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發(fā)動機的排出氣體的冷卻構造,所述發(fā)動機主要用作割灌機、鼓風機、鏈鋸(chainsaw)等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或發(fā)電機等的動力源。
背景技術:
在小型的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中,發(fā)動機位于作業(yè)人附近,且從消聲器(muffler)排出高溫的排出氣體,因此,設置消聲器蓋,以使作業(yè)人不會直接接觸消聲器,或為了使從消聲器蓋排出至外部的排出氣體的溫度降低而進行了各種嘗試。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將冷卻風扇所產(chǎn)生的冷卻風導入至消聲器室的內(nèi)部,使排出氣體與冷卻風在蓋體的內(nèi)部混合,由此,降低排出氣體的溫度。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3-213414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專利文獻1的技術,雖使排出氣體與冷卻風混合,但因為消聲器的排氣出口靠近消聲器蓋的排氣出口部,所以即使在消聲器蓋的排氣出口附近使排出氣體與冷卻風混合,仍有可能無法充分降低從消聲器蓋排出至外部時的排出氣體的溫度。另外,因為在與排出氣體匯合的冷卻風的流動方向上存在消聲器蓋,所以冷卻風會擾亂排出氣體的氣流,擾亂后的排出氣體有可能會與消聲器蓋接觸,因排出氣體的含有成分或溫度上升而引起消聲器蓋的變色或退化。為了避免所述變色、退化現(xiàn)象,只要增大消聲器與消聲器蓋之間的距離,使消聲器蓋的排氣出口部取得大開口面積即可,但此對策會使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難以小型化。
本發(fā)明是鑒于所述背景而成的發(fā)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發(fā)動機及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能夠不增大消聲器蓋與消聲器之間的距離而實現(xiàn)對于排出氣體的充分的冷卻效果。
本發(fā)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發(fā)動機及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在發(fā)動機的殼體或蓋體內(nèi),充分降低排出氣體的溫度后,將排出氣體排出至消聲器蓋外。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若對本申請所公開的發(fā)明中的代表性發(fā)明的特征進行說明,則如下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征,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在外周部包括多個翅片,且形成燃燒室;冷卻風扇,產(chǎn)生對氣缸進行冷卻的冷卻風;以及大致長方體狀的消聲器,安裝于氣缸,所述發(fā)動機采用如下結構,即,以沿著消聲器的第一壁面,排出氣體向與氣缸的軸方向正交的方向將排出氣體排出的方式,在消聲器中設置排出氣體出口,使通過翅片之間的第一冷卻風沿著從第一壁面觀察時位于排出氣體的排出方向下游側的第二壁面流動,并與排出氣體碰撞,由此與所述排出氣體匯合。根據(jù)此結構,因為使第一冷卻風與排出氣體混合,所以能夠大幅降低排出氣體的溫度。另外,在消聲器中形成包括排出氣體出口且決定排出氣體的排出方向的排出氣體通路,在消聲器的第一壁面上,偏向排出氣體流出方向的上游側地配置排出氣體通路。根據(jù)此結構,因為能夠延長排出氣體限制部件的排出氣體出口與交叉區(qū)域之間的距離,所以能夠延長第二冷卻風與排出氣體的混合距離,從而能夠進一步降低排出氣體的溫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另一特征,設置覆蓋消聲器而形成消聲器室的消聲器蓋,在消聲器蓋中,形成用以將排出氣體排出至外部氣體中的開口,以位于比消聲器蓋的外緣輪廓位置更靠內(nèi)側的位置的方式,形成第一冷卻風與排出氣體的交叉區(qū)域。根據(jù)此結構,能夠使第一冷卻風與排出氣體在消聲器蓋內(nèi)部切實地混合,從而能夠充分降低從消聲器蓋排出至外部時的排出氣體的溫度。另外,在消聲器蓋的開口的緣部的一部分,以沿著與排出氣體的排出方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設置有用以對排出氣體進行引導的肋部。由此,在停止時,異物或塵土不易從開口附近碰撞消聲器,而且在發(fā)動機運轉時,能夠對排出氣體的排出方向進行整流。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特征,使通過翅片之間的第二冷卻風,沿著位于排出氣體的從第一壁面的排出方向上游側且不與第二壁面鄰接的第三壁面流動后,沿著第一壁面流動,并從排出氣體的流出方向上游側大致平行地與排出氣體匯合。這樣,使第二冷卻風從排出氣體流出方向上游側大致平行地與排出氣體匯合,因此,在排出氣體與消聲器蓋之間形成由第二冷卻風產(chǎn)生的空氣流層,所以即使在減小了消聲器與消聲器蓋的距離而使消聲器蓋小型化的情況下,也能夠不使排出氣體與消聲器蓋接觸,而使第二冷卻風與排出氣體混合來降低排出氣體的溫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特征,包括將發(fā)動機的輸出取出的曲軸,在曲軸的一端設置冷卻風扇,將消聲器配置在從冷卻風扇觀察時的氣缸的軸的相反側,第一冷卻風與第二冷卻風是對氣缸進行冷卻后的排出風。根據(jù)此結構,無需將來自冷卻風扇的冷卻風的一部分抽出而形成與氣缸不同的風路,因此,能夠形成價廉且緊湊的構造。而且,也不會因將冷卻風的一部分抽出而導致用以對氣缸進行冷卻的風量減少,氣缸溫度上升。通常,氣缸冷卻風的排出風(例如100℃以下)充分低于排出氣體溫度(例如400℃~500℃),因此,能夠充分地獲得使排出氣體的溫度降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特征,在消聲器蓋上設置有遮蔽部,此遮蔽部使第二冷卻風從沿著第三壁面的氣流變?yōu)檠刂谝槐诿娴臍饬?。根?jù)此結構,因為在消聲器蓋與消聲器之間形成由第二冷卻風產(chǎn)生的空氣流層,所以能夠保護消聲器蓋不受消聲器周圍的高溫空氣影響。另外,也能夠對消聲器自身進行冷卻來降低消聲器表面的溫度,因此,能夠減少從消聲器向消聲器蓋傳遞的輻射熱。因此,即使在減小了消聲器與消聲器蓋的距離而使消聲器蓋小型化的情況下,也能夠充分降低消聲器蓋的溫度。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又一特征,發(fā)動機包括:氣缸,在外周部包括多個翅片,且形成燃燒室;冷卻風扇,產(chǎn)生對氣缸進行冷卻的冷卻風;以及大致長方體狀的消聲器,安裝于氣缸,所述發(fā)動機采用如下結構,即,在氣缸的軸線方向上觀察,以使消聲器的中心位置相對于散熱翅片的外邊的中心位置在法線方向上偏移的方式,偏向一側地配置消聲器,使作為對氣缸進行冷卻后的排出風的第一冷卻風流入至因偏向一側的配置而敞開的空間,并設置有排出氣體出口,此排出氣體出口使排出氣體沿著從氣缸觀察時位于相反側的消聲器的第一壁面,向與第一冷卻風碰撞的方向排出。根據(jù)此結構,能夠不彎曲而順暢地形成從氣缸朝向消聲器側的風路,然后,使第一冷卻風與排出氣體匯合,因此,能夠有效地降低排出氣體的溫度。
發(fā)明的效果
根據(jù)本發(fā)明,通過使用對氣缸進行冷卻后的冷卻風,能夠高效地對消聲器及排出氣體進行冷卻。特別是能夠實現(xiàn)可使從消聲器室排出至外部時的廢氣溫度充分降低的發(fā)動機及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鏈鋸1的左側視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用以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鏈鋸1的消聲器室的形狀進行說明的圖。
圖5是用以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鏈鋸1的消聲器40相對于氣缸21的偏移配置進行說明的概略圖。
圖6是用以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鏈鋸1的消聲器40的結構進行說明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鏈鋸1的右側側視圖。
圖8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拆除了消聲器蓋33的狀態(tài)下的鏈鋸1的右側側視圖。
圖9是圖1的消聲器蓋33單體的立體圖。
圖10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例的消聲器蓋83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下,基于附圖來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再者,在以下的附圖中,對相同部分附上相同符號且省略反復說明。另外,在本說明書中,將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作為附圖中所示的方向進行說明。
圖1是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的一例即鏈鋸1的風扇側(左側)側視圖。鏈鋸1在發(fā)動機蓋2的內(nèi)部收容小型發(fā)動機(后述)。本實施例的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為如下結構,即,發(fā)熱的發(fā)動機主體、或旋轉機構部分、消聲器部分的大部分由整體為金屬或合成樹脂制的蓋體覆蓋。未圖示的發(fā)動機固定于合成樹脂制的發(fā)動機蓋2。在發(fā)動機蓋2上安裝有向鏈鋸1的前方(圖的右方)突出且對鋸鏈進行引導的平板狀的引導桿10,并設置有作業(yè)人所抓握的前把手3、與包括對發(fā)動機的輸出進行調整的扳機6的后把手(頂部把手)4。另外,護手(handguard)13以向上方(圖的上方)延伸的方式,安裝于鏈鋸1的前把手3的前側。在發(fā)動機蓋2的左側側面設置風扇蓋9,此風扇蓋9用以覆蓋設置于發(fā)動機的曲軸24(在圖2中后述)的冷卻風扇25。在風扇蓋9的上表面、側面后方、下表面及前表面設置多個風窗9a、風窗9b、風窗9c。在風扇蓋9的內(nèi)部設置反沖式的起動器(未圖示),起動器把手17配置在所述風扇蓋9的上方。在發(fā)動機蓋2的前方側,設置用以裝入汽油與潤滑油的混合燃料的燃料箱(在圖2中后述),并設置將所述燃料箱的開口部封閉的燃料箱蓋18a。在燃料箱蓋18a的下側設置潤滑油箱蓋(oilcap)19a,此潤滑油箱蓋19a將存儲供應至鋸鏈的鏈條油的潤滑油箱(未圖示)用的開口封閉。在發(fā)動機的后方側設置未圖示的空氣濾清器室,空氣濾清器室由空氣濾清器蓋8封閉。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發(fā)動機是包含發(fā)動機主體部20與氣化器(后述)或消聲器40等輔助機械類、及發(fā)動機蓋2、空氣濾清器蓋8(參照圖1)、風扇蓋9、消聲器蓋33等各種蓋體類而構成。制造者能夠根據(jù)所使用的作業(yè)機器的特性,選擇是將全部種類的蓋體設置于發(fā)動機主體部20,還是將部分種類的蓋體設置于發(fā)動機主體部20。發(fā)動機主體部20是二沖程的空冷發(fā)動機,曲軸24以沿著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活塞22的來回移動方向(氣缸的圓筒面的軸線)為前后方向。在圓筒形的氣缸21的外周部形成多個散熱翅片21a,散熱翅片21a暴露于冷卻風ca,由此對氣缸21進行冷卻。此處,氣缸21是通過鋁合金的一體成形來制造,6塊冷卻片以沿著與氣缸21的軸線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呈大致板狀地從配置火花塞27的頭部分沿著曲軸方向形成。在氣缸21的圓筒部的側面(此處為上側),設置用以將排出氣體從燃燒室排出的排氣口21b,以鄰接于排氣口21b的方式,通過螺栓53來安裝消聲器40。此處,發(fā)動機主體部20與消聲器40為如下形態(tài),即,氣缸21的排氣口21b的開口與消聲器40的流入側的開口直接接合,而并不經(jīng)由連接管路接合。但是,消聲器墊圈49介于氣缸21與消聲器40之間,使密合性提高。
活塞22在氣缸軸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來回運動通過曲柄而轉換為曲軸24的旋轉運動。離心式離合器31連接于曲軸24的一端側(右側),通過離心式離合器31,向與離合器箱(clutchcase)32連動地旋轉的鏈輪(sprocket)12傳遞動力。在鏈輪12與引導桿10的外周側配設鋸鏈(未圖示),鋸鏈因鏈輪12的旋轉而受到旋轉驅動。鏈輪12與離心式離合器31的周圍由側蓋5覆蓋。在曲軸24的另一端側(左側)設置冷卻風扇25,此冷卻風扇25產(chǎn)生用以對氣缸21進行冷卻的冷卻風。冷卻風扇25是與磁鐵轉子一體地構成,并通過例如鋁合金來制造,在外周側的一部分配置磁鐵(未圖示),此磁鐵用以使點火線圈(ignitioncoil)26產(chǎn)生電力。另外,冷卻風扇25也兼作為用以通過反沖起動器29使曲軸24驅動的起動爪的安裝基座。
在曲軸箱23的活塞相反側(前方側)設置燃料箱18。從燃料箱18供應燃料,通過未圖示的氣化器產(chǎn)生空氣與燃料的混合氣體,混合氣體從未圖示的進氣口供應至氣缸21的內(nèi)部(燃燒室)。所供應的混合氣體在規(guī)定時期,由火花塞27點火。在燃燒后,活塞22向下死點側移動,排氣口21b開口后,排出氣體ex1從排氣口21b排出,并如虛線所示,流入至消聲器40的內(nèi)部。另一方面,冷卻風扇25因曲軸24的旋轉而高速地旋轉,因此,冷卻風扇25經(jīng)由風扇蓋9的風窗9a、9b(參照圖1),如箭頭in所示地抽吸外部氣體,并沿著導風蓋28的內(nèi)壁輸送冷卻風ca。冷卻風ca經(jīng)由形成為螺旋形狀的導風蓋28的風路,被引導向氣缸21的方向,在向氣缸21的圓筒部分的周圍延伸的散熱翅片21a之間通過,并流向消聲器40的方向。此處,從氣缸21的圓筒部向徑向延伸的多個散熱翅片21a沿著軸方向層疊,因此,冷卻風ca如箭頭的前端部分那樣,流入至沿著前后方向由散熱翅片21a包夾的空間內(nèi)。圖2的箭頭表示了流入至散熱翅片21a中的最靠近火花塞的散熱翅片(第一個散熱翅片)、與下一個散熱翅片(第二個散熱翅片)之間的狀態(tài),但冷卻風ca可以流入至氣缸的第3個散熱翅片~第6個散熱翅片之間,也可以流入至比第1個散熱翅片更靠后方的氣缸頭部分的散熱翅片。流入至第1個散熱翅片~第4個散熱翅片之間的冷卻風因氣缸21的圓筒部分而上下分開,并碰撞消聲器40的氣缸側的壁面(此處介入有消聲器墊圈49)。消聲器墊圈49配置在消聲器40與氣缸21之間,并兼作為阻熱板及導風板而發(fā)揮功能,冷卻風在消聲器40的上側與下側部分,流入至消聲器室的內(nèi)部。
在發(fā)動機主體部20中,未圖示的氣化器與消聲器40是以圍繞發(fā)動機的軸線隔開大致90°左右的方式配置。從氣缸的軸線方向觀察,冷卻風扇25配置在一側(左側),消聲器40配置在相向側(右側),冷卻風扇25、氣缸21、消聲器40呈直線狀地沿著曲軸的軸線方向配置。此配置的結果是消聲器40位于對氣缸21進行冷卻后的冷卻風ca的下風側,因此,能夠高效地對消聲器40進行冷卻。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消聲器40的排出氣體ex1如虛線所示地流動,從排出氣體出口51a沿著消聲器40的第一壁面(反發(fā)動機側的壁面)向下方排出。此處,從排出氣體出口51a排出的排出氣體ex1從肋部34所包夾的開口35(詳情后述)附近,主要向下方向排出至外部。氣化器30配置在氣缸21的上側,從氣缸21的軸線方向觀察,消聲器40與氣化器30是以隔開約90度的方式配置。
圖2所示的冷卻風ca一邊沿著散熱翅片21a流動,一邊向上側與下側分離,下側的冷卻風ca1沿著消聲器40下側的第二壁面,流向消聲器蓋33的開口35附近。由此,冷卻風扇ca1與排出氣體ex1正交地碰撞相交,從而與排出氣體ex1匯合。所述冷卻風ca1是以從冷卻風扇25的下側部分朝向氣缸21,并從消聲器40的底面到達開口35的方式而呈直線地流動,因此,能夠不彎曲而順暢地形成冷卻風ca1的風路,因為風路阻力小,所以能夠確保足夠的風量。
上側的冷卻風ca2從冷卻風扇25到達層疊的散熱翅片21a之間的空間后,通過氣缸21的筒部分的上側,由消聲器墊圈49引導至消聲器室的上側空間,并通過消聲器40上側的壁面(第三壁面)向右方向流動,然后,流動方向沿著消聲器蓋33的內(nèi)壁面從右方向彎曲至下方向,通過排出氣體ex1與消聲器蓋33之間的空間,流向開口35附近。此時,冷卻風ca2一邊與排出氣體ex1同方向地沿著消聲器40外側的壁面(第一壁面)流動,一邊逐漸與排出氣體ex1混合。排出氣體ex1的溫度因所述混合而降低。這樣,在消聲器蓋33與消聲器40之間,從排出氣體流出方向上游側大致平行地與排出氣體匯合,因此,在排出氣體與消聲器蓋之間形成由第二冷卻風產(chǎn)生的空氣流層,所以即使在減小了消聲器與消聲器蓋的距離而使消聲器蓋小型化的情況下,也能夠不使排出氣體與消聲器蓋接觸,而使排出氣體與第二冷卻風混合來降低排出氣體的溫度。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使流向消聲器40下側的冷卻風ca1沿著與排出氣體ex1及冷卻風ca2大致正交的方向,碰撞所述排出氣體ex1及冷卻風ca2,從而進一步使冷卻風ca1與排出氣體ex1混合,由此,能夠充分降低從消聲器蓋33的開口35排出至外部的排出氣體的溫度。排出氣體ex1的流速充分大于冷卻風ca1、ca2的氣流的流速。由此,盡管排出氣體ex1的流動方向也會因排出氣體ex1與ca2的混合、排出氣體ex1與冷卻風ca1的混合而擴散,但大部分未改變方向而流向下方向,并從消聲器蓋33的開口35排出至外部。
圖4是用以對排出氣體ex1與冷卻風ca1、ca2的流動方向的關系進行說明的圖。在本實施例中包括由粗框包圍的第一冷卻風路37,且形成有由粗框包圍的第二冷卻風路38,所述第一冷卻風路37是以使第一冷卻風ca1與排出氣體ex1交叉(碰撞)的方式,對所述第一冷卻風ca1進行引導,所述第二冷卻風路38是以使第二冷卻風ca2從排出氣體流出方向的上游側大致平行地與排出氣體ex1匯合的方式,從排出氣體限制部件50起,對所述第二冷卻風ca2進行引導。將排出氣體ex1排出的排出氣體出口51a的延長區(qū)域60在斜線所示的交叉區(qū)域63中,與第一冷卻風路37的延長區(qū)域61(下游側的流動方向)交叉。此處,利用剖視圖來二維地進行圖示,但實際上為交叉空間。本實施例的特征在于:包含交叉區(qū)域63的交叉空間位于比消聲器蓋33的外緣輪廓位置(圖3的箭頭34a~箭頭34e所示的部分)更靠內(nèi)側(靠近氣缸21的一側)的位置。若設為此種位置關系,則在比開口35更靠內(nèi)側的空間中,排出氣體ex1的溫度會因冷卻風ca1而降低,因此,從開口35排出至外部氣體中的排出氣體ex1的溫度處于大幅降低后的狀態(tài)。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使冷卻風ca2沿著排出氣體ex1流動,在冷卻風ca2的冷卻風路的延長區(qū)域62中與排出氣體ex1混合,由此,能夠進一步降低排出氣體ex1的溫度。此時,在比排出氣體出口51a更靠下游側處,由于冷卻風ca2向下方向流動的作用,外部氣體經(jīng)由開口36,作為冷卻風ca3而導入至消聲器蓋33的內(nèi)部,并與冷卻風ca2及排出氣體ex1匯合。再者,在本實施例中,使冷卻風ca1與排出氣體ex1以側視時的大致90度的角度碰撞,但碰撞角度并非僅限定于90度,只要能夠通過碰撞,有效地使排出氣體ex1與冷卻風ca1、ca2彼此混合,則碰撞角也可以設為30度~150度左右的碰撞角度。
圖5是用以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鏈鋸1的消聲器40相對于氣缸21的偏移配置進行說明的圖。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形成用于冷卻風ca1的第一冷卻風路37,如箭頭48所示,相對于氣缸21的散熱翅片21a向上側偏移地配置消聲器40。即,在氣缸21的軸線方向上觀察,以使消聲器40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相對于散熱翅片21a的外邊的中心位置在法線方向上偏移的方式,偏向一側地配置消聲器40。另外,使從消聲器40的下端到排出氣體出口51a為止的距離l為消聲器40的整體高度h的一半以上,從而充分確保從排出氣體出口51a到開口35(參照圖4)為止的距離。而且,使消聲器40的下端位置偏移至比氣缸21的散熱翅片21a的下端更靠上方處,結果是能夠進一步延長從排出氣體出口51a到開口35的出口為止的距離,因此,適合于降低排出氣體ex1的溫度。另一方面,消聲器40的上端位置與氣缸21的散熱翅片21a的位置相比,充分處于上方。由此,成為偏向一側的配置,即,消聲器40的中心線相對于氣缸21的散熱翅片21a的外邊的中心線向上側偏移。這樣,在本實施例中,當從氣缸21的軸線方向觀察時,相對于氣缸21而偏向一側地配置消聲器40,使作為對氣缸21進行冷卻后的排出風的第一冷卻風ca1流入至因所述偏移而敞開的空間,因此,能夠使所述第一冷卻風ca1具有大交叉角地與排出氣體ex1碰撞。
其次,使用圖6來對通過螺釘固定于氣缸21的消聲器40的構造進行說明。圖6是圖3的消聲器40的局部放大剖視圖。消聲器40是使靠近氣缸21的一側的內(nèi)側殼體41、與遠離氣缸21的一側的外側殼體42各自的開口部對準并接合而成,使外側殼體42的外緣部42a相對于形成于外側的肋部41a折回,進行斂縫而形成為大致長方體狀。此時,內(nèi)側殼體41與外側殼體42隔著分隔板43而接合,由此,劃定與氣缸21的排氣口21b連通的第一膨脹室46、及成為將排出氣體排出至大氣中的排出氣體出口側的第二膨脹室47。此處,第一膨脹室46的開口(吸入口)呈直接固定于氣缸21的形狀,并通過兩根螺栓53而受到固定。在第一膨脹室46與第二膨脹室47之間設置用以凈化排出氣體的催化劑44,排出氣體ex1(參照圖3)通過設置于分隔板43的開口部的催化劑44,從第一膨脹室46流向第二膨脹室47側,但此處,設置用以抑制外側殼體42的溫度上升的催化劑蓋45,以使從催化劑44排出的高溫排出氣體不會直接碰撞外側殼體42。分隔板43及催化劑蓋45例如能夠通過不銹鋼板的沖壓加工來制造。在第二膨脹室47中膨脹后的排出氣體從第二膨脹室47的開口47a流向排出氣體通路51側,并從排出氣體通路51的排出氣體出口51a排出至消聲器蓋33所覆蓋的空間內(nèi)(消聲器室內(nèi))。
排出氣體通路51是由安裝于外側殼體42的外側壁面的排出氣體限制部件50形成的決定排出氣體的排出方向的通路,排出氣體通路51的管狀的管路向下延伸,作為所述排出氣體通路51的開口的排出氣體出口51a形成在下側。排出氣體限制部件50是通過螺釘固定于外側殼體42的其他部件,并將金屬網(wǎng)狀的火花熄滅器58保持并設置在外側殼體42的開口47a附近。排出氣體通路51是通過對金屬板材進行沖壓加工而形成,根據(jù)排出氣體通路51的形狀,排出氣體ex1沿著外側殼體42(排出氣體限制部件50)的壁面向下方側(與氣缸21的軸方向正交的方向)流動。排出至消聲器室內(nèi)的排出氣體從開口35排出至大氣中,所述開口35的前后由肋部34包夾。肋部34是以沿著與排出氣體ex1的排出方向大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消聲器蓋33與消聲器40之間成為隔開規(guī)定間隔的空間,使得消聲器40的輻射熱不易傳遞至合成樹脂制的消聲器蓋33,在消聲器40與氣缸21之間設置消聲器墊圈49。消聲器墊圈49例如是石墨片,且為了使消聲器40與氣缸21的排氣口21b之間的密合性良好而介于消聲器40與氣缸21的排氣口21b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消聲器墊圈49不僅作為墊圈而發(fā)揮功能,而且也作為阻熱板來抑制消聲器40的熱向氣缸21側傳遞,并且還用作用以向規(guī)定方向引導冷卻風的整流板。在消聲器蓋33的排出氣體出口51a的旁邊設置作為風窗的開口36。開口36與成為排出氣體的出口的大開口35鄰接地設置,設置開口36的目的在于使停止時的散熱性提高,并且通過冷卻風ca2的氣流來抽吸溫度低的外部氣體。
圖7是鏈鋸1的右側側視圖。在消聲器蓋33的側面形成開口35,此開口35成為使排出氣體ex1流向大氣中的出口,從排出氣體出口51a流出的排出氣體ex1如箭頭所示地向下方向排出。在兩塊肋部34之間形成開口35,在比將兩塊肋部34的上端附近連接的假想線更靠上側處,形成大致長方形的開口36。在開口35與開口36之間,為了提高消聲器蓋33的強度而形成沿著橫方向延伸的梁36a。再者,在開口35中也設置有傾斜地延伸的梁35a,但只要不擾亂排出氣體ex1的氣流,則能夠任意地設定以何種方式,將梁35a設置在何位置。在本實施例中,排出氣體ex1從消聲器蓋33的開口35向大致下方向排出,但此時,以被排出氣體ex1覆蓋的方式從上流向下方向的冷卻風ca2、ca3(參照圖3、圖4)相交,然后,與沿著水平方向從左向右方向流經(jīng)消聲器40下側的冷卻風ca1(參照圖3)交叉。但是,因為排出氣體ex1的流速大,所以即使與冷卻風ca1、冷卻風ca2、冷卻風ca3混合,排出氣體ex1的流動方向基本上仍為下方向而不會改變。這樣,在本實施例中,能夠使排出氣體ex1擴散,并且使溫度足夠低的冷卻風ca1、冷卻風ca2、冷卻風ca3與排出氣體ex1混合,因此,能夠大幅降低排出氣體ex1向消聲器蓋33的外側排出時的溫度。
圖8是拆除了消聲器蓋33的狀態(tài)下的鏈鋸1的右側側視圖。消聲器40的排出氣體通路51形成于排出氣體限制部件50,此排出氣體限制部件50通過3根螺釘54固定于消聲器40。消聲器40的發(fā)動機相反側的壁面(第一壁面)的大部分由排出氣體限制部件50覆蓋,但不僅排出氣體限制部件50的大小任意,而且其規(guī)格的有無也任意。排出氣體ex1的排出方向周圍的黑粗線51b是排出氣體通路51的壁面的延長線,排出氣體ex1主要在所述粗線之間的延長區(qū)域內(nèi)逐漸擴散并釋放。排出氣體ex1的排出方向雖為下方向,但稍微向后方側傾斜地排出。而且,在消聲器蓋33的開口35的比虛線所示的輪廓線35b更靠內(nèi)側的區(qū)域中,排出氣體ex1與冷卻風ca1交叉,因此,在排出氣體ex1向消聲器蓋33的外側排出時,能夠大幅降低排出氣體ex1的溫度。而且,在消聲器蓋33的開口35的上側還設置有開口36(參照圖7),因此,能夠將未由發(fā)動機主體部20或消聲器40加熱的常溫空氣經(jīng)由開口36從外部供應至消聲器蓋33的內(nèi)部。
圖9是表示消聲器蓋33的外觀的立體圖。在本實施例中,消聲器蓋33呈包括右側面33a、前側面、上表面33c、后側面33d、后表面的形狀,且形成有兩個開口35、36。根據(jù)此種結構,流入至消聲器室的冷卻風ca1、ca2會與排出氣體ex1一起從開口35排出至外部。特別是冷卻風ca2因消聲器蓋33的上表面33c的虛線所示的部分的內(nèi)壁部分(遮蔽部39),變?yōu)閺乃椒较虺蛳路较虻臍饬?,所述水平方向是從左向右的方向,因此,能夠相對于排出氣體ex1,從排出氣體流出方向的上游側朝向下方側,與排出氣體ex1大致平行地流動,并與排出氣體ex1匯合。結果是能夠使排出氣體ex1與消聲器蓋33之間形成溫度低的空氣流層。而且,因為在消聲器40的下側與消聲器蓋33之間形成由第一冷卻風產(chǎn)生的空氣流層,所以能夠有效地保護消聲器蓋33不受消聲器40的高溫影響。在本實施例中,除了提高消聲器40的冷卻效果之外,還減少了對于消聲器蓋33的熱傳遞,因此,能夠減小消聲器40與消聲器蓋33的距離而使消聲器蓋33小型化。
其次,使用圖10來對本實施例的變形例進行說明。圖9所示的消聲器蓋33在發(fā)動機運轉時,使排出氣體的溫度降低的效果大,但在發(fā)動機停止時,因為冷卻風ca1、ca2停止流動,所以消聲器蓋33會因加熱后的消聲器40的輻射熱而被加熱。因此,消聲器蓋83與現(xiàn)有的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中所廣泛使用的消聲器蓋同樣地,形成有多個風窗。在消聲器蓋83的上表面形成風窗91,在右側面形成風窗94,在后側面形成風窗95、96。但是,上表面的凹部92雖是形狀與前后鄰接的風窗91相同的凹部,但未與內(nèi)部貫通而不通風。同樣地,右側側面的凹部93雖形狀與前后鄰接的風窗94相同,但未與內(nèi)部貫通。肋部84、開口85、開口86的形狀形成為與第一實施例的肋部34、開口35、開口36大致相同的形狀。通過此種結構,能夠實現(xiàn)維持圖9所示的遮蔽部39的功能且散熱性也良好的消聲器蓋。再者,也可以將凹部92、93設為與風窗91、94同樣地貫通的開口,在相當于93與94的部分(例如圖9中的遮蔽部39的部分)的內(nèi)側設置包含其他部件的擋風板、導風板。例如也可以在遮蔽部39的部分,將稍厚的鋁箔貼附于消聲器蓋83。
即使像圖10那樣形成了多個風窗,在氣缸21的散熱翅片21a之間通過并向消聲器40的上方向分流的冷卻風ca2也會因由上表面的壁部分(箭頭97附近)與凹部92、93形成的遮蔽部,如圖3~圖7所說明的那樣,向與排出氣體ex1相同的方向流動,因此,不會影響在發(fā)動機運轉時使排出氣體ex1的溫度降低的效果。在本變形例中,也能夠延長排出氣體限制部件的排出氣體出口與交叉區(qū)域之間的距離,因此,能夠延長第二冷卻風與排出氣體的混合距離,從而能夠充分降低排出氣體的溫度。另外,能夠使與第一冷卻風混合后的排出氣體不與消聲器蓋的排氣出口部接觸而排出至消聲器蓋外部。而且,無需將來自冷卻風扇的冷卻風的一部分抽出而形成與氣缸不同的風路,因此,能夠形成價廉且緊湊的構造。此時,也不會因將冷卻風的一部分抽出而導致用以對氣缸進行冷卻的風量減少,氣缸溫度上升。
以上,基于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實施例,能夠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宗旨的范圍內(nèi)進行各種變更。例如,在所述實施例中,使用鏈鋸作為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的例子,對其發(fā)動機的構造進行了說明,但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不僅能夠應用于鏈鋸用的發(fā)動機,而且也能夠應用于割灌機、綠籬修剪機(hedgetrimmer)、切割機等其他發(fā)動機式作業(yè)機、或者作為發(fā)電機或小型動力源的發(fā)動機。另外,發(fā)動機主體部不僅能夠應用于二沖程發(fā)動機,而且同樣也能夠應用于四沖程發(fā)動機,使用的消聲器的形態(tài)也能夠使用與作業(yè)機器匹配的各種形態(tài)。
[符號的說明]
1:鏈鋸
2:發(fā)動機蓋
3:前把手
4:后把手(頂部把手)
5:側蓋
6:扳機
8:空氣濾清器蓋
9:風扇蓋
9a、9b、9c:風窗
10:引導桿
12:鏈輪
13:護手
17:起動器把手
18:燃料箱
18a:燃料箱蓋
19a:潤滑油箱蓋
20:發(fā)動機主體部
21:氣缸
21a:散熱翅片
21b:排氣口
22:活塞
23:曲軸箱
24:曲軸
25:冷卻風扇
26:點火線圈
27:火花塞
28:導風蓋
29:反沖起動器
30:氣化器
31:離心式離合器
32:離合器箱
33:消聲器蓋
34:肋部
35:開口
35a:梁
35b:輪廓線
36:開口
36a:梁
37:第一冷卻風路
38:第二冷卻風路
39:遮蔽部
40:消聲器
41:內(nèi)側殼體
41a:肋部
42:外側殼體
42a:外緣部
43:分隔板
44:催化劑
45:催化劑蓋
46:第一膨脹室
47:第二膨脹室
47a:開口
49:消聲器墊圈
50:排出氣體限制部件
51:排出氣體通路
51a:排出氣體出口
53:螺栓
54:螺釘
58:火花熄滅器
63:交叉區(qū)域
83:消聲器蓋
84:肋部
85、86:開口
91、94、95、96:風窗
92、93:凹部
ca、ca1、ca2、ca3:冷卻風
ex1:排出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