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磨耗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用以將一磨耗構件固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組件。
背景技術:
磨耗部分常附接至諸如挖斗或切頭等挖掘設備,以保護設備不受磨耗及 增強挖鑿操作。磨耗部分可包括挖齒、罩套等。這種磨耗部分通常包括一基 底、 一磨耗構件、及一鎖以將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持至基底。
對于挖齒而言,基底包括一用以支撐磨耗構件的往前突起的鼻?;卓?形成為挖鑿邊緣的一整主體分或可形成為通過焊接或機械附接被固定至挖
鑿邊緣的一或多個轉接器。磨耗構件是配合于鼻上方的一尖端(point )。該 尖端縮窄至前挖鑿邊緣以穿透及破開地面。經(jīng)組裝的鼻及尖端合作地界定一 開口,該開口內(nèi)可接收所述鎖,以將該尖端可釋放地固持至鼻。
這種磨耗構件常經(jīng)受惡劣狀況及沉重負載。為此,磨耗構件經(jīng)過一段時 間被磨損而需要更換。已經(jīng)開發(fā)出許多設計以致力增強這種磨耗構件的強 度、穩(wěn)定度、耐久度、穿透、安全性、及/或更換容易性,并獲得不同程度的 成功。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涉及一經(jīng)改良用以將磨耗構件固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組件,其具 有改善了的穩(wěn)定度、強度、耐久度、穿透、安全性及更換容易性。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鼻及插槽各設有偏移的上及下穩(wěn)定表面以提供 一穩(wěn)定但流線形設計,其與傳統(tǒng)的齒相比強度更高,穿透更強,并且材料向 挖掘機內(nèi)的流動得到改善。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 一方面,鼻及插槽的前及后穩(wěn)定表面各自傾斜以抵抗作 用在磨耗構件上的具有垂直分量(此處稱為垂直負載)及側向分量(此處稱為 側向負載)的負載。此外,這種傾斜式表面可更好地抵抗移轉的負載,其中 鼻及插槽之間的相對移動較小,從而穩(wěn)定度更高且磨耗更小。 一優(yōu)選構造中,
鼻及插槽具有V形后穩(wěn)定表面及倒V形前穩(wěn)定表面。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 一方面,與磨耗構件的主體一體地形成的穩(wěn)定臺肩支承 在鼻的互補性支撐件上,以提高組件的穩(wěn)定度及強度。臺肩基本上平行于鼻 的縱軸線以形成一抵抗垂直施加在磨耗構件上的負載的高度穩(wěn)定的結構。不 同于自磨耗構件的主體往后突起的耳,臺肩被磨耗構件的主體所支持,所以 強度更高。此外,與耳相比,使用臺肩需要的材料更少。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 一方面,鼻及插槽各包括位于前端的 一第 一刻面形狀, 該第 一刻面形狀轉變成一第二增加刻面形狀,且優(yōu)選進一 步轉變成位于后端 的一第三增加刻面形狀。 一優(yōu)選示例中,鼻及插槽的前端各大致形成為一三 角形,其轉變成一六邊形,該六邊形轉而轉變成位于后端的一八邊形。利用 這種形狀變化的結構,可以獲得一瘦長磨耗組件,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穿透,同 時維持高強度特性及側向穩(wěn)定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 一方面,鼻的主體及插槽的互補性主部分各包括上部分 及下部分。上部分及下部分各具有一中央刻面以及各自延伸出以傾斜至對應 的中央刻面的一對側刻面。為了達成所想要的穩(wěn)定、強度及較細長輪廓,上 部分及下部分是不對稱的,以使上中央刻面具有往后擴張的寬度,而下中央 刻面具有往后縮窄的寬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 一方面,鼻及插槽的前端各形成有在往上方向上往內(nèi)傾 斜的側壁,以最小化上角的側向突起。在前端處采用這種傾斜側壁可減小組 件的外輪廓,從而更良好地穿透地面。通過將上角往內(nèi)移動,還降低了破損 (即形成穿過插槽的孔)的風險,因此延長磨耗構件的使用壽命。沿著側壁采 用傾斜的穩(wěn)定表面可進一步降低磨耗,因為相同的表面同時抵抗垂直負載及 側向負載兩者。
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鼻及插槽各包括一大致三角形的前穩(wěn)定端。 一示例中,
三角形穩(wěn)定端由一大致水平的下表面及一倒V形上表面形成。如上文所討
論,此構造增強了穿透,通過最小化破損風險而增加了磨耗構件的使用壽命, 并以相同表面來抵抗側向及垂直負載兩者。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鼻包括一上會聚壁及一下會聚壁,以具有常見 楔形,從而實現(xiàn)強度與穿透之間的折衷。然而,不同于先前的構造,所述上 壁經(jīng)由前端繼續(xù)向下壁會聚,以具有增強的穿透,同時繼續(xù)提供所想要的穩(wěn) 定。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鎖一體地固接至磨耗構件,以便作為單個整體 部件被運送及儲存。鎖被保持在鎖開口內(nèi),而無論鼻是否插入腔穴內(nèi),從而 降低運送成本、儲存需求、及庫存要求。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在固持位置及釋放位置上,鎖可被可釋^L地固 接于磨耗構件中的鎖開口中,從而降低了裝設期間鎖掉落或遺失的風險。這 樣的組件涉及較少的獨立部件,且裝設過程較容易。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 一方面,鎖及磨耗構件可通過一可方便地移動的系統(tǒng)在 運送、儲存、裝設及使用期間保持為單個整體部件,而不仰賴螺紋式構件。 這種配置使得可以改善零件管理,便于磨耗構件的裝設,而鎖遺失的風險較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鎖沿一大致縱向延伸的軸線作搖擺,以實現(xiàn)使 用便利性及穩(wěn)定度。固持位置中,鎖配合在鼻的一側壁中所界定的一腔穴內(nèi), 這避開了傳統(tǒng)的通孔,增加了鼻的強度。此外,鎖的側部形成一穩(wěn)固且穩(wěn)定 的鎖固配置,而在鎖的鉸鏈或閂鎖部分并無大的負載。此外,鎖不需要錘具 即可操作,便于使用及提高安全性。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鎖形成有一樞轉支撐件及一偏壓構件,使得鎖 不僅可在固持與釋放位置之間作樞轉運動,還可以移位運動以準許閂鎖于固 持位置及/或釋放位置中。本發(fā)明的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鎖主體界定至少一撬槽, 由此撬挖工具可穩(wěn)固地接合該鎖,從而將鎖移位及樞轉以方便裝設及移除。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方面,鎖設有一閂鎖結構,該閂鎖結構包括一中央位 置結構,用于從鎖位置釋放所述鎖。
圖1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磨耗組件的透視圖; 圖2為磨耗組件的側視圖3為沿著縱軸線垂直地截取的磨耗組件的剖視圖;
圖4為磨耗組件的基底的上側透視圖5為基底的鼻的下側透視圖6為鼻的俯一見圖7為基底的側^L圖8為鼻的側視圖9為基底的正視圖IO為沿著圖9的剖線10-10截取的基底的剖視圖11為沿著圖8的剖線11-11截取的基底的剖視圖12為磨耗組件的磨耗構件的透視圖13為圖12的圓圈c內(nèi)的磨耗構件的一部分的放大圖14為磨耗構件的后視圖15為磨耗構件的側視圖16為沿著圖14的剖線16-16截取的剖視圖17為沿著圖14的剖線17-17截取的剖視圖18及19各為一用于磨耗組件的鎖的透視圖20為鎖的正浮見圖21為鎖的側視圖22為沿著圖21的線22-22截取的剖視圖23、 24和25為顯示利用撬挖工具將鎖逐漸裝設至磨耗組件內(nèi)的橫向 剖—見圖26、 27、 28和29為顯示利用撬挖工具將鎖自磨耗組件逐漸移除的橫 向剖視圖30為磨耗組件的放大橫向剖視圖,其中鎖位于組件中的固持位置中;
圖30a為結合有位于固持位置的鎖的磨耗構件的放大橫向剖視圖31為磨耗構件與位于釋放位置的鎖的透視圖32為位于釋放位置的鎖的放大橫向剖視圖33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磨耗組件的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34為第二實施例的分解透視圖35為第二實施例的鼻的側視圖36為第二實施例的磨耗構件的后視圖37為沿著縱軸線垂直地截取的部分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fā)明涉及用以將一磨耗構件12可釋放地附接至挖掘設備(未圖示)的 磨耗組件10。此申請中,根據(jù)被附接至挖斗的唇緣的挖齒的一尖端來描述磨 耗構件12。然而,磨耗構件可為其他種類的磨耗部分(譬如,罩套)的形式或
附接至其他挖掘設備(譬如,挖浚(dredge)切頭)。并且,諸如前、后、上、 下、水平或垂直等相對用語的使用是為了便于參照圖1中組件的定向進行說 明;其它定向也是可能的。
一實施例(圖l至32)中,磨耗構件或尖端12適于配合在鼻14上。鼻是 被固定至一斗(未圖示)或其他設備的一基底15的前部部分?;?5的后安 裝部分19可以數(shù)種常見方式被固定至斗。在圖示示例中,基底15包括一對 向后的支腳21(圖1至3),所述支腳21延伸于斗的唇緣上且焊接至所述唇緣。 然而,基底可只包括一個支腳,該支腳被鑄造成唇緣的一部分,或諸如通過 一惠思樂(Whisler)型鎖被機械固定至斗唇緣。當基底通過焊接或鎖定機構固 接至唇緣時,基底通常稱為一轉接器?;滓嗫捎啥鄠€互連的轉接器所構成。 磨耗構件12由一鎖17可釋放地固接至鼻14。
鼻14包括一主體18及一前端20(圖3至11)。前端20優(yōu)選具有大致三 角形的形狀,帶有一水平的下表面22及一對朝上且朝外的傾斜狀表面24, 上述表面共同界定一倒V形。下表面及上表面22、 24為基本上平行于鼻的 縱軸線26的前穩(wěn)定表面。"基本上平行"用語意圖包括平行表面及基于制造 或其他目的而以一小角度(譬如約1至7度)自軸線26往后發(fā)散的表面。小的 發(fā)散還便于自鼻移除磨耗構件。 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各穩(wěn)定表面22、 24以相 對軸線26不大于約5度且優(yōu)選約2至3度的一角度往后發(fā)散。
挖鑿操作中時通常迫使齒往前及往上穿過地面。因此,裝載挖齒的主方 向通常是往后及往下。鼻14的正面27抵靠插槽16中的前表面29以主要抵 抗往后的負載。上穩(wěn)定表面24基本上平行于軸線26,以對向下施加在磨耗 構件12前端的垂直負載提供穩(wěn)定的抵抗。此外,由于地面的不規(guī)則性、石 塊及其他阻礙,齒還可能受到側向負載及移轉的負載。上穩(wěn)定表面24傾斜 以抵抗往下垂直負載及側向負載兩者。在垂直及側向負載之間移轉的負載也 通過相同的上表面24受到較好的抵抗,從而降低磨耗構件12在鼻14上的 移位,且因此降低組件的磨耗。與下表面22相比,由斜角狀的兩個上表面 24所提供的較大表面積還有利于抵抗預期較大的往下的負載。
因為垂直負載通常大于側向負載,所以上表面24優(yōu)選更為水平而不是 更為垂直,即處于相對于下表面22呈0至45度間的一角度6、且優(yōu)選處于 約40度的一角度6(圖9)。然而,也可能具有位于優(yōu)選范圍外的傾斜,特別 是輕任務操作或其中會發(fā)生高側向負載的環(huán)境中。提供下表面22以抵抗往
上的垂直負載。
一三角形前端(連同鼻的其它部分)還可確保磨耗構件12被妥當?shù)匕惭b 在鼻上,即,磨耗構件無法以錯誤方式安裝在鼻上。并且,因為磨耗構件不 受到可逆式安裝,所以鼻及插槽可形成為具有對于一給定應用的最優(yōu)形狀。 作為示例,鼻是可形成有一用于較大穿透的輪廓、 一可降低磨耗構件上的磨 耗率的形狀、及一特別適應在所希望的挖鑿操作中預期的負載及磨耗型式的 有效構造。
為了穩(wěn)定磨耗構件的安裝,已知的一種方法是將插槽及鼻的前端形成為 具有矩形穩(wěn)定表面的匹配的平行六面體。有時,磨耗構件會薄到造成高應力, 該高應力可能導致失效或磨穿磨耗構件而在角部處露出鼻,兩種情況下需要
在鉆錐(bit)部分28被磨除之前更換磨耗構件。因為往下的負載通常大于
往上的負栽且由于泥土材料流入斗內(nèi),所以這種破損通常沿著磨耗構件頂部
發(fā)生。對于鼻14的往上指向的三角形前穩(wěn)定端,上表面24沿側向往下傾斜, 以將穩(wěn)定端的上前角移至一中央位置(圖4、 5及9)。這樣減小了其側向端處 的輪廓,從而與習知的齒相比,降低了鼻及插槽的上側向端上的磨耗及應力。 由此,增加了磨耗構件及鼻的使用壽命。此外,鼻14的三角形前端20界定 一較小輪廓,從而更有利于穿透至地面中。在上角處采用傾斜狀表面可容許 磨耗構件定形為可取得更大表面積來將泥土材料攜載至斗內(nèi)。
雖然前穩(wěn)定端20優(yōu)選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22、 24所形成的一三角形形 狀,但是也可采用具有傾斜狀側表面的其他構造來減小上前角的側向突起。 在這樣的構造中,傾斜狀側壁可界定一大致梯形的形狀。作為另一示例,上 角可被截角以使上角向內(nèi)移。可進行截角以消除側壁及/或頂壁或連接側壁及 頂壁。另一示例中,雖然平面形表面是優(yōu)選的,但是傾斜狀表面也可為彎曲 狀以譬如界定一大致半球形前端。
此外,三角形前端20或具有傾斜狀側壁的其他前端形狀可與其它已知 的鼻的構造結合使用。僅作為示例,這樣的前端可以用作穩(wěn)定前端,替代美 國專利No.5,709,043中的鼻上所公開的穩(wěn)定前端。此外,對于其中負載及磨 耗預期將沿著磨耗組件的底側而非頂側的挖鑿操作,可將前端倒置。
鼻14進一步部分地由上壁31及下壁33界定(圖3及10)。上壁及下壁 31、 33向前止推表面27會聚以形成常見楔形,從而實現(xiàn)強度與穿透能力的 折衷。然而,不同于形成有前穩(wěn)定表面的常見的鼻,上壁31的中央部分34
是0繼續(xù)向下壁33會聚,經(jīng)由前端2到達止推表面27, ^v而具有一較細長 外輪廓及增強的穿透力而不犧牲穩(wěn)定度。因為使用傾斜狀穩(wěn)定表面24來提 供穩(wěn)定支撐,所以可以上壁31可以經(jīng)由前端20繼續(xù)漸縮并獲得相應的細長 的鼻。
如上文討論,各自傾斜的上壁31及下壁33遠離軸線26往后發(fā)散。為 了降低阻礙以及促進泥土材料流進斗內(nèi),上壁31相對于軸線26具有比下壁 33更淺的一傾斜。并且,鼻14由實現(xiàn)高穿透力及穩(wěn)定度的具有刻面(facet) 22、 24的相對較小的前端20往后轉變成提供強度及支撐的具有增加的刻面 的較大的后端(圖3至11)。在圖示實施例中,鼻從一大致三角形的前端變成 一六刻面式主體,繼而在其后端處轉變成八刻面式主體。
一優(yōu)選構造中,鼻14從前端處的三或四刻面式表面(取決于在前端20 中中央刻面34是否維持一顯著寬度)轉變成主體18內(nèi)的六刻面式表面以提 供強度、穩(wěn)定度、及細長輪廓。主體18優(yōu)選包括一上中央刻面34和一對傾 斜狀側刻面36以及一下中央刻面38和傾斜狀側刻面40以提供一強固的輪 廓。利用中央刻面34、 38可減小組件的整體深度,以提供一更瘦長突起, 從而獲得更好的穿透力。頂中央刻面34優(yōu)選在橫向方向上是平的而具有往 后擴張易于使泥土材料流進入斗內(nèi)的一寬度。下中央刻面38在橫向上也大 致是平的,但優(yōu)選在往后方向上具有縮窄的寬度。由于下側33相較于上側 31具有更大傾斜,所以這特別有利。雖然刻面34、 36、 38、 40優(yōu)選是平面 的,但是也可采用彎曲狀刻面。然而,其中鼻從具有一定刻面的相對較小前 端轉變成具有增加的刻面的較大后端的其他形狀及配置也是可能的。
下側刻面40優(yōu)選基本上平行于軸線26以界定后穩(wěn)定表面(圖5、 7、 8 及9)。如同前穩(wěn)定表面24,后穩(wěn)定表面40側向傾斜以抵抗垂直及側向負載 兩者。應該選擇穩(wěn)定表面40的傾斜度,以在使磨耗構件在垂直負載作用下 穩(wěn)定以及為組件提供充分的整體強度之間實現(xiàn)平衡。為此,側刻面40優(yōu)選 以105至180度間的一角度O、且最佳約128度的一角度相對于中央刻面38 傾斜(圖11)。然而,穩(wěn)定表面40可在優(yōu)選范圍外傾斜,特別是在輕任務操 作或涉及高側向負載的操作中。中央刻面38的往后縮窄還使得穩(wěn)定表面40 的往后擴張得到最大化,從而提供更大的表面積來抵抗負載,特別在鼻14 后方。
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主體25在其后端41處轉變成一八刻面式結構(圖4、5、 7及8)。圖示示例中,鼻14進一步包括一對相對且垂直定位的側表面43 來減小鼻輪廓,以實現(xiàn)更好的穿透及提供額外支撐來抵抗側向負載。利用經(jīng) 過三階段轉變且其中各階段比先前階段具有更多刻面(有關鎖的表面或脊及 溝槽者除外)的一鼻及插槽,可實現(xiàn)強度及瘦長的有利組合,從而改善操作 并增強穿透。 一優(yōu)選示例中,第一前階段包括四刻面,位于前穩(wěn)定端后方的 中階段包括六刻面,而后階段界定出鎖的后方的八刻面(但其可視需要延伸 于鎖的前方)。或者,如果刻面34未延伸經(jīng)過前端20,則第一階段將具有三 刻面。兩種情況下,前端20皆視為大致為三角形。
基底15進一步包括與鼻14相鄰的支撐件42以在往上的負載下進一步 穩(wěn)定磨耗構件12 (圖4至9)。 一優(yōu)選構造中,支撐件42基本上平行于軸線 26且大致沿水平方向定向,^旦它們也可側向傾斜以抵抗垂直及側向負載兩 者。 一支撐件42恰在刻面36、 40交會的下方設定至鼻14的各側,但其也 可處于或恰高于交會處。此優(yōu)選構造中,上穩(wěn)定表面42自下穩(wěn)定表面40側 向偏移。通過基底15上的下穩(wěn)定表面及上穩(wěn)定表面40、 42的此種偏移、并 排關系使得與將上刻面36設定成譬如與下刻面40成鏡像關系的穩(wěn)定表面的 情況相比,可以使用更為瘦長的齒系統(tǒng)。由于支撐件42提供對抗往上負載 的穩(wěn)定,所以上刻面36在軸向及側向方向上皆傾斜,而不界定基本上平行 于軸線26的穩(wěn)定表面。通過此構造,側刻面36避免進一步往上延伸及妨礙 泥土材料流進入斗內(nèi)。然而,刻面36可形成為帶有或不帶有支撐件42的穩(wěn) 定表面,或可使用其它設置的穩(wěn)定表面。并且,因為支撐件42優(yōu)選被設計 成只抵抗垂直負載,所以可視需要提供位于一側邊上的單一支撐件。
磨耗構件12包括一鉆錐28,該鉆錐具有前挖鑿邊緣44及帶有往后開放 的插槽16的安裝端46(圖1至3及圖12至17)。插槽16優(yōu)選形成為匹配地 接收鼻14,但鼻與插槽之間可存在差異。為此,插槽16優(yōu)選包括一大致三 角形的穩(wěn)定前端48,該穩(wěn)定前端具有一下穩(wěn)定表面52及一對上穩(wěn)定表面 54(圖14)。穩(wěn)定表面52、 54基本上平行于軸線26。與鼻14 一樣,插槽16 轉變成由一上側58及一下側60所界定的一更大的主部分56。上側58包括 頂刻面64及側刻面66以對應于鼻14上的刻面34、 36。類A)U也,下側60 包括底刻面68及側刻面70以對應于鼻14上的刻面38、 40。側刻面70也基 本上平行于縱軸線26以在特定負載下支承在側刻面40上。此外還提供側表 面71以支7 義在側表面43上。
安裝端46進一步包括由上側58的一偏移部分74所形成的臺肩72,其 超出下側邊60的后端而懸置(圖1、 2、 12及圖14至17)。臺肩72基本上平 行于軸線26且大致水平定向以支承于支撐件42上。臺肩72與上側58成一 體而非如同已知的懸臂式耳一樣往后延伸。因此,與懸臂式耳相比較,這種 配置為臺肩72提供了更大的支撐并且所需的金屬較少。不過,也可以設置 耳以支承在支撐件42上。
雖然鼻的任何部分可能有時會支承來自磨耗構件的負載,但是穩(wěn)定表面 22、 24、 40、 42、 52、 54、 70、 72被-沒計用作抵抗施加至磨庫毛構件的垂直與 側向負載的主要表面。當具有垂直分量的負載沿著磨耗構件12的挖鑿邊緣 44施加時,磨耗構件被迫4吏往前轉動離開鼻。譬如,當 一往下負載Ll施加 至挖鑿邊緣44頂部時(圖1),磨耗構件12被迫使在鼻14上往前轉動以使插 槽16中的前穩(wěn)定表面54支承在鼻14前端處的穩(wěn)定表面24上。磨耗構件12 的下側60的后端79也被往上拉引而抵住鼻14的下側33,以^f吏插槽16中的 后穩(wěn)定表面70支承在鼻14的穩(wěn)定表面40上。
與使用傳統(tǒng)的會聚表面相比,穩(wěn)定表面40、 70的接合為所述的尖端提 供更穩(wěn)定的支撐,同時對鎖的依賴性較小。例如,如果負載L1施加至一齒 且所述齒具有由會聚的頂壁和底壁界定的鼻及插槽而無穩(wěn)定表面40、 70,則 使磨耗構件轉動離開鼻的驅迫作用部分地通過鼻及插槽后端處的會聚的壁 的抵靠作用來抵抗。由于這些會聚的壁是對于縱軸線呈軸向傾斜,所以它們 彼此之間的抵靠驅使該尖端往前,而這必須由鎖來抵抗。因此,這種已知構 造中,需要一較大的鎖將該尖端固持至鼻。較大的鎖轉而又需要在鼻及尖端 中設置較大的開口,所以降低了組件的整體強度。本發(fā)明中,穩(wěn)定表面40、 70(連同穩(wěn)定表面24、 54)基本上平行于縱軸線26以最小化對磨耗構件12的 往前驅使作用。結果,磨耗構件被穩(wěn)定地支撐于鼻上,以增加組件的強度及 穩(wěn)定度、降低磨耗、且能夠使用較小的鎖。
穩(wěn)定表面22、 42、 52、 72對于往上導引的垂直負載具有基本上相同的 作用。 一往上導引的負載L2(圖l)造成插槽16的前穩(wěn)定表面52支承在鼻14 前端的穩(wěn)定表面22上。磨耗構件12在鼻14上的往上轉動也受到鼻14及磨 耗構件12后端處支承在支撐件42上的臺肩72的抵抗。因為負載的大部分 預期為往后及往下的,所以這些穩(wěn)定表面22、 42、 52、 72可具有比穩(wěn)定表 面40、 70小的表面。
如上所述,圖示實施例中,穩(wěn)定表面24、 40、 54、 70在橫向上傾斜。 優(yōu)選地,這些成角度的穩(wěn)定表面是對稱的,但也可具有不對稱配置。穩(wěn)定表 面24、 40、 54、 70的橫向傾斜使其能夠抵抗側向負載,諸如負載L3(圖1)。 譬如,側向負載L3的施加造成磨耗構件12在鼻14上側向斜傾。側向負載 L3施加于其上的前穩(wěn)定表面54被側向往內(nèi)推壓以支承在鼻14上的前穩(wěn)定 表面24上。插槽16的相對側壁上的刻面70的后部分79被往內(nèi)拉引以支承 在對應的刻面40上。相對的穩(wěn)定表面24、 54、 40、 70對于方向相對的側向 負栽具有相同的作用。
相同表面既抵抗垂直負載又抵抗側向負載是有利的。隨著挖斗或其他挖 掘機被強迫通過地面,負載常施加在移位方向上。通過側向傾斜的表面,即 使負載移轉,例如, 一更為垂直的負載移轉為更為側向的負載,相同表面之 間繼續(xù)保持支承接合。通過此配置,可減小該尖端的運動及組件的磨耗。因 為負載的大部分預期為往后及往下的,所以穩(wěn)定表面22、 42、 52、 72在優(yōu) 選實施例中并未傾斜;并且在此方向中使用水平穩(wěn)定表面將能夠設計一具有 較小深度的組件。
穩(wěn)定表面22、 24、 40、 42、 52、 54、 70、 72優(yōu)選為平面的,但可具有 不同形狀。譬如,穩(wěn)定表面可形成有寬廣的凸形或凹形彎曲形狀。此外,后 穩(wěn)定表面40、 70—般在設置于鼻及插槽的后端處或附近時最為有效。因此, 圖示實施例中,穩(wěn)定表面40、 70的前部部分漸縮至一前點。當然,前部部 分可具有其他縮窄的形狀、非會聚的形狀、或完全被取消。并且,支承可只
發(fā)生于穩(wěn)定表面的任何一部分或全部上。
一種構造中,鎖17配合至具有磨耗構件12中所界定的通孔81形式的 一開口以及鼻14一側中所界定的一倉或腔穴83中(圖1至2)。鎖17可在其 中鎖17將磨耗構件12固持至鼻14的固持位置(圖1、 2及30)與其中可將磨 耗構件12裝設在鼻14上或自其移除的釋放位置(圖31及32)之間移動。
通孔81優(yōu)選延伸經(jīng)過一側刻面66(圖1、 2及圖12至16),但也可形成 于磨耗構件的其他部分中。通孔81具有包括兩端壁85、 87、前壁89及后壁 91的大致長方形的形狀,但也可具有其他形狀。 一個端壁85界定出一圓球 泡形式的樞轉構件93(圖16)。球泡93優(yōu)選往內(nèi)拐朝向鼻14,以減小球泡磨 耗的風險。球泡93界定出一相對于磨耗組件大致沿縱向延伸的軸線,并構 造成將使用期間的負載最小化。相對端壁87界定出大致朝向端壁85延伸的
突部形式的停止器95。后壁91優(yōu)選包括一延伸至插槽16內(nèi)的一經(jīng)擴張部分 91a以提供對于該鎖的一較大支承面及將支承力矩往內(nèi)移動以降低由于鎖只 固接一側而使磨耗構件12在基底15上斜傾的傾向。鼻14包括凹部94以容 納后壁91出現(xiàn)的往內(nèi)延伸。
鎖17(圖18至22)包括一窄端103、 一寬端105、 一前面107、及一后面 109,但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狀。窄端103形成為一樞轉構件113,其優(yōu)選界定 一拱形凹部以與端壁85上的球泡93合作,從而使得鎖能夠可樞轉地搖擺于 固持與釋放位置之間。樞轉構件93、 113可被倒置,使得球泡形成于鎖17 上而凹部位于磨耗構件12上,或具有界定出樞轉軸線的不同構造。寬端105 包括一閂鎖結構U5,其與端壁87合作以將鎖17保持在固持及釋放位置中。 此外,雖然樞轉構件93可形成于端壁87上且閂鎖結構115適于接合端壁85, 但是它們優(yōu)選如圖所示使裝設或釋放期間與相鄰磨耗組件的干擾最小化。
圖示實施例中,鎖17由通過皆被結合或以其他方式固接在一起的一主 體IIO、 一彈性構件112及一屏蔽件114所構成。主體IIO界定接合端壁87 及停止器95的閂鎖結構115。屏蔽件114覆于彈性構件112之上以接合球泡 93。彈性構件112對于鎖17提供彈性可壓縮性。
鼻14中的腔穴83優(yōu)選由總體具有大致L形構造的基底壁129、 131; 一前壁133;及一后壁135所界定(圖4、 6、 7及8)。因為腔穴83不延伸穿 過鼻14,所以其保留了鼻的大部分強度。基底壁129提供一平臺,鎖17可 設置抵靠于該平臺以防止過度插入?;妆?31優(yōu)選為彎曲狀,以當鎖搖擺 至固持位置中時遵循鎖17的拱形路徑。
鎖17配合至通孔81內(nèi)使得樞轉構件113支承在球泡93上,以實現(xiàn)鎖 在固持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的樞轉運動(圖23至32)。為了固接一磨耗構件 12,鎖17繞球泡93搖擺以完全地配合于腔穴83內(nèi)。優(yōu)選實施例中,利用 一工具T將鎖移至固持位置內(nèi);亦即工具T被放置在球泡93中的一槽132 內(nèi)(圖12及13)且用來將鎖17撬至固持位置內(nèi)(圖23至25)。所述工具能夠 通過彈性構件112的壓縮來強迫指狀件116經(jīng)過與停止器95相鄰的端壁87 。 此位置中,指狀件116面對插槽16中的刻面66以防止鎖17移離固持位置。 結果,端壁87對于鎖17起到卡制件的作用??梢允褂梅至⒌慕Y構作為卡制 件,但這不是必須的。雖然鎖17優(yōu)選具有兩分開的指狀件116,但也可使用 單一指狀件116。 一凹部134優(yōu)選設置于磨耗構件12的外表面125中以為工
具T的所希望的運動提供空間。然而,也可使用其他的^fe動配置。
固持位置中,鎖17的前面107面對腔穴83的前壁133,而鎖17的后面 108面對通孔81的后壁91。利用此方式,磨耗構件12穩(wěn)固地固持至基底15。 圖示實施例中,閂鎖結構115包括設定于刻面66后方的指狀件116以防止 鎖從組件被釋放;彈性構件112在鎖17插入之后將指狀件116偏壓至刻面 66后方(但鎖17優(yōu)選不與端壁87緊密相抵)。此位置中,鎖17的外面123 相對于磨4毛構件12的外表面125大致對齊或略微凹入(圖30)。利用此方式, 鎖被部分地保護起來不受磨耗且并不對進入斗內(nèi)的泥土材料流構成障礙。
鎖17進一步包括一沿著寬端105的凹部120。凹口 120接收停止器95 以將鎖17固持在其釋放位置中(圖23、 31、 32);彈性構件112將鎖可釋放 地固定在此位置中。 一突件120a優(yōu)選在凹部120遠端處往外延伸以防止鎖 17移出通孔81外。優(yōu)選構造中,鎖17從不需從磨耗構件12中的通孔81 中被移除。鎖17在制造時被裝設于磨耗構件12內(nèi)(釋放位置中)且被運送至 一客戶(圖30a)??蛻魧⒛ズ臉嫾c其中的鎖存放到需要使用為止。 一凹陷 130優(yōu)選設置于鼻14中以在合并的磨耗構件及鎖的裝設期間為鎖17在其釋 放位置中的通過提供空間(圖4及7)。此外優(yōu)選提供一浮雕(relief) 130a以 便裝設尖端期間球泡93通過。然后,鎖搖擺至其固持位置以將磨耗構件12 固接至基底15(圖30)。此配置降低運送及儲存成本,實際消除了鎖在存放時 或現(xiàn)場的裝設位址的遺失,且使裝設過程變得容易。不過,根據(jù)需要鎖17 可自磨耗構件12完全地移除以供運送、存放、更換、裝"&及/或移除。
如上述,鎖17被放置在固持位置中以將磨耗構件12固接至基底15。鎖 17優(yōu)選處于釋放位置與磨耗構件12 —起但無基底15地纟皮運送及/或存放。 鎖17可依需要構造成處于固持位置或某往后位置中以進行存放及/或運送。 鎖17優(yōu)選包括抵靠件128藉以防止當鼻14不存在時使鎖17掉落經(jīng)過通孔 81及進入插槽16內(nèi)。
鎖17進一步包括凹口 122、 124、 126,它們被設置用來輔助將鎖17自 組件移除(圖18及22)。確切地說,視需要利用一工具T來接合凹口 122、 124、 126(圖26至29)從而將鎖17自固持位置樞轉至釋放位置。譬如,當釋放鎖 17時,工具初始被放置在凹口 126中(圖26)且利用停止器95作為一支點被 移動以逆著彈性構件112的偏壓將鎖17朝向球泡93偏壓(圖27),并將鎖17 往外搖擺使得指狀件116搖擺經(jīng)過端壁87而至通孔81外側(圖28)。然后工
具T接連被放置在凹口 124及122內(nèi)以將鎖17搖擺至釋放位置。接連的凹 口可供更好的杠桿作用及使用便利。
一構造中,鎖17的前面及后面107、 109概括平行于所面對的倉83的 前壁及后壁133、 135。利用此方式,鎖與倉之間可具有一穩(wěn)、固接合。然而, 一替代性構造中,鎖17的面107及109是朝向內(nèi)側149會聚以接合倉83的 類似地會聚的壁133、 135。利用此方式,由于壁在被完全地定位之前并未接 合,故鎖可更容易被插入倉83中及自其移除。
一替代性實施例中,磨耗組件210顯示為 一用于掘碎機(ripper machine) 的齒(圖33至37)。磨耗組件包括一尖端形式的磨耗構件212、 一適于被固定 至一掘碎機的基底215、及一用以將磨耗構件212固接至基底215的鎖217。 基底215包括一被接收于磨耗構件212的插槽216中的鼻214。鼻214及插 槽216的構造與上文對于磨耗組件10所討論的鼻14及插槽16大致相同。 然而,可部分改變,如圖所示,例如省略有關鎖定配置的結構以及省略側表 面43、 71。各個表面的尺寸也可發(fā)生相對變化。鼻214及插槽216各包括一 大致三角形的前端220,該前端往后轉變成一六刻面式結構。圖示示例中, 鼻及插槽之后并未轉變成如磨耗組件10中一樣的一八刻面式結構(當然如果 需要的話也是可以的)。
組件210中,鎖217包括一楔形件230及一巻軸231,如通過引用結合 于此的美國專利No.7,174,661所公開的。楔形件230具有圓錐形狀和螺旋溝 槽234形式的螺紋結構(圖34及37)。巻軸231包括一對臂236及與所述臂 互連的主體238。主體238界定出其中接收楔形件230的槽件240。槽件240 包括分隔的螺旋脊242以接收于溝槽234內(nèi)。利用此方式,楔形件230被螺 紋式接合至巻軸231,使得可通過一扳手或其他工具來調(diào)節(jié)楔形件而將楔形 件拉引至組件內(nèi)。
孑L 283水平地延伸經(jīng)過鼻214的中段以接收鎖217(圖33),但可垂直或 對角地延伸。磨耗構件212界定出一對通孔281,當鼻214被完全地接收于 插槽216內(nèi)時,所述通孔與孔283大致對齊(圖33至37)。通孔281及孔283 共同地界定一開口 285以接收鎖217。臂236抵靠住通孔281的后端290, 同時楔形件230支承在孔283的前壁292上。臂236各優(yōu)選包括一唇緣294 以被置于磨耗構件212中所界定的一浮雕296內(nèi),從而防止鎖217在使用期 間不小心彈出(圖37)。作為一種替代方式,可將鎖17倒置使得巻軸(無臂)
接合前壁292而楔形件接合后端290。
使用中,磨耗構件212被放置在鼻214上方,使得通孔281與孔283大 致對齊以共同地界定開口 285。鎖217被放置于開口 285內(nèi),其中臂236抵 靠住通孔281的后端290而楔形件230被松弛地接收于槽件240內(nèi)。楔形件 230被旋轉,從而脊242在螺旋溝槽234中的接收作用將楔形件進一步拉至 開口 285內(nèi)直到鎖已將磨耗構件212穩(wěn)固地固接至基底215為止。
上文討論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在不脫離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 明的精神和廣泛的各個方面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各種其它實施方式或做出其 它變化。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包括一前端;一后端;一插槽,其開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基底,并具有一縱軸線;及接近所述后端的穩(wěn)定表面,各所述穩(wěn)定表面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縱軸線軸向延伸,以支承在所述基底上的一互補性表面上,所述穩(wěn)定表面中的一第一穩(wěn)定表面大致面朝下,而所述穩(wěn)定表面中的一第二穩(wěn)定表面大致面朝上,所述第一及第二穩(wěn)定表面相對彼此側向偏移。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包括設置于所述插槽外側的多 個所述第一穩(wěn)定表面及設置于所述插槽內(nèi)的多個所述第二穩(wěn)定表面。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第一穩(wěn)定表面相對于彼此 在橫向上成角度。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第二穩(wěn)定表面大致平行于 彼此。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 一個所述第二穩(wěn)定表面沿著所 述磨耗構件的各側邊定位。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用以接收一鎖以 將所述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基底的開口 。
7.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及一開 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的插槽,所述插槽具有 一前端部分、 一后端部分及一縱軸線,所述前端部分及后端部分各包括基本 上平行于所述縱軸線軸向延伸的多個穩(wěn)定表面,以支承在所述鼻上的互補性 表面上,所述前端部分及后端部分的每一個中的兩個所述穩(wěn)定表面彼此在橫 向上成角度。
8.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前端部分中的穩(wěn)定表面是 大致面朝一與所述后端部分中的穩(wěn)定表面相對的方向。
9. 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用以接收一鎖以 將所述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鼻的開口 。
10.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及 一開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的插槽,所述插槽 由頂壁、底壁及側壁所界定,所述后端具有一偏移部分,該偏移部分界定出 沿著各個所述側壁的一臺肩,使得所述頂壁具有與所述底壁不同的一往后延伸部。
11. 如權利要求IO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臺肩大致面朝下,其中所述頂壁延伸于各個所述臺肩之間且比起所述底壁更加往后延伸。
12.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插槽具有一縱軸線, 且所述臺肩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縱軸線軸向延伸。
13. 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插槽包括穩(wěn)定表面,反的方向。
14. 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磨耗構件包括一用以 接收一鎖以將所述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鼻的開口 。
15.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及 一開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的插槽,所述插槽 包括一前端部分、 一后端部分及一縱軸線,且所述前端部分具有一相對于所 述縱軸線呈橫向的大致三角形形狀。
16.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插槽的三角形前端部 分由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縱軸線軸向延伸的穩(wěn)定表面所界定。
17.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插槽從所述大致三角 形形狀轉變成一相對于所述縱軸線呈橫向的大致六邊形形狀。
18. 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插槽從所速大致六邊 形形狀轉變成一相對于所述縱軸線呈橫向的大致八邊形形狀。
19.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插槽的一后端部分包 括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縱軸線延伸的多個穩(wěn)定表面。
20.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插槽的前端部分由一 大致水平的下表面及形成一倒V形構造的一對上表面所界定。
21. 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磨耗構件包括一用以 接收一鎖以將所述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鼻的開口 。
22.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 一頂側、 一底側及一開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 的插槽,所述插槽是具有一前端部分、 一后端部分及一縱軸線,所述前端部 分包括一沿著所述頂側和底側中的一者基本上延伸橫越所述前端部分的寬 度的第一表面,及面朝一與所述第一表面大致相對的方向的一對第二表面, 所述第二表面相對于彼此傾斜以減小所述插槽中沿著所述頂側及底側中的另一者的外角的間隔。
23. 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第一及第二表面各自 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縱軸線軸向延伸。
24. 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大致沿著所 述磨耗構件的底側延伸。
25. 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第二表面大致為平面的。
26. 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磨耗構件包括一用以 接收一鎖以將所述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鼻的開口 。
27.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 一開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的插槽、 一與所述 插槽導通的通孔及一鎖,該鎖被整體地連接于所述通孔中,以使所述鎖移動 于一使所述鎖可將所述磨耗構件固接至所述鼻的固持位置與一所述磨耗構 件可自所述鼻釋放的釋放位置之間,所述鎖及所述通孔被合作地構造以將所 述鎖可釋放地保持在所述固持位置及釋放位置中的每一個中,而無論所述鼻是否接收在所述插槽中。
28. 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鎖被固接在所述通孔 中以繞一樞轉軸線作樞轉運動。
29. 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樞轉軸線大致沿軸向 延伸。
30. 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所述鎖無需螺纟丈調(diào)節(jié)來實 現(xiàn)在所述固持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的移動。
31.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界定出用于穿透 至地面中的狹窄前邊緣的前端、 一后端、 一由頂壁、底壁及側壁所界定并開 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從而界定一挖齒的插 槽、 一與所述插槽導通的通孔,及一鎖,所述鎖被接收于所述通孔中,以在一所述鎖將所述磨耗構件固接至所述鼻的固持位置與一可自所述鼻釋放所 述磨耗構件的釋放位置之間作樞轉運動,其中所述樞轉軸線大致沿軸向延伸。
32.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 及一由一上表面、 一下表面、 一前表面及側表面所界定且開設在所述后端中 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的插槽,所述插槽具有一縱軸線及一具 有大致面朝相對方向的穩(wěn)定表面的前端,其中各個所述穩(wěn)定表面基本上平行 于所述縱軸線軸向延伸,且所述上表面經(jīng)由所述前端朝向所述下表面會聚。
33. 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用以接收一 鎖以將所述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鼻的開口 。
34.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及 一開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的插槽,所述插槽 包括一具有一上側及一下側的主部分,且所述上側及所述下側各包括一中央刻面及各自傾斜至對應的中央刻面的兩個相對的側刻面,所述上中央刻面具 有往后擴張的寬度,而所述下中央刻面具有往后縮窄的寬度。
35. 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用以接收一 鎖以將所述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鼻的開口 。
36. —種用以附接至挖掘設備的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及 一開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鼻的插槽,所述插槽 包括一前穩(wěn)定端及一主部分,所述主部分具有一大致界定出一六邊形橫剖面 的往前部分及一大致界定出一八邊形橫剖面的往后部分。
37. 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磨耗構件,其中,進一步包括一用以接收一 鎖以將所迷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鼻的開口 。
38. —種用于挖掘設備的磨耗組件,包括 一基底,其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一磨耗構件,其包括一前端、 一后端、 一開設在所述后端中以接收一被 固定至所述挖掘設備的基底且具有一縱軸線的插槽、及接近所述后端的穩(wěn)定 表面,各所述穩(wěn)定表面基本上平行于所述縱軸線軸向延伸,以支承在所述基 底上的一互補性表面上,所述穩(wěn)定表面中的一第一穩(wěn)定表面大致面朝下,而 所述穩(wěn)定表面中的一第二穩(wěn)定表面大致面朝上,所述第一及第二穩(wěn)定表面相 對彼此側向偏移;及一鎖,其將所述磨耗構件可釋放地固接至所述基底。
39. —種用以將一磨耗構件附接至一被固定至挖掘設備的基底的鎖, 所述鎖包括一第一端,其具有一用以將所述鎖固接在一使所述磨耗構件被固接至所 述基底的固持位置中的第一閂鎖結構以及一用以將所述鎖固接在一可自所 述基底釋放所述磨耗構件的釋放位置中的第二閂鎖結構;及一第二端,其界定一樞轉構件,其中所述樞轉構件與一形成于所述磨耗 構件上的對應的樞轉構件合作,以便所述鎖在所述固持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 作樞轉運動。
40. 如權利要求39所述的鎖,其中,進一步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一及第 二端之間的一前壁及一后壁,所述前壁適于面對一基底壁而所述后壁適于面 對一磨耗構件壁,以當所述鎖位于所述固持位置中時防止所述磨耗構件自所 述基底釋放。
41. 一種用以運送一挖掘磨耗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提供一鎖;提供一磨耗構件,其中所述磨耗構件具有一適于接收一被固定至挖掘設 備的鼻的插槽及一與所述插槽導通以接收所述鎖的通孔;將所述鎖插入所述通孔內(nèi),以使所述鎖隨著所述鼻插入所述插槽內(nèi)而被 可釋放地保持在所述開口中;及在所述鎖被保持在所述通孔中的狀態(tài)下運送所述磨耗構件。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用于挖掘設備的磨耗組件,其包括一磨耗構件及一基底,所述磨耗構件和基底各自帶有偏移且深度上重迭的上穩(wěn)定表面及下穩(wěn)定表面,以減小組件的整體深度,同時維持高強度及穩(wěn)定的聯(lián)接。鼻及插槽各包括一大致三角形的前穩(wěn)定端,以對于垂直負載及側向負載實現(xiàn)鼻與磨耗構件之間的高度穩(wěn)定的前方連接。鎖可移動于固持位置與釋放位置之間,以在需要時為磨耗構件的更換提供空間,且鎖被固接至磨耗構件以便運送及儲存。
文檔編號E02F9/28GK101395321SQ200780008114
公開日2009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07年3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3月30日
發(fā)明者克里斯托弗·M·卡彭特, 唐納德·M·康克林, 塞韋姆·D·杜蘭德, 詹姆斯·E·比爾登, 雷·J·莫里斯 申請人:艾斯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