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旋流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旋流池結構體系,屬于主要由混凝土構造的結構工程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旋流池是圓形地下空腔結構,其工藝特點是通過旋流沉淀作用,去除水體中 的鐵渣。攜帶鐵渣的水體沿內筒切線旋轉向下,進入內筒,鐵渣旋轉沉淀在底板 上,抓斗抓取鐵渣并運走,水流通過支柱,由泵抽走再進行下一步處理。目前, 常規(guī)做法是,支柱垂直立于底板上,支撐內筒。這種做法不利于抓斗張開抓取鐵 渣,鐵渣只能在內筒范圍沉淀,抓斗作業(yè)效率較低。
另外,旋流池直徑大、埋置深,各工藝專業(yè)配管多,其抗浮問題非常重要, 一旦不滿足抗浮要求,將造成旋流池上浮或者傾斜,引起與之相連接的管道拉裂、 脫落等。目前,旋流池抗浮的常規(guī)做法有加大結構自身的重量和利用基坑支護結 構的抗浮能力。加大結構自身的重量包括增加底板、斜錐體、外筒、內筒的厚度, 這將導致混凝土體積增加,工程造價升高。利用基坑支護結構的抗浮能力包括提 高地下連續(xù)墻或者外圍支撐樁的嵌固能力,不適用于沒有設置基坑支護體系的旋 流池結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于抓斗張開抓取鐵渣的旋流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旋流池,包括底板、斜錐體、
外筒、內筒和支柱,其特征是所述支柱為斜支柱。
為進一步增大抓斗的作業(yè)空間,所述支柱的上端與所述內筒連接,下端與所
述斜錐體連接。
為方便支柱施工作業(yè),所述支柱與所述斜錐體的內表面的夾角為8(T 。 所述支柱沿環(huán)向設置8 12根。具體設置的數量是依據上部荷載確定,荷載 大,數量就多。
為增強支柱的整體性,所述內筒的底部增設有加強環(huán)梁;所述支柱的上端通 過所述加強環(huán)梁與所述內筒連接。
3為提高旋流池的抗浮性能,所述斜錐體或/和所述底板的下部設置有錨在巖 土里的錨桿群。
所述錨桿群可以采用高壓注漿工藝施工制得。
為進一步提高旋流池的抗浮性能,所述斜錐體與所述外筒結合處設有外挑環(huán)梁。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 由于所述支柱為斜支柱,因此增大了抓斗作業(yè)的空間,從而提高了抓 斗作業(yè)的效率。
(2) 由于所述支柱的上端與所述內筒連接,下端與所述斜錐體連接,因此 進一步增大了抓斗的作業(yè)空間,并使鐵渣的沉淀范圍可以擴大到斜錐面,從而進 一步提高了抓斗作業(yè)的效率。
(3) 由于所述支柱與所述斜錐體的內表面垂直,因此施工更加方便。
(4) 由于空間殼體結構承受集中力不利,斜支柱是軸心受壓構件,為集中 力,因此在所述內筒的底部增設有加強環(huán)梁,所述支柱的上端通過所述加強環(huán)梁 與所述內筒連接,從而加強了斜支柱的整體性,并改善了內筒的受力狀況。
(5) 由于所述斜錐體或/和所述底板的下部設置有錨桿群,因此可利用底板
與斜錐體區(qū)域錨桿群的抗拔力來平衡浮力,與增加結構自重抗浮相比,減小了底 板、斜錐體、外筒壁的厚度,節(jié)約混凝土量,減少基坑開挖深度,降低降水難度, 節(jié)省投資。
(6) 由于所述斜錐體與所述外筒結合處設有外挑環(huán)梁,因此可發(fā)揮斜錐體
的拱體傳力效應,減小外筒及斜錐體的厚度,整個結構體系布置合理,傳力簡單、 剛度協調、受力性能好,從而進一步提高了旋流池的抗浮性能。
總之,本發(fā)明使得抓斗作業(yè)效率高,并且旋流池的抗浮能力強。
圖l為本發(fā)明實施例l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l為底板、2為斜錐體、3為外筒、4為內筒、5為斜支柱、6為加強環(huán)梁、 7為泵房層、8為頂板層、9為錨桿群、IO為鐵渣、ll為抓斗、12為外挑環(huán)梁。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并不因此將本發(fā)明限定在以下具體的實施方式之中。
實施例l:如圖1所示, 一種旋流池,包括底板l、斜錐體2、外筒3、內筒4 和沿環(huán)向布置的8根斜支柱5;所述內筒4的底部增設有加強環(huán)梁6;所述支柱5的
上端通過所述加強環(huán)梁6與所述內筒4連接,下端與所述斜錐體2連接;所述斜支 柱5與所述斜錐體2的內表面夾角為80° ;所述斜錐體2和所述底板1的下部設置有 錨桿群9;所述錨桿群9采用高壓注槳工藝施工制得。
旋流池工作時,鐵渣10堆積在底板1及斜錐體2上,抓斗11在斜支柱5圍成的 空間內抓取鐵渣。利用底板1與斜錐體2區(qū)域錨桿群9的抗拔力來平衡浮力。
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l所不同的是,所述斜錐體2與所述 外筒3的結合處設有外挑環(huán)梁12。本實施例的其他結構與實施例l相同。本實施例 的旋流池工作時,土壓力垂直作用于斜錐體2和底板1的下表面,外挑環(huán)梁12約束 斜錐體2頂部,斜錐體2頂部產生向外推力,外挑環(huán)梁12受拉;另一方面,土壓力 垂直作用于外筒3外表面,外挑環(huán)梁12約束外筒3底部,外挑環(huán)梁l受壓,可部分 平衡斜錐體2頂部向外推力。本實施例其他部件工作同實施例l。
權利要求
1、一種旋流池,包括底板(1)、斜錐體(2)、外筒(3)、內筒(4)和支柱(5),其特征是所述支柱(5)為斜支柱。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支柱(5)的上端與所述內 筒(4)連接,下端與所述斜錐體(2)連接。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支柱(5)與所述斜錐體(2) 的內表面夾角為80。。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支柱(5)沿環(huán)向設置8 12根。
5、 如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內筒(4)的底部 增設有加強環(huán)梁(6);所述支柱(5)的上端通過所述加強環(huán)梁(6)與所述內 筒(4)連接。
6、 如權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斜錐體(2)或/ 和所述底板(1)的下部設置有錨在巖土里的錨桿群(9)。
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錨桿群(9)采用高壓注漿 工藝施工制得。
8、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斜錐體(2)或/和所述底板 (1)的下部設置有錨在巖土里的錨桿群(9)。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錨桿群(9)采用高壓注漿 工藝施工制得。
10、 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旋流池,其特征是所述斜錐體(2)與所述外筒(3) 結合處設有外挑環(huán)梁(12)。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旋流池,包括底板(1)、斜錐體(2)、外筒(3)、內筒(4)和支柱(5),其關鍵在于所述支柱(5)為斜支柱。這種旋流池使得抓斗作業(yè)效率高,并且旋流池的抗浮能力強。
文檔編號B01D21/02GK101642636SQ20091010384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紅 林, 瑜 蒙, 薛尚鈴, 鄧玉孫 申請人:中冶賽迪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