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馬達的驅動軸和從動裝置的從動軸之間的連接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馬達的驅動軸和從動裝置的驅動軸之間的一種連接部。在沒有限制本發(fā)明的情況下,具體而言,本發(fā)明涉及馬達的驅動軸和從動裝置的從動軸之間的一種連接部,這些軸在軸向上延伸并相互之間保持一定橫向間距;該連接部通過驅動軸上的驅動齒輪和從動軸上的從動齒輪來實現(xiàn),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直接相互嚙合,這些齒輪安裝在殼體中;該殼體一方面連接到馬達的殼體上,另一方面連接到從動裝置的殼體上。由于驅動軸上的驅動齒輪直接嚙合從動軸上的從動齒輪,而不需要其他齒輪,因而本發(fā)明所涉及的這種連接部結構簡單、體積小。所述馬達例如可以是電動機、內燃機或類似構件。從動裝置例如通常是壓縮機元件。
背景技術:
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位于驅動軸和從動軸之間的上述類型的連接部已經(jīng)是公知的,但是這種公知的連接部有許多缺點。具體而言,構成連接部的齒輪能實現(xiàn)一定的傳動比,從而將驅動軸的角速度轉變成從動軸的、與所述角速度不同的角速度。因此,在這種公知的連接部中,帶有外齒的齒輪設置在驅動軸和從動軸上,通常驅動軸上的大齒輪嚙合從動軸上的小齒輪。例如,壓縮機必須高速運轉以產(chǎn)生足夠高的壓力,因而,通常情況下必須通過齒輪傳動來提高驅動軸的角速度。因而所達到的傳動比(對應于齒輪傳動所涉及的齒輪直徑之比)通常必須非常聞。但是,實際上傳動比不可能無限增加。使用普通質量的齒輪時,例如使用滿足DIN 3961標準-級別L6的斜齒輪時,傳動比最大能達到3,如果傳動比超過該最大值3,齒輪的齒之間的接觸將會產(chǎn)生過量噪音。例如,可通過使用質量更高的齒輪來彌補上述缺陷,但這會大大增加成本,而在應用中是需要盡可能限制成本的。當然,也可通過使用多個齒輪和額外的軸來增加傳動比,但是所付出的代價就是降低連接部的結構簡單性和緊湊性,對于當前的發(fā)明來說這是不令人滿意的。與本發(fā)明相關的這種公知連接部的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僅可實現(xiàn)有限的傳動t匕,該有限的傳動比通常是3,因而,不僅齒輪質量降低、齒輪連接到裝置上的成本增加,而且至少連接部的簡單性和緊湊性也會受到限制。與本發(fā)明相關的這種公知連接部的另一個缺點是:改變齒輪之間的傳動比需要進行大量改變。在與發(fā)明相關的這種公知連接部中,驅動軸和從動軸相互之間保持某一固定橫向間距,因而,如果要改變傳動比,就必須置換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這就意味著:一方面需要提供許多不同的齒輪,另一方面改變傳動比要求大量的組裝工作。另外,驅動軸和從動軸之間的固定的橫向間距會大大限制齒輪對(通過所述齒輪對可獲得所需的傳動比)的布局選擇。與本發(fā)明相關的這種公知連接部也很難達到嚴格標準。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上述一個或多個缺點以及任何其他缺點的解決方案。具體而言,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實現(xiàn)馬達的驅動軸和從動裝置的從動軸之間的一種連接部,這種連接部能夠實現(xiàn)高傳動比,而且該裝置的結構緊湊、簡單。另外,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實現(xiàn)上述連接部,該連接部可滿足嚴格標準,從而可不費力地改變傳動比。因而,本發(fā)明涉及馬達的驅動軸和從動裝置的從動軸之間的一種連接部,驅動軸在軸向線上伸展,從動軸平行于驅動軸、與該軸向線保持一定橫向間距并在平行的軸向線上伸展;從而,可通過驅動軸上的驅動齒輪和從動軸上的從動齒輪來實現(xiàn)該連接部;驅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直接相互嚙合,這些齒輪安裝在殼體中,該殼體一方面連接到馬達殼體上,另一方面連接到從動裝置的殼體上;驅動齒輪或從動齒輪是帶內齒的環(huán)形齒輪,該連接部的另一齒輪是帶外齒的小齒輪。為了驅動壓縮機,例如,優(yōu)選地,帶內齒的環(huán)形齒輪是驅動齒輪,小齒輪是從動齒輪,因而可提高用于驅動壓縮機的軸的角速度。但是,從技術角度上看,很顯然驅動軸是更快旋轉的軸還是更慢旋轉的軸并不重要,因而根據(jù)本發(fā)明可以采用這樣的實施例,其中:帶內齒的環(huán)形齒輪使用在從動軸上,小齒輪使用在驅動軸上。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一個重要優(yōu)點是:可實現(xiàn)高傳動比,從而例如以高速驅動一裝置,而且連接部還結構簡單、體積小。能達到上述優(yōu)點的第一個重要原因是:與兩齒輪均帶外齒的情況相比,帶內齒的環(huán)形齒輪直徑可適當?shù)刈兇?,而不需增加連接部的總尺寸,這是因為小齒輪附裝在環(huán)形齒輪內側。因而,在連接部所需的體積相同的情況下,傳動比可達到更高。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傳動比高于公知連接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由帶內齒的環(huán)形齒輪和帶外齒的小齒輪構成的齒輪對的“接觸比”比公知連接部中由帶外齒的兩齒輪構成的齒輪對的“接觸比”要大。這種接觸比反映了嚙合齒輪的相接觸的齒的平均齒對數(shù)。例如對于與環(huán)形齒輪的外齒相嚙合的小齒輪而言,接觸比越高,齒輪之間的撞擊就越小,因而震動更小、產(chǎn)生的噪音更小。另外,帶直齒的齒輪的接觸比小于帶斜齒的齒輪的接觸比。對于與本發(fā)明相關的公知連接部而言,所使用的齒輪對由帶外齒的兩齒輪構成,其總是使用斜齒,這是因為使用接觸比小的直齒產(chǎn)生的噪音將更大。由于本發(fā)明的連接部使用由帶內齒的環(huán)形齒輪與小齒輪構成的齒輪對,因而,在使用直齒和斜齒這兩種情況下,上述接觸比都將會更高,齒輪旋轉時均不會產(chǎn)生過大的噪
曰 因而,采用本發(fā)明的連接部,所實現(xiàn)的傳動比高于利用公知的連接部所能實現(xiàn)的傳動比,本發(fā)明的連接部設置在尺寸有限的殼體內并具有質量普通的齒輪,因而,可采用帶直齒的齒輪和帶斜齒的齒輪。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連接部的殼體裝配有調節(jié)構件,從而可調節(jié)從動軸和驅動軸之間的橫向間距。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該實施例特別有益,這是因為該連接部可實現(xiàn)更高的標準化程度。的確,如果驅動軸和從動軸之間的橫向間距可調節(jié),采用同一環(huán)形齒輪的情況下可實現(xiàn)多個傳動比,這是因為僅需用直徑更大或更小的小齒輪置換從動軸上的小齒輪、然后調節(jié)從動軸和驅動軸之間的橫向間距就可實現(xiàn)。因而,若要改變傳動比,在本發(fā)明的連接部中僅需置換一個齒輪,而在這種類型的公知連接部中必須置換兩個齒輪。因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更經(jīng)濟。另外,因為用同一環(huán)形齒輪可實現(xiàn)多個傳動比,因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可自動達到一定標準。這與公知的連接部形成鮮明對比,公知的連接部的殼體尺寸由驅動軸上的齒輪和從動軸上的齒輪的組合結構 而定,因而這使得殼體尺寸會更大,或殼體尺寸過大導致其使用受到限制。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優(yōu)選實施例,該連接部殼體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這些部件均設置有孔,驅動軸或從動軸安裝在所述孔中;上述調節(jié)構件由緊固件形成,殼體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過緊固件可拆卸地相互緊固。優(yōu)選地,根據(jù)本發(fā)明,上述緊固件由一些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構成,這些連接元件設置在殼體的第一部件上并與設置在殼體的第二部件上的一些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相適配;由此,殼體的每一部件上的連接元件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保持旋轉對稱,在連接部的組裝狀態(tài)下,該旋轉對稱軸線與驅動軸或從動軸不重合。本發(fā)明的該實施例特別實用,這是因為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的旋轉對稱結構保證可在多個位置通過使用緊固件將殼體的第一部件固定到殼體的第二部件上。因而,釋放緊固件之后,通過使所述第一部件旋轉一定角度(該角度對應于旋轉對稱的旋轉角或旋轉角的倍數(shù))并與使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朝對方運動和遠離對方運動的一個或更多個軸向運動相結合,可使第一部件從第一位置移動到另一位置。另外,當上述旋轉對稱軸線在組裝狀態(tài)下與驅動軸和從動軸不重合時,僅簡單地通過使第一部件相對于第二部件旋轉,驅動軸和從動軸之間的橫向間距就會改變,因而可通過這種旋轉來調節(jié)橫向間距。很顯然,該實施例特別實用,這是因為:改變傳動比時,僅置換小齒輪,通過使第一部件依據(jù)從動軸和驅動軸之間所需的橫向間距而相對于第二部件旋轉到某位置,這樣就可簡單調節(jié)從動軸和驅動軸之間的橫向間距??傊?,因為連接部的殼體尺寸由環(huán)形齒輪尺寸而定,且傳動比改變時不需改變環(huán)形齒輪,因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實施例結構特別緊湊。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這種連接部在具有各種傳動比的應用場合特別實用。
為了更清楚顯示本發(fā)明的特點,下面將參照附圖通過例子來描述本發(fā)明的一個或多個連接部的優(yōu)選實施例,這些例子并沒有限制本發(fā)明的實質,附圖如下:圖1示出了馬達和從動裝置之間的一種公知連接部的縱向剖視圖;圖2示出了沿圖1中的線I1-1I而對所示的連接部所作的橫向截面視圖;圖3類似于圖1,示出了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縱向剖視圖,該連接部采用了第一傳動比;圖4類似于圖2,示出了沿圖3中的線IV-1V而對所示的連接部所作的橫向截面視圖;圖5和6分別類似于圖3和4,分別示出了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縱向和橫向截面,該連接部同樣分別用于圖3和4中的相同馬達和相同從動裝置,但該連接部采用了第二傳動比;圖7是透視圖,示出了在圖6中用附圖標記F7表示的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殼體部件;圖8是根據(jù)圖1中的箭頭F8而對殼體部件所作的前視圖;圖9類似于圖5,示出了本發(fā)明的連接部的縱向截面,該連接部采用了不同的殼體。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和2示出了馬達3的驅動軸2和從動裝置5的從動軸4之間的一種公知連接部I。馬達3例如是電動機或內燃機,從動裝置5例如是壓縮機轉子或類似構件。驅動軸2的中心對稱軸線沿軸向線AA'伸展,從動軸4的對稱中心軸線沿軸向線BB'伸展,軸向線BB'平行于上述軸向線AA'且兩者保持間距D。為了將驅動軸2和從動軸4相互連接在一起,連接部I裝配有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驅動齒輪6安裝在驅動軸2上,從動齒輪7安裝在從動軸4上。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與本發(fā)明相關的這種連接部I中,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直接相互嚙合,沒有設置中間齒輪和/或軸,從而,例如在一些階段可實現(xiàn)更高的傳動比,因此與本發(fā)明相關的該連接部I結構簡單。另外,連接部I還包括殼體8,驅動軸2和從動軸4通過殼體壁上的孔9至少局部地伸展到殼體8內,由此使得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也被殼體8封裝。一方面,殼體8連接到馬達3的殼體10上,另一方面,殼體8也連接到從動裝置5的殼體11上,因而在這種情況下使用螺栓12。當然,也不排除通過其他連接方式將殼體8連接到馬達3或從動裝置5上,例如采用焊接連接或類似連接方式。甚至殼體8也能局部構成為馬達殼體10或從動裝置5的殼體11的一部分。
上述這種公知的連接部I的特點是:所使用的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帶有外齒13 ;實際上這種外齒13通常是斜齒以達到相當高的接觸比,從而可減小由旋轉引起的撞擊、震動和噪音。在所示的例子中,驅動齒輪6的直徑E大于從動齒輪7的直徑F,那么獲得的傳動比為E/F,從而從動齒輪7就比驅動齒輪6旋轉得快。當然,實際上也有一些公知的連接部情況正好相反,即:驅動齒輪6的直徑E小于從動齒輪的直徑F,那么獲得的傳動比為E/F,從而從動齒輪7比驅動齒輪6旋轉得慢。如果準備獲得更高的傳動比,眾所周知,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的直徑E和F之比就增加,由于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會限制直徑E或F的最大值,因而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增加直徑E和F之比。在背景技術介紹部分已經(jīng)討論了這種公知的連接部I的以下缺點:在這種具有帶外齒的齒輪6和7的結構中,會浪費大量空間。因而當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是固定值時,變換至不同傳動比的靈活性就小,那么就必須每次都要更換齒輪6和齒輪7 ;對于這種結構而言,根據(jù)應用情況,就需要采用各種類型和尺寸的殼體8、以及各種尺寸的齒輪對6和7,因而就沒有統(tǒng)一標準。圖3和4示出了本發(fā)明的連接部14。本發(fā)明的這種連接部14的第一個重要方面是:齒輪對6和7由環(huán)形齒輪15和小齒輪17構成,環(huán)形齒輪15帶有內齒16且其內徑為G,小齒輪17帶有外齒18且其外徑為H0具體而言,在所示的例子中,帶內齒16的環(huán)形齒輪15是驅動齒輪6,帶外齒18的小齒輪17是從動齒輪7,因而從動軸4的轉速比驅動軸2的轉速高。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不排除通過小齒輪17驅動齒輪15,那么情況就正好相反,即:從動軸4的轉速比驅動軸2的轉速低。傳動比G/H反映出:在環(huán)形齒輪15旋轉一整圈的情況下小齒輪17旋轉的圈數(shù)。通過將公知的連接部I的幾何結構與本發(fā)明的連接部14的幾何結構相比較,很顯然可以看出:如果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相同,那么本發(fā)明的連接部14可獲得的傳動比G/H高于利用公知連接部I所獲得的傳動比E/F。本發(fā)明的連接部14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連接部的殼體8裝配有調節(jié)構件19,從而可調節(jié)從動軸4和驅動軸2之間的橫向間距D。如圖3和4所示的例子,根據(jù)本發(fā)明,優(yōu)選通過下述方式來實現(xiàn)這些調節(jié)構件19。首先,連接部14的殼體8包括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在此情況下,殼體8的第一部件20構成為齒輪15和17的罩,第二部件21是可動的蓋21以封住罩20 ;但是也不排除許多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例如在某實施例中,第二部件21也局部封住齒輪15和17或類似部件。另外,在所示的例子中,殼體8的第一部件20連接到馬達的殼體10上,殼體8的第二部件21連接到從動裝置5的殼體11上;但在另一實施例中,也可以使殼體8的第二部件21連接到馬達3的殼體10上、殼體8的第一部件20連接到從動裝置5的殼體11上。在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上均設置有孔,即,第一部件20上具有孔22,第二部件21上具有孔23。
這種布置結構的目的在于:將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一,即驅動軸2或從動軸4安裝在孔22、23中中的每一個中。為方便起見,這些孔22、23優(yōu)選是圓形的,驅動軸2和從動軸4優(yōu)選設置在孔22和23中,從而使得軸2的軸向線AA'或軸4的軸向線BB'經(jīng)過相應孔22或23的中心。簡言之,可清楚看出:將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緊固在一起之后,孔22、23分別在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上的位置、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分別在馬達3的殼體10或從動裝置5的殼體11上的位置決定了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相對位置,尤其決定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根據(jù)本發(fā)明,用來調節(jié)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的上述調節(jié)構件19優(yōu)選由緊固件19形成,通過緊固件19可將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可拆卸地緊固在一起。為了調節(jié)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原則上需要在不同位置通過緊固件19將兩部件20和21相互緊固在一起。因此,可構思許多實施例,但是根據(jù)本發(fā)明,有一個具體的實施例特別實用,SP:該實施例中,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利用緊固件19將第一部件20緊固到第二部件21上;因而,釋放緊固件19之后,通過使所述第一部件20旋轉一定角度并與使所述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朝對方運動和遠離對方運動的一個或更多個軸向運動相結合,這樣則可將第一部件20移動到第二位置。如圖3和4所示例子中,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緊固件19優(yōu)選將第一部件20在多個位置中緊固在所述第二部件21上。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中的每一部件上的緊固件19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來說是旋轉對稱的,因而,在連接部14處于組裝狀態(tài)下,這些旋轉對稱軸線為共同的旋轉對稱軸線CC'。例如,可以通過下述方式實現(xiàn)上述目的,即:使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設置有圓形凸緣(其上涂覆有摩擦面),這些凸緣可通過外部夾具被緊固在一起。在這種實施例中,可在任何位置將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相對于彼此放置。但是,這種實施例需要使用其他調準構件,例如,采用定心邊緣或定位銷(銷釘)或類似件的形式的調準構件。為了讓殼體8的第一部件20相對于第二部件21旋轉以改變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必須保證:在連接部14的組裝狀態(tài)下,驅動軸2的中心對稱軸線或軸向線AA'、以及從動軸4的中心對稱軸線或軸向線BB'都不與緊固件19的旋轉對稱軸線CC'重合。顯然可看出:通過采用這種方法緊固殼體8的第一部件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整體結構就保持非常統(tǒng)一;從而,通過簡單地使所述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相對旋轉,同一殼體8就能調節(jié)橫向間距D。因而,就能實現(xiàn)具有不同傳動比的許多配置。此種結構還具有下述優(yōu)點:如果要改變傳動比,環(huán)形齒輪15可保持不動,僅需置換小齒輪17。在圖3和4所示的實施例中,采用的緊固方法稍稍有點不同,在有限的位置可將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相互緊固,具體而言,僅在8個位置進行相互緊固。
因此,在此情況下,緊固件19包括多個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24,這些連接元件24設置在殼體8的第一部件20上并與設置在殼體的第二部件21上的多個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25相適配。在所示的實施例中,連接元件24和25由孔24和25形成,孔24和25環(huán)繞所述旋轉對稱軸線CC'布置在周向上;孔24之間、以及孔25之間保持固定間距。另外,除了包括設置在部件20和21上的孔24和25形式的所述連接元件24和25之外,在此情況下,緊固件19當然也包括螺栓和/或螺母26,螺栓和/或螺母26安裝在這些孔24和25中以使殼體8的部件20和21相對于彼此有效連接和對準。但是,很顯然采用形狀相同的其他連接元件也能達到相同效果。例如設置在第一部件20上的連接元件由螺栓構成,螺栓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CC'旋轉對稱并能夠與第二部件上的孔25相適配,如圖3和4所示的實施例所顯示的那樣。本發(fā)明也可采用其他實施方式。由于連接元件24和25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CC'保持旋轉對稱布置,且它們形狀統(tǒng)一,因而在不同位置可將殼體8的兩部件20和21相互疊置。在圖3和4所示的例子中,還在殼體8的第一部件20上設置有在此種情況下用于所述驅動軸2的孔22,該孔22與旋轉對稱軸線CC'的偏心距為I。另一方面,在此種情況下用于安裝所述從動軸4的孔23設置在殼體8的第二部件21上,其與旋轉對稱軸線CC'的偏心距為J。假定驅動軸2和從動軸4分別定中心地安裝在孔22和23中,這就意味著:在連接部14的組裝狀態(tài)下,驅動軸2與所述孔22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CC'具有相同的偏心距I,軸4與所述孔23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CC'具有相同的偏心距J。另外,在圖3和4所示的例子中,兩部件20和21相互疊置,從而使得帶環(huán)形齒輪15的驅動軸2位于旋轉對稱軸線CC'上方、偏心距為I ;從動軸4位于旋轉對稱軸線CC'下方、偏心距為J??捎酶ǔ5男g語表述如下:在圖3和4所示位置,驅動軸2平行于旋轉對稱軸線CC',與旋轉對稱軸線CC'的間距為I ;從動軸4也平行于旋轉對稱軸線CC',與旋轉對稱軸線CC'的間距為J ;旋轉對稱軸線CC'與驅動軸2、從動軸4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位于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在圖3和4所示的第一位置,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由偏心距I和J之和而定。對于環(huán)形齒輪15的確定尺寸的內徑G來說,小齒輪17的外徑H的尺寸也是固定的,這是因為在此情況下,半徑G/2與橫向間距D之差實際上與小齒輪17的外齒半徑H/2相對應。根據(jù)圖3和4,在殼體8的部件20和21的第一位置,橫向間距D相對大一些,這會使得小齒輪17的外徑H相對小一些,從而傳動比G/H就相對高一些。圖5和6也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14,其位于相同馬達3的驅動軸2和相同裝置5的從動軸4之間,但傳動比不同。所使用的環(huán)形齒輪15、殼體8以及殼體8的部件20和21均與圖3和4相同;但使用了具有不同外徑K的不同小齒輪17,所述部件20和21在不同的第二位置相互疊置。
具體而言,相對于在圖3和4所示的第一位置,第一部件20相對于第二部件21旋轉180度,第一部件20就位于圖5和6所不的第二位置。部件20上的孔22仍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CC'保持相同偏心距I,部件21上的孔23仍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CC'保持相同偏心距J,但是這些偏心距I和J相互之間的方位不同,從而使橫向間距D發(fā)生改變。的確,在圖5和6所示的例子中,兩部件20和21相互疊置,從而使得帶環(huán)形齒輪15的驅動軸2位于旋轉對稱軸線CC'下方、偏心距為I,從動軸4位于旋轉對稱軸線CC'下方、偏心距為J。用更通常的術語來說,在圖5和6所示的第二位置,驅動軸2平行于旋轉對稱軸線CC',與旋轉對稱軸線CC'以間距I布置,從動軸4也平行于旋轉對稱軸線CC',與旋轉對稱軸線CC'以間距J布置;旋轉對稱軸線CC'與驅動軸2和從動軸4位于同一平面上,但與圖3和4不同的是,此情況下驅動軸2位于從動軸4和旋轉對稱軸線CC'之間。在圖5和6所示的第二位置,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由偏心距J和I之差而定。在圖5和6所示的第二位置,環(huán)形齒輪15的半徑G/2與橫向間距D之差實際上必須與小齒輪17的外齒18的半徑K/2相對應;當直徑G不變時,與圖3和4所示的第一位置相比驅動軸2和從動4之間的橫向間距D減小;小齒輪17的直徑K在第二位置必須比在第一位置要大,以使得環(huán)形齒輪15和小齒輪17正確嚙合。因而,與在圖3和4所示的第一位置布置部件20和21所獲得的傳動比G/H相比,如圖5和6所示布置部件20和21所獲得的傳動比G/K要小。具體而言,對于相同環(huán)形齒輪15和殼體8而言,當部件20和21布置在圖3和4所示的第一位置時,傳動比G/H為最大值;當部件20和21布置在圖5和6所示的第二位置時,傳動比G/K為最小值。很顯然,可通過旋轉一定角度而在其他位置疊置所述部件20和21,針對具有8個孔24的情況,旋轉角度為45度的倍數(shù)。因而,在部件20和21相互疊置的不同位置上,偏心距I和J相對于旋轉對稱軸線CC'保持不同方位,偏心距I和J也不再保持在同一平面上,這樣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在兩極值范圍之內,該兩極值為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使部件20和21相互疊置所得到的值。當然,可以通過如下方式對本發(fā)明的連接部14進行多種改變:增加孔24的數(shù)量、改變偏心距I和J以及類似值。圖7和8單獨示出了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從圖中可清楚看出:此情況下殼體8的第一部件20被構造成為圓筒形罩20,其具有圓筒形壁26以及具有中心28的圓形基底27,依據(jù)所述中心28而在所述圓形基底27中定中心的孔22用于驅動軸2或從動軸4。在前面的圖3至6中,如果驅動軸2安裝在孔22中,那么在此情況下,圓筒形壁26和基底27的中心對稱軸線與驅動軸2的軸向線AA'重合。在基座27上,多個孔29繞中心28同心地布置,從而例如可通過螺栓12將第一部件20緊固到馬達3的殼體10上。在圓筒形壁26的與基座27相對的邊緣上設置有凸緣30,凸緣30具有圓形外周31和中心32,凸緣30上的孔24繞圓形凸緣30的中心32同心地布置,其中這些孔24形成為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24。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凸緣30的中心32并不位于圓筒形壁26的中心對稱軸線上,因而也不位于驅動軸的軸向線AA'上,而是與中心對稱軸線保持一定的偏心距I。當凸緣30上的孔24形成為連接元件24以使得殼體8的第一部件20連接到殼體8的第二部件21上時,在所示的例子中,凸緣30的中心對稱軸線與連接元件24的上述旋轉對稱軸線CC'重合。圖中沒有單獨示出殼體8的第二部件21,但是很顯然第二部件可容易地通過帶圓形外圍的盤形蓋21形成,所述圓形外圍與凸緣30的圓形外圍31相對應;盤形蓋21上設置的孔25與凸緣30上設置的孔24相對應。另外,將孔23設置在盤形蓋21上并使所述孔23與該盤形蓋21的中心保持偏心距J,那么本發(fā)明的連接部也具有上述所有優(yōu)點。圖9還示出了部件20和21的特定形式(上述內容并未提及到),在這種情況下,第一部件20不具有圓筒形壁26,但第一部件20的壁具有從基底27朝凸緣30傾斜的斜面33。當然,也可采用一些其他實施方式。在說明書和附圖中,驅動軸總是馬達軸,但是本發(fā)明中的術語“馬達驅動軸”并不局限于文中所述內容,例如驅動軸也可以是通過連接件連接到馬達軸上的軸。本發(fā)明不局限于文中所述和附圖所示例子的連接部14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范圍的前提下,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接部14可以進行各種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馬達(3)的驅動軸(2)和從動裝置(5)的從動軸(4)之間的連接部,驅動軸(2)在軸向線(AA')上伸展,從動軸(4)平行于驅動軸(2)、與所述軸向線(AA')保持一定的間距(D)且在平行的軸向線(BB')上伸展;所述連接部是通過驅動軸(2)上的驅動齒輪(6)與從動軸(4)上的從動齒輪(7)實現(xiàn)的,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直接相互嚙合,這些齒輪(6,7)安裝在殼體(8)中;該殼體(8) —方面連接到馬達(3)的殼體(10)上,另一方面連接到從動裝置(5)的殼體(1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的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之一是帶內齒(16)的環(huán)形齒輪(15),所述連接部的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中的另一個是帶外齒(18)的小齒輪(17)。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帶內齒(16)的環(huán)形齒輪(15)是驅動齒輪(6),所述小齒輪(17)是從動齒輪(7)。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的殼體(8)裝配有調節(jié)構件(19),通過調節(jié)構件(19)能夠調節(jié)驅動軸(2)和從動軸(4)之間的橫向間距(D)。
4.根據(jù)權利要求3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連接部(14)的殼體(8)包括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20,21)均具有孔(22,23),驅動軸(2)或從動軸(4)安裝在所述孔(22,23)中;上述調節(jié)構件(19)由緊固件(24-26)構成,所述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通過所述緊固件(24-26)被能夠拆卸地相互緊固。
5.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連接到馬達(3)的殼體(10)上,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二部件(21)連接到從動裝置(5)的殼體(11)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4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二部件(21)連接到馬達(3)的殼體(10)上,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連接到從動裝置(5)的殼體(11)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形成為所述環(huán)形齒輪和小齒輪(15,17)的罩,第二部件(21)形成為一可動蓋以封住所述罩。
8.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7中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能夠至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通過緊固件(24-26)而被緊固到第二部件(21)上;從而,釋放緊固件(19)之后,通過使所述第一部件(20)旋轉一定角度并與使所述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朝對方運動和遠離對方運動的一個或更多個軸向運動相結合,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就從第一位置移動到第二位置;從而,在連接部(14)的組裝狀態(tài)下,連接部的殼體(8)的每一部件(20,21)上的緊固件(24-26)相對于共同的旋轉對稱軸線(CC')保持旋轉對稱,該旋轉對稱軸線(CC')不與驅動軸(2)的軸向線(AA')重合,或不與從動軸⑷的軸向線(BB')重合。
9.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8中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在多個位置中能夠通過緊固件(19)緊固到殼體(8)的第二部件(21)上;從而,釋放緊固件(19)之后,通過使所述第一部件(20)旋轉一定角度并與使所述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朝對方運動和遠離對方運動的一個或更多個軸向運動相結合,所述第一部件(20)就能夠從第一位置移動到不同位置;從而,在連接部(14)的組裝狀態(tài)下,連接部的殼體(8)的每一部件(20,21)上的緊固件(19)相對于共同的旋轉對稱軸線(CC')保持旋轉對稱,該旋轉對稱軸線(CC')不與驅動軸(2)的軸向線(AA')重合,或不與從動軸⑷的軸向線(BB')重合。
10.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9中的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緊固件(19)由多個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24)構成,所述連接元件(24)設置在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上,并與設置在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二部件(21)上的多個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25)相適配;從而,在連接部(14)的組裝狀態(tài)下,連接部的殼體(8)的每一部件(20,21)上的連接元件(24,25)相對于共同的旋轉對稱軸線(CC')保持旋轉對稱,該旋轉對稱軸線(CC')不與驅動軸⑵的軸向線(AA')重合,或不與從動軸⑷的軸向線(BB')重合。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0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具有帶圓形基底(27)的圓筒形壁(26),圓形基底(27)中心處設置有用于所述驅動軸(2)或從動軸(4)的孔(22);在圓筒形壁(26)的與所述圓形基底(27)相對的邊緣上設置有凸緣(30),凸緣(30)具有圓形外圍(31),在所述凸緣(30)上設置有孔(24),設置在所述凸緣(30)上的孔(24)圍繞圓形凸緣(30)的中心對稱軸線同心布置,以形成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24),所述連接元件(24)具有旋轉對稱軸線(CC');從而圓筒形壁(26)和圓形基底(27)的中心對稱軸線不與上述旋轉對稱軸線(CC')重合,在連接部(14)的組裝狀態(tài)下,該中心對稱軸線與驅動軸⑵的軸向線(AA')或從動軸⑷的軸向線(BB')重合。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1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二部件(21)是具有圓形外圍的盤形蓋(21),該圓形外圍與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的凸緣(30)的圓形外圍(31)相對應;盤形蓋(21)上設置有孔(25)以形成為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25),該連接元件(25)與凸緣(30)上的孔(24)相對應。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連接部,其特征在于:形狀相同的連接元件(24,25)至少局部由孔(24,25)構成,這些孔(24,25)圍繞連接部的殼體(8)的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21)的旋轉對稱軸線(CC')設置在圓形外圍上并相互之間保持固定間距;緊固件(19)包括螺栓(26)和/或螺母,在連接部(14)的組裝狀態(tài)下,所述螺栓(26)和/或螺母固定在前述孔(24,25)中。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馬達的驅動軸和從動裝置的從動軸之間的連接部。通過驅動軸(2)上的驅動齒輪(6)和從動軸(4)上的從動齒輪(7)實現(xiàn)該連接部,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固定在殼體(8)中,殼體(8)一方面連接到馬達(3)的殼體上,另一方面連接到從動裝置(5)的殼體(11)上;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之一是帶內齒(16)的環(huán)形齒輪(15),驅動齒輪(6)和從動齒輪(7)中的另一個是帶外齒(18)的小齒輪(17)。
文檔編號F16H57/02GK103206487SQ20121013219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月13日
發(fā)明者S·K·范內斯特, E·E·D·摩恩斯 申請人:阿特拉斯·科普柯空氣動力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