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空調(diào)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出風覆蓋面積廣的貫流風機及具有其的機柜空調(diào)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發(fā)展,大型機柜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為了保證機柜處在正常工作的溫度范圍內(nèi),通常需要機柜進行降溫或加熱。目前,多采用機柜空調(diào)器對機柜進行溫度調(diào)節(jié)。
機柜空調(diào)器中通過風機實現(xiàn)其換熱系統(tǒng)與外界、機柜內(nèi)的空氣流通,目前多采用貫流風機,但其與蒸發(fā)器、冷凝器的相對安裝位置位置等細節(ji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空氣的流通,對機柜空調(diào)器的性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現(xiàn)有的機柜空調(diào)器內(nèi)的貫流風機,由于其自身出風的特性,空氣流通時并不能經(jīng)過全部冷凝器或蒸發(fā)器,換熱效率受限。
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xiàn)有的貫流風機及機柜空調(diào)器予以改進,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出風覆蓋面積廣的貫流風機及具有其的機柜空調(diào)器。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貫流風機,包括蝸殼、蝸舌、固定于所述蝸殼內(nèi)的風輪、沿所述風輪的軸向設于所述風輪一側的電機,所述蝸殼與所述蝸舌相配合地形成進風口、出風口;所述蝸殼內(nèi)具有沿所述風輪軸向間隔設置的若干導風片,所述導風片朝向安裝所述電機的一側傾斜。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風片設于所述蝸殼上靠近安裝所述電機的一側。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若干所述導風片平行設置。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貫流風機還包括自所述出風口向背離所述蝸殼的方向延伸的導風板,所述導風板上設有沿所述風輪軸向間隔設置的若干輔助導風片,所述輔助導風片向背離所述蝸殼的方向延伸同時朝向安裝有所述電機的一側傾斜。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若干所述輔助導風片平行設置。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輔助導風片的傾斜角度大于所述導風片的傾斜角度。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沿所述風輪的軸向延伸方向,至少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比所述導風片靠近風口處的一端遠離所述風機。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沿所述出風口向背離所述蝸殼的方向,所述導風片與所述輔助導風片間隔設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發(fā)明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機柜空調(diào)器,包括殼體、內(nèi)置于殼體內(nèi)的換熱系統(tǒng)及中隔板,所述中隔板將所述殼體的內(nèi)部空間分隔為冷凝腔和蒸發(fā)腔;所述冷凝腔和所述蒸發(fā)腔中的至少一個設有貫流風機。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在蝸殼內(nèi)設置導風片,能夠使得從所述出風口吹出的空氣能夠到達設有所述電機的一側,從而使得出風覆蓋面積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機柜空調(diào)器的立體圖。
圖2是圖1的分解圖。
圖3是圖1于另一角度的分解圖。
圖4是圖1所示的機殼與中隔板在安裝蒸發(fā)器一側的視圖。
圖5是圖1所示的機殼與中隔板在安裝冷凝器一側的視圖。
圖6是圖4的立體圖。
圖7是圖6移除蝸舌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圖。
圖9是圖8中圓圈部分的放大圖。
圖10是圖6的蝸舌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10沿a-a方向的剖視圖。
圖12是圖11于另一方向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圖12所示,為本發(fā)明的機柜空調(diào)器100,包括殼體1、內(nèi)置于所述殼體1內(nèi)的換熱系統(tǒng)(未圖示)及中隔板2。所述中隔板2將所述殼體1的內(nèi)部空間分隔為冷凝腔和蒸發(fā)腔。
所述殼體1包括位于四周的周壁11、位于所述周壁11一側的面板12,本實施例以所述面板12設置于所述蒸發(fā)腔一側為例說明兩者的配合連接關系。
所述周壁11與所述面板12均為塑料材質,兩者通過卡扣、螺釘?shù)确绞焦潭?。所述中隔?上設置有朝向所述面板12凸伸以支撐所述面板12的支撐件21,當所述面板12與所述周壁11組裝在一起后,所述支撐件21支撐所述面板12以保證其中間部位不會向內(nèi)凹陷。
進一步地,所述面板12上具有朝向所述中隔板2凸伸的第一連接件121,所述支撐件21上遠離所述中隔板2的一側具有與所述第一連接件121相配合的第二連接件211。當所述支撐件21支撐所述面板12時,所述第一連接件121與所述第二連接件211配合連接以防止所述面板12與所述周壁11脫離。
具體地,所述第一連接件121上具有卡接孔122,所述第二連接件211上具有能夠收容于所述卡接孔122內(nèi)的卡接件212。當所述支撐件21支撐所述面板12時,所述卡接件212收容于所述卡接孔122內(nèi)。所述第二連接件211與所述卡接件212可以為同一結構,也可以為兩個結構。
另外,所述中隔板2也未塑料材質,所述周壁11與至少部分所述中隔板2一體成型,另部分所述中隔板2通過卡扣、螺釘?shù)确绞脚c所述殼體1相固定。
所述換熱系統(tǒng)包括通過管道連接形成制冷劑循環(huán)通路的壓縮機、冷凝器、節(jié)流元件和蒸發(fā)器,所述蒸發(fā)器固定于所述蒸發(fā)腔以給機柜內(nèi)提供冷量,所述壓縮機和所述冷凝器固定于所述冷凝腔向外散熱以提高制冷效果。為了加快空氣流動提高換熱效率,所述蒸發(fā)腔內(nèi)設有出風口朝向所述蒸發(fā)器的貫流風機3,所述冷凝腔內(nèi)設有出風口朝向所述冷凝器的貫流風機3,所述貫流風機3轉動吹風時,空氣快速地經(jīng)過蒸發(fā)器、冷凝器提高換熱效率。當然,也可以僅在蒸發(fā)腔或冷凝腔設置貫流風機3。
所述貫流風機3包括蝸殼31、蝸舌32、固定于所述蝸殼31內(nèi)的風輪(未圖示)、沿所述風輪軸向設于所述風輪一側以驅動所述風輪轉動的電機33。所述蝸殼31與所述蝸舌32相配合地形成進風口、出風口,所述風輪轉動時,空氣從所述進風口進入所述蝸殼31內(nèi)、再經(jīng)由所述出風口吹向所述蒸發(fā)器或冷凝器。
所述蝸殼31上設置有分設于其兩側的第一插槽311、第二插槽312;所述蝸舌32具有分別與所述第一插槽311、所述第二插槽312相配合的第一插件321、第二插件322。只需將所述第一插件321、所述第二插件322分別插入到所述第一插槽311、所述第二插槽312內(nèi)即可實現(xiàn)蝸殼31與蝸舌32的快速裝配。
具體地,所述第一插槽311為u型槽,所述第一插槽311由相對設置的第一壁(未標號)和第二壁(未標號)、自底部連接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的連接壁(未標號)構成,所述第一壁上設有朝向所述第一插槽311內(nèi)凸伸以防止所述第一插件321脫出所述第一插槽311的止擋件3111;相應地,所述第一插件321上具有與所述止擋件3111相配合的止擋塊3211。所述第一插件321插入所述第一插槽311內(nèi)后,所述止擋塊3211位于所述止擋件3111內(nèi)側且兩者相互抵持以防止所述第一插件321脫出所述第一插槽311。
所述第二插槽312包括底壁3121、自所述底壁3121向上延伸的側壁3122,所述側壁3122包括自所述底壁3121背離所述第一插槽311的外側的外側壁、與所述外側壁3122相鄰的一對周側壁;所述側壁3122上設有卡槽3123,所述第二插件322上具有能夠收容于所述卡槽3123的卡舌3221。所述第二插件322插入所述第二插槽312內(nèi)后,所述卡舌3221位于所述卡槽3123內(nèi)以防止所述第二插件322脫出所述第二插槽312。本實施例中,所述卡槽3123設于所述外側壁3122上。當然,也可以將所述卡槽3123與所述卡舌3221的位置進行互換,即所述第二插件322上設有卡槽3123,所述側壁3122上具有能夠收容于所述卡槽3123的卡舌3221;亦能達到相應的技術效果。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插槽312還包括自所述底壁3121朝向所述第一插槽311的內(nèi)側向上延伸的止擋壁3124,所述止擋壁3124與所述外側壁3122間隔設置,且所述止擋壁3124、所述側壁3122與所述底壁3121圍設形成收容槽;所述第二插件322具有向下延伸并插入所述收容槽內(nèi)的插塊3222;所述第二插件322插入所述第二插槽312內(nèi)后,所述插塊3222位于所述收容槽內(nèi)以防止所述第二插件322朝向所述蝸舌32方向脫出所述第二插槽312。
另外,所述插塊3222與所述蝸舌32之間具有間隙,所述第二插件322還包括連接所述插塊3222與所述蝸舌32的連接件3223,所述止擋壁3124上設有供所述連接件3223在所述第二插件322插入或脫離所述第二插槽312時移動的開口3125。所述間隙不小于所述止擋壁3124的厚度,優(yōu)選地所述間隙與所述止擋壁3124的厚度一致,能夠更好地防止所述第二插件322沿所述風輪的軸向發(fā)生移動。
所述蝸舌32朝向所述風輪的一面呈流線型弧面323,具體地,該流線型弧面323先自上向下延伸、再朝向所述風輪彎曲延伸、再向下彎曲延伸,整個弧面呈流線型,導風順暢,進風量大,噪音小。所述蝸舌32背離所述風輪的一面設有加強筋325,以增強所述蝸舌32的強度。
另外,所述蝸舌32的底部與所述蝸殼31之間具有間隙,所述蝸舌32還包括位于其底部朝向所述蝸殼31且朝背離所述風輪的方向延伸的導風面324,所述導風面324與所述蝸殼31圍設形成出風口,出風流暢,噪音小。
所述蝸舌32背離所述風輪的一側還可以集成其他附件,例如傳感器等。
本實施例中,所述蝸殼31彎曲呈流線型設置,且所述蝸殼31內(nèi)具有沿所述風輪的軸向間隔設置的若干導風片34,所述導風片34沿著所述蝸殼31的彎曲方向延伸同時朝向安裝所述電機33的一側傾斜,因此從所述出風口吹出的空氣能夠到達所述電機33朝向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的一側,從而使得空氣能夠有效地吹向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與所述電機33正對的部分位置,也即空氣能夠盡可能地流經(jīng)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的所有位置,提高了換熱效率。
具體地,所述導風片34設置于所述蝸殼31上靠近安裝有所述電機33的一側,若干所述導風片34平行設置,且所述導風片34一直延伸至所述出風口處,不會引起所述蝸殼31內(nèi)空氣流動的紊亂,避免引起噪音。
進一步地,所述貫流風機3還包括位于所述出風口處的導風板35,所述導風板35自所述出風口向背離所述蝸殼31的方向延伸,也即所述導風板35朝向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延伸。所述導風板35上設有若干輔助導風片36,沿所述出風口向背離所述蝸殼31的方向所述輔助導風片36與所述導風片34間隔設置。所述輔助導風片36向背離所述蝸殼31的方向延伸同時朝向安裝有所述電機33的一側傾斜,且若干所述輔助導風片36平行設置,用于將出風口吹出的空氣導向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上靠近設有所述電機33的一側,進一步使得空氣能夠盡可能地通過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的全部位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輔助導風片36的傾斜角度大于所述導風片34的傾斜角度,對風向的引導作用更加明顯。
另外,所述輔助導風片36的設置位置為:沿所述風輪的軸向延伸方向,所述輔助導風片36的設置位置對應于所述風輪的中間位置處,且至少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比所述導風片34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遠離所述風機。所述輔助導風片36有效地將從所述出風口中間位置出來的且未經(jīng)過所述導風片34導引的空氣導向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靠近安裝有所述電機33的一側。具體地,沿所述風輪的軸向延伸方向,靠近電機33一側的出風經(jīng)由所述導風片34朝向設有所述電機33的一側導引,中間部分的出風經(jīng)由所述輔助導風片36朝向設有所述電機33的一側導引;使得空氣有效地經(jīng)過整個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
“至少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比所述導風片34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遠離所述風機”可以理解為: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比所有所述導風片34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遠離所述風機,用于導引經(jīng)由出風口中間位置吹出的空氣;另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比所述導風片34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靠近所述風機,進一步導引經(jīng)過所述導風片34導引后的出風。
“至少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比所述導風片34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遠離所述風機”也可以理解為:全部所述輔助導風片36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比所有所述導風片34靠近所述出風口的一端遠離所述風機;使得較多的空氣能夠得到導引,從而盡可能地經(jīng)過整個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
另外,本實施例中,所述蝸殼31與所述中隔板2一體成型,且所述導風板35為所述中隔板2的一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設置于所述中隔板2上。所述輔助導風片36位于所述中隔板2沿所述風輪軸向的中間位置處,本發(fā)明巧妙地將至少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與至少部分所述支撐件21設置為一體。
“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與至少部分所述支撐件21設置為一體”可以理解為:將部分所述支撐件21設置為輔助導風片36同時起到導風和支撐所述面板12的作用。具體地,所述支撐件21位于所述蒸發(fā)器或所述冷凝器與所述出風口之間,所述支撐件21沿所述出風口背離所述蝸殼31的方向延伸同時朝向安裝有所述電機33的一側傾斜。進一步地,所述中隔板2上設置有間隔設置的若干支撐件21,若干所述支撐件21平行設置。
“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與至少部分所述支撐件21設置為一體”也可以理解為:將至少部分所述輔助導風片36設置為所述支撐件21同時起到導風和支撐所述面板12的作用。具體地,將所述輔助導風片36的高度設置為能夠支撐所述面板12,且在所述輔助導風片36遠離所述中隔板2的一側設置第二連接件211。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