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發(fā)動機的氣缸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缸發(fā)動機,具體涉及發(fā)動機的氣缸蓋。
背景技術:
目前現(xiàn)有的多缸發(fā)動機的氣缸蓋結構,其油腔內(nèi)部布置有凸輪軸,當凸輪軸被潤滑油潤滑后,潤滑油會從油腔底部流到油底殼。一般的氣缸蓋的潤滑油往往是通過油腔底部的一些孔流出,經(jīng)過缸體回油腔而最終流回到油底殼,在氣缸蓋機加工完成后,需要檢測氣缸蓋的油腔的氣密性,因此需要將油腔的上部、前部、后部、底部等與外界相通的空間或孔堵住,由于氣缸蓋的油腔前部一般與外界靠通孔相通,相通處的氣缸蓋前端面結構形狀復雜,難以密封,造成油腔的氣密性檢測結果不準確。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既能泄油、又能方便地檢測氣缸蓋的油腔的氣密性的發(fā)動機的氣缸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設計的發(fā)動機的氣缸蓋,在氣缸蓋上部設置有油腔,在氣缸蓋的前端面上設有與油腔相通的泄油孔。進一步地,所述泄油孔的開口周緣設有凸臺。進一步地,所述凸臺與氣缸蓋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本實用新型在氣缸蓋前端面鑄造出來的泄油孔,除了起到很好的泄油作用外,在檢測氣缸蓋油腔氣密性時,泄油孔周圍突起的平面與密封裝置相配合,可以很方便地密封油腔,密封性容易控制,檢測氣缸蓋油腔氣密性時操作方便,而且檢測結果準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圖中:1、氣缸蓋;2、前端面;3、泄油孔;4、潤滑油;5、凸臺;6、油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的發(fā)動機的氣缸蓋,包括設置在發(fā)動機油腔6上的氣缸蓋1,在氣缸蓋1的前端面2上設有與油腔6相通的泄油孔3。泄油孔3的開口的周緣設有凸臺5,該凸臺5與氣缸蓋的前端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具體實施方式
中,氣缸蓋1裝配于氣缸座的上部,氣缸蓋1朝向發(fā)動機的鏈輪殼的端面作為前端面,在前端面上設置泄油孔3,其作用是將氣缸蓋1內(nèi)的潤滑油排出;凸臺5安裝在該前端面上,泄油孔3的開口處也位于氣缸蓋前端面上,凸臺5在泄油孔3周邊區(qū)域為足夠?qū)挼钠矫娼Y構,這樣在氣缸蓋機加工完成后,將氣缸蓋油腔密封,使該處不漏氣,便于檢測氣缸蓋油腔的氣密性,方便操作,檢測結果準確。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如凸臺的形狀,并不局限于圖中所示的形狀,可以為其它任意形狀;泄油孔的個數(shù)當然可以根據(jù)實際機加工的需要而設置,這些變換亦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nèi),當然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nèi)。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nèi)容屬于本領域?qū)I(yè)技術人員公知的現(xiàn)有技術。
權利要求1.一種發(fā)動機的氣缸蓋,包括氣缸蓋(1),其特征在于在氣缸蓋上部設置有油腔(6), 在氣缸蓋(1)的前端面( 上設有與油腔(6)相通的泄油孔(3)。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fā)動機的氣缸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3)的開口周緣設有凸臺(5)。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fā)動機的氣缸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 與氣缸蓋(1)的前端面(2)位于同一平面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缸發(fā)動機,具體涉及發(fā)動機的氣缸蓋,它包括氣缸蓋,在氣缸蓋的前端面上設有與油腔相通的泄油孔。所述泄油孔開口的周緣設有平面結構的凸臺。本實用新型在氣缸蓋前端面鑄造出來的泄油孔,除了起到很好的泄油作用外,在檢測氣缸蓋油腔氣密性時,泄油孔周圍突起的平面與密封裝置相配合,可以很方便地密封油腔,密封性容易控制,檢測氣缸蓋油腔氣密性時操作方便,而且檢測結果準確。
文檔編號F02F1/24GK202325881SQ20112043015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1月3日
發(fā)明者張建東, 張斌, 章帥韜, 靳曉妍 申請人:東風汽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