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茶葉加熱打散機。
背景技術:
在茶葉揉捻后需要對其進行最后一次烘烤,烘烤完之后則能夠產出茶葉成品,但是現(xiàn)有的烘烤方式一般都是將茶葉攤開分散放在加熱裝置上進行定時加熱,但是這種加熱方式加熱效率低,無法適用于大規(guī)模烘烤,同時烘烤的控制性不好,可能會出現(xiàn)失控情況,導致茶葉被烤焦或是未能烘烤充分的情況。
茶葉的干燥處理,目的是蒸發(fā)水分,改善茶葉的香氣。為了縮短茶葉的制作周期,人們通過加熱的方式人為的對茶葉進行烘干,但在烘干過程中,常出現(xiàn)茶葉堆積在一起的情況,導致烘干速度慢,能耗大,烘干效果也不好。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茶葉加熱打散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一種茶葉加熱打散機,包括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并列設置在烘干箱內的打散組件及散熱器組件;所述烘干箱內設有至少兩層以上過濾網;所述打散組件包括驅動機構和轉動體,驅動機構驅動轉動體轉動,在轉動體上設置有彎曲的攪拌體;所述散熱器組件包括散熱器、設置在所述散熱器內部的制冷器及散熱帶,所述制冷器與所述散熱帶垂直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制冷器包括多組散熱芯片組成的芯體、輸入接頭、通道及輸出接頭,所述通道與所述芯體相通,所述通道的下端連通輸出接頭。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帶的橫截面為褶皺面,所述散熱帶與所述制冷器為高溫硬釬焊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制冷器表面面積的投影不超過散熱器水口表面面積的45%。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體上設置有掛鉤,所述掛鉤均勻設置在攪拌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通過打散組件及散熱器組件將茶葉進行解塊分離,避免茶葉粘在一起,對烘干造成不良的影響,同時,烘干箱內設有多層過濾網,可避免堵塞,另外,烘干裝置在對茶葉進行烘干的過程中,在茶葉從落料口進入外殼后以及茶葉從后側的烘干傳輸系統(tǒng)轉移到前側的烘干傳輸系統(tǒng)時,均是在做自由落體運動,在茶葉下落的過程中,茶葉被抖散開,而且,落葉下落還有個時間過程,在此過程中,茶葉可以充分的與烘干箱內的熱空氣接觸,因此茶葉所含的水份能夠快速去除,并且散熱器組件也加快水分去除速度,使得茶葉的生產周期變短,同時降低了能量消耗,使用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茶葉加熱打散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茶葉加熱打散機,包括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1、并列設置在烘干箱1內的打散組件及散熱器組件;所述烘干箱1內設有至少兩層以上過濾網2;所述打散組件包括驅動機構4和轉動體3,驅動機構4驅動轉動體3轉動,在轉動體3上設置有彎曲的攪拌體5;所述散熱器組件包括散熱器6、設置在所述散熱器6內部的制冷器7及散熱帶8,所述制冷器7與所述散熱帶8垂直相連。
上述一種茶葉加熱打散機,包括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包括烘干箱、并列設置在烘干箱1內的打散組件及散熱器組件;所述烘干箱1內設有至少兩層以上過濾網2;所述打散組件包括驅動機構4和轉動體3,驅動機構4驅動轉動體3轉動,在轉動體3上設置有彎曲的攪拌體5;烘干箱1的內部由帶過濾網2分隔成多個空腔,打散機構水平方向設置于過濾網2分割而成的第二空腔內部,打散機構包括驅動機構4和轉動體3,驅動機構4為電機,驅動機構4驅動轉動體3轉動,在轉動體3上設置有彎曲的攪拌體5,攪拌體5上設置有掛鉤,掛鉤均勻設置在攪拌體5上,所述散熱器組件包括散熱器6,散熱器6設置在打散機構一側的空腔內,散熱器6內部設置有制冷器7及散熱帶8,所述制冷器7與所述散熱帶8垂直相連,制冷器7包括多組散熱芯片組成的芯體、輸入接頭、通道及輸出接頭,通道與芯體相通,通道的下端連通輸出接頭,液體從輸入接頭流至輸出接頭的過程為:從上端流入、從下端流出,中間形成繞流方式,有效提高了散熱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制冷器7包括多組散熱芯片組成的芯體、輸入接頭、通道及輸出接頭,所述通道與所述芯體相通,所述通道的下端連通輸出接頭。
上述制冷器7與所述散熱帶8垂直相連,制冷器7包括多組散熱芯片組成的芯體、輸入接頭、通道及輸出接頭,通道與芯體相通,通道的下端連通輸出接頭,液體從輸入接頭流至輸出接頭的過程為:從上端流入、從下端流出,中間形成繞流方式,有效提高了散熱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散熱帶8的橫截面為褶皺面,所述散熱帶8與所述制冷器7為高溫硬釬焊連接。
上述散熱帶8的橫截面為褶皺面,褶皺面使得冷卻液通過具有足夠的通流面積,同時,還使空氣流通具有足夠的空氣通流面積,讓足量的空氣通過以帶走熱量。同時具有足夠的散熱面積,來完成空氣和散熱片之間的熱量交換。大大提高了散熱效率,散熱帶8與制冷器7為高溫硬釬焊連接,增大了散熱面積,有效提高了散熱功能。
進一步的,所述制冷器7表面面積的投影不超過散熱器6水口表面面積的45%。
散熱器6面積到內置制冷器7表面面積的投影不超過散熱器6面積的45%有利于提高散熱器6性能,延長散熱器6使用壽命。
進一步的,所述攪拌體5上設置有掛鉤,所述掛鉤均勻設置在攪拌體5上。
上述打散機構包括驅動機構4和轉動體3,驅動機構4為電機,驅動機構4驅動轉動體3轉動,在轉動體3上設置有彎曲的攪拌體5,攪拌體5上設置有掛鉤,掛鉤均勻設置在攪拌體5上。
以上該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