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圓錐滾子軸承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47659閱讀:313來源:國知局
圓錐滾子軸承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fā)明涉及圓錐滾子軸承。



背景技術:

機動車的變速器單元、差速器單元(以下,稱作變速器單元等)以低油耗化、車內(nèi)空間的擴大為目的而謀求小型化。伴隨于此,對于組裝于變速器單元等的圓錐滾子軸承,也謀求低轉(zhuǎn)矩化、小型化,為了實現(xiàn)該目的而要求負載容量的增大。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示出了通過使?jié)L子系數(shù)(滾子填充率)大于0.94從而實現(xiàn)負載容量的提高的圓錐滾子軸承。

近年來,對于變速器單元等的小型化的要求日益增強,對于組裝于變速器單元等的軸承也謀求負載容量的進一步增大。另外,以變速器單元等的小型化作為目的,研究了鋁殼體的采用、殼體的壁厚削減。在該情況下,單元整體的剛性降低,對圓錐滾子軸承施加較大的力矩載荷,因此圓錐滾子軸承的負載條件變得更加嚴格。另外,在采用鋁殼體的情況下,殼體的熱膨脹量增大,容易產(chǎn)生圓錐滾子軸承的預壓的降低(所謂的“預壓消失”),因此對于圓錐滾子軸承謀求更加高功能化。

如上所述,對于圓錐滾子軸承的要求日益嚴格,如專利文獻1那樣僅增大滾子系數(shù)難以應對。

作為進一步提高圓錐滾子軸承的負載容量的方法,例如已知在內(nèi)圈以及外圈的滾道面形成凸起形狀的方法。例如在專利文獻2中示出了由所謂的復合凸起面構成的滾道面,將滾道面的母線方向中央部設為曲率半徑大的圓弧曲線(大圓弧部),并且將滾道面的母線方向兩端部設為曲率半徑小的圓弧曲線(小圓弧部)。這樣,通過將滾道面設為復合凸起面,從而在通常使用時,使?jié)L道面的中央的大圓弧部與滾子接觸,從而能夠增大兩者的接觸長度而降低面壓,從而防止早期的表面起點剝離等的不良情況。另一方面,通過在滾道面的端部設置小圓弧部,能夠使該部分向遠離滾子的一側退讓,即使例如對圓錐滾子軸承施加有高載荷的情況下,也能夠盡量地避免外圈的滾道面與圓錐滾子的端部的接觸,防止過度的邊緣負載的發(fā)生。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188738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260829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圓錐滾子軸承中,通常,內(nèi)圈的滾道面與滾子的滾動面的接觸面壓比外圈的滾動面與滾子的滾動面的接觸面壓高。由此,上述這樣的由復合凸起面構成的滾道面多適用于負載條件嚴格的內(nèi)圈的滾動面,但實際上基本不適用于負載條件相對寬松的外圈的滾動面。

本發(fā)明人為了應對如上所述近年來的對于圓錐滾子軸承的負載容量的進一步增大的要求,不僅對復合凸起面向內(nèi)圈的滾道面的應用進行了研究,還對復合凸起面向外圈的滾道面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了以下的問題。即,為了避免因外圈的滾道面與圓錐滾子的端部的接觸導致的過度的邊緣負載,優(yōu)選盡量地減小在外圈的滾道面的端部設置的小圓弧部的曲率半徑(即,盡量增大曲率),而使小圓弧部盡量地遠離圓錐滾子的滾動面。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人的驗證發(fā)現(xiàn):若過度增大滾道面的端部的小圓弧部的曲率,則對滾道面施加的超精加工的周期時間變長,存在生產(chǎn)性大幅降低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將復合凸起面應用于外圈的滾道面的圓錐滾子軸承的生產(chǎn)性。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對于對外圈以及內(nèi)圈的滾道面,通過在磨削加工之后實施超精加工。對于超精加工而言,例如如上述的專利文獻2所示那樣,通過在一邊使外圈或者內(nèi)圈旋轉(zhuǎn)一邊將磨石按壓于滾道面的狀態(tài)下,使磨石沿著滾道面的母線方向往復運動而進行(參照圖7)。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若對由復合凸起面構成的外圈的滾道面施加上述的超精加工,則滾子、滾道面的端部曲線的曲率越大,則周期時間越長。認為其原因如下。

在超精加工中,在通過磨石對滾道面進行加工的同時,磨石自身也仿形于滾道面而變形(磨損),從而磨石與滾道面的接觸狀態(tài)良好,加工效率提高。即,通過對滾道面的中央部的大圓弧部進行研磨,磨石仿形于大圓弧部而磨損,接下來通過該磨石對滾道面的端部的小圓弧部進行研磨,從而磨石仿形于小圓弧部而磨損。此時,若大圓弧部與小圓弧部的曲率之差大,則仿形于大圓弧部磨損的磨石變成仿形于小圓弧部為止的時間較長,該期間內(nèi)的加工效率降低。同樣,仿形于小圓弧部而磨損的磨石變成仿形于大圓弧部為止的時間較長,加工效率進一步降低。

根據(jù)以上的見解,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圓錐滾子軸承,具備:內(nèi)圈,其在外周面具有錐狀的滾道面;外圈,其在內(nèi)周面具有錐狀的滾道面;多個圓錐滾子,它們以滾動自如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內(nèi)圈的滾道面與所述外圈的滾道面之間,且在外周面具有錐狀的滾動面;保持器,其以規(guī)定間隔保持所述多個圓錐滾子,其中,所述外圈的滾道面由復合凸起面構成,該復合凸起面包括:在母線方向中央部設置的中央曲線;以及在該中央曲線的母線方向兩側設置且曲率半徑比所述中央曲線的曲率半徑小的端部曲線,所述外圈的滾道面的整個面被實施了超精加工,所述中央曲線的曲率半徑r1與各端部曲線的曲率半徑r2、r3之比r2/r1、r3/r1均為0.02以上,并且各端部曲線的降低量均為0.07mm以下。

需要說明的是,中央曲線或者端部曲線不限定于圓弧曲線,也包括非圓弧曲線(例如對數(shù)曲線)。在非圓弧曲線的情況下,將該非圓弧曲線的最小曲率半徑設為曲率半徑r1、r2、r3。

如上所述,通過將外圈的滾道面中的中央曲線的曲率半徑r1與各端部曲線的曲率半徑r2、r3之差抑制在規(guī)定范圍內(nèi),并且將各端部曲線的降低量設為規(guī)定以下,從而超精加工的周期時間短縮,生產(chǎn)性提高。

優(yōu)選的是,在上述的圓錐滾子軸承中,所述外圈的滾道面的兩端部的降低量均為0.02mm以上。由此,能夠使外圈的滾道面的端部(端部曲線)充分遠離圓錐滾子,因此能夠盡量地避免圓錐滾子的角部與外圈的滾道面的接觸,從而可靠地防止過度的邊緣負載的產(chǎn)生。

然而,當外圈被固定的殼體產(chǎn)生熱膨脹時,有時施加于圓錐滾子軸承的預壓消失,外圈相對于圓錐滾子沿軸向向小徑側移動。在該情況下,圓錐滾子的滾動面從外圈的滾道面向大徑側外伸,存在產(chǎn)生過度的邊緣負載的可能性。特別是,鋁殼體的熱膨脹量大,因此,在將外圈固定于鋁殼體的內(nèi)周面的情況下,上述的問題變得顯著。若以即使在產(chǎn)生這種熱膨脹的情況下也不發(fā)生預壓消失的方式增大預壓載荷,則在通常使用時施加于軸承的載荷過大,軸承壽命縮短。

因此,優(yōu)選的是,將外圈的滾道面相對于滾子滾動面的母線方向?qū)挾仍O定為,即使在圓錐滾子軸承發(fā)生預壓消失而使外圈相對于圓錐滾子沿軸向移動的情況下,圓錐滾子的滾動面(以下,也稱作“滾子滾動面”)也不從外圈的滾道面向大徑側外伸。具體地說,優(yōu)選的是,在內(nèi)圈、外圈、以及多個圓錐滾子配置在正常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考慮到因預壓消失產(chǎn)生的外圈的相對移動量而設定外圈的滾道面中的、比各圓錐滾子的滾動面靠大徑側的區(qū)域的母線方向尺寸w2(參照圖1)。例如,若將上述的區(qū)域的母線方向尺寸w2設為0.6mm以上,則即使在發(fā)生預壓消失的情況(例如,外圈固定于鋁殼體的情況)下,也能夠防止?jié)L子滾動面相對于外圈滾道面外伸。需要說明的是,“內(nèi)圈、外圈、以及圓錐滾子配置在正常的位置的狀態(tài)”是指對內(nèi)圈以及外圈施加了適當?shù)妮S向的預壓的狀態(tài)。

例如,在支承變速器的水平姿態(tài)的旋轉(zhuǎn)軸的軸承中的、主要承受徑向載荷的圓錐滾子軸承中,對內(nèi)圈施加向下的載荷。在該情況下,周向等間隔地配置的多個圓錐滾子中的、下半部分的圓錐滾子上被施加有大部分載荷,上端附近的圓錐滾子處于大致無負載狀態(tài)。此時,夾持基本未施加有負載的上端附近的圓錐滾子的內(nèi)外圈的滾道面的間隔略微擴大,與之相應地,有時圓錐滾子相對于外圈沿軸向向小徑側移動(參照圖6的虛線)。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防止?jié)L子滾動面相對于外圈的滾道面向小徑側外伸的情況,需要預先使外圈的滾道面比正常位置的圓錐滾子的滾動面(參照圖6的實線)向小徑側延伸。此時,若在內(nèi)圈、外圈以及多個圓錐滾子配置在正常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縮小各圓錐滾子的小徑側端面與所述內(nèi)圈的小凸緣部的距離w3,則即使在圓錐滾子向小徑側移動的情況下,也能夠通過使圓錐滾子與內(nèi)圈的小凸緣部抵接來抑制圓錐滾子的移動,因此能夠減小外圈的滾道面的母線方向?qū)挾?。具體地說,上述的距離w3優(yōu)選為0.4mm以下。

然而,對于外圈滾道面的小徑側的端部曲線,在欲不改變曲率半徑而減小降低量的情況下,例如可以考慮使外圈的小徑側端面的軸向位置向大徑側移動,從而縮小端部曲線的寬度。但是,外圈的小徑側端面與內(nèi)圈的大徑側端面的軸向間隔都根據(jù)組裝圓錐滾子軸承的裝置(例如變速器等)而確定,因此無法隨意變更外圈的小徑側端面的位置。因此,通過增大在外圈的內(nèi)周面的小徑側端部設置的倒角部的軸向?qū)挾葁1(參照圖6)(例如設為0.5mm以上),能夠在不使外圈的小徑側端面的位置移動的情況下,縮小端部曲線的寬度從而減小降低量。

或者,通過在設置于外圈的內(nèi)周面的小徑側端部的倒角部與所述滾道面之間設置圓筒面,也能夠與上述同樣地在不使外圈的小徑側端面的位置移動的情況下,縮小端部曲線的寬度從而減小降低量。

發(fā)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圓錐滾子軸承,能夠縮短由復合凸起面構成的外圈的滾道面的超精加工的周期時間,提高生產(chǎn)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圓錐滾子軸承的軸向剖視圖。

圖2是上述圓錐滾子軸承的軸正交方向剖視圖。

圖3是夸大地示出上述圓錐滾子軸承的外圈滾道面的側視圖。

圖4是其他例子的圓錐滾子軸承的軸向剖視圖。

圖5是示出圖1的圓錐滾子軸承的外圈軸向移動后的情形的軸向剖視圖。

圖6是圖1的圓錐滾子軸承的放大圖。

圖7是示出對外圈的滾道面實施超精加工的情形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jù)附圖對本發(fā)明的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圓錐滾子軸承進行說明。

如圖1以及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圓錐滾子軸承1包括:內(nèi)圈2,其在外周面具有錐狀的滾道面2a;外圈3,其在內(nèi)周面具有錐狀的滾道面3a;多個圓錐滾子4,它們以滾動自如的方式配置在內(nèi)圈2的滾道面2a與外圈3的滾道面3a之間,且在外周面具有錐狀的滾動面4a;以及保持器5,其在圓周方向上等間隔地保持圓錐滾子4。內(nèi)圈2、外圈3以及圓錐滾子4由鋼材形成,例如由軸承鋼、滲碳鋼、不銹鋼等形成。保持器5由金屬或者樹脂一體地形成。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的說明中,在軸向(內(nèi)圈2以及外圈3的軸向)上將圓錐滾子4的小徑側(圖1的左側)稱作“小徑側”,將圓錐滾子4的大徑側(圖1的右側)稱作“大徑側”。

該圓錐滾子軸承1組裝于例如機動車的變速器單元、差速器單元。具體地說,如圖1所示,外圈3的外周面3b被壓入殼體10的內(nèi)周面10a,內(nèi)圈2的內(nèi)周面2b被壓入軸20的外周面20a。殼體10例如由鋁形成,軸20例如由鉻鉬鋼形成。通過殼體10的肩面10b與軸20的肩面20b,從軸向兩側對外圈3的小徑側的端面3c與內(nèi)圈2的大徑側的端面2c進行夾持加壓,由此對圓錐滾子軸承1施加軸向的預壓。在圖示例中,在外圈3的小徑側的端面3c與殼體10的肩面10b之間夾設有墊片30,通過適當?shù)卦O定該墊片30的厚度,能夠調(diào)節(jié)對圓錐滾子軸承1施加的預壓的大小。

內(nèi)圈2具有在滾道面2a的小徑側設置的小凸緣部2d、以及在滾道面2a的大徑側設置的大凸緣部2e。內(nèi)圈2的滾道面2a被設為由單一曲線構成的凸起面、或由中央曲線以及在其兩側設置的端部曲線構成的復合凸起面。各曲線由圓弧或者對數(shù)曲線構成。

如圖3所示,外圈3的滾道面3a包括:中央曲線3a1,其設置在母線方向中央部;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其與中央曲線3a1的小徑側(圖中左側)鄰接;以及大徑側的端部曲線3a3,其與中央曲線3a1的大徑側(圖中右側)鄰接。在本實施方式中,中央曲線3a1是曲率半徑r1的圓弧曲線,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是曲率半徑r2的圓弧曲線,大徑側的端部曲線3a3是曲率半徑r3的圓弧曲線。中央曲線3a1與各端部曲線3a2、3a3以在邊界p1、p2處具有共用的切線的方式平滑地連續(xù)。需要說明的是,在圖3中,夸大地示出了滾道面3a的各曲線3a1、3a2、3a3的曲率。

外圈3的滾道面3a的各端部曲線3a2、3a3的曲率半徑r2、r3與中央曲線3a1的曲率半徑r1之比r2/r1、r3/r1設定為0.02以上,優(yōu)選設定為0.04以上。另外,r2/r1、r3/r1設定為0.3以下,優(yōu)選設定為0.1以下。各端部曲線3a2、3a3的降低量d1、d2均為0.02mm以上且0.07mm以下。需要說明的是,端部曲線3a2、3a3的降低量d1、d2是指,與滾道面3a的母線方向{詳細地說,連接中央曲線3a1的兩端部(邊界p1、p2)的直線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各端部曲線3a2、3a3的寬度。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在外圈3的內(nèi)周面的小徑側端部設置的倒角部3d的軸向?qū)挾葁1(參照圖6)設定為較大,從而減小滾道面3a的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的軸向?qū)挾?。由此,能夠在不變更外?的小徑側端面3c的軸向位置的情況下,減小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的降低量d1。倒角部3d的軸向?qū)挾葁1例如為0.5mm以上。另外,為了將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的降低量d2確保為0.02mm以上,倒角部3d的軸向?qū)挾葁1例如為1.0mm以下。

需要說明的是,也可以代替增大倒角部3d的軸向?qū)挾葁1(或者在其基礎上),如圖4所示,通過在倒角部3d與滾道面3a之間設置圓筒面3f,從而抑制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的降低量d1。

圓錐滾子4的滾動面4a由凸起面或復合凸起面構成,該凸起面由大致直線狀的錐面、單一曲線構成,該復合凸起面由中央曲線以及在其兩側設置的端部曲線構成。在圓錐滾子4的外周面的兩端形成有與滾動面4a鄰接的倒角部4b、4c。

對于本實施方式的圓錐滾子軸承1,例如,內(nèi)圈2的內(nèi)徑處于15~120mm的范圍,外圈3的外徑處于30~250mm的范圍,組合寬度(外圈3的小徑側端面3c與內(nèi)圈2的大徑側端面2c的軸向?qū)挾?處于7~50mm的范圍。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圓錐滾子軸承1的圓錐滾子4以高密度填充,具體地說用下述的式表示的滾子系數(shù)γ為γ>0.94。

γ=(z·da)/(π·pcd)

在此,z:滾子個數(shù),da:滾子平均直徑,pcd:滾子節(jié)圓直徑

保持器5具有小徑側環(huán)狀部5a、大徑側環(huán)狀部5b以及在軸向上連接小徑側環(huán)狀部5a與大徑側環(huán)狀部5b的多個柱部5c(參照圖1以及圖2)。保持器5配置在比圓錐滾子4的中心靠外徑側且不與外圈3接觸的位置。柱部5c中的、與圓錐滾子4接觸的柱面5d以與在周向上對置的柱面5d的間隔隨著趨向內(nèi)徑而增大的方式傾斜。

在圓錐滾子軸承1中,使圓錐滾子4的大徑側端面4e與內(nèi)圈2的大凸緣部2e滑動接觸,并且內(nèi)圈2與外圈3相對旋轉(zhuǎn)。此時,若因某種原因而使預壓消失產(chǎn)生,外圈3相對于圓錐滾子4向小徑側移動(參照圖5),則圓錐滾子4的滾動面4a從外圈3的滾道面3a向大徑側外伸,存在產(chǎn)生過度的邊緣負載的可能性。

因此,在內(nèi)圈2、外圈3以及圓錐滾子4配置在正常的位置的狀態(tài)(參照圖1)下,外圈3的滾道面3a中的、比圓錐滾子4的滾動面4a靠大徑側的區(qū)域的母線方向尺寸w2(即,圓錐滾子4的滾動面4a的大徑側端部與外圈3的滾道面3a的大徑側端部的母線方向距離)優(yōu)選考慮到預壓消失而確保為較大。特別是,在殼體10為鋁制的情況下,殼體10的熱膨脹量變大,因此圓錐滾子軸承1的預壓容易消失。在這種情況下,上述區(qū)域的母線方向尺寸w2優(yōu)選為例如0.6mm以上。

在本實施方式中,預先將圓錐滾子4的小徑側的端面4d與內(nèi)圈2的小凸緣部2d的距離w3(參照圖6)設定為較小。具體地說,在將內(nèi)圈2、外圈3以及圓錐滾子4配置在正常的位置的狀態(tài)下,將上述的距離w3設為0.4mm以下。由此,即使因某種原因而使圓錐滾子4向小徑側移動的情況下,也會在早期與小凸緣部2d抵接(參照圖6的虛線)。由此,圓錐滾子4向小徑側的移動量被抑制,因此不會使外圈3的滾道面3a(特別是,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向小徑側延伸,能夠防止圓錐滾子4的滾動面4a相對于外圈3的滾道面3a向小徑側的外伸。需要說明的是,若上述的距離w3過小,則油不易從圓錐滾子4的小徑側的端面4d與內(nèi)圈2的小凸緣部2d之間的間隙流入,因此上述的距離w3優(yōu)選為0.2mm以上。

在對內(nèi)圈2的滾道面2a、外圈3的滾道面3a、以及圓錐滾子4的滾動面4a實施磨削加工之后,實施超精加工。在使外圈3繞中心軸旋轉(zhuǎn)的狀態(tài)下,如圖7所示,通過將磨石6按壓于滾道面3a并使其沿滾道面3a的母線方向往復運動,從而進行對于外圈3的滾道面3a的超精加工。此時,也可以一邊使磨石6在滾道面3a整體往復運動,一邊使磨石6在母線方向上微小振動。這樣,通過將磨石6按壓于中央曲線3a1,從而磨石6的前端面仿形于中央曲線3a1而變形,并且中央曲線3a1被研磨。而且,通過將磨石6按壓于端部曲線3a2、3a3,從而磨石6的前端面仿形于端部曲線3a2、3a3而變形,并且端部曲線3a2、3a3被研磨。

此時,如上所述,中央曲線3a1的曲率半徑r1與各端部曲線3a2、3a3的曲率半徑r2、r3之差被抑制為較小(r2/r1≥0.02,r3/r1≥0.02),因此磨石6從中央曲線3a1向端部曲線3a2、3a3移動或從端部曲線3a2、3a3向中央曲線3a1移動時的、磨石6的前端的變形量較小即可。由此,磨石6在早期仿形于各曲線3a1、3a2、3a3,高效地進行加工,因此超精加工的周期時間縮短,圓錐滾子軸承1的生產(chǎn)性提高。

本發(fā)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實施方式。例如,在上述的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外圈3的滾道面3a的中央曲線3a1以及端部曲線3a2、3a3均設為圓弧曲線的情況,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將它們中任一方或全部設為非圓弧曲線(例如對數(shù)曲線)。例如,可以將中央曲線3a1設為圓弧曲線,將兩端部曲線3a2、3a3設為對數(shù)曲線。另外,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的曲率半徑r2與大徑側的端部曲線3a3的曲率半徑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為了確認本發(fā)明的效果,進行了以下的試驗。首先,制作設計尺寸(特別是,外圈滾道面的諸要素)不同的多個圓錐滾子軸承,分別設為實施例1~8、比較例1~5。各圓錐滾子軸承具有與圖1~3所示的實施方式同樣的結構,各部的設計尺寸如下述的表1所示。對于這些圓錐滾子軸承,對以下的項目(1)~(3)進行檢查。

[表1]

a(mm):外圈3的外徑尺寸

b(mm):外圈3的軸向?qū)挾?/p>

l1(mm):外圈3的滾道面3a的中央曲線3a1的母線方向尺寸

l2(mm):外圈3的滾道面3a的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的母線方向尺寸

l3(mm):外圈3的滾道面3a的大徑側的端部曲線3a3的母線方向尺寸

r1(mm):外圈3的滾道面3a的中央曲線3a1的曲率半徑

r2(mm):外圈3的滾道面3a的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的曲率半徑

r3(mm):外圈3的滾道面3a的大徑側的端部曲線3a3的曲率半徑

d1(mm):外圈3的滾道面3a的小徑側的端部曲線3a2的降低量

d2(mm):外圈3的滾道面3a的大徑側的端部曲線3a3的降低量

w1(mm):外圈3的小徑側的倒角部3d的軸向?qū)挾?/p>

w2(mm):外圈3的滾道面3a中的、比圓錐滾子4的滾動面4a靠大徑側的區(qū)域的母線方向尺寸

w3(mm):圓錐滾子4的小徑側的端面4d與內(nèi)圈2的小凸緣部2d的距離

(1)外圈滾道面的超精加工的周期時間

對于各圓錐滾子軸承的外圈的滾道面,利用圖7所示的方法實施超精加工,并測定此時的周期時間。對于判斷基準而言,在周期時間為30秒以下時設為○,在超過30秒時設為×。

(2)面壓(邊緣應力)

在對各圓錐滾子軸承的內(nèi)外圈施加了規(guī)定的預壓的狀態(tài)下使內(nèi)圈旋轉(zhuǎn),并測定此時的面壓。利用基于x射線的殘留應力測定來測定負載載荷,從而進行面壓的測定。對于測定位置而言,對內(nèi)外圈的滾道面端部與滾子接觸的邊緣部進行測定。對于判斷基準而言,在面壓為4000mpa以下時設為○,在超過4000mpa時設為×。

(3)預壓消失時的圓錐滾子的位置

在對圓錐滾子軸承的內(nèi)外圈施加了規(guī)定的預壓的狀態(tài)下使內(nèi)圈旋轉(zhuǎn),確認在此時的滾子滾動面外徑側,是否產(chǎn)生從外圈滾道面大徑側外伸時產(chǎn)生的條紋狀的邊緣抵接痕跡。在滾子大徑側滾動面產(chǎn)生條紋狀的邊緣抵接痕跡時設為×。

如表1所示,在外圈滾道面的中央曲線與端部曲線的曲率半徑比r2/r1、r3/r1為0.02以上、且端部曲線的降低量為0.07mm以下的實施例1~8中,外圈滾道面的超精加工的周期時間為30秒以下。相對于此,在r2/r1、r3/r1小于0.02、且端部曲線的降低量大于0.07mm的比較例1~5中,外圈滾道面的超精加工的周期時間長于30秒。另外,在r2/r1、r3/r1特別大(0.04以上)的實施例4、5、6、8中,超精加工的周期時間特別短。

另外,在實施例1~6中,外圈滾道面的端部曲線的降低量為0.02mm以上,外圈滾道面的比圓錐滾子靠大徑側的區(qū)域的寬度w2為0.6mm以上,并且內(nèi)圈的小凸緣部與圓錐滾子的小徑側的端面的距離w3為0.4mm以下。在這些實施例1~6中,未產(chǎn)生邊緣應力,即使在預壓消失時面壓分布也無異常,因此具有足夠的耐久性。

相對于此,在實施例8中,外圈滾道面的端部曲線的降低量小于0.02mm,因此產(chǎn)生過度的邊緣應力,從邊緣部產(chǎn)生損傷。另外,在實施例7以及比較例1~5中,外圈滾道面的端部曲線的降低量為0.02mm以上,但外圈滾道面的比圓錐滾子靠大徑側的區(qū)域的寬度w2小于0.6mm,并且內(nèi)圈的小凸緣部與圓錐滾子的小徑側的端面的距離w3超過0.4mm,因此在預壓消失時,圓錐滾子的滾動面相對于外圈的滾道面外伸,滾道面的端部的邊緣與滾子滾動面接觸,從滾子滾動面或者內(nèi)外圈的滾道面的邊緣部產(chǎn)生損傷。

附圖標記說明

1圓錐滾子軸承;

2內(nèi)圈;

2a滾道面;

2d小凸緣部;

2e大凸緣部;

3外圈;

3a滾道面;

3a1中央曲線;

3a2、3a3端部曲線;

3d、3e倒角部;

4圓錐滾子;

4a滾動面;

5保持器;

10殼體;

20軸;

30墊片。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