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具備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的空氣凈化器。
背景技術(shù):
以往,空氣凈化器例如利用設置于主體框體內(nèi)的送風機的驅(qū)動,使吸入主體框體內(nèi)的空氣依次經(jīng)過集塵過濾器、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空氣凈化器具有用于將從空氣吸入口吸入至主體框體內(nèi)的空氣向空氣吹出口引導的送風通道。此外,沿著從空氣吸入口朝向空氣吹出口的方向依次配置集塵過濾器、除臭單元、加濕單元和送風機。
集塵過濾器除去垃圾和灰塵。除臭單元包括分解吸附的臭氣的催化劑過濾器和對該催化劑過濾器進行加熱的加熱部。此外,通過由加熱部對催化劑過濾器進行加熱,由此對催化劑過濾器的除臭能力進行再生。加濕單元包括加濕過濾器和向加濕過濾器供水的儲水箱。送風機包括風扇電機和與風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的西洛克風扇。
利用送風機的驅(qū)動而從空氣吸入口吸入至送風通道的空氣依次經(jīng)過集塵過濾器、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集塵過濾器除去經(jīng)過的空氣中所含的塵埃。除臭單元除去經(jīng)過的空氣中所含的臭氣成分。加濕單元對經(jīng)過的空氣進行加濕。被如此凈化后的空氣利用送風機的驅(qū)動從空氣吹出口向室內(nèi)吹出。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12-34887號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空氣凈化器中,利用送風機的驅(qū)動從空氣吸入口向送風通道吸入的空氣在被除臭和加濕后,從空氣吹出口向室內(nèi)吹出。然而,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被串聯(lián)配置,以使從空氣吸入口吸入送風通道的空氣依次經(jīng)過。因此,在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產(chǎn)生大的通風阻力。因此,空氣凈化器無法確保足夠的風量。
另一方面,還已知一種具有并聯(lián)配置的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的空氣凈化器。根據(jù)該空氣凈化器,從空氣吸入口吸入送風通道的空氣只經(jīng)過除臭單元或者加濕單元。由此,雖然能夠抑制通風阻力,但需要形成大的送風通道。因此,產(chǎn)生空氣凈化器的主體框體變大的問題。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以上的問題。即,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進行除臭和加濕,并使框體小型化來抑制通風阻力的空氣凈化器。
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包括空氣吸入口、空氣吹出口、使空氣吸入口與空氣吹出口連通的通風通道、具備除臭過濾器的除臭單元和具備加濕過濾器的加濕單元,除臭單元具備除臭過濾器,加濕單元具備加濕過濾器。在通風通道內(nèi),以除臭單元的一部分和加濕單元的一部分在通風方向重合的方式,沿著通風通道依次配置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
本發(fā)明的空氣凈化器的除臭單元具備除臭過濾器,加濕單元具備加濕過濾器。此外,在通風通道內(nèi),以除臭單元的一部分與加濕單元的一部分在通風方向重合的方式,沿著通風通道依次配置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因此,能夠除臭和加濕,并能利用小型的框體來抑制通風阻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的外觀立體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的X-X剖視圖。
圖4為圖1中的Y-Y剖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的要部立體圖,并且是集塵單元的配置說明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的要部立體圖,并且是除臭單元和加濕單元的配置說明圖。
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的要部立體圖,并且是送風機的配置說明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空氣凈化器
10 通風通道
11 主體部
12 前面面板
13 前部面板
13a 上面吸入口
13b 右側(cè)面吸入口
13c 左側(cè)面吸入口
14 后部面板
14a 上面吹出口
14b 右側(cè)面吹出口
14c 左側(cè)面吹出口
15 操作部
21 粗濾器
22 集塵單元
22a 第一電氣集塵器
22b 第二電氣集塵器
23 除臭單元
23a 除臭過濾器
23aa 基材
23ab 催化劑層
23b PTC加熱器
23c 散熱板
23f 加熱部
23g 保持部
23ga 通風孔(通風部)
24 加濕單元
24a 加濕過濾器
24b 儲水箱
25 送風機
25a 渦輪風扇
25b 風扇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此外,本發(fā)明不受以下的實施方式的限制。即,可以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nèi),對以下的實施方式進行各種變形。
實施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1具有主體部11、前面面板12和后部面板14。主體部11具備由合成樹脂材料成型的頂面面板11a、右側(cè)面面板11b、左側(cè)面面板11c和底部11d。主體部11形成為大致長方體狀。前面面板12為合成樹脂材料的成型體,配置在主體部11的一面。后部面板14為合成樹脂材料的成型體,配置在主體部11的另一面。此外,在以下的說明中,根據(jù)需要將主體部11的配置前面面板12的一側(cè)稱為主體部前面?zhèn)?。此外,將主體部11的配置后部面板14的一側(cè)稱為主體部背面?zhèn)取?/p>
在前面面板12的前方配置有作為合成樹脂材料的成型體的前部面板13。在該前部面板13與前面面板12之間形成有本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1的空氣吸入口,即上面吸入口13a、右側(cè)面吸入口13b和左側(cè)面吸入口13c。另外,在主體部11與后部面板14之間形成有本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1的空氣吹出口,即上面吹出口14a、右側(cè)面吹出口14b和左側(cè)面吹出口14c。在空氣凈化器1中,從上面吸入口13a、右側(cè)面吸入口13b和左側(cè)面吸入口13c吸入主體部11的空氣從上面吹出口14a、右側(cè)面吹出口14b和左側(cè)面吹出口14c向室內(nèi)吹出。在此期間,進行空氣的除塵、加濕和除臭處理。
此外,如圖3和圖4所示,將上面吸入口13a、右側(cè)面吸入口13b和左側(cè)面吸入口13c與上面吹出口14a、右側(cè)面吹出口14b和左側(cè)面吹出口14c連通的主體部11內(nèi)部的空間成為本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1的通風通道10。
在空氣凈化器1的上面部,以覆蓋上面吸入口13a的一部分的方式設置有操作部15。操作部15配置有操作空氣凈化器1的按鈕,例如電源按鈕和運轉(zhuǎn)模式切換按鈕等。進而,操作部15配置有顯示部。顯示部顯示空氣凈化器1的運轉(zhuǎn)狀態(tài)和未圖示的塵埃傳感器等檢測器的檢測結(jié)果。
如圖3所示,在空氣凈化器1的主體部11內(nèi)部的通風通道10中,從空氣吸入口向空氣吹出口依次配置有粗濾器21、集塵單元22、除臭單元23、加濕單元24和送風機25。
粗濾器21例如具有網(wǎng)眼結(jié)構(gòu),該網(wǎng)眼結(jié)構(gòu)通過編織線狀的PET材料而形成。粗濾器21捕集向主體部11內(nèi)部吸入的空氣中所含的塵埃。如圖4所示,粗濾器21呈朝向主體部前面?zhèn)韧黄鸬墓靶巍T诖譃V器21呈拱形的情況下,與粗濾器21呈平坦形狀的情況相比,從上面吸入口13a、右側(cè)面吸入口13b和左側(cè)面吸入口13c吸入主體部11內(nèi)部的空氣經(jīng)過粗濾器21的面積變大。因此,粗濾器21能夠捕集更多的塵埃。
如圖3和圖5所示,集塵單元22包括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沿著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具有未圖示的放電電極和集塵電極。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利用放電電極所產(chǎn)生的電暈放電,使未被粗濾器21捕集的細小的塵埃和花粉等帶電,并利用集塵電極捕集帶電的塵埃和花粉等。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主要由所述的放電電極、集塵電極以及保持放電電極和集塵電極的框體構(gòu)成。因此,與在背景技術(shù)中說明的由褶皺形狀的無紡布構(gòu)成的集塵過濾器相比,集塵單元22的空氣阻力小。此外,在圖5中,為了容易辨認集塵單元22(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而省略了前部面板13的圖示。
如圖3、圖4和圖6所示,除臭單元23具有除臭過濾器23a和作為加熱單元的加熱部23f。如圖6所示,除臭過濾器23a具有圓板形狀的基材23aa,所述基材23aa例如具有波形構(gòu)造或蜂窩構(gòu)造之類的多孔構(gòu)造。波形構(gòu)造例如具有交替層疊的平板材和呈波形連續(xù)彎曲的彎曲材?;?3aa設置有吸附并分解臭氣成分的催化劑層23ab。如圖3和圖4所示,加熱部23f包括PTC加熱器23b、兩塊散熱板23c、兩個隔熱材料23d和兩個殼體23e。PTC加熱器23b被安裝于兩塊散熱板23c中的配置于主體部前面?zhèn)鹊纳岚?3c。PTC加熱器23b對兩塊散熱板23c進行加熱。兩塊散熱板23c分別是形成為大致三角形的金屬板。如圖3和圖4所示,兩塊散熱板23c以覆蓋除臭過濾器23a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兩塊散熱板23c構(gòu)成為在位于除臭過濾器23a的中央部的部位和除臭過濾器23a的外徑側(cè)接觸。因此,利用PTC加熱器23b,不僅對配置于主體前面?zhèn)鹊纳岚?3c進行加熱,而且對主體背面?zhèn)鹊纳岚?3c進行加熱。隔熱材料23d被配置成覆蓋PTC加熱器23b和散熱板23c。利用隔熱材料23d抑制來自PTC加熱器23b和散熱板23c的熱量向外部逸出。殼體23e形成為能夠保持PTC加熱器23b、散熱板23c和隔熱材料23d的形狀。
如此,除臭過濾器23a具有多孔構(gòu)造。另外,在除臭過濾器23a的構(gòu)造中,加熱部23f僅覆蓋除臭過濾器23a的一部分。因此,除臭過濾器23a的空氣阻力較小。
當對除臭過濾器23a的除臭能力進行再生時,由PTC加熱器23b對兩塊散熱板23c進行加熱。此時,由兩塊散熱板23c覆蓋的除臭過濾器23a的一部分被加熱。一邊由未圖示的電機使除臭過濾器23a旋轉(zhuǎn),一邊加熱除臭過濾器23a。由此,促進了除臭過濾器23a的催化劑層23ab所吸附的臭氣成分的分解。如此,對除臭過濾器23a的除臭能力進行再生。此外,也可以代替使除臭過濾器23a旋轉(zhuǎn),而是通過使散熱板23c移動來對除臭過濾器23a進行加熱。另外,除臭單元23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單元。例如,可以不設置加熱單元(PTC加熱器23b和散熱板23c)。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代替催化劑層,而是由包含如下的基材的除臭過濾器構(gòu)成除臭單元,所述基材添加了活性炭之類的臭氣成分吸附材料。此外,在吸附能力降低時,可以更換為新的除臭過濾器。
如圖3、圖4和圖6所示,加濕單元24具有加濕過濾器24a和用于儲水的儲水箱24b。加濕過濾器24a形成為圓板形狀。加濕過濾器24a以其一部分浸泡于儲水箱24b所儲存的水中的狀態(tài),由旋轉(zhuǎn)軸支承為能夠旋轉(zhuǎn)。加濕過濾器24a利用未圖示的電機而旋轉(zhuǎn)。由此,設置在加濕過濾器24a的外周的吸水桶利用從儲水箱24b汲取的水而潤濕加濕過濾器24a。此外,加濕單元24也可以不具有所述的結(jié)構(gòu)。加濕單元24可以代替加濕過濾器24a,而是具有通過毛細管現(xiàn)象吸取水分的加濕過濾器。另外,圖6中,為了明示除臭單元23和加濕單元24,適當?shù)厥÷粤饲安棵姘?3、底部11d以外的構(gòu)成主體部11的部件和集塵單元22等的圖示。
如圖3、圖4和圖7所示,送風機25具有渦輪風扇25a和風扇電機25b。渦輪風扇25a由合成樹脂材料形成,并且與風扇電機25b的輸出軸連接。風扇電機25b為轉(zhuǎn)速可變型的電機。通過使風扇電機25b旋轉(zhuǎn),渦輪風扇25a也旋轉(zhuǎn)。利用渦輪風扇25a的旋轉(zhuǎn)使空氣流入空氣凈化器1的內(nèi)部,并且使空氣從空氣凈化器1的內(nèi)部流出。此外,在圖7中,為了容易辨認送風機25,適當?shù)厥÷粤饲安棵姘?3、底部11d以外的主體部11所含的部件、集塵單元22、除臭單元23和加濕單元24等的圖示。
在具有上述結(jié)構(gòu)的空氣凈化器1中,如果使用者對操作部15進行操作而開始空氣凈化器1的運轉(zhuǎn),則驅(qū)動送風機25,并且開始向集塵單元22的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通電。進而,加濕單元24的加濕過濾器24a開始旋轉(zhuǎn)。如果驅(qū)動送風機25,則從上面吸入口13a、右側(cè)面吸入口13b和左側(cè)面吸入口13c向主體部11內(nèi)部吸入空氣。
吸入至主體部11內(nèi)部的空氣以下述方式流動。
(1)在通風通道10內(nèi),在除臭單元23的下部與加濕單元24的上部沿著前后方向重疊配置的部位,空氣按照粗濾器21→集塵單元22→除臭單元23→加濕單元24的順序流動。
(2)在通風通道10內(nèi),在并非除臭單元23的下部與加濕單元24的上部沿著前后方向重疊配置的部位(即,除臭單元23的下部與加濕單元24的上部沿著前后方向重疊配置的部位以外的部位),空氣按照粗濾器21→集塵單元22→除臭單元23的順序流動,或者按照粗濾器21→集塵單元22→加濕單元24的順序流動。
吸入至主體部11內(nèi)部的空氣在如(1)或者(2)那樣流動后,從上面吹出口14a、右側(cè)面吹出口14b和左側(cè)面吹出口14c向設置空氣凈化器1的室內(nèi)吹出。
如上所述,在空氣經(jīng)過空氣凈化器1內(nèi)部的通風通道10時,由粗濾器21和通電的集塵單元22除去塵埃和花粉等。另外,由除臭單元23除去臭氣成分,并且由加濕單元24對經(jīng)過的空氣進行加濕。此外,如上所述,在相比除臭單元23更靠各空氣吸入口側(cè)配置有集塵單元22。因此,流入除臭單元23的空氣是除去了塵埃和花粉等的空氣。因此,除臭單元23的除臭過濾器23a不會因塵埃和花粉等而堵塞。
使用圖3和圖6,進一步詳細說明除臭單元23和加濕單元24的配置。如圖3和圖6所示,在通風通道10內(nèi),以除臭單元23所具備的除臭過濾器23a的一部分與加濕單元24所具備的加濕過濾器24a的一部分在通風方向重合的方式,將除臭單元23和加濕單元24沿著通風通道10依次配置。具體地說,除臭單元23配置于通風通道10的上部,加濕單元24配置于通風通道10的下部。此時,以除臭過濾器23a的下部與加濕過濾器24a的上部在通風方向沿著前后方向重合的方式,將兩單元在通風通道10內(nèi)沿著通風方向配置(圖3的A部分)。通過如此配置除臭單元23和加濕單元24,能夠進行除臭和加濕,并將框體小型化,能夠抑制通風阻力。進而,還能夠利用加濕過濾器24a對除臭后的空氣的一部分進行加濕。另外,除臭單元23配置于通風通道10的上部,并且加濕單元24配置于通風通道10的下部。通過如此配置,如圖6所示,能夠?qū)⒊魡卧?3所具備的加熱部23f和加濕單元24所具備的儲水箱24b配置在彼此分離的位置。因此,在加濕單元24中,利用加濕過濾器24a的旋轉(zhuǎn)汲取儲水箱24b所儲存的水而潤濕加濕過濾器24a時,汲取的水不會向除臭單元23的加熱部23f飛散。
如圖6所示,除臭單元23配置在加濕單元24的上風側(cè)。除臭單元23具有將除臭過濾器23a保持成能夠旋轉(zhuǎn)的保持部23g。保持部23g形成為其內(nèi)部形狀為圓筒形狀,該圓筒形狀沿著除臭過濾器23a的圓板形狀。另外,保持部23g的外部形狀為矩形。進而,在保持部23g下部的、在通風方向與加濕過濾器24a重合的部分,形成有用于供吸入至主體部11內(nèi)部的空氣通風的通風孔23ga(通風部)。此外,作為通風部,也可以代替通風孔23ga而是形成切口。如上所述,在相比加濕單元24更靠上風側(cè)配置有除臭單元23。因此,除臭單元23的除臭過濾器23a不會因含有加濕的水分的空氣而堵塞。
此外,加濕單元24能夠通過對未圖示的電機的驅(qū)動進行控制,來對加濕過濾器24a的濕潤狀態(tài)進行控制。如果按下操作部15的運轉(zhuǎn)模式切換按鈕而選擇了僅除臭的運轉(zhuǎn)模式,則未圖示的電機的驅(qū)動停止。因此,加濕過濾器24a的旋轉(zhuǎn)停止,進而朝向加濕過濾器24a的供水停止,由此停止空氣的加濕運轉(zhuǎn)。
另外,如上所述,本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1具有:由兩臺電氣集塵器構(gòu)成的集塵單元22、以兩塊散熱板23c僅覆蓋除臭過濾器23a的一部分的方式構(gòu)成的除臭單元23、以及具有渦輪風扇25a的送風機25。此外,如上所述,集塵單元22與背景技術(shù)中說明的包含褶皺形狀的無紡布的集塵過濾器相比,通風阻力小。另外,除臭單元23的通風阻力也小于在背景技術(shù)中說明的具有板狀加熱部的除臭單元的通風阻力,該板狀加熱部具有與催化劑過濾器大致相同的面積。
另外,不只是集塵單元22和除臭單元23的通風阻力小,如圖3~圖7所示,還以除臭單元23的一部分與加濕單元24的一部分重合的方式對兩單元進行配置。由此,即便在從空氣吸入口朝向空氣吹出口依次配置集塵單元22、除臭單元23、加濕單元24和送風機25的情況下,通風阻力也不會變大。因此,能夠?qū)u輪風扇25a用于送風機25,所述渦輪風扇25a與西洛克風扇相比靜壓低,即在具有相同的通風阻力的情況下,與西洛克風扇相比風量小,但效率高且噪聲小。因此,能夠?qū)崿F(xiàn)確保必要的集塵能力和除臭能力并抑制噪聲的空氣凈化器1。此外,渦輪風扇25a不需要西洛克風扇所具備的螺旋外殼。由此,與使用西洛克風扇相比,能夠?qū)⒈景l(fā)明的空氣凈化器小型化和輕薄化。因此,能夠進一步防止空氣凈化器1的框體尺寸變大。此外,如上所述,通過沿著通風通道10依次排列配置各結(jié)構(gòu)部件(集塵單元22、除臭單元23、加濕單元24和送風機25),主體部11的前后(進深)方向的尺寸變長。進而,在主體部11的前面?zhèn)扰渲酶骺諝馕肟?,另一方面,在主體部11的背面?zhèn)扰渲酶骺諝獯党隹?。因此,能夠增大圖4所示的各空氣吸入口與各空氣吹出口的距離L。由此,能夠抑制從各空氣吹出口向室內(nèi)吹出的空氣立即從各空氣吸入口吸入空氣凈化器1內(nèi)部,即能夠抑制所謂的空氣吸入口與空氣吹出口之間的短路的發(fā)生。
在空氣凈化器1中,能夠?qū)崿F(xiàn)難以產(chǎn)生所述短路的距離L。因此,空氣凈化器1能夠具備用于從主體部11的前方的上端部、右側(cè)端部和左側(cè)端部的三個方向朝向空氣凈化器1的內(nèi)部吸入空氣的上面吸入口13a、右側(cè)面吸入口13b和左側(cè)面吸入口13c。進而,空氣凈化器1能夠具備用于從主體部11的后方的上端部、右側(cè)端部和左側(cè)端部向三個方向吹出空氣的上面吹出口14a、右側(cè)面吹出口14b和左側(cè)面吹出口14c。因此,能夠增大空氣吸入口和空氣吹出口的面積。其結(jié)果,空氣凈化器1能夠充分確??諝獾奈肓亢痛党隽?。進而,空氣凈化器1通過進行三個方向的空氣的吸入和吹出,能夠?qū)⒃O置空氣凈化器1的室內(nèi)的空氣均勻地吸入,進行集塵、加濕和除臭,并且吹出凈化后的空氣,使之布滿室內(nèi)。
此外,如圖3的線段P所示,優(yōu)選以使風扇電機25b的中心的高度與集塵單元22的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之間的空間的高度一致的方式配置集塵單元22和送風機25。在風扇電機25b的中心附近,渦輪風扇25a的旋轉(zhuǎn)所產(chǎn)生的空氣的流動較少。因此,在主體部11內(nèi)部的風扇電機25b中心附近的空間,空氣的流動較少。另一方面,集塵單元22中的、位于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之間的空間不具備對經(jīng)過的空氣進行集塵的能力。因此,通過使該空間的高度與風扇電機25b的中心的高度一致,能夠在空氣流動較多的、渦輪風扇25a的葉片所存在的空間配置第一電氣集塵器22a和第二電氣集塵器22b。由此,能夠高效地利用集塵單元22進行除塵。
如上所述,在本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1中,以使除臭過濾器23a的下部與加濕過濾器24a的上部在通風方向沿前后方向重合的方式,將兩單元在通風通道10內(nèi)沿著通風方向配置。因此,能夠進行除臭和加濕并抑制通風阻力,并且能夠避免空氣凈化器1的作為框體的主體部11變大。另外,在除臭單元23的保持部23g的下部形成有通風孔23ga。因此,即便在除臭單元23的下部與加濕單元24的上部重合的部位也能夠抑制通風阻力。
另外,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空氣凈化器也可以是以下的第一~第三空氣凈化器。
所述第一空氣凈化器的特征在于,包括主體部,所述主體部具備向框體內(nèi)吸入空氣的空氣吸入口、從所述框體內(nèi)向外部吹出空氣的空氣吹出口以及連通所述空氣吸入口和所述空氣吹出口的通風通道,在所述主體部內(nèi)部包括對取入的空氣進行除臭的除臭單元、對取入的空氣進行加濕的加濕單元以及送風機,在所述空氣凈化器中,所述除臭單元包括除臭過濾器,所述加濕單元包括加濕過濾器,將所述除臭單元和所述加濕單元以在通風方向彼此局部重疊的方式沿著所述通風通道依次配置。
所述第二空氣凈化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氣凈化器的基礎上,所述除臭單元配置在所述加濕單元的上風側(cè),所述除臭單元包括保持所述除臭過濾器的保持部,所述保持部在相對于所述通風方向與所述加濕過濾器局部重疊的位置形成有使取入的空氣通風的通風部。
所述第三空氣凈化器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空氣凈化器的基礎上,所述除臭單元沿著所述通風通道的上部配置,所述加濕單元沿著所述通風通道的下部配置,以所述除臭過濾器的下部與所述加濕過濾器的上部在所述通風方向重疊的方式,將所述除臭單元和所述加濕單元沿著所述通風通道依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