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收割機底盤液壓控制系統(tǒng),尤其是一種可防止收割機側翻的底盤液壓控制系統(tǒng),屬于液壓控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收割機在斜坡地面行駛時,由于地面高低不平,使得收割機底盤兩側離地高度不一致,這樣極易造成整機側翻,發(fā)生嚴重的安全事故。為解決上述問題,目前采取在收割機底盤上增設底盤升降液壓控制系統(tǒng)的方法,通過液壓系統(tǒng)控制收割機底盤兩側的升降,達到防止整機側翻的目的,但上述液壓控制系統(tǒng)零部件多,結構復雜,操作繁瑣,這樣不僅增加了整機成本,而且使整機液壓管路布置冗長繁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整機成本低、能簡化整機液壓管路的收割機底盤液壓控制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一種收割機底盤升降液壓控制系統(tǒng),包括油泵、兩位四通電磁閥和分別設置在收割機底盤兩側的升降單元;油泵進油口與油箱連通,油泵出油口與兩位四通電磁閥進油口連通,兩位四通電磁閥回油口通向油箱,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一工作油口與整機液壓系統(tǒng)連通;升降單元包括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和升降油缸,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二工作油口分兩路分別與兩個升降單元的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進油口連通,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回油口通向油箱,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一工作油口與升降油缸無桿腔連通,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二工作油口與升降油缸有桿腔連通,升降油缸活塞桿與收割機底盤一側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xiàn)。
前述的收割機底盤升降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二工作油口通過溢流閥通向油箱。
前述的收割機底盤升降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與升降油缸之間設有雙向液壓鎖。
前述的收割機底盤升降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雙向液壓鎖的兩個進油口分別與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一工作油口和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二工作油口連通。
前述的收割機底盤升降液壓控制系統(tǒng),其中所述的雙向液壓鎖的兩個出油口分別與升降油缸無桿腔和升降油缸有桿腔連通。
本實用新型所需零部件少,不僅結構簡單,整機成本低,操作方便,而且大大簡化了整機液壓管路。當收割機在斜坡地面行駛時,通過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和升降油缸控制收割機底盤一側的升降,從而調節(jié)收割機底盤一側的離地高度,使收割機底盤一側離地高度與其另一側離地高度保持一致,這樣可有效防止整機側翻,避免安全事故發(fā)生,從而保證整機平穩(wěn)前進。液壓鎖可用于升降油缸保壓,當升降油缸活塞桿上升或下降至預定位置時,三位四通閥處于中位,此時油泵卸荷,液壓鎖可將升降油缸鎖定在任意預定位置,來自油泵的壓力油通過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一工作油口流至整機液壓系統(tǒng),從而保證油泵不受損壞。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特點,將通過下面優(yōu)選實施例的非限制性說明進行圖示和解釋,這些實施例,是參照附圖僅作為例子給出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 本實用新型包括油泵1、兩位四通電磁閥2和分別設置在收割機底盤兩側的升降單元3。油泵1進油口11與油箱4連通,油泵1出油口12與兩位四通電磁閥進油口21連通,兩位四通電磁閥回油口22通向油箱4,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一工作油口23與整機液壓系統(tǒng)連通。升降單元3包括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31、雙向液壓鎖32和升降油缸33,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二工作油口24分兩路分別與兩個升降單元3的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進油口311連通,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回油口312通向油箱4,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二工作油口24通過溢流閥5通向油箱4。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一工作油口313與與雙向液壓鎖32左側進油口321連通,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二工作油口314與雙向液壓鎖32右側進油口322連通,雙向液壓鎖32的左側出油口323與升降油缸無桿腔331連通,其右側出油口324與升降油缸有桿腔332連通,升降油缸活塞桿333與收割機底盤一側鉸接。
當收割機在斜坡地面行駛需頂起底盤一側時,啟動油泵1,將兩位四通電磁閥2右端線圈通電,磁力推動兩位四通電磁閥2右端閥芯25向左移動至左位,此時兩位四通電磁閥進油口21以及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二工作油口24分別與其右端閥芯25的進油通道251連通,其回油口22以及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一工作油口23分別與其右端閥芯25的回油通道252連通。與此同時將收割機底盤一側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31左端線圈通電,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31左端閥芯315向右移動至中位,此時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進油口311以及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一工作油口313分別與其左端閥芯315的進油通道316連通,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回油口312以及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二工作油口314分別與其左端閥芯315的回油通道317連通。油泵1輸出的壓力油依次經兩位四通電磁閥進油口21、其右端閥芯25的進油通道251和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二工作油口24沿油路流向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進油口311,然后經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進油口311、其左端閥芯進油通道316以及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一工作油口313流向雙向液壓鎖左側進油口321,此時雙向液壓鎖內兩個單向閥同時被頂開,壓力油經雙向液壓鎖左側進油口321、雙向液壓鎖左側出油口323進入升降油缸無桿腔331,在壓力油作用下,升降油缸活塞桿333上升,從而將收割機底盤一側頂起,期間升降油缸有桿腔332內液壓油經雙向液壓鎖右側出油口324、雙向液壓鎖右側進油口322、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二工作油口314、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左端閥芯回油通道317以及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回油口312流回油箱4。當收割機底盤一側上升至預定位置,此時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31斷電,其左端閥芯315回位,雙向液壓鎖32內兩個單向閥同時關閉,將升降油缸活塞桿333鎖定,同時兩位四通電磁閥2斷電,其右端閥芯25回位,油泵1輸出的壓力油經兩位四通電磁閥進油口21和兩位四通電磁閥第一工作油口23流向整機液壓系統(tǒng)。
同理,當需降低收割機底盤一側時,將收割機底盤一側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31右端線圈通電,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右端閥芯318向左移動至中位,此時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進油口311以及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二工作油口314分別與其右端閥芯318的進油通道319連通,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回油口312以及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一工作油口313分別與其右端閥芯318的回油通道310連通,壓力油經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進油口311、其右端閥芯318的進油通道319以及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二工作油口314流向雙向液壓鎖右側進油口322,此時雙向液壓鎖32內兩個單向閥同時被頂開,壓力油經雙向液壓鎖右側進油口322、雙向液壓鎖右側出油口324進入升降油缸有桿腔332,在壓力油作用下,升降油缸活塞桿333下降,從而帶動收割機底盤下降,期間升降油缸無桿腔331內液壓油經雙向液壓鎖左側出油口323、雙向液壓鎖左側進油口321、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第一工作油口313、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右端閥芯回油通道310以及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回油口312流回油箱4。當收割機底盤一側下降至預定位置,此時三位四通電控換向閥31斷電,其右端閥芯318回位,雙向液壓鎖32內兩個單向閥同時關閉,將升降油缸活塞桿333鎖定。同時兩位四通電磁閥2斷電,其右端閥芯25回位。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