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消聲器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摩托車的消聲器。
通常,摩托車的消聲器裝于其車身的兩側,每個消聲器經(jīng)固定其外筒的支架固定在車身上。消聲器內吸音室的體積大,發(fā)動機的性能和消聲器的吸音效果好。尤其是在排氣管側的第一吸音室,即上游側大,則發(fā)動機的性能好。
但是,由于消聲器在摩托車上可占的空間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消聲器的體積難以增大,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和消聲器的吸音效果也因此難以充分提高。
為解決上述困難,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消聲器,其主吸音室在消聲器外筒的內部,將消聲器裝于摩托車車身的支架固定于外筒的外表面,消聲器的特點是在支架的內部有一個副吸音室,主吸音室和副吸音室藉連接通道相通。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消聲器外筒的內部用隔板將主吸音室分成上游側主吸音室部份和下游側主吸音室部份,而支架固定于外筒上繞上游主吸音室部份的外壁,而連接通道是在上述外筒壁上形成的孔。
本發(fā)明還提出一種消聲器,其主吸音室在消聲器外筒的內部,將消聲器裝于摩托車車身的支架固定于外筒的外表面,消聲器的特點是在支架的內部有一個副吸音室,主吸音室和副吸音室借許多小直徑的孔相通。
本發(fā)明再提出一種消聲器,其主吸音室在消聲器外筒的內部,將消聲器裝于摩托車車身的支架固定于外筒的外表面,消聲器的特點是在支架的內部有一個副吸音室,主吸音室和副吸音室藉連接通道相通,外筒上有鍍液排出孔,它與副吸音室的一端相通,并被外筒內部的隔音板封閉。
由于上述設計,外筒內部的主吸音室和支架內部的副吸音室構成了一個體積甚大的吸音室。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因此提高而排氣的噪音則被充份地吸收。特別是副吸音室與上游側吸音室相連,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顯著提高,這是因為上游側吸音室的體積總的增加了。
其次,副吸音室在支架內部并藉許多小直徑的孔與主吸音室相連,進一步增強了吸音效果。
再次,與主吸音室相通的副吸音室在支架的內部,而鍍液排出孔與副吸音室的端部相通,在浸鍍處理時,處理液從副吸音室排出的效率得以提高,多種處理液的混合得以防止,因此可以防止處理液的變質。由于鍍液排出孔被外筒內部的隔音板封閉而使排氣不得通過,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就像沒有鍍液排出孔一樣可以提高,同時又保持良好的吸音效果。
圖1是體現(xiàn)于摩托車的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2是沿圖1中Ⅱ-Ⅱ箭頭方向帶有局部剖開截面的局部側視圖;
圖3是沿圖1中Ⅲ-Ⅲ箭頭方向的局部剖面圖。
圖1中消聲器1有一個錐形的外筒2。雙壁的排氣抽吸管3插入外筒2直徑較小一端的內周并與其軟焊或焊接在一起。抽吸管3略突出于外筒2,其突出端與排氣管5出氣端的外周相連并與其焊接或軟焊在一起。雖然未示于圖,但排氣管5的進氣端是連接至排氣岐管或經(jīng)另一排氣管連至發(fā)動機的排氣口。
隔音總成6在外筒2下游部份的內部,并由幾塊防護板13、14、15組成,共同構成一個焊接件總成。隔音板7、8、9沿消聲器縱向安置并互相隔開。第一吸音室(上游側主吸音室部份)20是在外筒2內部隔音板(第一隔板)7的上游一側。而第三和第二吸音室部分(下游側主吸音室部份)22,21分別在隔音板7與8和隔音板8與9之間。在隔音板7、8、9的外周分別有彎向下游一側的圓筒形摺邊。這些圓筒形摺邊23、24、25與外筒2的內表面或外筒2下游側的圓錐形板26作壓緊接觸,因此,隔音總成6藉這些壓緊接觸的部分固定在外筒2里面。
隔音管10連通第一吸音室20和第二吸音室21。隔音管11連通第二吸音室21和第三吸音室22。隔音管12連接第三吸音室并通到消聲器的外部。防護板13、14、15用來防止因排氣熱而使外筒2變色,其圓筒部份分別靠近第一吸音室的下游部份,第二吸音室21和第三吸音室22的外周,以限制排氣熱量傳往外筒2。
支架31位于上述消聲器和摩托車(車身)30之間。由圖1-3可以明白,支架31是一個伸長碗形的沖壓零件,它在外筒2側開口并在其內部形成副吸音室。支架31沿外筒2從外筒2的上游側延伸至隔音板7下游的一小部份。
支架31具有與底板35相連的圍壁36和其邊緣部分。如圖1所示,例如螺母37焊接或軟焊在底板35內表面的兩處,因此底板35可藉螺栓38擰入螺母37而固定在摩托車車身側面的支架30上。圍壁36邊緣部份有凸緣33,它用焊接方法密不透氣地固定于外筒2的外表面。
如圖2所示,在外筒2面向副吸音室32部份的幾乎整個區(qū)域上有許多小直徑的孔40(僅部份示于圖2),其位置互相隔開一定距離,因此,使副吸音室32僅和第一吸音室相通。
鍍液排出孔41是在外筒2面向副吸音室32下游端的區(qū)域的兩處,它們靠近圍壁36下游側的上下兩角。如圖1所示,當隔音總成6裝入消聲器時,該鍍液排出孔41即被隔音板7的圓筒形摺邊23封閉。
利用上述鍍液排出孔41進行鍍覆材料的情況敘述如下。鍍覆處理用于裝配隔音總成6之前的分總成,即抽吸管3、排氣管5和支架31已固定于外筒2的分總成。輸送裝置夾住排氣管5的端部(未示)將外筒2吊下,并依次將分總成浸入不同的處理液。
當分總成從每一種處理液中提起時,留在外筒2、抽吸管3和排氣管5內部的處理液經(jīng)排氣管5下端的開口迅速排出并回到每一個原來的處理槽。留于副吸音室32的大量處理液經(jīng)小直徑的孔40和外筒2的內部也回到原來的處理槽。殘留在副吸音室32下端的處理液經(jīng)鍍液排出孔41和外筒2的內部回到原來的處理槽。如上所述,當分總成從每一種處理液中提起時,分總成內的全部處理液可迅速排出并回到每一個原來的處理槽,因此完全防止了一種處理液與繼之所用處理液相混合。
鍍覆處理完成后,隔音總成6經(jīng)下游端的開口插入外筒2的內部并如前述固定之。隔音總成6固定后,鍍液排出孔41即被隔音板7的圓筒形摺邊23封閉。因此如下所述在摩托車開動時,排氣不能通過鍍液排出孔41,因此可防止消聲器本身的正常功能變壞。
發(fā)動機的排氣從排氣管5經(jīng)抽吸管3流入第一吸音室20,一部份排氣從第一吸音室20經(jīng)小直徑孔40流入副吸音室32。之后,排氣經(jīng)隔音管10流入第二吸音室21,又經(jīng)隔音管11流入第三吸音室22,再經(jīng)隔音管12排向大氣。這樣,由于排氣流經(jīng)消聲器1時藉干擾作用和排氣的膨脹,因而噪音,被吸收。
由上述結構可見,吸音室不但在外筒2的內部有,而且在外筒2以外與摩托車車身支架30相連的支架31的內部也有,吸音室的體積總的來說非常大。因而,排氣的噪音可被充分吸收而發(fā)動機可保持高的輸出功率。圖示的結構因其副吸音室32與第一吸音室20相通,實際上增加了第一吸音室20的體積,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尤其高。
其次,由于副吸音室32經(jīng)許多小直徑孔40與第一吸音室20相通,提高了干擾作用和膨脹率,排氣的噪音可被充分吸收。
根據(jù)上述的本發(fā)明,由于在支架31的內部有副吸音室32,以增加吸音室總的體積,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可以增加而吸音效果可以改善。
特別是當副吸音室32與第一吸音室20相通時,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可顯著增加,其次,支架31做成碗形體,其強度可以提高。
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位于架31內部的副吸音室32經(jīng)許多小直徑孔40與位于外筒2內部的吸音室20相通,提高發(fā)動機輸出功率和吸收排氣噪音的效果可藉副吸音室32達到,而吸音效果可藉許多小直徑孔40達到。在外筒2上面以一個大直徑的開口代替許多小直徑孔40相信是可行的。然而,外筒2在用原材滾壓成形時以及對構成零件進行焊接時,采用許多小直徑孔40要比用一個大直徑開口更容易,因為采用小直徑孔可以避免外筒強度的局部降低。
根據(jù)本發(fā)明,由于鍍液排出孔41與副吸音室32相通,在鍍覆處理時可防止處理液留在副吸音室32里,故防止了不同處理液的互相混合,而處理液因混合而變質的問題亦可有效地避免。其次,由于鍍液排出孔41,例如,被隔音零件(隔音板7的圓筒摺邊23)堵塞,故消聲器的正常性能不因鍍液排出孔41而受破壞。再次,由于隔音零件用作堵塞鍍液排出孔41的零件,因此與專門封閉零件堵塞鍍液排出孔比較,零件的數(shù)量和重量可以減少。
權利要求
1.一種消聲器,其中,主吸音室在消聲器外筒的內部,而將消聲器裝于摩托車車身的支架固定于外筒的外表面,其特征是副吸音在支架的內部,而主吸音室經(jīng)連接通道與副吸音室相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
1的消聲器,其特征是上述消聲器外筒的內部具有隔板裝置,將上述主吸音室分為上游側主吸音室部分如下液側主吸音室部分,而上述支架固定在外筒上繞上述上游側主吸音室部份的壁部,上述連接通道是上述外筒的上述壁上的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
1或2的消聲器,其特征是上述支架為一在外筒一側開口的碗形體,而其周邊部分緊固于外筒。
4.一種消聲器,其中主吸音室在消聲器外筒的內部,而將消聲器裝于摩托車車身的支架固定于外筒的外表面,其特征是副吸音室在支架的內部,而主吸音室經(jīng)許多小直徑孔與副吸音室相通。
5.一種消聲器,其中,主吸音室在消聲器外筒的內部,而將消聲器裝于摩托車車身的支架固定于外筒的外表面,其特征是副吸音室在支架的內部,而主吸音室經(jīng)連接通道與副吸音室相連,外筒上有與上述副吸音室端部相通的鍍液排出孔,上述鍍液排出孔被外筒內部的隔音零件堵塞。
6.根據(jù)權利要求
5的消聲器,其特征是上述鍍液排出孔與副吸音室下游側端部相通,而堵塞上述鍍液排出孔的隔音零件是將外筒內部隔開的隔音板。
專利摘要
消聲器包括一個在其外筒內部的主吸音室和一個固定于外筒外表面以將其裝于摩托車身的支架。消聲器的副吸音室設在支架的內部并經(jīng)連接通道與主吸音室相通,以增大吸音室的體積,提高摩托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并改善排氣的吸音效果。主吸音室借分隔零件分成上游側主吸音室部分和下游側主吸音室部分。連接通道可以是許多小直徑孔。外筒上有與副吸音室一端相通的鍍液排出孔,在鍍覆處理時用以加速排出鍍液,鍍液排出孔被外筒內部的隔音零件堵塞。
文檔編號F01N1/00GK86104296SQ86104296
公開日1987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1986年7月8日
發(fā)明者木野內介, 重本修次郎, 金沢渡 申請人:川崎重工業(yè)株式會社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