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顯微鏡調焦機構,尤其是一種可快速調整齒桿和齒條之間嚙合間隙的顯微鏡調焦機構。
背景技術:
操作者使用顯微鏡進行手動調焦操作時,一般會通過轉動顯微鏡調焦機構的調焦輪,調焦輪進而帶動齒桿旋轉,通過齒桿和齒條的嚙合,轉化為顯微鏡支架豎直方向的運動,達到顯微鏡調焦的目的,因而齒桿和齒條配合的舒適度非常重要,嚙合間隙過小則過緊,轉動調焦輪很吃力,甚至會卡死;如嚙合間隙過大則過松,空回較大甚至會因齒桿和齒條之間嚙合面太少而因顯微鏡支架和顯微鏡的自身重力導致顯微鏡支架及顯微鏡下落;常見的顯微鏡調焦機構中調整齒桿和齒條之間的間隙是靠增加在齒條座的墊片達到調整的目的,但是取用多厚的墊片一般是憑操作者的經驗來選取,這導致一次調整的成功率很低,往往都是反復幾次拆裝齒條座后增減墊片試裝后才能調到合適的間隙,調整過程比較繁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快速調整齒桿和齒條之間嚙合間隙的顯微鏡調焦機構,齒桿套是做成偏心的,在調焦機構調整過程中轉動齒桿套可以實時改變齒桿和齒條之間的間隙,間隙合適后擰緊螺釘固定好齒桿套,調整嚙合間隙的過程就結束了,調整的過程簡潔、快捷、高效,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底座6上安放有立柱1,立柱1開有孔安裝齒桿套4,齒桿套4里面安裝有齒桿3,齒桿3的兩端安裝有手輪5,轉動手輪5可以轉動齒桿3;齒條座8安裝在顯微鏡支架2上,而齒條7安裝在齒條座8上,這樣,轉動手輪5可以驅動齒條7沿齒條座導軌9做豎直方向的運動,從而帶動顯微鏡支架2做豎直方向的運動;由于齒桿套4的內孔與其外圓不是同心的,而是做了偏心設計,因而在調整齒桿3和齒條7之間的嚙合間隙時,轉動齒桿套4,安裝在齒桿套4內孔里的齒桿3的軸心位置也跟著改變,進而影響齒桿3和齒條7之間的嚙合間隙,達到快速調整嚙合間隙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結果是,使用該做了偏心設計的齒桿套來調整齒桿和齒條之間嚙合間隙,調整的過程簡潔、快捷、高效,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快速調整齒桿和齒條之間嚙合間隙的顯微鏡調焦機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快速調整齒桿和齒條之間嚙合間隙的顯微鏡調焦機構除去齒條7,齒條座8,齒條座導軌9的A向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快速調整齒桿和齒條之間嚙合間隙的顯微鏡調焦機構的零件齒桿套4的主視和俯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可快速調整齒桿和齒條之間嚙合間隙的顯微鏡調焦機構的零件齒桿套4的調整間隙原理圖。
圖中,1 立柱,2 顯微鏡支架,3 齒桿,4 齒桿套,5 手輪,6 底座,7 齒條,8 齒條座,9 齒條座導軌,10齒桿套緊定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底座6上安放有立柱1,立柱1開有孔安裝齒桿套4,齒桿套4里面安裝有齒桿3,齒桿3的兩端安裝有手輪5,轉動手輪5可以轉動齒桿3;齒條座8安裝在顯微鏡支架2上,而齒條7安裝在齒條座8上,這樣,轉動手輪5可以驅動齒條7沿齒條座導軌9做豎直方向的運動,從而帶動顯微鏡支架2做豎直方向的運動;由于齒桿套4的內孔與其外圓不是同心的,而是做了偏心設計,因而在調整齒桿3和齒條7之間的嚙合間隙時,轉動齒桿套4,安裝在齒桿套4內孔里的齒桿3的軸心位置也跟著改變,進而影響齒桿3和齒條7之間的嚙合間隙,嚙合間隙合適后,擰緊齒桿套緊定螺釘10使齒桿套4不能轉動,使齒桿3和齒條7之間的嚙合間隙不再發(fā)生變化,達到快速調整嚙合間隙的目的。
圖3為零件齒桿套4的主視和俯視示意圖,切除較多的圓弧部分是因為即使齒桿套4轉動較大的角度時也不會和齒條7發(fā)生干涉。
圖4為調整齒桿3和齒條7之間嚙合間隙的零件齒桿套4調整間隙原理圖,圖中齒桿套4內孔與其外圓不是同心的,而是做了偏心設計,在中間的小圖中,齒桿套4的內孔軸心O′和外圓軸心O同在豎直方向上,此時齒桿套4的內孔軸心O′與齒桿3的軸心理論上是重合的,假設齒桿套4內孔軸心O′到齒條7的距離為X,X亦等于齒桿3軸心到齒條7的距離;左邊的小圖表示的是齒桿套4模擬在立柱1的安裝孔內逆時針旋轉了一定角度,此時齒桿套4的外圓軸心O的位置是不變的,而齒桿套4的內孔軸心O′則向左發(fā)生了偏移Δ,此時齒桿3軸心到齒條7的距離則等于X +Δ, 相當于齒桿3和齒條7之間的嚙合間隙是變大了;右邊的小圖表示的是齒桿套4模擬在立柱1的安裝孔內順時針旋轉了一定角度,此時齒桿套4的外圓軸心O的位置是不變的,而齒桿套4的內孔軸心O′則向右發(fā)生了偏移Δ′,此時齒桿3軸心到齒條7的距離則等于X - Δ′ , 相當于齒桿3和齒條7之間的嚙合間隙是變小了。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同設計,均應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