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充油系統(tǒng),尤其涉及液壓機油缸的的充油系統(tǒng)。
背景技術(shù):
板式換熱器專用液壓機的油缸柱塞快速下行而產(chǎn)生的油缸內(nèi)大量的油液空缺,由 于板式換熱器專用液壓機的充油路徑較長,在大氣壓力條件下無法實現(xiàn)迅速補充油液空缺,造成液壓機工作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以提高液壓機工作效率。為實現(xiàn)所述目的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點是,包括油箱以及充油閥,油箱安裝在液壓機油缸的缸蓋上,液壓機油缸的缸蓋上有進油道,充油閥包括控制油缸、閥板以及閥板連接桿,閥板位于液壓機油缸的缸蓋的內(nèi)側(cè),控制油缸位于液壓機油缸的缸蓋的外側(cè),閥板連接桿貫穿進油道并連接閥板和控制油缸的活塞,閥板能密封進油道。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進一步的特點是,充油閥還包括復位彈簧,彈簧支架以及導向板,導向板連接在閥板連接桿上,彈簧支架連接在進油道內(nèi),復位彈簧安裝在導向板和彈簧支架之間。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控制油缸位于油箱的底部中,且安裝在液壓機油缸的缸蓋上。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控制油缸的缸體上有通往缸體外側(cè)的減壓限位油路孔,控制油缸的活塞上也有減壓限位油路孔,活塞位于缸體的極限位置,所述減壓限位油路孔接通。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油箱位于油缸之上。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油箱、充油閥以及液壓機油缸在垂直水平面的方向安裝。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控制油缸的缸蓋上有油孔,油孔連接油箱外的、提供控制油的油泵。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進一步的特點是,控制油缸連接由控制裝置控制的油泵。本實用新型主要應(yīng)用在板式換熱器專用液壓機的油缸部位,通過此實用新型可在大氣壓力條件下實現(xiàn)迅速補充因油缸柱塞快速下行而產(chǎn)生的油缸內(nèi)大量的油液空缺,本實用新型在設(shè)計中主要體現(xiàn)了體積小,液體流程短,沿程阻力小,實現(xiàn)了節(jié)約能源,縮短壓機每個工作周期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從而為壓機整體設(shè)計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幾的特點。[0014]I.充油方式本實用新型采取垂直充油的方式,因此油液流動的路徑最短,實現(xiàn)了快速的目的。2.延程阻力小由于采取垂直的充油路徑,極大地減少了沿程阻力,所以在相同時間相同面積的條件下,利用此閥,可以縮短充油時間。因而實現(xiàn)快速的目的。3.體積小本實用新型另一特點是體積小,本實用新型的特色在于減少閥在油缸內(nèi)所占的體積,而是充分的利用油缸外的,利用油箱內(nèi)的空間有機的將油缸和油箱直接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充油閥只有大部分的體積在油箱內(nèi),它產(chǎn)生了兩種效果。(I)由于本實用新型減少了在油缸內(nèi)的體積所以是油缸的體積減小,重量減輕,力口工簡便,降低了加工成本,給企業(yè)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效益,也給用戶降低了采購成本,又能實現(xiàn)節(jié)約材料的社會效益。(2)由于本實用新型將油缸和油箱有機的直接連接所以給壓機整體設(shè)創(chuàng)造了有力的條件,例如發(fā)明人利用該閥在設(shè)計雙框架單油缸板式換熱器板片壓機時首創(chuàng)利用兩個框架之間的空間放置油箱,直接連接油缸,比國內(nèi)同類產(chǎn)品體積更小,結(jié)構(gòu)更加緊湊,造型更加美觀,占地面積和空間均比國內(nèi)任何一款同類壓機更小,產(chǎn)生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國內(nèi)外用戶的一致好評。4.增強安全性本實用新型將閥板設(shè)計在液壓機的缸蓋側(cè),將超高壓油阻止在缸蓋外部,解決了因超高壓油深入缸蓋內(nèi)部在快速泄壓的瞬間使缸蓋內(nèi)外壁之間產(chǎn)生瞬時壓差,造成缸蓋斷裂,從而增強了安全性,延長油缸的使用壽命。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的比較本實用新型在充油的速度,沿程阻力,產(chǎn)品體積,對壓機整體設(shè)計的影響,安全性,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均比同類產(chǎn)品更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圖I是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包括油箱I和充油閥3。充油閥3。油箱I安裝在液壓機油缸的缸蓋2上,充油閥3連接油箱I和液壓機油缸(圖中僅顯示出其缸蓋2),以切斷或連通油箱I和液壓機油缸的缸體。充油閥3包括控制油缸、閥板21、閥板連接桿35以及液壓機油缸的缸蓋26,液壓機油缸的缸蓋26上有進油道28,閥板21位于液壓機油缸的缸蓋26的內(nèi)側(cè),控制油缸位于液壓機油缸的缸蓋26的外側(cè),閥板連接桿35貫穿進油道28連接閥板21和控制油缸的活塞32,閥板21能密封進油道28??刂朴透子筛左w33、活塞32、缸蓋31構(gòu)成。充油閥3還包括復位彈簧22,彈簧支架24以及導向板23,導向板23連接在閥板連接桿35上,彈簧支架24連接在進油道28內(nèi),復位彈簧22安裝在導向板23和彈簧支架24之間,以迫使閥板連接桿35朝上移動,進而保持閥板21封住進油道28。導向板23的外形與進油道28的形狀相似,二者大致貼合,因此主要對閥板連接桿35的移動起到導向作用。繼續(xù)參照圖1,控制油缸位于油箱I的底部中,且安裝在液壓機油缸的缸蓋26上,充油閥3除缸蓋26的其余部分都浸沒在油箱I的油液中,一旦閥板21向下移動,油箱I中的油液就進入到液壓機油缸中。[0026]控制油缸的缸體33上有通往缸體外側(cè)的減壓限位油路孔330,控制油缸的活塞32上也有減壓限位油路孔320,當活塞32位于缸體33的極限位置(如最底部),所述減壓限位油路孔320、330接通,從而控制油缸的控制油的壓力減小,活塞32的位置不再變化達到限位要求。由于油箱I位于液壓機油缸之上,充油閥3安裝在油箱I的底部中且位于液壓機油缸之上。因此充油路徑短。繼續(xù)參照圖1,油箱I、充油閥3以及液壓機油缸在垂直水平面的方向安裝,因此閥板21 —旦向下移動,打開充油閥3,油箱I中的油液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充至液壓機油缸。在圖I所示的實施例中,控制油缸的缸蓋31上有油孔310,油孔310連通一油泵和控制油缸的缸體,以引入控制油,油泵可有PLC裝置控制,以達到自動化控制的目的。如圖I所示的實施例,需要快速充油時,控制油經(jīng)過油孔310充入到油缸33,推動活塞32向下移動,活塞32帶動閥板連接桿35,閥板連接桿35帶動閥板21,從而打開閥板21,油箱I中的油液直接從液壓機油缸的缸蓋26中的進油道28快速充入到液壓機油缸的缸體中。權(quán)利要求1.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以及充油閥,油箱安裝在液壓機油缸的缸蓋上,液壓機油缸的缸蓋上有進油道,充油閥包括控制油缸、閥板以及閥板連接桿,閥板位于液壓機油缸的缸蓋的內(nèi)側(cè),控制油缸位于液壓機油缸的缸蓋的外側(cè),閥板連接桿貫穿進油道并連接閥板和控制油缸的活塞,閥板能密封進油道。
2.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充油閥還包括復位彈簧,彈簧支架以及導向板,導向板連接在閥板連接桿上,彈簧支架連接在進油道內(nèi),復位彈簧安裝在導向板和彈簧支架之間。
3.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控制油缸位于油箱的底部中,且安裝在液壓機油缸的缸蓋上。
4.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控制油缸的缸體上有通往缸體外側(cè)的減壓限位油路孔,控制油缸的活塞上也有減壓限位油路孔,活塞位于缸體的極限位置,所述減壓限位油路孔接通。
5.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油箱位于油缸之上。
6.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油箱、充油閥以及液壓機油缸在垂直水平面的方向安裝。
7.如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控制油缸的缸蓋上有油孔,油孔連接油箱外的、提供控制油的油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以提高液壓機工作效率。為實現(xiàn)所述目的液壓機油缸的直通式快速充油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以及充油閥,油箱安裝在液壓機油缸的缸蓋上,液壓機油缸的缸蓋上有進油道,充油閥包括控制油缸、閥板以及閥板連接桿,閥板位于液壓機油缸的缸蓋的內(nèi)側(cè),控制油缸位于液壓機油缸的缸蓋的外側(cè),閥板連接桿貫穿進油道并連接閥板和控制油缸的活塞,閥板能密封進油道。本實用新型在充油的速度,沿程阻力,產(chǎn)品體積,對壓機整體設(shè)計的影響,安全性,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等方面均更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
文檔編號F15B15/20GK202370937SQ201120538589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12月20日
發(fā)明者胡益增 申請人:上海帝廣機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