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改裝車上的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冷器,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改裝車上的中冷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規(guī)的用于重卡車上的中冷器,其散熱帶和擾流帶的形狀都是“W”形的,其 進氣室和出氣室的壁厚都是4mm,由于是“W”形的,使得中冷器的散熱性能不太好,同時由 于常規(guī)中冷器的進氣室和出氣室的壁厚是4mm,整個中冷器的重量相對比較重,從而導致整 車重量也很重,這樣不但成本提高,同時也因為車重而導致整車油耗高等缺陷。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中冷器,其目的是提高中冷器的散熱性 能。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這種新型的中冷器,包括進氣室和出氣室,在所述的進氣室和出 氣室之間設有交替排列的冷卻管和散熱帶,在所述的散熱帶上固定設有擾流帶。所述擾流帶在橫向方向上的形狀為“U”形,在縱向方向上的形狀為波浪形。所述進氣室和出氣室的壁厚為2.5mm。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這種結構的中冷器,在散熱帶上固定設有擾流帶,擾流帶在橫 向方向上的形狀為“U”形,在縱向方向上的形狀為波浪形,使得擾流帶與冷卻管的接觸面積 增加了,因此提高了中冷器的整體強度和散熱性能,同時減小了進氣室和出氣室的厚度,這 樣減輕了中冷器的重量,節(jié)約了成本。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的左視圖。圖中標記為1、進氣室,2、冷卻管,3、散熱帶,4、出氣室,5、擾流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構 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藝 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構思、 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為了解決在本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術存在的問題并克服其缺 陷,實現提高中冷器的散熱性能。本發(fā)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這種新型的中冷器,包括進氣室1和出氣室4,在所述的進氣室1和出氣室4之間設有交替排列的冷卻管2和散熱帶3,在所述的散熱帶3 上固定設有擾流帶5。所述擾流帶5在橫向方向上的形狀為“U”形,在縱向方向上的形狀為波浪形。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散熱帶3上固定設有擾流帶5,擾流帶5在橫向方向上的形 狀為“U”形,在縱向方向上的形狀為波浪形,使得擾流帶5與冷卻管2的接觸面積增加了, 因此提高了中冷器的整體強度和散熱性能。如圖1至圖2所示,所述進氣室1和出氣室4的壁厚為2. 5mm。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減輕了中冷器的重量,節(jié)約了成本。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具備了突出的實質 性特點,并在技術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值得在工業(yè)上推廣和應用,所以,本發(fā)明具有新穎 性、創(chuàng)造性和實用性。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發(fā)明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 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發(fā)明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 進將本發(fā)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一種用于改裝車上的中冷器,包括進氣室(1)和出氣室(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進氣室(1)和出氣室(4)之間設有交替排列的冷卻管(2)和散熱帶(3),在所述的散熱帶(3)上固定設有擾流帶(5)。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裝車上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擾流帶(5)在橫 向方向上的形狀為“U”形,在縱向方向上的形狀為波浪形。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裝車上的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氣室(1)和出 氣室(4)的壁厚為2. 5mm。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的中冷器,包括進氣室(1)和出氣室(4),在所述的進氣室(1)和出氣室(4)之間設有交替排列的冷卻管(2)和散熱帶(3),在所述的散熱帶(3)上固定設有擾流帶(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這種結構的中冷器,在散熱帶上固定設有擾流帶,擾流帶在橫向方向上的形狀為“U”形,在縱向方向上的形狀為波浪形,使得擾流帶與冷卻管的接觸面積增加了,因此提高了中冷器的整體強度和散熱性能,同時減小了進氣室和出氣室的厚度,這樣減輕了中冷器的重量,節(jié)約了成本。
文檔編號F28F9/24GK101956600SQ201010500059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29日
發(fā)明者莊美英 申請人:蕪湖中宇散熱器有限公司