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建筑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建筑用高效灑水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建筑是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總稱,是人們?yōu)榱藵M足社會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質技術手段,并運用一定的科學規(guī)律、風水理念和美學法則創(chuàng)造的人工環(huán)境。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中國的房地產業(yè)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在房地產業(yè)發(fā)展的同時,建筑工地在施工過程中,一般會造成塵土飛揚,污染嚴重,特別是在建筑工地現(xiàn)場的臨時道路上,施工車輛頻繁進出,更加使建筑工地灰塵污染嚴重,粉塵飛揚,不僅污染城市環(huán)境,而且還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國家和施工部門明令規(guī)定施工的時候要采取除塵措施,目前的施工現(xiàn)場普遍采用簡易的人工灑水除塵,這種方式往往會造成有的地面上大面積積水,而另一些地方卻灑不到水,灑水不均勻,造成水資源浪費,除塵效果不明顯并且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建筑用高效灑水除塵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建筑用高效灑水除塵裝置,包括底板、第一圓盤、水箱、第二圓盤和噴水管,所述底板底部固定有支撐腿,支撐腿底端安裝有滾輪,底板上表面中間安裝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右側設有第一轉動軸,第一電機驅動連接第一轉動軸,第一轉動軸上方設有第一支撐板,第一轉動軸上安裝有凸輪,凸輪共兩個且底板上開設有與凸輪配合的通槽,第一轉動軸位于兩個凸輪之間的軸段外部安裝有支撐塊,第一轉動軸與支撐塊轉動連接,凸輪與第一支撐板底部接觸,第一支撐板四個角上穿設有導向桿,導向桿底端與底板固連,第一支撐板上表面安裝有第一支撐桿,第一支撐桿頂部轉動連接有第二支撐桿,第二支撐桿上部中間安裝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的輸出軸貫穿第二支撐桿并與第一圓盤上表面中心固連,第一圓盤下表面外側鉸接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另一端與第三支撐桿轉動連接,第二支撐桿右端安裝有噴頭,噴頭上連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電機左側設有水箱,所述第一轉動軸左部安裝有第一皮帶輪,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與第二皮帶輪連接,第二皮帶輪安裝于第二轉動軸右端,第二轉動軸左端貫穿間隔設置的兩塊安裝板并與第二圓盤右端面中心固連,第二轉動軸與安裝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圓盤左端面外側鉸接有第二連桿,第二連桿另一端與滑動套筒鉸接,滑動套筒套設于滑桿外部,滑動套筒與滑桿滑動連接,滑桿安裝于水箱上表面中心線上,滑動套筒前后端面上均固定有第四支撐桿,第四支撐桿另一端與固定板滑動連接,第四支撐桿另一端固定有圓柱銷,固定板上開設有與圓柱銷滑動配合的滑槽,固定板安裝于轉動板上,轉動板底部與水箱上部轉動連接,轉動板頂部安裝有噴水管,噴水管左端連接有第二水管,所述水箱內腔左下部安裝有水泵,水泵與主水管連接,主水管通過三通接頭與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滾輪為自鎖式滾輪。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左端固定有手推架。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支撐桿另一端與第一支撐板上表面固連。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裝板固定于水箱右上部。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水管上環(huán)向等距開設有噴水孔。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設有第一電機、第一轉動軸、凸輪和第一支撐板,第一電機帶動凸輪轉動,凸輪帶動第一支撐板在導向桿的作用下上下運動,第一支撐板通過第一支撐桿帶動第二支撐桿上下運動,第二支撐桿帶動噴頭上下運動,使噴灑范圍更廣,提高了灑水降塵的效率,設有第二電機、第一支撐桿、第二支撐桿、第一圓盤、第一連桿和第二支撐桿,第二電機帶動第一圓盤轉動,在第一連桿的作用下,第一連桿通過第一圓盤帶動第二支撐桿繞著第一支撐桿頂端轉動,第二支撐桿帶動噴頭轉動,進一步擴大了噴灑范圍,噴灑均勻,噴灑效果好,設有第一皮帶輪、皮帶、第二皮帶輪、第二圓盤、第二連桿、滑動套筒、第四支撐桿和固定板,第一轉動軸帶動第一皮帶輪轉動,第一皮帶輪通過皮帶帶動第二皮帶輪轉動,第二皮帶輪帶動第二轉動軸轉動第二轉動軸帶動第二圓盤轉動,第二圓盤帶動第二連桿運動,第二連桿帶動滑動套筒沿著滑桿上下運動,滑動套筒帶動第四支撐桿上下運動,第四支撐桿通過與固定板滑動配合進而帶動轉動板不斷擺動,進一步擴大了噴灑范圍,提高了灑水降塵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建筑用高效灑水除塵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建筑用高效灑水除塵裝置中第一圓盤與第一連桿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圖中:1-底板、2-第一轉動軸、3-導向桿、4-凸輪、5-第一支撐板、6-第三支撐桿、7-噴頭、8-第一水管、9-第二支撐桿、10-第一圓盤、11-第二電機、12-第一連桿、13-第一支撐桿、14-第二皮帶輪、15-第二轉動軸、16-安裝板、17-第二圓盤、18-第二連桿、19-滑動套筒、20-噴水管、21-噴水孔、22-滑桿、23-第二水管、24-轉動板、25-手推架、26-主水管、27-水泵、28-支撐腿、29-滾輪、30-水箱、31-皮帶、32-第一電機、33-第一皮帶輪、34-通槽、35-固定板、36-第四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建筑用高效灑水除塵裝置,包括底板1、第一圓盤10、水箱30、第二圓盤17和噴水管20,所述底板1底部固定有支撐腿28,支撐腿28底端安裝有滾輪29,滾輪29為自鎖式滾輪,底板1左端固定有手推架25,底板1上表面中間安裝有第一電機32,第一電機32右側設有第一轉動軸2,第一電機32驅動連接第一轉動軸2,第一轉動軸2上方設有第一支撐板5,第一轉動軸2上安裝有凸輪4,凸輪4共兩個且底板1上開設有與凸輪4配合的通槽34,第一轉動軸2位于兩個凸輪4之間的軸段外部安裝有支撐塊,第一轉動軸2與支撐塊轉動連接,凸輪4與第一支撐板5底部接觸,第一支撐板5四個角上穿設有導向桿3,導向桿3底端與底板1固連,第一支撐板5上表面安裝有第一支撐桿13,第一支撐桿13頂部轉動連接有第二支撐桿9,第二支撐桿9上部中間安裝有第二電機11,第二電機11的輸出軸貫穿第二支撐桿9并與第一圓盤10上表面中心固連,第一圓盤10下表面外側鉸接有第一連桿12,第一連桿12另一端與第三支撐桿6轉動連接,第三支撐桿6另一端與第一支撐板5上表面固連,第二支撐桿9右端安裝有噴頭7,噴頭7上連接有第一水管8,啟動第一電機32和第二電機11,第一電機32帶動凸輪4轉動,凸輪4帶動第一支撐板5在導向桿3的作用下上下運動,第一支撐板5通過第一支撐桿13帶動第二支撐桿9上下運動,第二支撐桿9帶動噴頭7上下運動,擴大了噴灑范圍,同時第二電機11帶動第一圓盤10轉動,在第一連桿12的作用下,第一連桿12通過第一圓盤10帶動第二支撐桿9繞著第一支撐桿13頂端轉動,第二支撐桿9帶動噴頭7轉動,進一步擴大了噴灑范圍,噴灑的更加均勻,提高了噴灑效率,所述第一電機32左側設有水箱30,所述第一轉動軸2左部安裝有第一皮帶輪33,第一皮帶輪33通過皮帶31與第二皮帶輪14連接,第二皮帶輪14安裝于第二轉動軸15右端,第二轉動軸15左端貫穿間隔設置的兩塊安裝板16并與第二圓盤17右端面中心固連,第二轉動軸15與安裝板16轉動連接,安裝板16固定于水箱30右上部,所述第二圓盤17左端面外側鉸接有第二連桿18,第二連桿18另一端與滑動套筒19鉸接,滑動套筒19套設于滑桿22外部,滑動套筒19與滑桿22滑動連接,滑桿22安裝于水箱30上表面中心線上,滑動套筒19前后端面上均固定有第四支撐桿36,第四支撐桿36另一端與固定板35滑動連接,第四支撐桿36另一端固定有圓柱銷,固定板35上開設有與圓柱銷滑動配合的滑槽,固定板35安裝于轉動板24上,轉動板24底部與水箱30上部轉動連接,轉動板24頂部安裝有噴水管20,噴水管20上環(huán)向等距開設有噴水孔21,噴水管20左端連接有第二水管23,所述水箱30內腔左下部安裝有水泵27,水泵27與主水管26連接,主水管26通過三通接頭與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23連接,第一轉動軸2帶動第一皮帶輪33轉動,第一皮帶輪33通過皮帶31帶動第二皮帶輪14轉動,第二皮帶輪14帶動第二轉動軸15轉動第二轉動軸15帶動第二圓盤17轉動,第二圓盤17帶動第二連桿18運動,第二連桿18帶動滑動套筒19沿著滑桿22上下運動,滑動套筒19帶動第四支撐桿36上下運動,第四支撐桿36通過與固定板35滑動配合進而帶動轉動板24不斷擺動,使得噴灑更均勻,范圍更廣,提高了灑水降塵的效率。
本發(fā)明的工作原理是:本發(fā)明在使用時,首先啟動水泵27、第一電機32和第二電機11,水泵27將水箱30內的水泵入主管道26內,然后水進入第一水管8內由噴頭7噴出,同時進入第二水管23內后由噴水管20上的噴水孔21噴出,第一電機32帶動凸輪4轉動,凸輪4帶動第一支撐板5在導向桿3的作用下上下運動,第一支撐板5通過第一支撐桿13帶動第二支撐桿9上下運動,第二支撐桿9帶動噴頭7上下運動,使噴灑范圍更廣,提高了灑水降塵的效率,同時第二電機11帶動第一圓盤10轉動,在第一連桿12的作用下,第一連桿12通過第一圓盤10帶動第二支撐桿9繞著第一支撐桿13頂端轉動,第二支撐桿9帶動噴頭7轉動,進一步擴大了噴灑范圍,噴灑均勻,噴灑效果好,第一轉動軸2帶動第一皮帶輪33轉動,第一皮帶輪33通過皮帶31帶動第二皮帶輪14轉動,第二皮帶輪14帶動第二轉動軸15轉動第二轉動軸15帶動第二圓盤17轉動,第二圓盤17帶動第二連桿18運動,第二連桿18帶動滑動套筒19沿著滑桿22上下運動,滑動套筒19帶動第四支撐桿36上下運動,第四支撐桿36通過與固定板35滑動配合進而帶動轉動板24不斷擺動,進一步擴大了噴灑范圍,提高了灑水降塵的效率。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