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控制介質流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如技術方案1的前序部分所限定的用于控制介質流的設備,特別是涉及與造紙機或者紙板制造機的壓頭箱相關聯的用于控制稀釋液流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控制稀釋流的閥門,所述閥門包括閥殼體(valve housing),桿部以及在閥門的入口與出口之間的流動通道。
背景技術:
稀釋閥用于控制稀釋液的物料流動性。稀釋液流可以是清水或者含有纖維的水。稀釋水流例如可以是從纖維網中取得的作為保留水的尾水。在已公知的解決方案中,在稀釋閥中使用一種可旋轉的閥桿,所述閥桿可以旋轉到不同的控制位置用于控制起始于所述閥門的稀釋流。這種方案特別是出現于說明書FI110879B中。然而在這些方案中存在不同的問題。因為在尾水中包含細屑,很大的可能是在可旋轉的閥門中閥桿受到阻塞,特別是當稀釋水達到閥桿或閥體之間時。這些方案需要一種極強的致動器用以轉動閥桿。此外,為防止閥桿被阻塞,一般需要通常所謂的閥桿的洗刷運動。此外,該方案要求采用極精確的公差,由此該方案在制造技術上有高的要求從而制造成本高昂。典型地,這種方案要求使用適用于所討論的應用的致動器,這往往會增加成本。此外,所討論的稀釋閥的流量范圍是固定的。等同的問題也出現在說明書FI100895B中,其中形成了到往復運動的閥桿的流動路徑,并且其中在閥的入口側控制阻塞。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獲得一種稀釋閥的全新解決方案,用以避免產生公知的現有技術中的缺點。
發(fā)明內容
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特征在于,桿部在殼體中至少兩個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一個是第一位置,其中在入口與出口之間的流動路徑是打開的,一個是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流動路徑是關閉的,并且所述桿部和/或殼體被設計以至少在出口開口的附近引導介質流。
此外,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特征如技術方案2-9中所述。
根據本發(fā)明的解決方案具有許多明顯的優(yōu)點。根據本發(fā)明的稀釋閥門不會阻塞。移動閥桿不需要大的力??蓮膸讉€不同的制造廠商購得的普通致動器可以方便地適用于本發(fā)明的閥門致動器。采用該方案可以方便地避免產生污染以及閥門泄漏。該方案不要求精確的公差??梢酝ㄟ^使用可更換的混合套筒改變流量范圍。使用混合區(qū)實現的壓力損失防止產生所謂的流動現象。通過設計混合區(qū)部分,可以減少絮片的形成,另一方面可以打破形成的絮片。通過更換混合套筒,可以擴大或者減少流量范圍。通過采用一種往復的線性運動以移動閥桿,還可以實現方便的緊湊性或輕的、要求較小的力的移動。由于該結構不需要精確的公差,因此還易于進行制造。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例的方式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其中圖1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截面圖,其中閥桿位于第一位置;圖2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截面圖,其中閥桿位于第二位置;圖3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和一個致動器;圖4以不同的比例更加詳細地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一部分;圖5以不同的比例更加詳細地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第二部分;和圖6以不同的比例示出圖5的一部分以及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第三部分。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和圖2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的設備的截面圖。該設備包括稀釋閥殼體,即具有入口2的體部1。該殼體,即體部包括腔區(qū)11,在腔區(qū)中存在一條自入口2的流動路徑。另一方面,腔區(qū)11布置有一個出口3。對所述殼體可移動地布置一個桿部4,所述桿部4在至少兩個位置之間可移動,一個是第一位置,其中至出口3的流動路徑是打開的,一個是第二位置,其中至出口3的流動路徑是關閉的。典型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可存在多個中間位置,從而可對流動路徑的阻塞進行控制??梢允褂弥聞悠?(圖3)移動桿部。取決于致動器8的類型,控制可以是無級的,也可以是有級的。致動器可以是任何一種旨在用于進行線性往復控制的致動器,例如一種壓力介質操作的活塞缸筒組合,或者是使用致動器,例如電馬達操作的機械運動螺桿。
圖4詳細示出了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桿部4。在該圖中,桿部4包括一個朝向出口(在圖1中)的第一端42,或一個第二端43,所述桿部從第二端43,例如通過緊固裝置被緊固到致動器上。桿部包括用作閥密封表面72的鄰接表面45。桿部具有朝向第一端延伸的錐形表面41。在延伸的錐形表面41與第一端之間是一個圓柱形表面44,并且在其后是一個漸縮的錐形表面45或一個相對于閥桿的縱向軸線的橫截面47。在此后,桿部具有一個類似錐的尖端部42。延伸的錐部41一般位于閥門的入口或出口之間的區(qū)域中。類似錐的尖端部42一般位于出口開口3后面。
對于腔區(qū)11,一般在出口3的附近,可以布置一個套筒構件7。套筒構件7適于與一般作為其對應部分的桿部4一同作用。套筒構件7包括桿部表面的對應表面71、72。套筒構件是所謂的混合環(huán),用之液流可以偏轉朝向桿部,特別是朝向桿部的尖端部42。套筒構件7有利地是一種可更換的部件,由此可以依據應用改變閥構件的特性,例如流量特性。根據圖5,套筒構件內表面的直徑71從其第一端74向第二端73漸縮并且由此朝向出口漸縮。套筒7可被布置連同一個出口管6一起緊固到閥體上。圖6示出一種套筒構件7與出口管6的組合。套筒構件的內表面使介質流朝向閥桿偏轉,從而介質流最有利地沖擊閥桿的尖端部,由此打碎可能存在于流動介質中的絮片。
因此,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控制介質流,特別是與造紙機或者紙板制造機的壓頭箱相關聯的用于控制稀釋液流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一個控制稀釋液流的閥門,所述閥門包括閥殼體1,桿部4以及在閥門的入口2與出口3之間的流動通道。桿部4在殼體中至少兩個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一個是第一位置,其中在入口與出口之間的流動路徑是打開的,一個是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流動路徑是關閉的,并且桿部4和/或殼體被設計以至少在出口開口的附近引導介質流。
桿部4和/或殼體1被設計或布置以用于混合介質流。對設備布置有一個套筒構件7,所述套筒構件7構成至少一部分對桿部4的鄰接表面。套筒7被布置在出口開口3或者在其附近的殼體上。套筒構件7包括偏轉介質流的表面71、72。
桿部4在其第一端,在出口側上,包括一個尖端部42。根據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桿部4還有利地包括一個延伸部41,所述延伸部41最有利地布置在桿部上閥門入口2與桿尖端部42之間的部分。
套筒構件7是可更換的,從而其設計可以根據應用目的而改變。套筒構件7被布置以與出口管6一起緊固在殼體1上。
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很清楚,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所含的技術方案的范疇內進行改變。如果需要,在本說明書中所述的特征以及其它特征也可以相互獨立地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控制介質流,特別是與造紙機或者紙板制造機的壓頭箱相關聯的用于控制稀釋液流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控制稀釋流的閥門,所述閥門包括閥殼體(1),桿部(4)以及在閥門的入口(2)與出口(3)之間的流動通道,其特征在于,桿部(4)在殼體中至少兩個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一個是第一位置,其中在入口與出口之間的流動路徑是打開的,一個是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流動路徑是關閉的,并且桿部(4)和/或殼體被設計以至少在出口開口的附近引導介質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部和/或殼體被設計以用于混合介質流。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套筒構件(7)被布置到設備中,所述套筒構件包括至少一部分用于桿部(4)的鄰接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套筒構件(7)被布置在出口開口(3)或者在其附近的殼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套筒構件(7)包括偏轉介質流的表面(71、72)。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桿部(4)在其第一端,在出口側上,包括一個尖端部(42)。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桿部(4)包括延伸部(41),所述延伸部(41)最有利地布置在桿部上閥門入口(2)與桿尖端部(42)之間的部分中。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套筒構件(7)是可更換的,從而其設計可以根據應用目的進行改變。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套筒構件(7)被布置以與出口管(6)一起緊固在殼體(1)上。
全文摘要
一種用于控制介質流,特別是與造紙機或者紙板制造機的壓頭箱相關聯的用于控制稀釋液流的設備,所述設備包括控制稀釋流的閥門,所述閥門包括閥殼體(1),桿部(4)以及在閥門的入口(2)與出口(3)之間的流動通道。桿部(4)在殼體中至少兩個位置之間是可移動的,一個是第一位置,其中在入口與出口之間的流動路徑是打開的,一個是第二位置,其中所述流動路徑是關閉的,并且桿部(4)和/或殼體被設計以至少在出口開口的附近引導介質流。
文檔編號F16K1/06GK1693584SQ200510066790
公開日2005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4月30日
發(fā)明者H·克龍霍爾姆 申請人:瓦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