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向電流互感器、電磁式電壓互感器等用油設備補充油 料的注油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電網(wǎng)容量的不斷擴大,電壓等級的逐漸提高,全密封互感器在電 網(wǎng)的使用數(shù)量急劇增加。目前的充油式電流互感器和電磁式電壓互感器已全部采用全密封結(jié) 構,該結(jié)構具有與外部環(huán)境完全隔絕的優(yōu)點,能夠降低絕緣油的老化和劣 化,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由于預防性試驗要求,必須定期取油樣進行試 驗,導致定期對設備補充絕緣油不可避免。目前隨著運行設備電壓等級的提高,對絕緣油的質(zhì)量要求也相應提高,例如500kV電壓等級的設備要求加入的絕緣油水份含量不能高于10ppm,擊 穿電壓不能低于60kV,同時對絕緣油的含氣量和析氣性有特殊要求,絕緣 油在敞開的環(huán)境下極易受到污染,高電壓等級的充油設備不允許敞開式的 補油,目前廣泛采用的氮壓補油由于氮氣不是很純凈,空氣會隨氮氣混入 被注油設備而影響油的質(zhì)量,同時如果油中含氣量增加,會使高電壓等級 設備在運行中產(chǎn)生故障。 發(fā)明內(nèi)容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全密封液壓注油裝 置。該裝置采用液壓方式對全密封互感器進行補充油,避免了現(xiàn)有補充方式存在的問題,同時能夠降低運行維護的工作并節(jié)約使用成本。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包括液壓油泵、液壓油儲油桶、電磁換向 閥、小油缸、大油缸及補充油儲油桶,所述液壓油泵與電磁換向閥的進油 口相通,電磁換向閥的回油口通往液壓油儲油桶,其兩個出油口通過兩條 液壓油道分別與小油缸的上、下油腔連通,小油缸和大油缸為活塞式油缸, 小油缸疊置于大油缸上方,兩者共用同一根活塞桿,補充油儲油桶位于大 油缸上方并環(huán)繞小油缸,大油缸的下油腔與補充油儲油桶相連通,其油道 上設有電磁閥,并在電磁閥與大油缸之間的油道上設有補充油進油油道和 補充油出油油道,其上分別設有電磁閥和單向閥。所述補充油出油油道上設有流量計。所述兩條液壓油道上分別設有雙單向節(jié)流閥。所述大油缸的下油腔設有排污管道和排污閥。所述液壓油泵的出油端與液壓油儲油桶之間設有泄壓油道,其上設有 由壓力傳感器控制的電磁閥。所述小油缸和大油缸的活塞桿外端連接有行程導桿,此行程導桿連續(xù) 折彎后探入補充油儲油桶外壁的上、下行程開關之間。所述補充油儲油桶設有上下油位計。本發(fā)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 該裝置采用液壓原理將油補入全密封互感器中,完全隔絕了外界環(huán) 境對絕緣油品質(zhì)的影響;2. 該裝置采用液壓原理進行補油,不采用凈化空氣或高純氮氣進行壓,節(jié)約了運行維護成本;3.該裝置采用液壓原理對全密封互感器進行補油,避免使用氣體,可 使補充油中含氣量降低,更加適應高電壓等級全密封互感器的補充油。
圖l是本發(fā)明的結(jié)構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附圖標記說明如下1.液壓油儲油桶2.電磁閥3.液壓油泵4.壓力傳感器5.電磁換向閥6.單向節(jié)流閥7.小油缸8.電磁閥9.電磁閥10.電磁閥ll.流量計12.大油缸13.排污閥14.小活塞15.大活塞16.活塞桿17.行程開關18.補充油儲油桶19.行程導桿20.單向閥21.單向閥如圖1所示,該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主要由液壓油泵3、液壓油儲油桶l(fā)、電磁換向閥5、小油缸7、大油缸12及補充油儲油桶18組成,液壓油泵3與電 磁換向閥5的進油口相通,電磁換向閥5的回油口通往液壓油儲油桶1,其兩 個出油口通過兩條液壓油道分別與小油缸7的上、下油腔連通,兩個液壓油道上分別設有單向節(jié)流閥6,液壓油泵3的出油端與液壓油儲油桶1之間設有 泄壓油道,其上設有由壓力傳感器4控制的電磁閥2,小油缸7和大油缸12 均為活塞式油缸,由缸體、活塞頭、活塞桿等部件組成,采用YX型聚胺脂 密封圈和"0"形圈密封,小油缸7疊置于大油缸12上方,兩者共用同一根 活塞桿16,小油缸7和大油缸12的活塞桿外端連接有行程導桿19,此行程導 桿連續(xù)折彎后探入補充油儲油桶18外壁的上下行程開關17之間,補充油儲 油桶18位于大油缸12上方并環(huán)繞小油缸7,大油缸12的下油腔與補充油儲油 桶18相連通,其油道上設有電磁閥8,并在電磁閥8與大油缸12之間的油道 上設有補充油進油油道和補充油出油油道,其上分別設有電磁閥9、 IO和單 向閥20、 21,補充油出油油道上設有流量計ll,大油缸的下油腔還設有排 污管道和排污閥13,補充油儲油桶18設有上下油位計,供觀察儲油量,補 充油儲油桶儲滿油后可一次性對多個互感器進行補充油。 其工作原理如下1.吸油過程啟動油泵3,液壓油經(jīng)電磁換向閥經(jīng)左側(cè)油道流入小 油缸7的下部,小油缸7的上部的液壓油經(jīng)右側(cè)油道、電磁換向閥5流回 液壓油儲油桶,小活塞14向上移動通過活塞桿帶動大活塞15向上移動, 此時電磁閥9打開,絕緣油經(jīng)單向閥進入大油缸12下部,當活塞桿16 上升至一定位置時,行程導桿19碰到上行程開關時使電磁閥換向,液壓 油經(jīng)電磁換向閥5、右側(cè)油道流入小油缸7的上部,小油缸7下部的液壓 油經(jīng)左側(cè)油道、電磁換向閥5流回液壓油儲油桶,小活塞14向下移動通 過活塞桿帶動大活塞15向下移動,此時電磁閥9關閉,電磁閥8打開, 絕緣油經(jīng)電磁閥8流入小油缸外部的儲油桶,如此往返,使儲油桶儲滿待補充的變壓器油;2.補充油過程啟動油泵3,液壓油經(jīng)電磁換向閥、左側(cè)油道流入小 油缸7的下部,小油缸7上部的液壓油經(jīng)右側(cè)油道、電磁換向閥5流回液 壓油儲油桶,小活塞14向上移動通過活塞桿16帶動大活塞15向上移動, 此時電磁閥8打開,絕緣油經(jīng)電磁閥8由儲油桶進入大油缸12下部,當 活塞桿16上升至一定位置時,行程導桿19碰到上行程開關時使電磁閥換 向,液壓油經(jīng)電磁換向閥5、右側(cè)油道流入小油缸7的上部,小油缸7下 部的液壓油經(jīng)左側(cè)油道、電磁換向閥5流回液壓油儲油桶,小活塞14向 下移動通過活塞桿16帶動大活塞15向下移動,此時電磁閥8關閉,電磁 閥10打開,絕緣油經(jīng)電磁閥10、流量計11進入到要補油的設備中,如 此往返,使設備補滿合格的變壓器油。本發(fā)明換向動作是通過電磁閥及觸點行程開關緊密配合,使其上下來 回工作,并提供最高油量和最低油量的限位保護,油的流量速度控制由雙 單向節(jié)流閥調(diào)節(jié)到所需要的流速,系統(tǒng)壓力設有安全閥(即電磁閥2)和壓 力保護, 一旦壓力高了,就會通過安全閥溢出油回到儲油箱內(nèi),電氣控制 系統(tǒng)的電源開關、按鈕、信號燈、電路等都集中在面板上,便于操作。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fā)明的啟示下都可得 出其它各種形式的產(chǎn)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jié)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與本 發(fā)明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在其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油泵、液壓油儲油桶、電磁換向閥、小油缸及大油缸,所述液壓油泵與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相通,電磁換向閥的回油口通往液壓油儲油桶,其兩個出油口通過兩條液壓油道分別與小油缸的上、下油腔連通,小油缸和大油缸為活塞式油缸,小油缸疊置于大油缸上方,兩者共用同一根活塞桿,大油缸的下油腔設有補充油進油油道和補充油出油油道,其上分別設有電磁閥和單向閥。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 油缸上方設有環(huán)繞小油缸的補充油儲油桶,大油缸的下油腔與補充油儲油 桶相連通,其油道上設有電磁閥,補充油進油油道和補充油出油油道位于 電磁閥與大油缸之間的油道上。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 充油出油油道上設有流量計。
4、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 油缸和大油缸的活塞桿外端連接有行程導桿,此行程導桿連續(xù)折彎后探入 補充油儲油桶外壁的上、下行程開關之間。
5、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充油儲油桶設有上下油位計。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兩 條液壓油道上分別設有雙單向節(jié)流閥。
7、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 油缸的下油腔設有排污管道和排污閥。
8、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 壓油泵的出油端與液壓油儲油桶之間設有泄壓油道,其上設有由壓力傳感 器控制的電磁閥。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全密封液壓注油裝置,主要由液壓油泵、液壓油儲油桶、電磁換向閥、小油缸及大油缸組成,液壓油泵與電磁換向閥的進油口相通,電磁換向閥的回油口通往液壓油儲油桶,其兩個出油口通過兩條液壓油道分別與小油缸的上、下油腔連通,小油缸和大油缸為活塞式油缸,小油缸疊置于大油缸上方,兩者共用同一根活塞桿,大油缸的下油腔設有補充油進油油道和補充油出油油道,其上分別設有電磁閥和單向閥。本發(fā)明采用液壓方式對全密封互感器進行補充油,避免了現(xiàn)有補充方式存在的問題,同時能夠降低運行維護的工作并節(jié)約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F15B13/00GK101328911SQ20081013451
公開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強 姚 申請人:重慶電力科學試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