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保持架,尤其是一種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
背景技術:
目前軋鋼機械用的雙列或四列圓柱滾子軸承的保持架,其兜孔過樑兩側的兜孔壁表面與滾子圓柱的弧形表面基本相同,并且兜孔過樑在兜孔壁向內延伸的內鎖口,將滾子固定在保持架的兜孔內。為了便于滾子能順利地裝入保持架的兜孔內,在軸承外圈端面的擋邊上留有裝滾子的缺口。由于有了這一缺口,使得外圈的加工難易程度變得復雜了許多, 其次也因為有了這一缺口極易發(fā)生滾子從缺口處脫落的現(xiàn)象。目前,還未有好的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該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具有既不留有裝滾子的缺口,又能順利地將滾子裝入保持架的兜孔內,減輕了加工難度,而且滾子不易脫落的特點。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它包括保持滾子的數(shù)個兜孔過樑及連接兩端數(shù)個兜孔過樑的底環(huán),相臨的兩個兜孔過樑之間形成兜孔,所述的兜孔沿底環(huán)均勻分布,所述的兜孔過樑側面的兜孔壁包括相交的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所述的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相交形成內收的凸點,所述的凸點構成兜孔的鎖口。所述的底環(huán)和兜孔過樑為一體式結構。本實用新型的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和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軸承外圈端面的擋邊上不需要留有裝滾子的缺口,使得軸承外圈的制造減省了一道難纏的工序;兜孔雙中心距實體保持架雖然增加了一道工序,但它使金屬實體保持架的重量減輕了許多,節(jié)約了制造成本;軸承裝配時,滾子不必只能從一處(即一處缺口)裝入兜孔,而是從每一個兜孔處裝入,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使用方便等特點。
附圖1是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圖1所示的A-A視圖;附圖3是圖1中所示的局部放大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兜孔過樑,2、兜孔,3、底環(huán),4、第二圓弧,5、凸點,6、第一圓弧。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說明書附圖1、附圖2和附圖3對本實用新型的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作以下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其結構包括保持滾子的數(shù)個兜孔過樑 1及連接兩端數(shù)個兜孔過樑1的底環(huán)3,相臨的兩個兜孔過樑1之間形成兜孔2,所述的兜孔2沿底環(huán)均勻分布,所述的兜孔過樑1側面的兜孔壁包括相交的第一圓弧6和第二圓弧4, 所述的第一圓弧6和第二圓弧4相交形成內收的凸點5,所述的凸點5構成兜孔的鎖口。所述的底環(huán)3和兜孔過樑1為一體式結構。使用時,保證滾子不必從軸承外圈缺口裝入兜孔2,而是直接從保持架的兜孔2處裝入滾子,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通過兜孔過樑1側面的內徑圓周面處的鎖口對圓柱滾子進行限位,避免了滾子從兜孔2中脫落。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包括保持滾子的數(shù)個兜孔過樑及連接兩端數(shù)個兜孔過樑的底環(huán),相臨的兩個兜孔過樑之間形成兜孔,所述的兜孔沿底環(huán)均勻分布,其特征是所述的兜孔過樑側面的兜孔壁包括相交的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所述的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相交形成內收的凸點,所述的凸點構成兜孔的鎖口。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其特征是所述的底環(huán)和兜孔過樑為一體式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屬于保持架,其結構包括保持滾子的數(shù)個兜孔過樑及連接兩端數(shù)個兜孔過樑的底環(huán),相臨的兩個兜孔過樑之間形成兜孔,所述的兜孔沿底環(huán)均勻分布,所述的兜孔過樑側面的兜孔壁包括相交的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所述的第一圓弧和第二圓弧相交形成內收的凸點,所述的凸點構成兜孔的鎖口。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兜孔雙中心距的實體保持架具有既不留有裝滾子的缺口,又能順利地將滾子裝入保持架的兜孔內,減輕了加工難度,而且滾子不易脫落等特點,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F16C33/48GK201953827SQ20112007659
公開日2011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22日
發(fā)明者孫汝修, 崔勝年, 於先橋, 汪永衛(wèi) 申請人:臨清市中瑞軸承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