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復合密封機構的井下救生艙殼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井下救生艙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帶復合密封機構的井下救生艙殼體。
背景技術:
目前,礦井中的工作環(huán)境危險指數(shù)較高,礦井下一旦發(fā)生爆炸、火災等事故,遇險人員在遭遇礦難后在短時間內無法撤離或逃生路線受阻,尤其在煤礦開采中,隨著煤礦開采深度的增加、瓦斯含量的增加,在煤層中形成了在地應力作用下和瓦斯釋放的引力作用下,極容易引起礦井內的瓦斯爆炸;目前,在礦井下所使用的救生艙主要用于發(fā)生礦難時遇險人員緊急避難,礦井下使用的救生艙艙體?,F(xiàn)有井下救生艙主要由過渡艙艙體、生活艙艙體和設備艙艙體組成,過渡艙艙體、生活艙艙體和設備艙艙體通過螺栓相連,過渡艙艙體封頭端設有進艙門,過渡艙艙體、生活艙艙體和設備艙艙體的連接處及過渡艙艙體封頭端的艙門處均采用單一密封條密封方式,而單一密封條密封方式在高溫狀態(tài)下密封效果不夠好,影響救生艙使用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井下救生艙過渡艙艙體、生活艙艙體和設備艙艙體的連接處及過渡艙艙體封頭端的艙門處均采用單一密封條密封方式,而單一密封條密封方式在高溫狀態(tài)下密封效果不夠好,影響救生艙使用效果之不足,而提供一種帶復合密封機構的井下救生艙殼體。本實用新型主要由帶復合密封機構的井下救生艙殼體,它主要由過渡艙艙體、生活艙艙體和設備艙艙體組成,過渡艙艙體、生活艙艙體和設備艙艙體通過螺栓相連,過渡艙艙體封頭端設有進艙門,設備艙艙體頂部設有逃生門;過渡艙艙體、生活艙艙體和設備艙艙體之間的連接處設有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和密封圈密封機構相復合的密封機構,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是在艙體間連接處的左端面上設有凹槽和密封圈凹槽,在艙體間連接處右端面上設有I凸頭和II凸頭,右端面的I凸頭嵌在左端面的凹槽內,密封圈嵌在左端面向密封圈凹槽內,II凸頭壓在密封圈上。過渡艙艙體封頭端的進艙門處和設備艙艙體頂部的逃生門處也設有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和密封圈密封機構相復合的密封機構。密封圈是硅橡膠密封圈或氟橡膠密封圈。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由于過渡艙艙體、生活艙艙體和設備艙艙體的連接處及過渡艙艙體封頭端的艙門處均采用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和密封圈密封機構相復合的密封機構,因而密封效果好,增強了救生艙使用效果。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IA-A剖視結構示意圖。
3[0008]附圖3為附圖2B-B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附圖3C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過渡艙艙體1、生活艙艙體2和設備艙艙體3組成, 過渡艙艙體1、生活艙艙體2和設備艙艙體3通過螺栓相連,過渡艙艙體1封頭端設有進艙門,設備艙艙體3頂部設有逃生門;過渡艙艙體1、生活艙艙體2和設備艙艙體3之間的連接處設有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和密封圈密封機構相復合的密封機構,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是在艙體間連接處的左端面上設有凹槽和密封圈凹槽,在艙體間連接處右端面上設有I凸頭4和II凸頭5,右端面的I凸頭4嵌在左端面的凹槽內,密封圈6嵌在左端面向密封圈凹槽內,II凸頭5壓在密封圈6上。過渡艙艙體1封頭端的進艙門處和設備艙艙體3頂部的逃生門處(即艙體與門周邊接觸處)也設有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和密封圈密封機構相復合的密封機構。密封圈6是硅橡膠密封圈或氟橡膠密封圈。
權利要求1.帶復合密封機構的井下救生艙殼體,它主要由過渡艙艙體(1)、生活艙艙體( 和設備艙艙體C3)組成,過渡艙艙體(1)、生活艙艙體( 和設備艙艙體C3)通過螺栓相連,過渡艙艙體(1)封頭端設有進艙門,設備艙艙體C3)頂部設有逃生門;其特征在于過渡艙艙體 (1)、生活艙艙體⑵和設備艙艙體⑶之間的連接處設有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和密封圈密封機構相復合的密封機構,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是在艙體間連接處的左端面上設有凹槽和密封圈凹槽,在艙體間連接處右端面上設有I凸頭(4)和II凸頭(5),右端面的I凸頭(4) 嵌在左端面的凹槽內,密封圈(6)嵌在左端面向密封圈凹槽內,II凸頭( 壓在密封圈(6) 上。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復合密封機構的井下救生艙殼體,其特征在于過渡艙艙體 (1)封頭端的進艙門處和設備艙艙體C3)頂部的逃生門處也設有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和密封圈密封機構相復合的密封機構。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帶復合密封機構的井下救生艙殼體,其特征在于密封圈是硅橡膠密封圈或氟橡膠密封圈。
專利摘要帶復合密封機構的井下救生艙殼體,過渡艙艙體(1)、生活艙艙體(2)和設備艙艙體(3)之間的連接處設有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和密封圈密封機構相復合的密封機構,階梯式間隙密封機構是在艙體間連接處的左端面上設有凹槽和密封圈凹槽,在艙體間連接處右端面上設有I凸頭(4)和II凸頭(5),右端面的I凸頭(4)嵌在左端面的凹槽內,密封圈(6)嵌在左端面向密封圈凹槽內,II凸頭(5)壓在密封圈(6)上。密封效果好,增強了救生艙使用效果。
文檔編號F16J15/06GK201991552SQ20112006951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17日
發(fā)明者嚴時炬, 鐘文匯 申請人:重慶長江電器設備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