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熱交換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具有制冷與制熱一體的高效溴化鋰吸收式多功能冷熱水機組。
背景技術:
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是以溴化鋰溶液為吸收劑,以水為制冷劑,利用水在高真空下在7℃左右即蒸發(fā)吸熱以達到制冷的目的。為使制冷過程能連續(xù)不斷地進行下去,蒸發(fā)后的冷劑水蒸氣被溴化鋰溶液所吸收,溶液變稀,這一過程是在吸收器中發(fā)生的,然后以熱能為動力,將溶液加熱使其水份分離出來,而溶液變濃,這一過程是在發(fā)生器中進行的。發(fā)生器中得到的蒸汽在冷凝器中凝結成水,經節(jié)流后再送至蒸發(fā)器中蒸發(fā)。如此循環(huán)達到連續(xù)制冷的目的。
熱源溫度低代表可取熱范圍廣,傳統(tǒng)溴化鋰制冷機需要最低需要80℃以上熱源,只有蒸汽或者鍋爐等才能滿足,同時當出現泄漏的情況,會對人體造成高溫燙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效溴化鋰吸收式多功能冷熱水機組,同類機型啟動溫度較高(80℃或更高),占地面積大以及制熱出水溫度低的問題,滿足了用戶夏季制冷以及冬季制熱的生活用水的需求。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高效溴化鋰吸收式多功能冷熱水機組,包括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所述第一箱體內通過設有第一隔熱層將其分隔成第一換熱腔與第二換熱腔,所述第二箱體內通過設有第二隔熱層將其分隔成第三換熱腔與第四換熱腔。
所述第一換熱腔內設有多個橫穿其內的第一換熱管,所述第一換熱管的頂 部設有第一噴灑箱,所述第一噴灑箱的底部對應所述第一換熱管的位置設有灑液孔,所述第一噴灑箱內裝有的溴化鋰液體從灑液孔噴灑出,與第一換熱管進行換熱。
所述第二換熱腔內設有多個橫穿其內的第二換熱管,所述第二換熱管的頂部設有第二噴灑箱,所述第二噴灑箱的底部對應所述第二換熱管的位置設有灑液孔,所述第二噴灑箱內裝有的溴化鋰液體從灑液孔噴灑出,與第二換熱管進行換熱。
所述第三換熱腔內設有多個橫穿其內的第三換熱管,所述第三換熱管的頂部設有第三噴灑箱,所述第三噴灑箱的底部對應所述第三換熱管的位置設有灑液孔,所述第三噴灑箱內裝有的溴化鋰液體從灑液孔噴灑出,與第三換熱管進行換熱。
所述第四換熱腔內設有多個橫穿其內的第四換熱管,所述第四換熱管的頂部設有第四噴灑箱,所述第四噴灑箱的底部對應所述第四換熱管的位置設有灑液孔,所述第四噴灑箱內裝有的溴化鋰液體從灑液孔噴灑出,與第四換熱管進行換熱。
所述第一換熱管與第三換熱管之間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第二換熱管與供暖設備連接,用于為供暖設備提供熱水,述第四換熱管與制冷設備連接,用于為制冷設備提供冷水。
所述第一噴灑箱的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第四換熱腔,所述第二噴灑箱的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一換熱腔,所述第三噴灑箱的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二換熱腔,所述第四噴灑箱的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三換熱腔,形成溴化鋰液體循環(huán)回路。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噴灑箱、第二噴灑箱、第三噴灑箱與第四噴灑箱均為 底部為平面的箱體結構,其一側側壁上設有進液口。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換熱管與第二換熱管均水平設置在第一箱體內。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換熱管與第四換熱管均水平設置在第二箱體內。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換熱管呈矩陣均勻分布,在其兩端均設有第一儲液箱,其中一側的第一儲液箱內設有隔板,所述第一儲液箱上處于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液口與出液口,形成U形回路或者S形回路,用于增加通過第一換熱管內的循環(huán)水與溴化鋰液體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換熱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換熱管呈矩陣均勻分布,在其兩端均設有第二儲液箱,其中一側的第二儲液箱內設有隔板,所述第二儲液箱上處于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液口與出液口,形成U形回路或者S形回路,用于增加通過第二換熱管內的循環(huán)水與溴化鋰液體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換熱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第三換熱管呈矩陣均勻分布,在其兩端均設有第三儲液箱,其中一側的第三儲液箱內設有隔板,所述第三儲液箱上處于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液口與出液口,形成U形回路或者S形回路,用于增加通過第三換熱管內的循環(huán)水與溴化鋰液體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換熱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第四換熱管呈矩陣均勻分布,在其兩端均設有第四儲液箱,其中一側的第四儲液箱內設有隔板,所述第四儲液箱上處于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液口與出液口,形成U形回路或者S形回路,用于增加通過第四換熱管內的循環(huán)水與溴化鋰液體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換熱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箱體與第二箱體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箱體的底部固定連接第二箱體,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設有底架。
進一步的,所述溴化鋰液體循環(huán)裝置通過液體泵提供液體循環(huán)動力,所述液體泵設置在所述第二箱體的底部,該液體泵為防酸液體泵。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具有制冷與制熱的功能,制冷模式中熱源溫度降低到65℃,使用普通熱源即可滿足,如普通太陽能或供熱鍋爐余熱等,熱源成本大大降低,適用范圍廣泛;整體設備設計緊湊,占地面積僅為1.5平米,空載質量為1012KG,便于移動與安裝,滿足用戶夏季制冷以及冬季制熱同時提供生活用水的需求。
附圖說明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高效溴化鋰吸收式多功能冷熱水機組的正視結構圖;
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結構圖;
圖3是圖1中B向結構圖,圖中箭頭為循環(huán)水的流動方向。
圖中:
1、第一箱體;
2、第一換熱腔;3、第一換熱管;4、第一儲水箱;5、第一噴灑箱;
6、第二換熱腔;7、第二換熱管;8、第二儲水箱;9、第二噴灑箱;
10、第二箱體;
11、第三換熱腔;12、第三換熱管;13、第三儲水箱;14、第三噴灑箱;
15、第四換熱腔;16、第四換熱管;17、第四儲水箱;18、第四噴灑箱;
19、底架;20、液體泵;21、供暖設備;22、制冷設備;23、第一隔熱層;24、第二隔熱層。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高效溴化鋰吸收式多功能冷熱水機組,包括第一箱體1與第二箱體10,所述第一箱體1與第二箱體10的結構相 同,所述第一箱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第二箱體10,所述第二箱體10的底部設有底架19。
如圖2-3所示,所述第一箱體1內通過設有第一隔熱層23將其分隔成第一換熱腔2與第二換熱腔6,所述第一換熱腔2與第二換熱腔6內為真空箱體,所述第一換熱腔2內設有若干橫穿所述第一換熱腔2的第一換熱管3,所述第一換熱管3呈6x32均勻分布,所述第一換熱管3的兩端均設有第一儲水箱4,其中一側的第一儲水箱4內設有隔板,該第一儲水箱4上位于所述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第一儲水箱4與第一換熱管3相連接,使所述第一換熱管3平分在隔板的兩側,形成U形水路,所述第一換熱管3的上方設有第一噴灑箱5,所述第一噴灑箱5為箱體結構,其一側設有進水口,其底部對應所述第一換熱管3的地方設有灑液孔,所述第一噴灑箱5內的溴化鋰液體從灑液孔噴灑出,與第一換熱管3內流通的循環(huán)水進行換熱,同時第一換熱管3也分隔開溴化鋰液體與循環(huán)水。
所述第二換熱腔6內設有若干橫穿所述第二換熱腔6的第二換熱管7,所述第二換熱管7呈6x12均勻分布,所述第二換熱管7的兩端均設有第二儲水箱8,其中一側的第二儲水箱8內設有隔板,該第二儲水箱8上位于所述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第二儲水箱8與第二換熱管7相連接,使所述第二換熱管7平分在隔板的兩側,形成U形水路,所述第二換熱管7的上方設有第二噴灑箱9,所述第二噴灑箱9為箱體結構,其一側設有進水口,其底部對應所述第二換熱管7的地方設有灑液孔,所述第二噴灑箱9內的溴化鋰液體從灑液孔噴灑出,與第二換熱管7內流通的循環(huán)水進行換熱,同時第二換熱管7也分隔開溴化鋰液體與循環(huán)水。
所述第三換熱腔11內設有若干橫穿所述第三換熱腔11的第三換熱管12, 所述第三換熱管12呈6x32均勻分布,所述第三換熱管12的兩端均設有第三儲水箱13,其中一側的第三儲水箱13內設有隔板,該第三儲水箱13上位于所述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第三儲水箱13與第三換熱管12相連接,使所述第三換熱管12平分在隔板的兩側,形成U形水路,所述第三換熱管12的上方設有第三噴灑箱14,所述第三噴灑箱14為箱體結構,其一側設有進水口,其底部對應所述第三換熱管12的地方設有灑液孔,所述第三噴灑箱14內的溴化鋰液體從灑液孔噴灑出,與第三換熱管12內流通的循環(huán)水進行換熱,同時第三換熱管12也分隔開溴化鋰液體與循環(huán)水。
所述第四換熱腔15內設有若干橫穿所述第四換熱腔15的第四換熱管16,所述第四換熱管16呈6x12均勻分布,所述第四換熱管16的兩端均設有第四儲水箱17,其中一側的第四儲水箱17內設有隔板,該第四儲水箱17上位于所述隔板的兩側分別設有進水口與出水口,第四儲水箱17與第四換熱管16相連接,使所述第四換熱管16平分在隔板的兩側,形成U形水路,所述第四換熱管16的上方設有第四噴灑箱18,所述第四噴灑箱18為箱體結構,其一側設有進水口,其底部對應所述第四換熱管16的地方設有灑液孔,所述第四噴灑箱18內的溴化鋰液體從灑液孔噴灑出,與第四換熱管16內流通的循環(huán)水進行換熱,同時第四換熱管16也分隔開溴化鋰液體與循環(huán)水。
所述第一換熱管3與第四換熱管16之間通過管道連接,所述第二換熱管7與供暖設備21連接,用于為供暖設備21提供熱水,述第三換熱管12與制冷設備22連接,用于為制冷設備22提供冷水。
所述第一噴灑箱5的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第四換熱腔15,所述第二噴灑箱9的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一換熱腔2,所述第三噴灑箱14的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二換熱腔6,所述第四噴灑箱18的進液口通過管道連接第三換熱腔11, 形成溴化鋰液體循環(huán)回路。
制冷模式工作原理:
具體使用時,經過太陽能加熱的循環(huán)水從第一換熱管3進入到第一換熱腔2內,從第一噴灑箱5噴灑出的溴化鋰液體與循環(huán)水進行換熱,然后在第一換熱腔2內聚集,第一換熱管3內的循環(huán)水溫度降低后流入到第四換熱管16內。
吸收溫度后的溴化鋰液體通過管道來到第二噴灑箱9內,從灑水孔噴灑出,與第二換熱管7進行換熱,使第二換熱管7內的循環(huán)水的溫度升高,第二換熱管7與供暖系統(tǒng)連接。
降溫后的溴化鋰液體通過管道進入到第三噴灑箱14內,從灑水孔噴灑出,與第三換熱管12進行換熱,使第三換熱管12內的循環(huán)水的溫度降低,第三換熱管12與制冷系統(tǒng)連接。
吸收溫度后的溴化鋰液體通過管道來到第四噴灑箱18內,從灑水孔噴灑出,與第四換熱管16進行換熱,使第四換熱管16內的循環(huán)水的溫度升高,溫度升高后的循環(huán)水從第四換熱管16流出后進入到第一換熱管3內,形成循環(huán)。
本發(fā)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fā)明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