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有關一種快速管接頭,尤指一種可使快速管接頭與接嘴扣合,而其扣合結(jié)構(gòu)更為精簡及容易操作的快速管接頭。
背景技術:
一般管接頭應用在輸送液體的設備上,使管路快速連接在接嘴,借以流通輸送油、水等液體,如圖1所示,其具有一管接頭本體100,管接頭本體100的二側(cè)各設有二樞接座200,二樞接座200之間設有與管接頭本體100內(nèi)部相通的開槽300,開槽300中樞設一扣合把手400,扣合把手400的前端具有一凸圓401伸入管接頭本體100內(nèi),用以扣住插入的接嘴500。為了防止不慎扳開扣合把手400,導致接嘴500與管接頭本體100非正常地分離,已知管接頭本體100設計有安全機制,如圖1及圖2所示,在開槽300中設有一扣片600,而扣合把手400中穿設一活動軸700及一彈簧800,活動軸700的一端701可扣合在扣片600的扣部601,另一端設有一拉環(huán)900。因此當彈簧800推動活動軸700時,可使活動軸700的一端701扣合在扣片600,致使扣合把手400不能任意轉(zhuǎn)動。反之,向后拉動拉環(huán)900使活動軸700的一端701脫離扣片600時,就能使扣合把手400轉(zhuǎn)動。但上述的構(gòu)造過于復雜,例如扣合把手400制造成彎彎曲曲的形狀,須加工一片復雜的扣片600,導致其制造成本較高;而且,要替換到無安全機制的管接頭時,必須組裝一扣合把手400及一扣片600,相對的替換組裝的程序較麻煩。
又,雖然有些管接頭的安全扣具同時設計有其它的防止松脫結(jié)構(gòu),例如US6364369、US5791694及US5911445號專利所示,但是US6364369專利所示的結(jié)構(gòu)特征,必須在管接頭實施對應扣合把手鋼珠的凹孔結(jié)構(gòu),導致必須更換整個管接頭,不能只更換扣合把手,將產(chǎn)生全面汰換的成本過高的問題。而US5791694號專利所示的結(jié)構(gòu),其鎖合機件(locking mechanism)雖然可以扣住凸輪臂(cam arms)的凹槽(recess),但是其扣合的松緊度難以控制,鎖合機件扣住凸輪臂的凹槽太緊,將導致凸輪臂不能被使用者扳開,反之太松又可能喪失安全扣合的功效。另外,US5911445號專利所示的結(jié)構(gòu),不能讓用戶直接拉動拉環(huán)來解除扣合狀態(tài),必須撥動凸鈕(knob)再扳開扣桿(locking lever),這種使用方式將造成不便。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快速管接頭,其借著樞接在快速管接頭的扣合裝置,能將扣合裝置樞設在快速管接頭的兩側(cè),不必更換整組快速管接頭就能使快速管接頭具有安全扣合的機制,進而獲致降低替換成本的功效。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快速管接頭,用以與一接嘴快速連接或分離,并能扣住該接嘴,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管接頭本體,其具有一管狀的接口部,二組分別位于該接口部的二側(cè)壁外面的二樞接座,及一從該二樞接座之間連通到該接口部的側(cè)壁內(nèi)部的開口;以及
二扣合裝置,各該扣合裝置包括一活動樞設于該二樞接座之間的扣合把手,一伸縮活動地穿設于該扣合把手的卡掣銷,及一樞設于該扣合把手一側(cè)的定位扣件;該扣合把手的第一端具有一從該管接頭本體的開口伸入到該接口部的側(cè)壁內(nèi)的扣合凸部,而該扣合把手的第二端具有一操作部;該卡掣銷的一端凸出該扣合把手的第一端,能伸縮以卡掣或脫離該管接頭本體的側(cè)壁外面,該卡掣銷的另一端凸出該扣合把手的第二端,且該卡掣銷的一側(cè)設有一定位扣部;該定位扣件能扣住該卡掣銷一側(cè)的定位扣部,以限制該卡掣銷的伸縮活動。
較佳地,其中該定位扣件為一片體,其中間具有一樞設于該扣合把手的樞接部,其一端具有一能扣住或脫離該定位扣部的凸部,其另一端具有一能抵靠于該管接頭本體的側(cè)壁外面以使該凸部脫離該定位扣部的作用部。
較佳地,其中該定位扣部為一凹槽,該定位扣件一端的凸部嵌扣于該凹槽。
較佳地,其中所述快速管接頭更包括一設置于該定位扣件與該管接頭本體之間的第一彈性元件,該第一彈性元件頂推該定位扣件以使該凸部嵌扣于該定位扣部。
較佳地,其中該第一彈性元件為一扭轉(zhuǎn)彈簧。
較佳地,其中該扣合把手具有一從其第一端連通到其第二端的銷孔,該卡掣銷伸縮活動地穿設于該銷孔中,該卡掣銷朝該扣合把手的第二端移動時致使該定位扣部露出該銷孔,使該定位扣件的凸部嵌扣于該定位扣部。
較佳地,其中所述快速管接頭更包括一設置于該銷孔中的第二彈性元件,該第二彈性元件頂推該卡掣銷凸出該扣合把手的第一端。
較佳地,其中該卡掣銷具有一第一軸向擋止部,該銷孔內(nèi)具有一第二軸向擋止部,該第二彈性元件為一螺旋彈簧,該螺旋彈簧的一端抵靠于該第一軸向擋止部,該螺旋彈簧的另一端抵靠于該第二軸向擋止部。
較佳地,其中所述快速管接頭更包括一拉環(huán),該拉環(huán)結(jié)合于該扣合把手第二端的該卡掣銷的端部。
較佳地,其中該卡掣銷設有一別針孔,該別針孔穿設有一安全別針。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快速管接頭,其借著樞接在快速管接頭的扣合裝置,能將扣合裝置樞設在快速管接頭的兩側(cè),不必更換整組快速管接頭就能使快速管接頭具有安全扣合的機制,進而獲得降低替換成本的功效;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快速管接頭,其通過扣合裝置結(jié)構(gòu)的改進,不必用制造及組裝上述已知的扣片,且扣合把手的構(gòu)造更佳簡化,達到扣合裝置整體結(jié)構(gòu)更為精簡,可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
本發(fā)明所提供的快速管接頭,其通過扣合裝置的一卡掣銷及一定位扣件的扣合結(jié)構(gòu)設計,達到該扣合裝置操作模式更簡單的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已知管接頭組合結(jié)構(gòu)的示意圖;
圖2為已知扣合裝置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快速管接頭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快速管接頭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扣合裝置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扣合裝置較佳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7為本發(fā)明定位扣件扣住卡掣銷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fā)明快速管接頭的使用動作示意圖一;
圖9為本發(fā)明快速管接頭的使用動作示意圖二;
圖10為本發(fā)明快速管接頭的使用動作示意圖三;
圖11為本發(fā)明安全別針的使用狀態(tài)示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安全別針的不使用收納狀態(tài)示意圖。
主要部件名稱:
1-扣合把手;10-管接頭本體;100-管接頭本體;101-管體;102-接口部;103-側(cè)壁;104-樞接座;105-開口;106-樞軸;11-第一端;12-扣合凸部;121-樞孔;13-第二端;14 -操作部;141-塊體;15-銷孔;151-第二軸向擋止部;
2-卡掣銷;20-扣合裝置;200-樞接座;21、22-端;23-定位扣部;231-凹槽;24-第一軸向擋止部;25-別針孔;
3-定位扣件;30-接嘴;300-開槽;301-頸部;31-樞接部;311-孔;312-銷軸;32-凸部;33 -作用部;
4 -第一彈性元件;400-扣合把手;401-凸圓;41-扭轉(zhuǎn)彈簧;
5-第二彈性元件;500-接嘴;51-螺旋彈簧;
6-拉環(huán);600-扣片;601-扣部;
7-安全別針700-活動軸;701-端;
800-彈簧;
900-拉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發(fā)明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以下請配合附圖列舉實施例,詳述說明如后。
參閱圖3及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快速管接頭,主要包括一管接頭本體10及兩扣合裝置20,其中:
如圖4至圖8所示,該管接頭本體10用于裝設在管路端部等處,其具有一組裝在管路等物體的管體101,一連接在管體101一端的管狀接口部102,二組分別位于接口部102二側(cè)壁103外面的二樞接座104,及一從各二樞接座104之間連通到接口部102的側(cè)壁103內(nèi)部的開口105,且二樞接座104之間可穿設有一樞軸106,通過樞軸106結(jié)合扣合裝置20,當接口部102插入一接嘴30時,使扣合裝置20扣住接嘴30。
如圖3、圖4及圖8所示,該扣合裝置20活動設置在管接頭本體10二側(cè)的二樞接座104之間,用于伸入接口部102內(nèi)扣住接嘴30,防止接嘴30與管接頭本體10脫離的裝置,并能轉(zhuǎn)動以對接嘴30解除扣合,使接嘴30能與管接頭本體10分離。該扣合裝置20主要具有一活動樞設在二樞接座104之間的扣合把手1,一伸縮活動地穿設在扣合把手1的卡掣銷2,及一樞設在扣合把手1一側(cè)的定位扣件3,其中:
該扣合把手1為一桿體,如圖4、圖5及圖6所示,其第一端11具有一從管接頭本體10的開口105伸入到接口部102側(cè)壁103內(nèi)的扣合凸部12,而其第二端13具有一操作部14;扣合凸部12較佳地為一偏心凸輪,其偏心部位設有一樞孔121,使上述的樞軸106穿過樞孔121,使扣合把手1樞設在二樞接座104之間,而扣合凸部12能伸入接口部102的側(cè)壁103內(nèi)用于扣住接嘴30;操作部14為連接扣合凸部12的桿體、片體或其它形體,其內(nèi)側(cè)面形成一塊體141,可供卡掣銷2伸縮活動地穿設在塊體141中。
如上所述,該卡掣銷2較佳地實施為伸縮活動地穿設在塊體141中,使其一端21凸出扣合把手1的第一端11,其另一端22凸出扣合把手1的第二端13。因此,當卡掣銷2的一端21凸出于第一端11時,能夠卡掣管接頭本體10的側(cè)壁103的外面,使扣合把手1不能轉(zhuǎn)動,形成扣合凸部12扣住接嘴30的狀態(tài);反之,當卡掣銷2的一端21縮入扣合把手1時,即脫離管接頭本體10的側(cè)壁103外面,使扣合把手1能夠轉(zhuǎn)動,解除扣合凸部12對接嘴30扣合的狀態(tài),使接嘴30能脫離管接頭本體10。且卡掣銷2的一側(cè)設有一定位扣部23,定位扣部23可為一凹槽231或其它結(jié)構(gòu),可被一定位扣件3扣住,限制卡掣銷2伸縮活動。
該定位扣件3樞設在扣合把手1的內(nèi)面,可扣住卡掣銷2一側(cè)的定位扣部23,以限制卡掣銷2伸縮活動,其較佳地構(gòu)成為一片體或桿體,其中間具有一樞設在扣合把手1的樞接部31,樞接部31可由一孔311與一銷軸312構(gòu)成,其一端具有一可扣住或脫離定位扣部23(凹槽231)的凸部32,其另一端具有一可抵靠在管接頭本體10的側(cè)壁103的外面致使凸部32脫離定位扣部23的作用部33。再者,可實施有一設置在定位扣件3與管接頭本體10之間的第一彈性元件4,第一彈性元件4可為扭轉(zhuǎn)彈簧41或其它彈簧,使第一彈性元件4頂推定位扣件3以致使凸部32嵌扣在定位扣部23(凹槽231)。
再如圖3及圖6所示,上述該扣合把手1較佳地具有一從第一端11經(jīng)過塊體141連通到第二端13的銷孔15,如此使該卡掣銷2伸縮活動地穿設在銷孔15中,當使用者拉動卡掣銷2朝第二端13移動時,可致使其定位扣部23(凹槽231)露出銷孔15,進而使定位扣件3的凸部32嵌扣在定位扣部23(凹槽231)。又,該銷孔15中可設有一第二彈性元件5(例如螺旋彈簧51),并在卡掣銷2的軸身設有一第一軸向擋止部24,而銷孔15內(nèi)設有一第二軸向擋止部151,借此使第二彈性元件5(螺旋彈簧51)的一端抵靠在第一軸向擋止部24,另一端抵靠在第二軸向擋止部151,通過彈力頂推卡掣銷2的一端21凸出扣合把手1的第一端11,進而卡掣在管接頭本體10的側(cè)壁103的外面,以限制扣合把手1轉(zhuǎn)動。再者,本發(fā)明的卡掣銷2的另一端22可結(jié)合有一拉環(huán)6或其它可供用戶拉動的對象,供用戶向后拉動拉環(huán)6及卡掣銷2,使卡掣銷2的一端21縮入銷孔15內(nèi),以解除其對于扣合把手1的限制。
本發(fā)明使用時,如圖8所示,可讓使用者向后拉動拉環(huán)6,致使卡掣銷2的一端21縮入扣合把手1的第一端11的銷孔15內(nèi),同時定位扣件3的凸部32可嵌扣在卡掣銷2的定位扣部23(凹槽231),形成扣合裝置20解除卡掣的狀態(tài)。因此,當一接嘴30插入管接頭本體10的接口部102時,如圖9所示,接嘴30的端部可推開扣合把手1的扣合凸部12,使扣合把手1轉(zhuǎn)動張開,使接嘴30得以插到接口部102的最底端。最后,如圖10所示,只要使用者將扣合把手1壓合在管接頭本體10的兩側(cè),定位扣件3的作用部33將會抵靠在管接頭本體10的側(cè)壁103,致使另一端的凸部32脫離定位扣部23,同時利用第二彈性元件5頂推卡掣銷2,使卡掣銷2的一端再凸出于扣合把手1的第一端11,并卡掣在管接頭本體10的側(cè)壁103的外面,就能形成扣合把手1的扣合凸部12扣住接嘴30的一頸部301的扣合狀態(tài),且扣合把手1也不會任意轉(zhuǎn)動。
當要使管接頭本體10與接嘴30分離時,再如圖9所示,使用者向后拉動拉環(huán)6,致使卡掣銷2的一端縮入扣合把手1的第一端11的銷孔15內(nèi),同時定位扣件3的凸部32可嵌扣在卡掣銷2的定位扣部23(凹槽231),形成扣合裝置20解除卡掣的狀態(tài),因此可使接嘴30反向脫離。
另外,如圖11所示,本發(fā)明該卡掣銷2選定處可再設有一別針孔25,并可在別針孔25穿設一安全別針7,通過安全別針7限制卡掣銷2不可任易移動,以確保其卡掣的作用。當安全別針7取下時,如圖12所示,可將安全別針7暫時掛在上述的拉環(huán)6,防止安全別針7遺失,并能再次使用時插回該卡掣銷2的別針孔25。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其它運用本發(fā)明專利精神所作的等效變化等,均應同理屬于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