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用于使曲軸箱通風的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裝置,根據(jù)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該裝置用于使內(nèi)燃機的曲軸箱通風。
背景技術:
在發(fā)動機結構的實際應用中,特別是用在汽車應用中,該裝置的普通類型是已知的。該 裝置的作用包括,通過使曲軸箱通風維持內(nèi)燃機的曲軸箱中的負壓,由于技術和規(guī)定的原因 該負壓是必要的。在油霧分離器中分離攜帶于曲軸箱通風氣體中的油部分,同時分離出的油 優(yōu)選的再循環(huán)進入內(nèi)燃機的潤滑油回路中。已被清除油的氣體進入內(nèi)燃機的吸入導管,然后 接著經(jīng)歷發(fā)生在氣缸內(nèi)的燃燒。
由專利WO 02/070871 A2,公開了一種用于內(nèi)燃機曲軸箱通風的裝置,其包括,從曲軸 箱通向內(nèi)燃機吸入導管的通氣導管,在該通氣導管通路上,設置了油霧分離器。在該通風導 管的進一步通路上,設置了泵,通過該泵可以在曲軸箱中產(chǎn)生相關于大氣壓的負壓。上述設 置目的是為了避免在曲軸箱中建立的壓力太高,特別是,當內(nèi)燃機在空轉狀態(tài)下運轉時。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改良普通裝置的問題,特別是,可以達到減少所需安 裝空間的效果。
該問題通過獨立權利要求l的發(fā)明主題解決。優(yōu)選的實施例為從屬權利要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基于以下發(fā)明構思,包括,用于內(nèi)燃機曲軸箱通風的裝置,該裝置包括油霧分 離器和位于其下游用于產(chǎn)生負壓的泵,該油霧分離器和泵以模塊形式相連。因此,形成了特 殊的壓縮結構,在發(fā)動機艙中該結構在減少安裝可用空間上是非常有利的。此外,消除了另 一條位于油霧分離器和泵之間的導管, 一方面,組件變化性降低了,同時,另一方面,可以 節(jié)省安裝費用。根據(jù)本發(fā)明在該模塊中,包括集成油霧分離器和集成泵,該泵以已知的方式 排列位于油霧分離器的下游處。還有重要的可想到的是,在所述模塊中,可以發(fā)現(xiàn)安裝空間 對于維護目的是十分有利的,從而油霧分離器的替換或泵的維護更加簡單,從而具有更加有 效的成本。
優(yōu)選地,泵的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結合進入油霧分離器中。因此很明顯,泵與油霧分離器 之間具有緊密接合,并導致非常緊密的結構,因而位于小的所需安裝空間中。同時,由于具有該結構,簡化的維護成為可能,同時由于泵的定子的一部分同時是作為油霧分離器的導向 壁形成的,因此,如果該導向壁上覆蓋了足夠非織造纖維,或者類似物,則允許其上形成簡 化通路。
根據(jù)本發(fā)明,在進一步的有利實施例中,油霧分離器包括,具有流量噴嘴的沖擊器和與 之正對的導向壁。從很久就已知所述油霧分離器以沖擊器(impactor)的形式形成,例如, EP 1 068 890 Bl,其在長時間的運轉過程中保證了可靠的油分離。當然,這里還可以想到的 是,附加的油霧預分離器或者附加的油霧后分離器被分別安裝在油霧分離器的上游或者下游。 作為上游油霧預分離器,例如,可以考慮旋風分離器(cyclone),其導致含油霧漏氣的進一 步凈化。所述旋風分離器也可以作為后分離器使用。
在一個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將泵的風扇葉片與油霧分離器的軸軸向排列,并沿軸徑向 外部旋轉。所述泵的風扇葉片的放置確保了特殊的緊密結構,由此可以減少由油霧分離器和 泵形成的模塊所需要的安裝空間。同時,在所述排列中,油霧分離器的一部分可以由一部分 泵的定子形成,由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模塊的緊密性可以額外的增加。
油霧分離器和泵優(yōu)選地包括共用外殼,或者分別安裝在共用外殼內(nèi)。同時這種辦法也支 持了由油霧分離器和泵形成的模塊緊密結構,另外,消除了另外外殼的準備,例如用于泵的 或油霧分離器的。共用外殼因而減少了組件變化,有助于降低模塊的生產(chǎn)成本。
以下更加詳細的解釋優(yōu)選的實施例,該實施例均由附示進行示意性解釋。
在附圖中
圖1表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置的剖面圖2表示了用于不同實施例的如圖1中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在圖1中,表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用于內(nèi)燃機曲軸箱通風的裝置1,該內(nèi)燃機的曲軸箱在 圖中并未被標示。裝置1這里被布置在通風導管中,該導管從曲軸箱分別導向內(nèi)燃機的抽吸 導管,或者內(nèi)燃機的吸入導管,同時裝置1包括基本的油霧分離器2,和泵3,該泵3布置在 下游用于產(chǎn)生負壓。這里,泵3設置在油霧分離器2的下游處從而僅凈化過的漏氣與泵3的 風扇輪4接觸。總體來說,泵3用來產(chǎn)生負壓,該負壓用于確保即使在內(nèi)燃機的空載運轉中, 也可以避免氣壓太高,從而將發(fā)生在曲軸箱中的漏氣可靠的抽吸排出。根據(jù)本發(fā)明,如圖1和圖2所示,這里油霧分離器2和泵3以連接模塊的形式引入。從 而允許裝置1的特殊緊密結構,同時減少了其所需安裝空間,因而特別對于現(xiàn)今發(fā)動機組件 的低安裝空間是非常有利的。
油霧分離器2包括噴嘴5,特別分別為流量噴嘴或加速噴嘴,其將流動通過裝置l的氣 體流量加速并引導該氣體流量至噴嘴5對面的導向壁6。該導向壁6這里被覆蓋上,例如, 纖維品或非織造纖維,該覆蓋物再一次改良了吸收效果。在導向壁上收集的油在重力方向上 流動至油霧分離器2的底部7上,如圖1和圖2所示,然后流入放油口 8,該放油口優(yōu)選地 與儲油器相連,該儲油器圖中并未標出,從而該流出的油可以在潤滑管路中再次循環(huán)。
總體可想到的是,如圖1和2所示的油霧分離器2以沖擊器形成,其中可以分別的提供 附加的油霧預分離器或油霧后分離器。所述分別安裝于沖擊器或油霧分離器2上游處的油霧 預分離器可以,例如,以旋風分離器形成。
如圖1和2所示,泵以環(huán)形導管風扇的形式形成,通過其風扇葉片9,其將已凈化漏氣 推向出口 10從而分別在油霧分離器2內(nèi)或者在位于其上游的曲軸箱中處產(chǎn)生負壓。當然,可 以產(chǎn)生所需負壓的緊密設置的其它類型的泵或風扇,各自地,也是可以想到的。根據(jù)圖l和 2采用附圖標記3表示的泵這里還表示泵3的安裝空間從而,如,可以放置在內(nèi)的泵3的支 架或傳動裝置。
由圖l進一步所示,泵3的定子的至少一部分結合進入油霧分離器2內(nèi),其中定子ll, 如圖1所示,形成了導向壁6。
進一步,可以提供,油霧分離器2以可控開關油霧分離器形式形成,其包括真空閥12, 特別為彈簧式真空閥12,該閥在已規(guī)定的負壓下,導致流量的重新定向和釋放了更多的噴嘴 5'。在圖1和2中,對于上述情況,真空閥12以提升閥形式存在。隨著真空閥12打開,因 此,流動通過噴嘴5的漏氣也通過噴嘴5'。噴嘴5和5'具有共同點,他們導向加速漏氣流動 在導向壁6上,從而引起其上的油霧分離。
在圖1中,泵3的風扇葉片9與油霧分離器2的軸13同軸放置,然后沿軸徑向外部旋轉。 相反的是,如圖3,泵3的風扇葉片9在油霧分離器2的軸向上偏移放置,由此,圖2中所 示的裝置1的變化的安裝高度稍微增加了。該油霧分離器2和泵3,如圖1所示,被設置到 共用外殼14內(nèi),從而相比于分開形成兩個組件,可以節(jié)省一個外殼。與此不同,由圖2,泵 3和油霧分離器2的導向壁6被設置到第一外殼部件14'內(nèi),同時油霧分離器2的噴嘴5設置 到第二外殼部件14"內(nèi),該第二外殼部件14"與第一外殼部件14'是可連接的。于是提供了以 下優(yōu)點,單獨外殼部件14'和14"允許裝置1被拆散,其特別有利于維護。總之,裝置1征為低安裝高度,如45mm,和小寬度,如90mm。
在下文中,簡要的以更加細節(jié)描述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裝置1的功能性 通過泵3,其上的風扇輪4和包括外部上徑向安裝的風扇葉片9被設置在軸13周圍旋轉, 因此,漏氣被推向出口 IO然后被從入口 15抽吸進入。如果包含油霧的漏氣通過入口 15進入 油霧分離器2內(nèi),然后它們沿著流動方向16分別流動至噴嘴5或噴嘴5',在該噴嘴處,漏氣 被加速。正對著噴嘴5,放置了導向壁6,漏氣沖擊其上,從而釋放了其攜帶的至少大部分的 油至導向壁6上。該漏氣進一步沿著方向16向風扇葉片9流動,然后,從那里流向出口IO。 在導向壁6處收集的油沿著重力方向流動,然后滴到底部7上,在底部7的最低點包括放油 口 8。該放油口 8優(yōu)選地與儲油器相連,然后循環(huán)該分離的油至油路中。通過本發(fā)明的裝置1, 可以形成一個特別緊密的結構,另外,節(jié)省了用于油霧分離器2或者泵3的額外的外殼,除 此之外,消除了在油霧分離器2和泵3之間的額外連接導管。
對于本發(fā)明,在申請文件中所有的所示特征均為基本特征,無論是單獨還是以任何形式 結合均不超出本發(fā)明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使內(nèi)燃機的曲軸箱通風的裝置(1),包括-從曲軸箱通向內(nèi)燃機吸入導管的通氣導管,在該通氣導管通路上,設置了油霧分離器(2),該油霧分離器用于分離從曲軸箱中排出的含油霧漏氣中的油部分;-在油霧分離器(2)的下游設置了泵(3),該泵用于產(chǎn)生吸入負壓;其特征在于-該油霧分離器(2)和泵(3)以連接模塊的形式引入,其中,泵(3)包括至少一個傳動和與之相連的風扇輪(4),該泵與油霧分離器(2)一起設置在外殼內(nèi),該外殼由一部分或多部分(14,14’,14”)形成,-油霧分離器(2)以包括真空閥(12)的可控開關油霧分離器的形式形成。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泵(3)以環(huán)形導管風扇的形式形成。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泵(3)定子(11)的至少一部分結合進油霧分離器(2)。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 -油霧分離器(2)包括沖擊器,-油霧分離器(2)以沖擊器的形式形成,其包括流量噴嘴(5)和與之正對的導向壁(6)。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真空閥(12)在規(guī)定的負壓下釋放更多的流量噴嘴(5')。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5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泵(3)的風扇葉片(9)與油霧分離器(2)的軸(13)同軸放置,沿軸徑向外部旋轉。
7、 根據(jù)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泵(3)的風扇葉片(5)在油霧分離器(2)的軸向上偏移放置。
8、 根據(jù)權利要求l-7任一項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泵(3)和油霧分離器(2)的導向壁(6)放置在第一外殼部件(14')內(nèi),同時油霧分 離器(2)的流量噴嘴(5)放置在第二外殼部件(14")內(nèi),該第二外殼部件與第一外殼部 件(14')是能連接的。
9、 包含根據(jù)權利要求l-8任一項所述裝置的曲軸箱。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使內(nèi)燃機曲軸箱通風的裝置(1),其包括從曲軸箱導向內(nèi)燃機吸入導管的通風導管,用于從在曲軸箱中含油霧漏氣中分離油部分的油霧分離器(2)放置在通風導管通路上。同樣,所述裝置(1)包括放置于油霧分離器(2)下游的泵(3),該泵用于產(chǎn)生負壓。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油霧分離器(2)和泵(3)作為連接模塊引入因而提供了特別的緊密結構。
文檔編號F01M13/04GK101495720SQ200780019525
公開日2009年7月29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5月29日
發(fā)明者克勞斯·貝茨, 安德烈亞斯·恩德里希, 斯特凡·魯佩爾, 格爾德·基斯納, 雅庫普·厄茲卡亞 申請人:馬勒國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