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溫度校驗,尤其涉及一種恒溫液槽及其溫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1、恒溫液槽用于對溫度傳感器等待測儀表進行檢測,其包括槽體與控溫模塊,槽體內側形成容納液體介質的槽腔,檢測過程中,在槽腔內注入液體介質,控溫模塊對槽腔內的液體介質進行加熱或者制冷,使液體介質達到目標溫度,待測儀表置入槽腔內的液體介質中,從而對待測儀表進行檢測。
2、一種相關技術中,為了使槽腔內的液體介質均勻受熱,控溫模塊對稱地設置在槽體外壁上,攪拌葉輪驅動液體介質在槽腔內壁與槽腔中部之間循環(huán),該技術中,由于控溫模塊與槽腔內的液體介質之間存在溫度差,從槽腔內壁到槽腔中部的溫場存在梯度變化,影響溫場均勻程度,降低了溫度檢測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恒溫液槽及其溫度控制方法,可提高液體介質在槽腔內的溫場均勻程度。
2、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恒溫液槽,包括:
3、槽體,用于容納液體介質,包括相對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形成槽腔;
4、導流隔板,設置于槽腔中,導流隔板與第一側壁之間設置有攪拌區(qū),導流隔板與第二側壁之間設置有工作區(qū),工作區(qū)用于放置待測儀表,導流隔板上設置導流孔;
5、控溫組件,由第一控溫模塊與第二控溫模塊構成,第一控溫模塊設置于攪拌區(qū)內,第一控溫模塊用于對攪拌區(qū)內的液體介質進行加熱或者制冷,第二控溫模塊設置于槽體的外側,且位于第一側壁上,第二控溫模塊用于對第一側壁進行加熱或者制冷;
6、攪拌葉輪,設置于攪拌區(qū)內,攪拌葉輪定向轉動,使攪拌區(qū)內的液體介質與第一控溫模塊進行熱交換,以及與第一側壁進行熱交換,并在攪拌區(qū)內混流,經導流孔流向工作區(qū)。
7、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恒溫液槽,通過在槽體內設置導流隔板,該導流隔板與第二側壁之間設置工作區(qū),以使待測儀表放置在工作區(qū),該導流隔板與第一側壁之間設置攪拌區(qū),在攪拌區(qū)設置有攪拌葉輪,并將第一控溫模塊設置在攪拌區(qū)內,該第一控溫模塊用于與攪拌區(qū)內的液體介質進行熱交換,將第二控溫模塊設置在第一側壁的外側面上,該第二控溫模塊用于與第一側壁進行熱交換。導流隔板、第一側壁、第一控溫模塊、第二控溫模塊以及攪拌葉輪之間的結構位置相互配合,使得攪拌區(qū)內的液體介質可以與第一控溫模塊進行熱交換,可以與第一側壁進行熱交換,同時,可以在攪拌區(qū)內進行混流,可以經導流隔板上的導流孔流向工作區(qū),相比于相關技術中控溫模塊對稱設置在槽體外壁上,本技術實施例可以減小工作區(qū)內液體介質的溫度梯度,提高工作區(qū)的液體介質溫場均勻程度,進而提高對待校驗儀表的溫度校驗效率。
8、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槽體還包括連接于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的第三側壁、與第三側壁相對設置的第四側壁以及底壁,第一側壁、第二側壁、第三側壁、第四側壁及底壁圍合成槽腔;
9、底壁包括相互連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與第一側壁連接,第二部分與第二側壁連接,第一部分的內側面與第一側壁的內側面之間形成鈍角夾角,第一部分的內側面與第二部分的內側面之間形成鈍角夾角;
10、本技術實施例中,當攪拌區(qū)的液體介質在攪拌葉輪的向下推動下到達底壁的第一部分時,受到底壁的第一部分的結構影響,可以至少部分轉換為沿水平方向流向工作區(qū),提高工作區(qū)下部以及底部的溫場均勻程度。
11、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位于導流隔板與第一側壁之間,且第一部分的上邊緣高于導流隔板的下邊緣;攪拌葉輪位于第一部分的上方,攪拌葉輪與第一部分之間的距離大于導流隔板的上邊緣與攪拌葉輪之間的距離;導流孔沿上下方向間隔分布于導流隔板上。
12、本技術實施例中,由于攪拌葉輪與第一部分之間的距離大于導流隔板的上邊緣與攪拌葉輪之間的距離,所以攪拌葉輪位于攪拌區(qū)的中部或者上部,使得,攪拌區(qū)中部或者上部的液體介質受攪拌葉輪驅動流向工作區(qū),提高工作區(qū)的中部的溫場均勻程度,結合導流孔的上下方向分布,可以使液體介質在攪拌葉輪以下的區(qū)域也能從攪拌區(qū)流向工作區(qū),越靠近底壁,則由攪拌葉輪驅動所產生的流動趨勢越小,從而提高工作區(qū)的中部與下部的溫場均勻程度,當到達底壁的第一部分時,通過底壁的第一部分的結構使液體介質從攪拌區(qū)流向工作區(qū),從而對底壁的第一部分所在區(qū)域的液體介質的趨勢進行補償。
13、可以提高。
14、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導流隔板的兩端向第一側壁的方向收攏,導流隔板的一端到第一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導流隔板的中部到第一側壁之間的距離。
15、本技術實施例通過對導流隔板的結構設計,可減小導流隔板與第一側壁之間形成的攪拌區(qū)的空間尺寸,在攪拌葉輪功率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提高液體介質在攪拌區(qū)內的混流效率,提高液體介質的溫度均勻程度。
16、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導流隔板包括第一導流分板、第二導流分板及第三導流分板,第一導流分板的一端連接第二導流分板,第一導流分板的另一端連接第三導流分板,第一導流分板與第二導流分板之間形成開口朝向攪拌區(qū)的鈍角夾角,第一導流分板與第三導流分板之間形成開口朝向攪拌區(qū)的鈍角夾角。
17、本技術實施例通過對導流隔板的結構設計,可以減小攪拌區(qū)的空間尺寸,提高對液體介質的阻隔效果,進而提高攪拌區(qū)內液體介質的混流效率。
18、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導流分板上設置第一導流孔,使攪拌區(qū)內的液體介質經靠近第二導流分板的第一導流孔流向工作區(qū),工作區(qū)內的液體介質經靠近第三導流分板的第一導流孔流向攪拌區(qū);第二導流分板為無孔板,使攪拌區(qū)內的液體介質在流向工作區(qū)流動時被第二導流分板所阻隔;第二導流分板與第一側壁之間設有導流間隙,使攪拌區(qū)內的液體介質通過導流間隙流向工作區(qū);第三導流分板上設置第三導流孔,使工作區(qū)內的液體介質經第三導流孔流向攪拌區(qū)。
19、本技術實施例中,當液體介質受攪拌葉輪驅動產生從攪拌區(qū)流向工作區(qū)的流動趨勢時,會被第二導流分板所阻隔,從而分別向第一導流分板與導流間隙的方向流動,更長的流動路徑可以提高混流效果,一部分液體介質經靠近第二導流分板的第一導流孔從攪拌區(qū)流向工作區(qū),工作區(qū)內的液體介質經靠近第三導流分板的第一導流孔流向攪拌區(qū),以實現(xiàn)液體介質在第一導流分板附近的小范圍循環(huán),另一部分液體介質經導流間隙從攪拌區(qū)流向工作區(qū),工作區(qū)內的液體介質經第三導流孔流向攪拌區(qū),以實現(xiàn)液體介質在整個槽腔內的大范圍循環(huán),由于第一導流分板與導流間隙的結構差異,更少的液體介質以更慢的流速參與小范圍循環(huán),更多的液體介質以更快的流速參與大范圍循環(huán),從而提高整個工作區(qū)的溫場均勻程度。
20、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恒溫液槽還包括測溫元件,測溫元件用于測量液體介質的溫度,測溫元件與第一導流分板相連接,或者,測溫元件與第三導流分板相連接。
21、本技術實施例中,若測溫元件設置于第一導流分板,由于流經第一導流分板的液體介質參與了前述小范圍循環(huán),所以,測溫元件的測量結果可以對控溫組件調整所引致的工作區(qū)的溫度變化進行快速響應,若測溫元件設置于第三導流分板,由于流經第三導流分板的液體介質參與了前述大范圍循環(huán),所以,測溫元件的測量結果可以更具有代表性地體現(xiàn)整個工作區(qū)的溫度。
22、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恒溫液槽還包括設置于槽體上方的導流固定部,導流固定部通過導流固定柱與導流隔板相連接,導流固定柱的徑向橫截面積小于導流隔板的徑向橫截面積,導流隔板與槽體的內側不接觸。
23、本技術實施例中,一方面,由于導流隔板與槽體的內側不接觸,減少了工作區(qū)與槽體側壁之間通過導流隔板的傳熱,另一方面,通過導流固定柱的設計,,可減小導流隔板向槽體上方的傳熱效率,從而可減小導流隔板對工作區(qū)內液體介質的傳熱影響,從而提高工作區(qū)溫場的均勻程度。
24、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第二控溫模塊包括均溫板,均溫板與第一側壁貼合;第二控溫模塊還包括制冷腔和加熱體中的至少一者;制冷腔設置于均溫板中,制冷腔與制冷壓縮機相連接,使冷媒在制冷腔與制冷壓縮機之間循環(huán);加熱體設置于均溫板中,或者,加熱體與均溫板貼合。
25、本技術實施例中,通過均溫板將第二加熱體和制冷腔中的至少一者設置在第一側壁上,可增大加熱體或者制冷腔與第一側壁的接觸面積,提高加熱體或者制冷腔與第一側壁之間的傳熱效率;進一步的,當制冷腔與制冷壓縮機相連接時,均溫板的設置可以增大第二控溫模塊的熱容,當制冷壓縮機的制冷量發(fā)生波動時,波動的制冷量被均溫板所吸收,減小了由于制冷量波動所導致的溫度波動,提高了第二控溫模塊的控溫穩(wěn)定程度,進而可以提高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精確程度。
26、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制冷腔與第一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加熱體與第一側壁之間的距離。
27、本技術實施例中,當利用第二控溫模塊制冷時,可以利用加熱體對制冷壓縮機所產生的制冷量的波動進行補償,由于加熱體與第一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制冷腔與第一側壁之間的距離,所以,加熱體的補償加熱量可以被均溫板以及制冷腔所吸收,從而提高第二控溫模塊對第一側壁的控溫穩(wěn)定程度。
28、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恒溫液槽還包括保溫層,保溫層包裹第二控溫模塊及槽體的外側。
29、本技術實施例中,通過設置保溫層,可以減少槽體與周圍環(huán)境的熱交換,提高槽腔內溫場的均勻程度。
30、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第二控溫模塊包括制冷腔,制冷腔與制冷壓縮機相連接,使冷媒在制冷腔與制冷壓縮機之間進行制冷循環(huán),保溫層與第二控溫模塊以及槽體的外側貼合。
31、本技術實施例中,可以通過制冷壓縮機對槽腔內的液體介質進行降溫,保溫層與第二控溫模塊以及槽體的外側貼合,相比于在槽體周圍設置冷卻風道,減小了冷卻風道中熱對流等熱交換手段對槽內液體介質的傳熱影響,提高了槽腔內溫場的均勻程度。
32、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第二控溫模塊包括加熱體,保溫層與第二側壁貼合,恒溫液槽的底壁與保溫層之間形成有散熱風道,散熱風道的出口可開關地設置于恒溫液槽的表面。
33、本技術實施例中,散熱風道設置于槽體的底部,保溫層與第二側壁貼合,相比于在槽體的側壁設置散熱風道,可以減小槽體在中部和上部周圍的漏熱,提高了槽腔內溫場的均勻程度。
34、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控溫模塊與第一側壁之間的距離小于攪拌葉輪與第一側壁之間的距離;第一控溫模塊與第一側壁之間具有間隙。
35、本技術實施例中,通過第一控溫模塊的位置設計,第一控溫模塊所控溫的液體介質能夠更多的被攪拌葉輪帶動循環(huán),實現(xiàn)在攪拌區(qū)的充分混流,以及將混流后溫度均勻的液體介質經導流孔流向工作區(qū),提高工作區(qū)的溫場均勻性。
36、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恒溫液槽包括儲液箱和排液管,儲液箱設置于恒溫液槽的殼體外部;排液管的一端與儲液箱連通,排液管另一端連通至槽腔的上部。
37、本技術實施例中,通過儲液腔與排液管的設計,當液體介質受熱膨脹時,若高于排液管的位置時,可以從排液管排出到儲液箱,減少了槽腔內液體介質過滿時的從槽口發(fā)生溢流的風險。
38、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第一控溫模塊的額定功率小于第二控溫模塊的額定功率。
39、本技術實施例中,通過對控溫組件的功率分配,可在提高控溫組件整體對槽腔內液體介質的控溫效率的同時,且因第二控溫模塊設置在槽體的外部,也能夠緩解液體介質過熱或過冷的風險發(fā)生。
40、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恒溫液槽的溫度控制方法,其中,恒溫液槽包括槽體、導流隔板、控溫組件以及攪拌葉輪,槽體包括相對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之間形成槽腔,導流隔板設置于槽腔中,導流隔板與第一側壁之間設置有攪拌區(qū),導流隔板與第二側壁之間設置有工作區(qū),工作區(qū)用于放置待測儀表,導流隔板上設置導流孔,控溫組件由第一控溫模塊與第二控溫模塊構成,第一控溫模塊設置于攪拌區(qū)內,第二控溫模塊設置于槽體的外側,且位于第一側壁上,攪拌葉輪設置于攪拌區(qū)內;溫度控制方法包括:
41、獲取第一控溫模塊的目標功率范圍;
42、獲取目標溫度與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
43、根據目標溫度與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對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進行控制;
44、根據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和目標功率范圍,控制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
45、本技術實施例第二方面中的恒溫液槽,可以是本技術實施例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示例中的恒溫液槽。
46、本技術實施例中,第一控溫模塊設置于攪拌區(qū)內,根據目標溫度與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對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進行控制,可以對目標溫度與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之間的波動或者偏差進行快速補償,還能通過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判斷當前工況對控溫組件輸出功率的總需求或者總趨勢,第二控溫模塊設置于槽體的外側,根據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和目標功率范圍對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進行控制,既能減少槽腔內液體介質波動到來的干擾,進而減少第二控溫模塊的過調程度,又能根據當前工況對第二控溫模塊進行調整,進而滿足當前工況對于控溫組件輸出功率的總需求,從而可提高恒溫液槽的溫場均勻程度。
47、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根據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和目標功率范圍,控制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包括:
48、若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等于目標溫度時,根據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和目標功率范圍,調整第二控溫模塊的模塊期望溫度;其中,若模塊期望溫度低于目標溫度,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大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上限值時,降低模塊期望溫度,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下限值時,提高模塊期望溫度;若模塊期望溫度高于目標溫度,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大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上限值時,提高模塊期望溫度,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下限值時,降低模塊期望溫度;
49、獲取第二控溫模塊的當前溫度,根據模塊期望溫度與第二控溫模塊的當前溫度,對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進行控制,使第二控溫模塊的當前溫度達到模塊期望溫度。
50、本技術實施例中,第二控溫模塊位于第一側壁上,第二控溫模塊與槽腔內液體介質之間的溫度差影響第二控溫模塊與槽腔內液體介質之間的傳熱效率,在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達到目標溫度時,通過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判斷當前工況對控溫組件輸出功率的總需求或者總趨勢,若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大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上限值,表明需要第二控溫模塊提供更多的加熱量或者制冷量,若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小于或者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下限值,表明需要第二控溫模塊減少加熱量或者制冷量的供給,據此調整模塊期望溫度,并通過調整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使第二控溫模塊達到模塊期望溫度,進而根據實際需要調整第二控溫模塊的加熱量或者制冷量的目的;此外,若模塊期望溫度低于目標溫度,可以判斷恒溫液槽處于制冷過程中,可以確定調整的目標為第二控溫模塊的制冷量,若模塊期望溫度高于目標溫度,可以判斷恒溫液槽處于加熱過程中,可以確定調整的目標為第二控溫模塊的加熱量,根據制冷量與加熱量的不同調整模塊期望溫度,可以適應不同場景的控溫需求。
51、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溫度控制方法還包括:
52、根據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與目標溫度,調整第二控溫模塊的模塊期望溫度;其中,tr2=tt+k(tt-t1)+b;tr2為模塊期望溫度,tt為目標溫度,t1為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k為第一補償參數,b為第二補償參數,若目標溫度高于環(huán)境溫度,則k>0,b>0,若目標溫度低于環(huán)境溫度,則k<0,b<0;
53、獲取第二控溫模塊的當前溫度,根據模塊期望溫度與第二控溫模塊的當前溫度,對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進行控制,使第二控溫模塊的當前溫度達到模塊期望溫度。
54、本技術實施例根據tr2=tt+k(tt-t1)+b這一公式對第二控溫模塊的模塊期望溫度進行調整,在確定k和b的情況下,第二控溫模塊與槽腔內介質溫度分別在目標溫度的兩側,當槽腔內介質溫度與目標溫度相差較大時,模塊期望溫度與目標溫度相差也較大,槽腔內液體介質與第一側壁之間的熱交換率較高,可以使槽腔內液體介質以較快的速率向目標溫度變化,從而減少恒溫液槽到達目標溫度的時間,提高溫度檢測效率,當槽腔內介質溫度與目標溫度相差較小時,模塊期望溫度與目標溫度相差也較小,槽腔內液體介質與第一側壁之間的熱交換率較低,可以使槽腔內液體介質以較慢的速率向目標溫度變化,從而減少恒溫液槽的溫度過調風險,減少由于過調導致的溫度波動,提高恒溫液槽的溫場穩(wěn)定程度與溫度檢測效率。
55、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
56、若模塊期望溫度高于目標溫度,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大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上限值時,增大第二補償參數b,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下限值時,減小第二補償參數b;若模塊期望溫度低于目標溫度,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大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上限值時,減小第二補償參數b,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小于或等于目標功率范圍的下限值時,增大第二補償參數b。
57、本技術實施例給出了一種進一步調整第二控溫模塊與目標溫度之間溫度差的方法,可以在持續(xù)升溫時通過增大第二補償參數b提高升溫速率,在持續(xù)降溫時通過減小第二補償參數b提高降溫速率,進而縮短槽內液體介質到達目標溫度的時間,提高溫度檢測效率。
58、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
59、當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與目標溫度之差的絕對值大于溫差閾值時,確定第一補償參數k=k1,當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與目標溫度之差的絕對值小于或等于溫差閾值時,確定第一補償參數k=k2,|k1|>|k2|。
60、本技術實施例中,當|tt-t1|較大時,通過增大k,可以提高模塊期望溫度與槽腔內液體介質之間的溫度差,以提高第二控溫模塊對槽腔內液體介質的提供的加熱量或者制冷量,使其以更快速地向目標溫度變化,提高溫度檢測效率。|tt-t1|較小時,可減小k,可以降低模塊期望溫度與槽腔內液體介質之間的溫度差,變,以減小第二控溫模塊對槽腔內液體介質提供的加熱量或者制冷量,使其以較慢的速率接近目標溫度,減少恒溫液槽的溫度過調風險,提高恒溫液槽的溫場穩(wěn)定程度與溫度檢測效率。
61、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第二控溫模塊包括加熱體和制冷腔,制冷腔與制冷壓縮機相連接,使冷媒在制冷腔與制冷壓縮機之間進行制冷循環(huán),;
62、控制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包括:周期性地控制加熱體的輸出功率,加熱體的控制周期小于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周期,周期性地控制制冷壓縮機的輸出功率,制冷壓縮機的控制周期大于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周期。
63、本技術實施例中,加熱體的控制周期小于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周期,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周期小于制冷壓縮機的控制周期,由于加熱體的功率波動較小,通過更大頻率地調整加熱體可以使第二控溫模塊在其控制周期內更接近模塊期望溫度,由于制冷壓縮機的功率波動較大,通過更小頻率地調整制冷壓縮機可以減小由于制冷壓縮機功率波動給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干擾。
64、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
65、恒溫液槽還包括第一測溫元件,第一測溫元件設置于槽腔內;獲取目標溫度與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包括,從第一測溫元件獲取測量信息,根據第一測溫元件的測量信息確定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
66、恒溫液槽還包括第二測溫元件,第二測溫元件與第二控溫模塊相連接;溫度控制方法還包括,從第二測溫元件獲取測量信息,根據第二測溫元件的測量信息確定第二控溫模塊的當前溫度。
67、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周期性地控制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周期性地控制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第一控溫模塊的控制周期小于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周期。
68、本技術實施例中,恒溫液槽的溫度發(fā)生波動時,若變化為臨時溫度波動,導致變化的因素很快消除,槽腔內外的熱平衡關系很快恢復原狀,第一控溫模塊位于攪拌區(qū)內,第一控溫模塊可以更塊地對臨時溫度波動進行響應,由于第一控溫模塊的控制周期小于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周期,第一控溫模塊在補償臨時溫度波動之后又會恢復目標功率范圍,減少了臨時溫度波動對第二控溫模塊的控制影響,提高了恒溫液槽的溫度穩(wěn)定程度。
69、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小于第二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一方面,提高控溫組件例如第二控溫模塊對槽腔內液體介質的控溫效率,可減小第一控溫模塊的功耗以及超出目標功率范圍的幾率,另一方面,當第二控溫模塊輸出功率較高時,因第一側壁的存在,也能夠緩解液體介質過熱或過冷的風險發(fā)生。
70、在一些實現(xiàn)方式中,根據目標溫度與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對第一控溫模塊的輸出功率進行控制,包括:若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高于目標溫度,降低第一控溫模塊的加熱功率,或者,控制第一控溫模塊達到最小加熱功率,或者,提高第一控溫模塊的制冷功率,或者,控制第一控溫模塊達到最大制冷功率;
71、若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低于目標溫度,提高第一控溫模塊的加熱功率,或者,控制第一控溫模塊達到最大加熱功率,或者,降低第一控溫模塊的制冷功率,或者,控制第一控溫模塊達到最小制冷功率;
72、若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等于目標溫度,則保持第一控溫模塊的當前輸出功率不變。
73、因第一控溫模塊設置在槽腔內部,則第一控溫模塊可以對槽腔內的液體介質溫度進行快速響應,可以通過第一控溫模塊對槽腔內液體介質進行控溫,以使槽腔內液體介質的當前溫度能夠快速地達到目標溫度,提高恒溫液槽的溫度控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