置左部棘爪齒(8a),其下面的右部設置右部棘爪齒(Sb),其左右的居中位置設置轉動軸(7),其與轉動軸(7)的身部固定連接; 轉動軸(7)的第一端與被動齒輪(I)轉動連接; 所述的彈簧(10)和鋼珠(9)位于彈簧安裝孔(Ic)內,彈簧(10)的上端與被動齒輪(I)彈性相抵,彈簧(10)的下端與鋼珠(9)上部彈性相抵,鋼珠(9)下部與棘爪(8)相抵; 所述的輪蓋(5)與被動齒輪(I)固定連接; 所述的轉動軸(7),其與輪蓋(5)轉動連接,其第二端伸出在輪蓋(5)之外、并與切換把柄(6)連接; 變動切換把柄(6),可以切變?yōu)樽蟛考X(8a)與棘輪齒(4)接觸,也可以切變?yōu)橛也考X(8b)與棘輪齒(4)接觸。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 所述的彈簧安裝孔(Ic)為以下兩種中的任意一者: a.所述的彈簧安裝孔(Ic)為盲孔; 彈簧(10)的上端與盲孔的底部彈性相抵,彈簧(10)的下端與鋼珠(9)上部彈性相抵,鋼珠(9)下部與棘爪相抵; b.所述的彈簧安裝孔(Ic)為開設通孔,并陪同安裝封口工藝零件; 鋼珠(9)下部與棘爪相抵,彈簧(10)的下端與鋼珠(9)上部彈性相抵,彈簧(10)的上端與盲孔的封口工藝零件彈性相抵,封口工藝零件與凸臺結構(Ia)固定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所述的輪蓋(5)與凸臺結構(Ia)固定連接,其連接方法為以下四者中的任意一者: a.使用安裝螺釘進行固定連接; b.使用粘結劑進行粘結固定連接; c.使用鉚釘進行鉚接固定連接; d.使用焊接進行固定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 所述的轉動軸(7)和所述的棘爪(8),它們分體制造;或者,所述的轉動軸(7)和所述的棘爪(8)為一體制造。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兩輪人力車的傳動系統(tǒng),其特征是: 所述的轉動軸(7)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6)連接,其具體情況為以下兩者中的任意一者: a.轉動軸(7)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6)固定連接; b.轉動軸(7)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6)為套筒式插拔連接; c.轉動軸(7)的第二端與切換把柄(6)為轉動連接。
【文檔編號】F16D41/30GK105952814SQ201610435512
【公開日】2016年9月21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7日
【發(fā)明人】黎寧, 馬其華, 黃天柱, 林太慶
【申請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