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構件結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如管構件及槽鋼構件那樣對具有成對的相對壁的構件相互之間進行結合時使用的構件結合裝置。
背景技術:
現在,例如像管構件那樣用螺釘等使空心構件相互之間緊固并結合時,如專利文獻1(特開平5-146316號公報)所示,用螺釘對重合的外形尺寸相互各異的、空心構件相互分離的外側的壁相互之間進行緊固。
或者,可以舉出了把空心構件相互間的外形尺寸設成相同,突出設置從一方的空心構件被插入另一方的空心構件內的內構件,并對在插入位置上使一方的空心構件的外壁和另一方的空心構件的內構件進行結合的方法等。
但是,如上所示,對相互分離的壁相互間進行緊固時,與對緊貼的壁相互間進行緊固的情況不同,為了該緊固力使壁凹向厚度方向進行作用,不能超越壁的厚度方向的剛性進行緊固。因此,壁的厚度較薄時,往往得不到充分的緊固力很難使構件相互間可靠固定。此外,由于設在壁上的螺釘孔和螺釘間的公差以及螺釘孔加工誤差等原因,經常在結合狀態(tài)下產生一些松動。
另一方面,就后者情況而言,除了同樣具有在結合狀態(tài)下產生一些松動的不良情況外,還擔心由此引起得不到使空心構件的端面相互間對接結合這種理想的結合狀態(tài)(即端面相互間的對接部分產生意外的間隙)的不良情況。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力圖提供對管構件相互間進行固定時,即使其壁厚很薄也能得到充分緊固力,且不產生松動,根據需要可使管構件的端面相互間可靠地緊貼并結合的構件結合裝置。
也就是說,本發(fā)明相關的構件結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為了使具有成對的相對壁的第一構件和具有成對的相對壁的第二構件進行結合的裝置,其中,具備在上述第一構件的規(guī)定處在其相對壁間架設或使之介于其間的第一架設構件、在上述第二構件的規(guī)定處在其相對壁間架設或使之介于其間的第二架設構件、以及使這些第一架設構件及第二架設構件相互向靠近的方向拉近的拉近機構,利用上述拉近機構產生的拉近力,對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進行壓緊結合。
如果是這樣的話,利用拉近機構使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拉近時,該力介于第一、第二架設構件沿著相對壁的面板方向作用。因此,拉近機構產生的拉近力不會凹向厚度方向進行作用,與現有的系結機構相比,第一、第二構件即使由比較薄的材料組成也可以充分地使構件相互間壓緊固定。這里,沒有必要與相對壁相互平行,例如也包含像圓管相互朝向的壁那樣。此外,由于是使拉近力沿著相對壁的面板方向作用,由此使構件相互間壓緊結合,所以拉近力直接成為壓緊力,從而排除了發(fā)生松動的原因。
另外,本發(fā)明相關的構件結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為結合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裝置,其中,具備在上述第一構件的規(guī)定處突出設置的定位機構、被設在上述定位機構的突出部具有內螺紋孔的第一固定部、設在上述第二構件的規(guī)定處具有螺釘穿通孔的第二固定部、通過使螺釘旋合以使這些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拉近的拉近機構,該拉近機構設定使上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連接的線,以產生通過拉近力使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沿著其接合面滑動的分力,上述定位機構,通過限制其滑動移動,以控制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定位作用。
如果是這樣的話,利用其拉近力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向靠近的方向緊密接合的同時沿著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接合面產生滑動方向的分力時,上述定位機構在規(guī)定處限制上述滑動移動,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定位作用可以得到可靠控制。這樣的話,可以使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可靠地緊貼并結合在規(guī)定位置上。此外,由于定位機構的突出部可以設定在壁厚上,所以通過在該突出部設置第一固定部,可以使內螺紋部分更長地設定。通過這樣做,可以使螺釘旋合產生的拉近機構的拉近力更加可靠。
進而,上述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具備對應于與上述滑動力近似垂直的朝向的力的防止偏移機構,由此該防止偏移機構限制與上述滑動力近似垂直的偏移作用,從而可靠地控制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定位作用。這樣的話,可以把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可靠地緊貼并結合在規(guī)定位置上。
還可以舉出,在第一構件上介于第一構件以對相鄰的第二構件相互間進行連結的形式加以適用時,作為使第二構件間的結合強度輕松提高,并且在其連結部使之彎曲時的理想形式,上述第一構件具備相互背離且隨著朝向下方稍微向靠近的朝向傾斜的一對的接觸面,并使上述第二構件的端面壓緊該接觸面以使該第二構件結合。
為了在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結合中可以對與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進行定位,最好上述第二構件為管構件,同時上述第一構件具備斷面輪廓形狀與上述第二構件一致的管狀的外構件和從其外構件的各端面突出到外方的內構件,把上述外構件的各端面作為上述接觸面,把上述內構件的突出部分嵌入第二構件的端部,以使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結合。這樣的話,由于上述內構件在作為上述定位機構及上述防止偏移機構的作用上奏效,所以可以使兩構件的接觸面和端面無間隙可靠地緊貼并結合。
此外,作為為了在結合的同時可以可靠地進行上述定位的具體形式,如上所述,使上述第一架設構件和第二架設構件或者上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連接的線設定為側視時不與上述接觸面垂直相交,如果事先由拉近力產生使接觸面和端面滑動的分力的話,則由于該滑動力的作用,上述內構件的外周面和上述第二構件的內周面緊密接合,從而可以控制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定位作用。
為了能夠從外部切實地對拉近機構進行操作,最好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使其連結方向與水平方向大致一致地進行配置,分別使被設在第一構件上的第一架設構件和被設在位于其兩側上的各第二構件上的第二架設構件連接的線側視時成八字形而設定。
為了在連結限界部分的下側有效防止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之間因自重及承載載荷而分開,最好把側視時成八字形的線設定在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的上下方向的下半部領域。
附圖簡單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中工作臺的總立體圖。
圖2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中工作臺的總側視圖。
圖3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中工作臺的總仰視圖。
圖4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中頂板支持結構體的總側視圖。
圖5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中連結部的主要部分分解立體圖。
圖6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中連結部的主要部分側視圖。
圖7是表示圖3的A領域中內部結構的橫剖面圖。
圖8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中主支架和輔助支架結合結構的主要部分分解立體圖。
圖9是表示本發(fā)明其他實施形態(tài)中連結部的主要部分立體圖(A)及剖面圖(B)。
圖10是該實施形態(tài)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11是表示該實施形態(tài)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12是表示該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13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14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15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16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7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8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圖19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20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21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立體圖。
圖22是表示本實施形態(tài)其他變形例的主要部分剖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參照
本發(fā)明一實施形態(tài)。
本實施形態(tài)相關的構件結合裝置,適用于如圖1等所示的工作臺1。該工作臺1,具備頂板2、主要支持該頂板2的主支架3以及把上述主支架3支持在其兩端部上的支腳體4。
頂板2,如圖1、2、3所示,把構成矩形板狀的一對頂板要素21在深度方向對接并把它沿頂板要素21的長度方向排列多個設置而成。在各頂板要素21上,為了提高剛性,在其下面安裝了側支架22及輔助支架23。側支架22,沿著頂板要素21的一方的長邊構成被設在離它一定距離內方的角管狀。輔助支架23,有多個被配置在上述各側支架22間(本實施形態(tài)為三個),在與各頂板要素21的長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以構成連結一對頂板要素21之間的角管狀。
主支架3,沿著頂板2的長度方向延伸,把多個構成縱長角管狀的主支架要素31順次連結。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該主支架3,相互對接的一對頂板要素21的限界附近的每一個,從整體上看有多個(2個)并列設在頂板2的中央。此外,主支架3間,在需要處間斷地安裝了為提高剛性及設定分離距離用的間隔套管支架32。上述主支架要素31,與上述頂板要素21的長度尺寸大致相同,使之與各頂板要素21對應配置在其下方。
支腳體4,被配置在上述頂板2的左右兩端部上,各支腳體4,具備構成一對角管狀的支腳要素41、把各支腳要素41相互間在其上端部連結的構成角管狀的橫架構件42、被安裝在上述支腳要素41下面的調整裝置(圖中未顯示)。而且,上述橫架設構件42的中央部內面結合了上述主支架3的端部,利用這些支腳體4及主支架3,如圖4所示,獨立形成可自立的頂板支持結構體7。
此外,該工作臺1,屬于可以使上述主支架要素31及頂板要素21的數量增減以改變長度尺寸的類型。
此外,在該工作臺1上,在沒有把頂板2放置在上述頂板支持結構體7上的狀態(tài),即在頂板2引起的載荷沒有作用或者幾乎沒有作用的載荷非作用狀態(tài)下,如圖4所示,將成為上述主支架3的頂板支持面3a的中央部從其兩端部向上方脹起的脹起形式P,同時,在把上述頂板2放置在上述頂板支持結構體7上的載荷作用狀態(tài)下,由于該載荷引起的主支架3的撓曲,上述頂板支持面3a將成為作為齊平面或近似齊平面的齊平面形式Q。
具體地為把上述主支架3做成脹起形式P而在相鄰的主支架要素31間的連結部使它彎曲,側視時主支架3構成部分多角形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如圖5、6、7所示,在上述連結部,把相鄰的主支架要素31相互間介于連結構件5進行連結。
連結構件5,具備斷面輪廓形狀與上述主支架要素31一致的管狀的外構件51和被嵌入其外構件51內周由焊接等接合的上方進行開口的槽鋼狀的內構件52。上述內構件52,從上述外構件51的各端面51a突出在外方,其厚度尺寸比外構件51的厚度尺寸大以便保證為使主支架要素31相互間結合的剛性及強度。上述外構件51,承擔著作為把主支架要素31的端面31a壓到其各端面上的接觸面51a的作用,隨著相互背離的該上述各接觸面51a朝向下方,稍微向靠近的方向傾斜。而且,把上述內構件52的突出部分嵌入主支架要素31的端部,同時通過把主支架要素31的端面31a接觸到上述接觸面51a上以便在該部分上進行彎曲。此外,主支架要素31的端面31a設置成與其長度方向垂直。另外,上述內構件52的突出部分,至少在寬度方向被牢固地嵌入主支架要素31的端部中。
這樣的工作臺1如下進行組裝。
首先,連結主支架要素31以構成主支架3,同時在其主支架3的各端部安裝支腳體4的橫架設構件42,獨立形成可自立的頂板支持結構體7。在這種狀態(tài)下,如圖4所示,上述主支架3中的頂板支持面3a的中央部成為從其兩端部向上方脹起的脹起形式P。
而且,把頂板要素21放置在上述頂板支持結構體7的上方進行固定。該頂板要素21,在合適的時候安裝側支架22及輔助支架23。放置頂板要素21時,相鄰的頂板要素21間形成少許間隙進行配置。而且,這樣在整個頂板要素21,即裝上了頂板2的其載荷作用下主支架3撓曲,主支架3的頂板支持面3a成為作為齊平面或近似齊平面的齊平面形式Q,結果,頂板面2a也成為平面。此外,這時頂板要素21間的間隙也消除且頂板要素21相互間無間隙地緊貼地系結。
于是,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作為第一構件的連結構件5和作為第二構件的主支架要素31的結合,將利用以下說明的構件結合裝置8。
該構件結合裝置8,具備在連結構件5的規(guī)定處S1與其深度方向相對的相對壁53·53間架設的第一架設構件81、在主支架要素31的規(guī)定處S2與深度方向相對的相對壁311·311間架設的第二架設構件82、以及使這些第一架設構件81及第二架設構件82相互向靠近的方向拉近的拉近機構6,利用上述拉近機構6產生的拉近力,對連結構件5的接觸面51a和主支架要素31的端面31a進行壓緊并結合。
第一架設構件81是,把圓柱的一部分構成縱向以平面切斷的形狀,且在其外周面以形成圓柱面部81a和平面部81b而構成的實心塊狀。而且,把與該軸垂直相交的內螺紋孔81c在上述平面部81b的中央部進行開口而貫通。
第二架設構件82,構成與上述第一架設構件81近似相同形狀,并替代上述內螺紋孔81c,設置了螺釘穿通孔82c。
這些各架設構件81·82,被設在上述各相對壁53·311上的貫通孔91·92支持著其兩端部。這樣的貫通孔91·92構成幾乎無間隙使上述架設構件81·82嵌合的形狀,各架設構件81·82的平面部81b·82b與上述拉近方向垂直相交,并且它們相互背離地支持。
上述拉近機構6,做成了使螺釘B從平面部82b穿通上述螺釘穿通孔82c,通過在上述內螺紋孔81c上旋合其螺釘B,可使上述各架設構件81·82拉近地構成。
進而,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使側視時上述各規(guī)定處S1·S2連接的線即螺旋前進方向設定為不與上述接觸面51a垂直相交,以產生通過拉近力使接觸面51a和端面31a滑動的分力。而且,由于該滑動分力,圖5所示的上述內構件52的外周朝下面52x和上述主支架要素31的內周朝上面31x緊密接合,從而可以控制上述主支架要素31和連結構件5的上下方向的定位作用。上述線,構成側視時“八”字形,并位于連結構件5及主支架要素31上的上下方向的下半部領域。
此外,上述螺釘B的朝向,與上述拉近方向一致,設定為該頭部位于斜下,但是為了插入為旋緊或旋松該螺釘B的螺絲刀等工具,在上述主支架要素31的端部下面設置了在下方開口的開口部31c,上述內構件52的外周底壁部分,設置了構件位置余量52c。當內構件52的突出量較少的話,不一定需要設該構件位置余量52c。
而且,在系結狀態(tài)下,從上述開口部31c插入并被旋緊的螺釘B,完全埋沒在主支架要素31及連結構件5內,至少從側面或上方看不到螺釘B。
進而,在本實施形態(tài)中,也把主支架3和輔助支架23在其重合部分利用上述相同的構件結合裝置8A進行結合。
該構件結合裝置8A,如圖8所示,把在作為第一構件的輔助支架23的立起相對壁231·231間架設的第一架設構件81A和在作為第二構件的主支架3的立起相對壁311·311間架設的第二架設構件82A,通過利用了螺釘B1的拉近機構6A拉近,以對主支架3的上面和輔助支架23的下面進行壓緊并結合。
關于第一架設構件81A和第二架設構件82A,雖然在標度上與上述不同,但是它們形態(tài)相同,故在這里省略說明。
此外,支持各架設構件81A·82A的貫通孔91A·92A以及拉近機構6A也是相同形態(tài),所以省略說明。
另外,在該構件結合裝置8A中,螺旋前進方向垂直豎立,并與結合面(主支架3的上面和輔助支架23的下面)垂直。
再有,為插入上述螺釘B1的插入孔23c設在輔助支架23上,在系結狀態(tài)下,從上述插入孔23c插入且被旋緊的螺釘B1,完全埋沒在主支架3及輔助支架23內,并看不到螺釘B1。
這樣,利用本實施形態(tài)的話,利用拉近機構6·6A把連結構件5和主支架要素31,或者輔助支架23和主支架3拉近時,該力介于第一架設構件81·81A、第二架設構件82·82A,沿著相對壁53·311·231的面板方向進行作用。因此,拉近機構6·6A產生的拉近力不會使壁凹向厚度方向進行作用,與現有的系結機構相比,主支架要素31等即使由比較薄的材料組成,也可以對構件相互間進行壓緊固定。
此外,由于架設構件81·81A、82·82A的任何一個都承擔作為螺母座的作用,所以可以減少部件。
再有,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形態(tài)。
例如,也可以架設一個上述二個主支架通用的架設構件。這樣,如果架設多個構件通用的架設構件的話,則可以使結構更加簡化。此外,這時把架設構件固定在主支架上的話,也可以省略上述間隙套管支架。進而,架設構件,也可以在用焊接等方法把兩端固定在相對壁上的狀態(tài)下介于該相對壁間。
當然,架設構件形狀等可進行各種變更,此外,第一、第二構件如果是甚至具有槽鋼狀構件等相對的壁也無妨。
此外,本發(fā)明,當第一構件或第二構件的任何一方或雙方沒有相對壁時,或者雖有相對壁但是沒有利用該相對壁結構時,也將提供有效的構件結合結構。
例如,本發(fā)明的其他實施形態(tài)相關的構件結合裝置8B,如圖9所示,可以舉出把作為第一構件的第一橫架設構件42和作為第二構件的第二橫架設構件31介于連結構件50進行連結的形式。
連結構件50,如圖9(A)及圖9(B)所示,具備被安裝在第一橫架設構件42的規(guī)定處所設置的開口部分421上且被內置于第一橫架設構件42中的里面接觸部54、通過從該里面接觸部54緊密接合貫通橫架設構件42的開口部分421以突出在外部并作為定位機構及防止偏移機構發(fā)揮作用的突出部55。該突出部55,其寬度方向的外部尺寸事先設定的值,相對被連結在該第一橫架設構件42上的第二橫架設構件31的寬度方向的內部尺寸,應正好能使之緊密接合地嵌入其中;該上下方向的內部尺寸事先設定的值,相對被連結在該第一橫架設構件42上的第二橫架設構件31的上下方向的內部尺寸,應正好能使之寬松地嵌入其中。
另一方面,在從連結構件50的規(guī)定處S1即突出部55的突出端面朝向反突出方向向斜上方傾斜的位置上,形成了內螺紋狀的第一固定部81B,在第二橫架設構件31的規(guī)定處S2即低于上述第一橫架設構件42的固定部的、與上述第一固定部81B對應的位置上,通過在該第二橫架設構件31的相對的立起壁間架設與上述實施形態(tài)具有相同螺釘穿通孔的架設構件以形成第二固定部82B。
而且,通過使用螺栓狀的拉近機構6B使這些第一固定部81B及第二固定部82B相互向靠近的方向拉近,由于該拉近機構6B引起的拉近力z,把第一橫架設構件42的立起壁作為本發(fā)明的接合面42a,把第二橫架設構件31的端面31a作為本發(fā)明的接觸面31a,以使這些兩橫架設構件42和31相互間連結。
這時,本實施形態(tài),由于上述第一固定部81B和第二固定部82B的位置關系,使側視時S1和S2連接的線即螺旋前進方向實現了不與上述接合面42a垂直相交的設定。為此,拉近力z不僅作為把第二橫架設構件31的端面31a壓緊在第一橫架設構件42的立起壁上的力y作用,而且還產生沿著接合面42a及接觸面31a使第二橫架設構件31相對第一橫架設構件42滑動的分力x。而且,利用其滑動分力x,上述突出部55的外周朝下面55a通過接合上述第二橫架設構件31的內周朝上面31b,以作為限制一定以上的滑動作用的定位機構發(fā)揮作用,此外,該突出部55的寬度方向的立起面在被緊密接合地插入在第二橫架設構件31的立起壁的內壁上時作為限制寬度方向位移的防止偏移機構發(fā)揮作用。另外,由于可以通過把內螺紋狀的第一固定部81B設置在具有容易設成厚壁的突出部55的連結機構50上,以便使內螺紋部分更長地設定,所以可以使螺釘旋合產生的拉近機構6B的拉近力更加可靠。
此外,螺釘B的朝向與上述拉近方向一致,設定為該頭部位于斜下,但是為了插入為旋緊或旋松該螺釘B的螺絲刀等工具,在上述第二橫架設構件31下面設置了在下方開口的開口部311。
而且,在系結狀態(tài)下,從上述開口部311插入并被旋緊的螺釘B,完全埋沒在第一橫架設構件42及第二橫架設構件31內,至少從側面或上方看不到螺釘B。
上述實施形態(tài),如果是可以設置開口部分421及連結構件50的地方的話,則是可以實施的。
此外,作為設在第二構件31上的第二固定部82B的形態(tài),如圖10立體圖所示,也可以是在立起相對壁231·231間形成圓孔以穿通圓柱狀的架設構件82。另外,如圖11所示,也可以作為第二固定部設置四角柱狀的架設構件811。同圖的架設構件811,通過焊接固定在第二構件310的立起相對壁間,是一個并不貫通立起相對壁的例子。
進而,如圖12所示,也可以在具有彎曲成“コ”字型的板構件313的立起相對壁314·314間對架設構件進行架設,把該板構件313插入作為第二構件的角管狀的第二構件310內,通過焊接等方法與內壁聯接,以便在角管狀的構件310上設置第一固定部812。
這樣,通過根據接合的構件及地方選擇上述的這些形態(tài)并加以適用,就可以把本實施形態(tài)的適用范圍應用更廣。
此外,如圖13所示,連結兩個角管狀的構件315·316時,也可以利用第一構件315的斷面上的位于隔離構件317等上方的空間317a,以在第二構件316上形成與上述空間317a對應的斷面形狀的突出部分318,通過把該突出部分318插入上述空間317a中以作為本發(fā)明的防止偏移機構發(fā)揮作用。另外,把這種接合形態(tài)作為本實施形態(tài)相關的定位機構及防止偏移機構使用的話,可以更適合地結合兩構件。這樣,在本實施形態(tài)相關的構件結合裝置中,通過與對構件進行接合的機構同時使用,則可以更適合且廣泛地加以適用。
進而,作為本實施形態(tài)的變形例,如圖14所示,也可以通過在作為第一構件的支柱342的規(guī)定處S1用焊接等方法外加長方體狀的連結構件350B,連結作為第二構件的橫架設構件331。該連結構件50B,本體與上述連結構件50的突出部55相同,通過直接被嵌入在橫架設構件331的端部331a,在作為定位機構及防止偏移機構的作用上奏效。該連結裝置350B的規(guī)定處S1,設有被配設在傾斜的方向上的內螺紋狀的第一固定部381C,通過圖中未顯示的拉近機構使該第一固定部381C和與上述的連結構件50相同以設在橫架設構件31上的第二固定部382C拉近進行連結,表示與上述連結裝置50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如果是這樣的話,加上上述的連結裝置50的作用和效果,則特別適合適用于,例如缺少為在支柱342的內部可插入里面接觸構件等的空間,不能插入別的構件的情況,以及正如同圖所示在支柱342上從多個方向連結橫架設構件331的情況。
此外,作為本實施形態(tài)的其他變形例,如圖15所示,可以舉出把安裝在作為第一構件的支柱442上端部上的蓋子作為連結構件450C利用以連結橫架設構件431的形式。該連結構件450C,在該本體451的規(guī)定處,具有被配設在傾斜的方向上的內螺紋狀的第一固定部481D、從本體451突出的突出部455、作為與支柱442上端部端面成同一形狀的平板的上面部456。把該連結構件450C配置在支柱442上時,在該支柱442的端部上,一邊把本體吞入一邊放置連結構件450C的上面部456,然后通過使該連結構件450C向設在支柱442規(guī)定處S1上的第一開口部422的方向移動,以使突出部455向設在支柱442上的第二開口部423之外突出。另一方面,與上述各實施形態(tài)相同,在應與該支柱442接合的作為第二構件的橫架設構件431的立起相對壁間事先架設作為第二固定部發(fā)揮作用的架設構件。而且,貫通該架設構件且貫通支柱442以使從橫架設構件傾斜插入的螺釘等拉近機構旋合在上述第一固定部481D上,通過緊固,以使支柱442和橫架設構件431之間拉近,由此可以把橫架設構件431的端面431a壓緊在支柱的外壁上進行緊貼并固定。
而且,這時,還產生作為分力作用于支柱442并在橫架設構件431上向與拉近方向垂直的上方滑動的滑動力,通過使橫架設構件431的底壁的上面系止在突起455的朝下面,可以把該突起455作為本發(fā)明的定位機構有效地發(fā)揮作用。
進而,作為本實施形態(tài)的其他變形例,如圖16所示,可以舉出把作為第一構件的第一橫架設構件510和作為第二構件的第二橫架設構件520介于連結構件500進行連結的形式。
連結構件500,通過在設于第一橫架設構件510規(guī)定處上的螺釘孔511的位置安裝螺栓b2及螺母n2以便外加在第一橫架設構件510上進行設置,它具備安裝第二橫架設構件520時露出在外部的中間部501、安裝第二橫架設構件520時通過被嵌入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內部以作為本發(fā)明相關的定位機構及防止偏移機構發(fā)揮作用的突出部502。該突出部502,其寬度方向的外部尺寸設定的值,相對第二橫架設構件520寬度方向的內部尺寸可以緊密接合地嵌入;上下方向的內部尺寸設定的值,相對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上下方向的內部尺寸可以寬松地嵌入。
另一方面,在從突出部502的突出端面502a朝向反突出方向向斜下方傾斜的位置上,設置了內螺紋狀的第一固定部503,在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上板520a的規(guī)定處,使上板520a陷入成側視時“ㄑ”字狀,并在該陷入的傾斜面521上設置了設有螺釘穿通孔522的第二固定部523。而且,把連結構件500及第二橫架設構件520接合時的中間部501的面作為本發(fā)明的接合面501a,把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端面作為本發(fā)明的接觸面520t。
這里,使用螺栓狀的拉近機構6B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拉近時,不僅把接合面501a壓緊在接觸面520t上的力發(fā)生作用,而且還產生接觸面520t沿著接合面501a向下方向滑動的力。并且,由于其滑動力的作用,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上板520a通過接合突出部502以限制一定以上的滑動作用,該突出部502作為定位機構進行作用。這樣,第一橫架設構件510及第二橫架設構件520介于連結構件500被連結在規(guī)定處。
如果是這樣的話,第一橫架設構件510的內部空間較窄時,也可以使第二橫架設構件520連結。此外,突出部502由于可以設定為厚壁,所以通過在該突出部502上設置第一固定部503,則可以使內螺紋部分更長地設定。通過這樣做,可以使螺釘旋合產生的拉近機構6B的拉近力更加可靠。進而,對第一橫架設構件510施加的加工由于只是設置螺釘孔,所以可以很容易對連結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地方進行設定。此外,由于是介于連結構件500對第一橫架設構件510及第二橫架設構件520進行接續(xù),所以通過適當地調整中間部501的形狀,還可以適當地對連結第一橫架設構件510及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角度進行設定。
接著,如圖17所示,可以舉出把連結構件500b固定在第一橫架設構件510b上的形式。連結構件500b,在連結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側面上,在具有在長度方向延伸的軌道槽513的第一橫架設構件510b上,具有可與該軌道槽513系合的系合面504,通過該系合面504與軌道槽513系合,以固定第一橫架設構件510b及連結構件500b。如果是這樣的話,可以可靠地接續(xù)第一橫架設構件510b和連結構件500b,同時可以沿著軌道槽513把第二橫架設構件連結在所希望的地方上。
此外,如圖18所示的連結構件500c那樣,為了使拉近機構6B的拉近方向和連結構件500c所設置的第一固定部503c所面對的方向一致,可以舉出設置傾斜的突出端面502c的形式。如果是這樣的話,由于可以使內螺紋部分更長地設定,所以可以進一步可靠地連結第二橫架設構件520。
這里,把在圖16~18所示的第2橫架設構件520上設置第二固定部523的形式,以立體圖表示在圖19中。該形式,在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上板520a上設置開口520b,通過插入具有螺釘穿通孔522的固定構件521a以設置第二固定部523。如果是這樣的話,對第二橫架設構件520施加的加工由于只是設置開口520b,所以可以很容易使第二橫架設構件520連結在連結構件500上。此外,圖20所示的是,把設在第二橫架設構件520上的開口520c做成單純的長方形狀,通過把由對具有螺釘穿通孔522b的短冊狀的板材進行彎折而制成的固定構件521b插入上述開口520c中以設置第二固定部523b的形式。如果是這樣的話,由于對第二橫架設構件520施加的加工只是開設開口520c,并且只要通過彎曲板材,就可以制作固定構件521b,所以可以更簡單地設置第二固定部523b。
進而,如圖21所示,在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規(guī)定處把相互平行的兩個切口設在長度方向,通過在對該兩個切口之間的部分進行沖壓加工而設置的側視時為“ㄑ”字狀的陷入521c上設置螺釘穿通孔522c以形成第二固定部523c。如果是這樣的話,則可以在不使用別的構件的情況下把第二橫架設構件520連結到連結構件500等。
接著,如圖22所示,可以舉出通過從設在第二橫架設構件520上的開口520d到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內部下方,把具有螺釘穿通孔522d的固定構件521d落入其中,并焊接在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下板520x上,以設置第二固定部523d的形式。如果是這樣的話,固定構件522d在上部與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上板520a相接,在下部與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下板520x相接。通過這樣做,由于可以把對于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拉近機構6B的拉近力分散傳遞到第二橫架設構件520的上板520a和下板520x上,所以可以使拉近力有效地作用于第二橫架設構件520以便向連結構件500等進行連結。
其他的構成,也可以在不超過本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變形。
產業(yè)上利用可能性利用以上詳細敘述的本發(fā)明的話,由拉近機構使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拉近的話,該力將介于第一、第二架設構件沿著相對壁的面板方向作用。因此,拉近機構產生的拉近力不會使壁凹向厚度方向進行作用,與現有的系結機構相比,第一、第二構件即使由比較薄的材料組成,也可以充分地對構件相互間進行壓緊固定。
此外,利用本發(fā)明的話,如果使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拉近的話,該力將產生使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沿著該接合面滑動的分力,由于其滑動分力作用,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向靠近的方向緊密接合,同時可以沿著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接合面控制滑動方向的定位作用。也就是說,因拉近機構產生的拉近力直接在定位作用上奏效,通過一次操作就可以有效準確地對兩個方向進行定位。
權利要求
1.一種構件結合裝置,其中,它是為了使具有成對的相對壁的第一構件和具有成對的相對壁的第二構件進行結合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在上述第一構件的規(guī)定處在其相對壁間架設或使之介于其間的第一架設構件、在上述第二構件的規(guī)定處在其相對壁間架設或使之介于其間的第二架設構件、以及使這些第一架設構件及第二架設構件相互向靠近的方向拉近的拉近機構,利用上述拉近機構產生的拉近力,對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進行壓緊結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拉近機構是利用螺旋前進機構使上述第一架設機構和第二架設機構拉近緊固的。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拉近機構使螺釘穿通設在上述第一架設構件和第二架設構件的任意一方上的螺釘穿通孔,通過使上述螺釘旋合在設于另一方的內螺紋孔上,以使上述第一架設構件和第二架設構件拉近。
4.如權利要求1~3任何一項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構成角管狀。
5.如權利要求1~4任何一項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在上述第一構件中,把相鄰的第二構件相互間介于第一構件進行連結,其中,上述第一構件具備相互背離且隨著朝向下方稍微向靠近的朝向傾斜的一對的接觸面,并使上述第二構件的端面壓緊該接觸面以使該第二構件結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二構件是管構件,同時上述第一構件具備斷面輪廓形狀與上述第二構件一致的管狀的外構件和從其外構件的各端面突出到外方的內構件,把上述外構件的各端面作為上述接觸面,把上述內構件的突出部分嵌入第二構件的端部,以使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結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使上述第一架設構件和第二架設構件連接的線設定為側視時不與上述接觸面垂直相交,并事先由拉近力產生使接觸面和端面滑動的分力,由于該滑動力的作用,上述內構件的外周面和上述第二構件的內周面緊密接合,從而可以控制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定位作用。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使其連結方向與水平方向大致一致地進行配置,分別使被設在第一構件上的第一架設構件和被設在位于其兩側上的各第二構件上的第二架設構件連接的線側視時成八字形而設定。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側視時成八字形的線設定在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的上下方向的下半部領域。
10.一種構件結合裝置,其中,它是為結合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具備在上述第一構件的規(guī)定處突出設置的定位機構、被設置在上述定位機構的突出部具有內螺紋孔的第一固定部、設在上述第二構件的規(guī)定處具有螺釘穿通孔的第二固定部、通過使螺釘旋合以使這些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拉近的拉近機構,該拉近機構設定使上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連接的線,以產生通過拉近力使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沿著其接合面滑動的分力,上述定位機構,通過限制其滑動移動,以控制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定位作用。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至少任何一個具備對應于與靠近的方向的力及滑動力的雙方近似垂直的朝向的力的防止偏移機構,該防止偏移機構通過限制與上述靠近的方向的力及滑動力的雙方近似垂直的方向的位移,從而可以控制上述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的定位作用。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二構件是管構件,同時上述第一構件具備突出到外方的內構件,通過把該內構件嵌入第二構件的端面,使上述內構件作為上述定位機構及上述防止偏移機構。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內構件具有成對的相對壁,上述第一固定部是架設在上述相對壁間或使之介于其間的第一架設構件,上述管構件具有成對的相對壁,上述第二固定部是架設在上述相對壁間或使之介于其間的第二架設構件。
14.如權利要求10~13任何一項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一構件及第二構件構成角管狀。
15.如權利要求10~14任何一項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在上述第一構件中,把相鄰的第二構件相互間介于第一構件進行連結,其中,上述第一構件具備相互背離且隨著朝向下方稍微向靠近的朝向傾斜的一對的接觸面,并使上述第二構件的端面壓緊該接觸面以使該第二構件結合。
16.如權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固定部被外加在上述第一構件上而設置。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一構件具有軌道槽,上述第一固定部通過與上述軌道槽系合而設置。
18.如權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固定部被設置在從第二構件的規(guī)定處陷入的傾斜面上。
19.如權利要求16~18任何一項所述的構件結合裝置,其中,上述第二固定部通過在設于第二構件規(guī)定處的開口插入具有螺釘穿通孔的固定構件而形成。
全文摘要
提供對管構件相互間進行固定時,即使其壁厚很薄,也能得到充分緊固力的構件結合裝置。為此,本發(fā)明,為了對具有成對的相對壁(53·53)的第一構件(5)和具有成對的相對壁(311·311)的第二構件(31)進行結合,構成了具備在上述第一構件(5)的規(guī)定處在其相對壁(53·53)間架設的第一架設構件(81)、在上述第二構件(31)的規(guī)定處在其相對壁(311·311)間架設的第二架設構件(82)、以及使這些第一架設構件(81)及第二架設構件(82)相互向靠近的方向拉近的拉近機構(6)的構件結合裝置(8),利用上述拉近機構(6)產生的拉近力,對上述第一構件(5)和第二構件(31)進行壓緊結合。
文檔編號F16B7/00GK1798930SQ200480015299
公開日2006年7月5日 申請日期2004年5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6月4日
發(fā)明者善田陽一, 松崎克彌 申請人:科庫友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